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总复习策略.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343530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总复习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总复习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总复习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 朱德胤2011年5月 中考化学复习讲座 把握中考命脉积极备战中考 一 知识内容要求 1 知道水平 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 识别 辨认事实或证据 举出例子 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2 了解水平 包括把握内在逻辑关系 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进行解释 推断 区分 扩展 提供证据 收集整理信息等 3 能应用水平 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 原则 进行总结 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一 知识内容要求 有三个水平层次 从低到高依次为 知道 了解 能 蕴含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 要求 考什么 考到什么程度 考试范围及要求 二 能力要求 1 观察能力 观察实验现象 实物 模型 图形 图片 图表等 对自然界 科学技术 生产和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能力 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中相当重视的 化学与社会 类题目就是对这类观察能力的考查 对观察结果的初步加工能力 即将从观察中得到的印象进行初步加工分析 从中提取事物的特征 或者在对一些事物的观察中归纳出同类事物的共性 或者分析图形或者曲线中的信息 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够进行简单判断等 二 能力要求 2 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 对化学概念 化学理论 实验原理 物质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技能 实验方法 设计思想等进行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应用和评价的能力 二 能力要求 3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 各种能力的核心 思维能力素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 灵活性 针对性 适应性 严密性 科学性 精确性 逻辑性 深刻性 整体性 广阔性 综合性 创造性等 二 能力要求 4 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 指自我获取新信息 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有机地结合 并对新信息进行分析 综合 筛选和应用的能力 三 解题技巧 1 选择题特点 选择题有较大的知识覆盖率 往往涉及多种概念或多种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串联 对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的严密性 敏捷性和灵活性提出一定的要求 还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迷惑性的备选项 利用答案来推断考生的思维过程 选择题客观性很强 三 解题技巧 1 选择题方法 直觉法 也叫直观法 就是考生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和选项信息 结合所学的基本概念 理论 定律 化学用语 元素化合物等知识 直接做出反应并选择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比较简单或在平时的训练中已被证明答案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题目 排除法 也叫筛选法或淘汰法 就是结合题干条件 从选项入手 边审题边筛选 把那些无容置疑 无可争议 显而易见的错误选项排除掉 从而缩小选择范围 甚至直接得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选择题 对那些正确答案不易直接判断 但错误答案又比较明显的题目最为适用 三 解题技巧 1 选择题 对比法 就是将相似的几个答案进行对比 找出其中的关键点 关键词 然后排除错误选项 选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 通过对比答案来推断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侧重点 结合所学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通常适用于概念题 理论题或与之有关的题目 三 解题技巧 1 选择题解答选择题的总的策略是 仔细审题 明辨是非 找出关键 果断选择 注意事项 看清题目要求 避免审题错误 三 解题技巧 2 填空题特点 填空题可避免选择题中选项的提示 暗示 可易可难 可进行多层次设问 填空题的考查范围很广 包括了低层次的能力如识记 辨认 到高层次的能力如逻辑推理 比较评价 发散收敛 正向和逆向思维等 三 解题技巧 2 填空题方法 对于识记型的填空题 要看清楚问题指向 准确地用有关化学用语等作答 对于推断型的填空题 要正确应用所学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及计算方法进行有关物质 推断及计算 解答填空题的总的策略是 读懂题意 前后联系 看清要求 规范作答 三 解题技巧 2 填空题解答填空题的总的策略是 读懂题意 前后联系 看清要求 规范作答 三 解题技巧 2 填空题注意事项 考生要准确而熟练地记忆基本概念 理论 基本事实 化学用语式等 特别是容易混淆的字词 符号 反应式和图形等 填空题一般都有多个空格 