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四篇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533080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 层 党 组 织 先 进 事 迹 材 料 精 选 四 篇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四篇【篇一】xx村位于欧拉秀玛乡东部,全村属高寒阴湿类气候,年均降水量 615.5毫米,年平均气温 1.1,无绝对无霜期和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二季之别,冷季长达七个月,暖季短促而反复无常,海拔 3519米,耕地面积 239176.9亩。全村辖 5个村民小组,120 户 688人,低保户 4户 4人,五保户 46户 179人。20xx 年以来建档立卡识别贫困户 30户 116人。截止目前,全村已脱贫 21户 78人,贫困发生率 0.58%。20xx 年脱贫 7户 32人。村党支部现有在册党员43人(含驻村工作队 1人),其中男党员 35名,女党员 8名。支部设有书记 1人,副书记 1人,委员 3人。近年来,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12358”发展战略,通过抓党建示范、促脱贫致富,建设“班子团结、设施完善、村容整洁、产业发展、风气和谐”的美丽乡村。一、党建工作引领,促脱贫xx村党支部按照县乡党委的组织建设要求,坚持按月召开支部学习会,结合“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相关要求,牢牢把握夯实“学”这个基础,抓住“做”这个关键,扎实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按时上党课,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更是将学习重点放到了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不忘初心”就是作为党支部的理想信仰,思想始终与党组织保持同步;通过一次次的党课,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加强党性修养,使党员干部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戒、心中有畏。近年来,xx 村在产业扶贫、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效,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 5万余元,贫困户就业 30余人,使 xx这个贫困村真正实现脱真贫,贫困户实现真脱贫。二、畜牧发展先行,保脱贫村支部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引导,鼓励牧户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跟乡党委、政府联系掌握畜产品市场行情,积极争取与宰企业的购畜协议。走“合作社+牧户+企业”的路子,为该村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牧民的收入。除此之外,村支部班子成员还积极与县畜牧、扶贫等相关部门联系,积极争取优质饲草料、暖棚等项目,使村民的牛羊养殖技术、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三、转变思路带动,真脱贫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资金、牧户自筹、社会注资、产业贷款渠道,20xx 年 6月,由村集体注册成立玛曲县意行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并购置了挖掘机 1台、翻斗车 1辆,租赁到交通和城建部门实施的工程领域,贫困户就业 10人。截至目前,已产生 5万元的效益。二是引导先巴、热布交、三排日、达保等贫困户自主创办玛曲县 xx索南央卓缝纫专业合作,生产经营藏族服装、各种帐篷,贫困户就业 11人。截至目前合作社收益 2万余元。三是发展旅游业,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党员带头,开办旅游公司、牧家乐,示范带动全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群众收入,走出一条贫困对象长期稳定受益的新路子,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四、基础设施改善,脱真贫村支部班子紧紧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思路,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20xx年以来,依托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生态文明小康村等建设项目,新建住房 2000平方米,为 20户牧户提供安全住房。风貌改造 73户,配齐了院墙、大门。为 42户牧户改造危房,涉及 30户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实施主干道和次干道硬化 5500平方米,绿化 18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 300平米,配备体育健身器材 1套。同步实施了饮水安全和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重新铺设电路、更换了智能插卡电表。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为村主干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 40座、购置固定垃圾箱 6个、垃圾清运车 1辆、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不忘初心,党建引领促脱贫。xx 村党支部真正做到了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民声”,党员干部自己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感化群众。近来年,班子建设充分加强,培育了新型牧民,增加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党员的责任心、事业心,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愚变智,懒变勤,xx 村焕发了新的活力。如今 xx村基础建设完善了、村民收入提高了,已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我村在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篇二】一是扎实开展民情走访活动。通过“访知解”、村官“六个一”和百日集中行动,24 个村(社区)党支部共收集民情信息 589条,其中即时解决 397条、交办解决 189条、上报 3条。二是强化党员教育培训。通过领头雁延伸培训、“流动课堂”、党员示范户引领、远程教育、廉政教育、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致富带富本领,先后培训党员 1800余人次。三是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先后完成绿色蔬菜基地和高效干鲜果基地建设 2项任务。全年共征地 1064亩,拆迁房屋 200多间,3万多平方。做好三丰机电、德耐电器、舜帝山公园西扩、神潭大峡谷旅游综合服务区、城市质量综合整治二期等重点工程的配合协调工作。配合住建部门先后完成富强街西延、御苑支路、蒲惠支路建设等一批市政工程建设任务。四是大力培育农业产业。以“两围绕、两推进”为核心进行优势产业再布局。围绕旅游路推进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围绕现代农业园区推进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共发展蔬菜 7432亩,形成了庄子、东西姚温两个设施蔬菜核心区和任阳、吕坂、太宁、张志、小张五个辐射带动区。在产业上,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 +农户” 的发展模式,带动农业的大发展,全年共引导群众向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流转土地 3500余亩,20xx 年人均收入实现 9894元。