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生态振兴经验材料: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上传人:Q** 文档编号:529237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乡镇生态振兴经验材料: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某乡镇生态振兴经验材料: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某乡镇生态振兴经验材料: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乡镇生态振兴经验材料: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这一要求体现了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位置,指明了下一步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方向和路径。某某镇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决尊重遵守自然规律,大手笔抓生态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境综合治理,大声势抓生态环保宣传,使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生态振兴意识进一步提高,乡容村貌进一步美化,环境设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经济进一步增强,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生态保障。共创建省级生态村 7 个。一、健全机制,加强领导,进一步凝聚生态发展共识。某某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第一责任,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各职能站所和村党总支书记负落实责任,层层分解任务目标,级级认领落实任务,构建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站所密切配合、各行政村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在工作实践中,研究制定某某镇生态振兴工作方案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确保生态振兴工作稳步推进。二、加大投入,强化整治,进一步打造优美生态环境。一是加强绿化美化。某某镇坚持把绿化美化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投入,持续不断扩大绿化美化面积,努力提升绿化美化档次水平。安装太阳能路灯 100 盏,打造某某公路两侧景观示范带 10000 延长米,插柳 400 亩,带薪生态护林员 59 人,人均年增收 3000 元。二是狠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某某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四旁”绿化,努力净化洁化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重点加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业生产污染源治理和镇内环境综合整治,组建环卫保洁队伍,定期清扫、清运垃圾。三、转型升级,分类推进,进一步加快生态经济建设。某某镇多次从县农技推广中心聘请技术人员到镇、村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量使用化肥,降低农药的使用率,推进秸杆还田步伐,利用家禽家畜粪便,大量使用有机肥等措施,大力发展无公害化农副产品。着眼产业兴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我乡牛、果产业发展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但还存在发展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把产业开发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任务。一是不断优化发展思路。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xxxx”的思路,坚定种果、养畜目标不动摇,从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经营入手,全力推进“果转型、牛扩量” 。二是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现代苹果栽培技术,新建矮化密植示范园亩。鼓励农户分散养殖,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饲料生产、杂粮加工、电子商务等配套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三是努力提升发展效益。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 、 “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招商建办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协会、家庭农场、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发展效益。二、着眼生态宜居,努力改善农村环境。十九大报告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我们今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了行动指南。一是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任务,按照“绿化+景观”的思路,加快实施大地增绿工程,完成春季造林亩,积极开展“生态扶贫” ,培植生态底色。二是大力实施基础配套工程。突出抓好水、电、路、房等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村社道路硬化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落实土地整治、旧村改造等措施,努力实现宽带网络、安全住房全覆盖。三是大力实施环境治理工程。以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为抓手,集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建立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实现村庄环境保洁常态化、规范化。三、着眼乡风文明,繁荣发展先进文化。乡历史文化深厚,村风民风淳朴。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着眼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一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党建微信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平台,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扶持培养一批产业带头人、文化乡贤等乡土人才,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弘扬向善向上社会正能量。二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依托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加快民俗村建设进度,传承发展等民间传统文化,同步配套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设施,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持续促进乡风民风转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星级文明户” 、 “最美家庭”等创评活动,抑制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培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社和谐的农村社会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民风持续好转。四、?着眼治理有效,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结合乡情实际,坚持自治、法制、德治并举,努力促使农村社会崇尚新风、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一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推行产业发展“四链”模式,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选优配强乡村班子,着力培育一支扎根基层、创新创业、致富带富的农村带头人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广泛学习宣传农村法律法规,规范落实“三务”公开等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对农村低保、扶贫资金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镇村发展的重大事项,必须依法依规办理。三是切实加强平安乡镇建设。建立健全镇村管理、服务、协调功?能,严厉打击村霸,重拳出击黄赌毒和邪教组织,主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五、着眼生活富裕,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我们将把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抢抓政策机遇,精心谋划扶贫项目,持续培育增收产业,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全面落实国家扶贫政策。重点聚焦“六个精准” ,落实“七个一批” ,乡村干部既要当政策的宣传员、讲解员,又要当脱贫的指挥员、战斗员,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全力落实到户帮扶措施。按照“一户一策”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坚持把攻坚的重点群体放在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上,实现群众需求与政策帮扶的无缝对接。三是努力实现全镇脱贫目标。对标脱贫指标,紧盯短板弱项,大力弘扬埋头苦干精神,以敢死拼命、只争朝夕的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时不我待,迎难而上的“挑山工”姿态,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切实提高扶贫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这次研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补齐我镇农业农村短板,力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展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为加快建设贡献新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