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下历史单元试卷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5343359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九下历史单元试卷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九下历史单元试卷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九下历史单元试卷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备课大师 www.shidaiedu.com!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分)1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提到:“美国采取措施以强化受到苏联侵略或共产党颠覆威胁的国家,这也就是保护美国的安全它就是保护自由!”为此,美国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约组织 D发动局部“热战2、.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A. B. C. D. 3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4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的相同点在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5朝鲜内战爆发后,杜鲁门在一份文件中曾提到:“唯有通过行动显示美国的坚定意志,才能威慑苏联不在世界其他地区采取新的行动。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位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与苏联相邻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信心将受到极大打击。”由此看出,美国的战略意图是A扶植盟国,实行“热战” B扩张势力,巩固同盟C与苏对峙,实施“冷战” D遏制苏联,称霸全球6.尼克松在1971年曾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所说的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欧共体的形成 B日本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中国的振兴7.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8.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9.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联合国影响最主要的是A 使联合国完全摆脱了被超级大国控制的局面 B 使联合国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所控制C 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地位D 使联合国完全成了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10.东欧剧变的最主要的教训是A.社会主义道路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11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 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C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12.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以下各国的近现代史最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日本在近代跻身世界强国之列C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D.二战结束后德国的重新崛起13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B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D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14、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级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开始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15.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积极影响有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A. B. C. D.17.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重复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参加万隆会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B. C. D1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提出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不结盟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19“这是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重返联合国20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A“一边例” B“独立自主不结盟”C“另起炉灶”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1美国前驻华大使洛德说:“九一一之前,中国取代苏联,成为一个新的威胁。中美关系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糟。九一一之后中美开始在一些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合作。但是中美关系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九一一事件成为中美关系变化的契机 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上升 九一一事件后,中美双方的外交政策更加务实 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A B C D22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写到“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A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支持联合国工作23右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A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B朝鲜战争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一部分C志愿军抗美援朝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D美国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失败24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2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欧洲煤港共同体成立 柏林墙的修建 尼克松访华 不结盟运动标志A. “冷战”下的世界 B.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 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 D. 第三世界的兴起26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28.美国国务院曾在一份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报告中声称:“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营服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由此可知,美国援助西欧 A.缓和了与苏联共产主义的对抗性B.目的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遏制苏联 C.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全面复苏D.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29.“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30.目前“一超多强”之间既相互借重、利用与合作,又相互竞争、制约和防范,协商和谈判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这说明( ) A多极化有利于世界和平 B“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C霸权主义的威胁已消除 D美国已放弃建立单边世界的企图二非选择题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1947年3月,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称“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材料一中的“自由世界”指什么?美国为什么自认为能领导“自由世界”抵抗“极权政体”?在中国如何推行此政策?(4分)材料二 战后的西欧呈现着一个利益多元化与各利益主体需要进行多重整合的局面,而美国鼓励西欧不但在经济上联合,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也加强合作与联合。这就使得走欧洲联合之路的决策在客观上顺应了美国和法国各自的战略需要,尽管它们的战略出发点完全不同。谢伟良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与法国战略出发点有何不同?(4分)材料三: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邓小平文选第3卷(3)材料三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4分)材料四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要得到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美国的责任不仅是保护我们的公民和我们的利益,而且还要帮助创造一个新世界,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4)材料四中美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能实现吗?(3分)32 观察下列四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7分) 图一 图二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图三图四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请分析概括图一出现的背景。(2分)这次会谈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的什么基本方针 ?(1分) 指出这次会谈的历史意义。(2分) (2)图二反映了反映了那一重大历史事件?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5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三)。请指出促成第三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4分)(4)图四表明一个互信互利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诞生了,这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这个组织的性质如何?这一组织的诞生反映了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3分)参考答案1-526.【答案】B考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题干叙述了现代中国50年代外交成果,这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外交成果,故50年代这些外交成果也正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故B项正确;A项“消除了”说法与史实不符,说法是错误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是现代中国80年代的外交政策,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中美关系,无法反映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和缓和,故D项错误。27.【答案】B考点:冷战。根据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为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1947年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排除A;北约组织为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1955年成立华约组织,排除C;针对美国支持下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采取的对抗的措施是支持成立民主德国,排除D;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彼此的经济联系,排斥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因此选B。28.【答案解析】B 解析:据材料判断,该援助政策指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经济手段来达到控制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的目的,故B项正确。作为“冷战”组成的马歇尔计划加剧了美苏关系的紧张,A项错误;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D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化,可排除。【思路点拨】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是以经济手段来达到控制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的目的。29.D解析据题干信息,“不对称”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水平的差距,故选D项。据材料中“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可知,苏联的军事力量是强大的,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这两个争夺者”,不强调其同盟者,A项错误;意识形态不能说“不对称”,B项错误。 30.A【解析】题干中的“协商和谈判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表明“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A正确。目前,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建立,B错误。美国仍然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试图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C、D不符合实际。31、(1)资本主义世界。二战后美国综合实力居世界第一(2分)。实施:支持蒋介石进行内战,新中国成立后孤立中国。(2分)(2)法国:保障自身安全,谋求经济独立发展;避免欧洲再陷混战。(2分)美国:壮大资本主义阵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2分)(3)含义: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2分)突出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动荡并存;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分)。(4)目标: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1分)不能。(1分)欧盟、日本等多个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制约美国的企图。(或答各大政治力量之间相互制约)。(1分)32. (1)背景:1949年10月,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新中国。(2分)方针:“一边倒”(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一边)(1分)。 意义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2分)(2)中美关系的改善。(2分)主要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3分)(3)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4分)(4)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1分)反映了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积极发展区域性多边合作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2分)历史备课大师 www.shidaiedu.com历史老师自己的下载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