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

上传人:路遥 文档编号:52674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摘要: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其稳定发展对我们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其发展稳定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水稻等农业的高产率,快发展还要依附机械化的生产技术关键词: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近几年,水稻生产机械化受到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增加投入,加大了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引进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强了新型水田农机具研制开发和农艺农机配套试验示范与推广,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水稻机械化的发展历程70 年代末,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盘育机插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解决了育秧与机插秧的配套问题,使水稻种植机使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又开发研制了国产 2ZT-935 系列水稻插秧机,目前该机已累计销售近 2 万台,对我国水稻机械化插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80 年代,由于农村 政策的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种植地块小而分散;农村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减少了对农机的投入,农民还没有购买农机的经济实力,这些因素限制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使得水稻机械插秧水平降到了最低点,全国机插面积不足 18 万 hm2,仅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 0.5%。290 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对机械化的要求迫切。国家开始重视对农业的投入,水稻价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些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农村集约化经营开始实施,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的回升和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开始了对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还相当低,发展潜力很大。二、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主要取决于水稻种植栽培技术。纵观世界水稻发展概况,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有 2 种模式,即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和水稻育秧移栽种植技术。采用直播种植技术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其他欧美国家。亚洲地区以育秧移栽为主,水稻插秧移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国水稻移载种植模式主要是人工插秧种稻,生产工艺落后,作业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占用人员多,作业效率低,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改进生产工艺,改善作业条件,提高作业效率是农民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国在解放后就开始了对水稻插秧机械的研究,首选研制出的洗根苗水稻插秧机,由于其他技术不配套,综合效率低等原因而未能推广,但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967 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 1 台东风-2S 型自走式水稻机动插秧机鉴定投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批拥有机动插秧机的国家之一。在此以后,随着国家对农机投入的加大,水稻种植机械化有了较大3发展。到 1976 年,全国水稻插秧机械保有量达 10 万余台,水稻机械化插秧种植面积约 35 万 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1.1%,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对世界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三、我国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前景发展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不断关心和支持,从政策上扶持、资金上保证、科研上突破、生产水平上提高、管理上加强,从而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进展。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伺件下,按照规范的工艺流程进行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社会化育秧和供秧,是对小农经济式的传统育秧方式的改与提升,符合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有一定规模的育秧工厂既是生产的需要,又依赖于市场成为一种产业。不论移栽机械化配套与否,工厂化育秧应该先行,前景广阔。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多平原,土地连片,面积较大,在这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以优先发展水稻机械化,建立社会服务化体系。以机械化移栽为主,建立工厂化育秧体系,统一供种、育秧供秧,在提高规模种植的同时,技术上亦能得到保证。水稻机械化插秧、抛秧、直播都是较为成熟的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而且在生产上证明了它们是中国式的水稻栽植机械化的几种模式,可以因地制宜地选用,也将同时并存。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节约农本、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来考虑,水稻直播是较理想的栽培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农艺4配套技术的提高,效率居高的撒播机械化技术也将与现有的条播、点播技术并举。更新观念、树立效益意识,随着水稻生育期的保证、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种植效益的下滑,蓬勃发展的机械化直播技术的时期正在出现,将有长足发展。福建的丘陵山区的坡梯田块面积较小,不连片,以小型机具为主;根据气候、温照积温条件,选择机直播为宜,以期减轻劳动强度和节约农本。四、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难题机械化栽植最主要的问题是:双季晚稻秧龄长、秧苗过高过粗,移栽时已分蘖,尽管农艺上有一套矮壮控高措施,但用于晚稻机械化移栽育秧时技术不易掌握,效果不佳、不稳定;杂交稻单株苗机械化栽插技术更是久未攻克,可以说目前现有移栽机具无法适应。而我国水稻种植前五名均为双季稻区,给我国整个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提出了难题。跨世纪的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来自于农业现代化对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的渴求,特别是对长期以来未见分晓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寄予厚望;挑战在于农机与农艺能否一体化,机械化技术水平能否再上一个台阶,更在于稻米的价格跌入低谷,水稻种植效益持续下滑。参考文献:. 孙十明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李俊水稻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