五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年招商引资总额达到 9.5亿元,固定资产达 16亿元,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润源菌业食用菌基地、沃华集团城西大葱基地等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先后落户城西。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着重做好了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共处理各种来信来访 27批次 50余人次,信访办结率达 92,全年没有发生越级非访,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另一方面以“四城联创”为载体,大力开展文明、卫生、宜居城西建设,狠抓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强化社区管理,深入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全面完成标准化小区和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城乡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粮食直补、新农合、低保煤等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此外应急管理、环境保护、治理超限超载、农村经济管理、档案、老龄、地方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篇三】xx县 xx镇位于 xx省东北部,全镇国土总面积 18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7.8万亩,共有 29个行政村, 10个居委会,9.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5万人。共有 57个基层党支部,共产党员 1430名。近年来,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xx 省模范单位”、“文明和谐乡镇”、“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xx 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547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4795元。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近年来,xx 镇党委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突出“园区建设、设施农业、项目推进、城乡统筹和安民维稳”等培训内容,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培训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本地与异地结合、党校与高校合作、集中与分散相辅、自主选学与点题培训互动的培训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干部教育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很好地提升了干部的整体素质。全镇近三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 150多期,培训党员干部 2万多人次。特别是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镇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和大学生村干部赴山东寿光、蒙牛工业园区、xx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岐山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使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推动了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把强化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近三年来,xx 镇党委不断创新机制,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履行一把手“一岗双责”;坚持把团结和谐作为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开好民主生活会为载体,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二是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近三年来,先后共选拔 12名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9 个村有 22个村实现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培养农村后备干部 116名,其中有 35人在“两委”换届中当选为“两委”委员。三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党员领导干部“驻村联户”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目前,镇党委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基层支部,所有镇机关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两名基层党员,每名有能力的党员联系三户群众,以帮政策、帮技术、帮资金、帮劳力等形式,做到为帮扶单位和群众解决一个问题、制定一项发展规划、办好一件实事。同时,着力实施了“三五”结对帮扶工程,即建立 5个党建工作示范村、培养 500个“双带”能手、帮扶带动 5000户农户实现脱贫致富。全镇 92名干部中有 78名与 156名农村党员结成对子,1430 名党员中 1210名有能力的党员联系贫困户 3630户,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问题 1300多个。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先后投资 497.9万元,新建和维修高标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29个,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平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 130多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 4800多人次。20xx 年,xx镇党委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先进乡镇党委。二是强化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全镇29个行政村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林权改制等重大村级事务,共决策事项 50多项,取得积极成效。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实现村级事务有章可循。建立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生活会制度等 20项制度,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强化集体经济建设,解决农村支部无钱办事的问题。全力实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块地、一片林、一群畜、一个企业的“四个一”工程,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xx村、东南村通过出租原集体屠宰厂和碳素厂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了 5万元以上。把发展经济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双赢”xx镇党委突出抓好设施蔬菜建设、民生改善、维护稳定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蔬菜大镇,构建和谐名镇。一是设施农业求突破。