通常情况下按顺序逐个填写 但当自己不太熟悉时 可先浏览所有空格 慢慢引发联想与回忆 解答填空题的基本要求是文字 或化学用语 要简捷 准确 精炼 规范 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 运用准确精炼的文字 用语等进行表述 要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歧义 引向猜测的模棱两可的说法 要进行恰当的 合理的有效限定或界定 三 解题技巧 3 推断及框图题特点 推断与框图题 是中考化学的常见题型 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很高的训练价值 一般包括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和实验推断题等类型 三 解题技巧 3 推断及框图题方法 为了更好地解答推断与框图题 考生要掌握典型的金属和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化学用语等有关知识 要正确运用化学用语作答 三 解题技巧 3 推断及框图题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是解答推断与框图题的最重要的方法 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寻找突破口 从特殊的实验现象寻找突破口 实验操作时试剂加入不同所发生的不同的实验现象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通过高频信息源寻找突破口 推断与框图题中常有某一种元素或物质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容易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交联关系 为此考生要特别注意熟练掌握初中网络图 三 解题技巧 3 推断及框图题解答推断及框图题的总的策略是 理清关系 寻找突破 综合推理 回头一看 注意事项 联想丰富 分析到位 寻求突破 判断准确 解答切题 三 解题技巧 4 实验题特点 实验题是中考每年的必考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相对分散 与化学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化学计算等联系紧密 一般包括性质实验 制法实验 操作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等 由于实验试题对能力的要求较高 所以区分度较大 是中考中夺取高分的关键 但考生只要熟悉了实验题的解答方法 就能很好地作答 三 解题技巧 4 实验题方法 考生要牢固掌握三类重要的化学实验 双基 知识 一是关于物质的制取 检验的基本知识 如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有三种气体 初中重要阴 阳离子的检验等 二是重要的基本操作 即仪器的洗涤 连接与装配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药品的保存和取用 试纸的使用 加热 溶解 蒸发 结晶等 三是常见仪器的性能 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四项 包括用于加热 计量 物质分离 物质存放等的仪器 鉴别物质的实验试题 解答的基本要求是要以最简单的方法 用最少的试剂 取得最明显的现象来加以鉴别 并做到简单 快速 准确 特别要注意用熟悉的特征反应或实验现象作为突破口 三 解题技巧 4 实验题 实验操作的题目 通常考查有关实验装置的用途 指定实验所需的装置以及装置各部分的连接顺序等 考生要熟悉常见实验装置 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除杂策略 仪器装置原理 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尾气处理方法等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就容易了 三 解题技巧 4 实验题 设计性实验的题目 通常考查性质实验设计 制备实验设计和检验实验设计 考生要掌握基本解题思路 如 性质实验设计 重在物质的性质 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抓住物质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 比较 综合 概括 制备实验设计 重在制备方法和途径 要仔细分析和比较方法的可行性 装置和操作的简约性 安全性等 注意对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 物质检验实验的设计 重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 解题技巧 4 实验题解答实验题的总的策略是 明确目的原理 分析现象情景 捕捉关键因素 按照要求作答 注意事项 注意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般思路和方法 注意规范性 要用准确的化学语言来描述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和仪器名称 不要写错别字 不要答非所问 如 活塞 不要写成 开关 等等 三 解题技巧 5 计算题 四 考试策略 1 得分策略 1 易题慢做 力求全对 2 稳做中档题 一分不浪费 3 看完题目后 舍去全不会 4 不求多得分 只求少丢分 意思是要沉着冷静地解答简单题目 尽量保能够全对 防止 忙中出错 而在中档题里面 有会做的 也有不会做的 这时候要稳住阵脚 对于会做的题目 做到准确第一 对于较难的题目 尽力而为 能做几步算几步 一分一分地争取 以达到能得分的地方绝不失分 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的目的 做到了这些 就可以得高分了 四 考试策略 2 注意临场九大策略 为你成功保驾护航 1 心态平和策略 2 总揽全局策略 3 审题严密策略 4 先易后难策略 5 能快则快策略 6 每分必争策略 7 取舍果断策略 8 表达规范策略 9 精益求精策略 四 考试策略 考试总体策略审题严密不粗心 先易后难讲策略 时间分配要合理 舍弃难题别妄想 书写规范不乱画 及时涂卡不牵挂 检查试卷有重点 沉着冷静定成功 是懦夫使自己变成懦夫 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萨特 祝同学们 考试成功 谢谢观看 2011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