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一).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353505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填空题 (共7题;共15分)1. (1分)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_2. (3分)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受冷时体积_,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 3. (2分)热总是从温度较_的一端传向温度较_的一端。 4. (2分)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物体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造出了一种测量工具是_。 5. (3分)我们做菜用的锅的锅柄通常是用_或_做的,因为这样的物体不容易_,比较安全。 6. (1分)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且热胀冷缩的速度要比液体、固体_。 7. (3分)铜、钢、铝传热性能比较:_。 二、 判断题 (共16题;共32分)8. (2分)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一般保温性能也较好。9. (2分)保温瓶既能保存热的食物,又能保存冰块。 10. (2分)衣服也可以给我们提供热量,所以我们衣服穿得多了就感觉到热。 11. (2分)保温杯是从保温瓶发展过来的,保温原理与保温瓶一样,只是人们为了方便把瓶做成杯。 12. (2分)冷水袋放人热水中,冷水袋先下沉再上浮。( ) 13. (2分)装满水的杯子受热沸腾时,一定会溢出杯口。 14. (2分)两只手通过摩擦会产生热。 15. (2分)在探究电流产生磁性的实验中,要将通电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且导线方向应指向南北。16. (2分)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可能会重新鼓起来。17. (2分)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 18. (2分)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不断地运动着。19. (2分)冷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因为受热膨胀,体积会变大,重量会增加。20. (2分)在固体、液体、气体三者中,液体的导热性能最好。 21. (2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木制的筷子,这是因为木头不会传热。 22. (2分)液体大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气体和固体也大都有这样的特点。 23. (2分)相同温度的水在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和塑料杯中,不锈钢杯中的水温度下降得快。( ) 三、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24. (2分)夏天充足了气的自行车胎在阳光下会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 . 车胎易老化B . 车胎内气体遇热膨胀C . 被尖锐物体刺破25. (2分)下列现象属于液体的热胀原理造成的是( )。 A . 水管冻裂B . 沸水外溢C . 温度计放人冰箱,液面下降26. (2分)两个温度不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热量传递的方向是( )。 A . 高低B . 低高C . 没有规律27. (2分)下图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中微粒分布的状态,( )环境下该物体的温度相对比较高。A . 甲B . 乙C . 甲乙一样高28. (2分)如图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中微粒分布的状态,请问哪个环境下该物体的温度相对比较高( )。 A . 甲图B . 乙图C . 甲乙两图一样高29. (2分)地面铺瓷砖时,瓷砖之间会留出2毫米左右的缝隙,其目的是( )。 A . 为了排列整齐B . 为了雨天排水C . 使瓷砖在夏天受热时有膨胀的余地30. (2分)“水”虽然很普通,但又很特殊。它的体积在( )时最小。 A . 0B . 4C . -4(零下4摄氏度)31. (2分)在瓶子里装上醋,不盖瓶盖,放在火炉旁。当醋受热后,液面会( )。 A . 上升B . 下降C . 不变D . 无法判断32. (2分)五月份学校组织“保冰大赛”,比谁能让相同的冰块最慢熔化。下列最不可能得冠军的是( )。 A . 小兰把冰块装进塑料瓶中B . 小红把冰块裹在棉花里C . 小明把冰块捂在手里33. (2分)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 )。 A . 两者一样重B . 热水重C . 冷水重34. (2分)冬天,我国北方房间里的暖气片应安装在房间的( )。 A . 上方B . 下方C . 中间35. (2分)将冷水袋浸没在热水盆里,会出现的现象是( )。A . 冷水温度会升高B . 冷水质量增加C . 冷水袋体积会变小四、 实验题 (共3题;共12分)36. (2分)用能密封的小塑料袋装一些冷水,然后把它浸没在热水盆里,小塑料袋里的冷水受热后,_会增大,_不变。 37. (2分)热量的传递是有规律的,热的传递方式除了热辐射,还有_、_。 38. (8分)右图是用铁棒制成的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在圆心“O”处加热,A、B、C、D点处,都挂有相同的蜡环。(1)经测量得知,圆心“O”到各点的距离(见下表),实验开始后,各点蜡环掉落的时间分别为5秒、8秒、12秒、21秒,但是该同学忘记各是哪一个点掉落的,你能把下表补充完整吗? A点 B点 C点 D点距离“o”点 3厘米 8厘米 5厘米 11厘米蜡环掉落的时间_(2)在加热过程中,铁棒会发生( )的变化。 A . 变短、变细B . 变长、变细C . 变长、变粗(3)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热总是从_的一端逐渐传向_的一端。 五、 简答题 (共4题;共23分)39. (5分)观察下面两幅图,试着画出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黑点为加热点)。 40. (10分)小丁发现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制品和木质制品,感觉金属的比木质的凉;吃饭时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很快变烫,而陶瓷勺就不会烫手;热饭装在陶瓷碗中比装在金属碗中凉得慢对此现象请回答。(12分) (1)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制品和木质制品,感觉金属的比木质的凉,这是为什么? (2)请你举出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物体传热的两个例子。 41. (5分)小明去超市买饮料时,发现所有的饮料都没有装满。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的液体商品也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帮小明解释一下吗? 42. (3分)热传递主要是通过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共7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二、 判断题 (共16题;共32分)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三、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四、 实验题 (共3题;共12分)36-1、37-1、38-1、38-2、38-3、五、 简答题 (共4题;共23分)39-1、40-1、40-2、41-1、4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