高标准建设了东关村万亩现代农业园区等四大设施蔬菜园区,建设日光温室大棚 3080栋,移动大棚 4800多栋,全镇设施蔬菜面积达到 1万多亩,占全县一半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3.5万亩,占全镇将近一半的耕地,占全县蔬菜面积的 1/3。20xx 年,省、市设施蔬菜现场会相继在 xx镇召开。二是惠民工程保民生。先后投资500万元完成了谢家屯、乳头山、砖楼、守口堡 4村的人畜吃水工程;投资 210万元,新打机井 7眼,铺设管道 1.5万米,完成 3000亩节水灌溉工程;投资 160万元,扩建东关小学,维修金光小学、李官屯小学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三是维护稳定促和谐。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镇 9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先后走访了 300名基层群众,解决群众急办的事情 135件,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组织 50名离退休干部成立了老干部治安队,依法调解民事纠纷 80多起。镇党委委员、司法所所长李培斌从事司法调解工作 26年,先后荣获全市十佳政法干警、全省十佳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国先进司法所所长等荣誉称号,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共调解因用地承包、邻里矛盾、债权债务等引起的纠纷 60多起,被市司法行政系统作为全市司法干警学习的标兵。【篇四】xx镇桃林沟村,地处城市近郊,总面积 1.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1000余亩;总人口 1023人,其中农业人口 700人;支村两委成员 6人,党员 47名。多年来,桃林沟村坚持以“党的建设创优村、经济建设创强村,环境建设创靓村,新农村建设创名村”为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煤炭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新型产业实现多元并举,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实现了一年一变样、十年大变样的惊人跨越。20xx 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 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1.3万元,上缴国家税金 1978万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xx 省十佳魅力新农村等荣誉称号。加强组织建设,发挥核心作用该村始终把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采取“好的稳、中的促,差的调”的办法,通过民主推荐、民主选举,配齐配强以党支部班子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实行设岗定责、党员挂牌上岗、党员承诺服务,采取关键岗位带着用、班子需要及时用、发挥特长大胆用的办法,不断加大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近年来,共培养 15名青年入党,选拔 20余名青年骨干充实到“ 两委”班子和村企业的重要岗位。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村内重大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坚持村务公开,凡涉及财务收支、干部工资、计划生育指标分配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定期向村民进行公开。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钱、管人、管事,尤其是对“三资”的管理,形成了民主和谐、团结向上的发展氛围。实施科学发展,打造经济强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以煤炭产业为龙头的多元发展之路。20xx 年,面对不景气的煤炭市场,村“两委”一班人经认真研究,理性思考,集体投资 750万元购买了面临停产的郊区神堂煤矿。为使煤矿恢复生产,党员干部齐上阵,连续几个月吃住在煤矿,工作在井下,抽排水、建场地、装设备,先后投资 3000余万元,掘进巷道 1400米,同时高薪聘请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使煤矿迅速复活。在煤矿投产见效后,村“两委”并没有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是借助煤炭资源优势,加快经济转型,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搞产业多元化。近年来,该村先后投资 6000万元,建起了年产 6000万块的煤矸石砖厂、年洗煤 80万吨的洗煤厂、规模 50万只的金凤凰养殖场;投资 800万元,建起了饲料加工、香千里食品有限公司、年产 1万吨的有机肥厂;投资 900万元,引进大连冰山集团冷冻设备有限公司的先进设备,新建了本市最大的储存量为 2500吨、占地面积 2600平方米的冷冻保鲜有限公司;投资 8000万元,筹建了赛诺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同时,还在本市繁华区和北京黄金地段购买了近 2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开展租赁经营。多个经济实体的兴建,使村集体经济充满了蓬勃生机和活力,真正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阳光大道。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生态靓村该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结合本村特点,按照“千亩桃园绿色生态园区宜居家园”的模式,着力打造生态文明。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经全村党员带头,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先后投资 800万元,改造了千余亩贫瘠的农田,栽植了 650亩优质桃树、200 亩优种葡萄,种植各类绿化苗木 130多个品种、18 万余株,建起了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桃林园艺中心,全村绿化面积达到 80%以上,成为省农科院科技生态示范基地。每年,该村都要举办“桃花节”和“采摘节”,前来踏青、赏花、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被誉为“都市人休闲观光的后花园”。同时,大力实施住房改造和道路硬化、街道美化、亮化、净化等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家园,投资 5000万元,建起了水、电、暖、气、物业管理等配套齐全的农民新居,实现了“户均一套房”的目标,使农民也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倡导文明新风,争创和谐新村多年来,桃林沟人不光追求物质上的富裕,而且更加注重精神上的充实。该村先后投资 30万元,建起了 5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购买图书 5000余册;建成了全市设施一流的村民健身园以及综合活动室;组建了锣鼓队、秧歌队、业余晋剧团,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崇尚科学、追求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该村十分重视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专门投资建起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每年组织村民进行职业培训;投资 40余万元购买大轿车,接送小学生到城里上学;设立奖学金制度,对考入一类、二类本科的学生分别给予 2万元和 1万元的奖励,目前已有 30多名学生获得了奖励。同时,该村还积极改善民生,建立了农村养老金制度,村民男 60岁、女 55岁每月可领取 3001000元的养老金,目前已上缴社会养老保险 427万元;对 70100岁以上的老人给予 9007200元的生活补贴;每年专门划拨 50多万元,为村民发放白面、大米等生活用品;逢年过节,还组织慰问老年人、军属和弱势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