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流浪地球》有感八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24924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流浪地球》有感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观《流浪地球》有感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观《流浪地球》有感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流浪地球有感八篇【篇一】春节期间,流浪地球作为“国产硬核科幻电影”在春节贺岁档突出重围,后居而上,口碑刷屏,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关注。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吗?我带着这份好奇,走进影院,目睹了一场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拯救文明的生死之战。影片全程带给我的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展示了一个中国人对家的眷念,在灾难面前的不离不弃,对“家”的深沉情感,输出的是中国人独有的价值观。电影开篇,地球正在经历极度严寒,地表温度低至-80,人类居住在深达500 米的地下城,一万多台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动,已经带着地球进入流浪时代。在流浪地球计划开启的 xx 年后,一次地震导致全球万台发动机瘫痪,虽然在跨国救援后重新恢复了行星发动机的运转,但地球离木星距离太近,即将超越洛希极限,末日来临。此刻,空间站人工智能莫斯开启火种计划,准备抛弃即将毁灭的地球,载着人类的基因、文明、科学去找寻新的家园。当我看到电影中男主角刘培强,一个中国人,一个父亲,一个儿子,在面临家园毁灭的灾难时,选择了地球,选择了家人,选择了守护,坚定的履行了对儿子拯救全人类的承诺,以牺牲自己生命为代价,驾驶载着 30 吨燃料的空间舱,引爆木星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令我感动的,是心系天下苍生,舍小家为大家,小爱构筑大爱的胸襟,彰显的是对一片土地,一片家园的忠诚,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无法割舍的家国情怀。“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 亲人两行泪。”这句台词及几乎是整个电影中最有趣的地方,相比美国大片飙车的常见套路,更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平凡的生活下,平安才是最珍贵的。唯有一家人平平安安,互相牵挂,寄托思念,才是家。时逢春运,无数在外打拼的游子在经历离家,想家后,终于可以归家,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开心、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是一场爱的迁徙。儿行千里母担忧,离家时父母叮嘱最多的也是那一句“路上注意安全,家里挺好的,千万别牵挂,你好好工作”,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家风家训的传承,是爱的箴言,期待子女能平平安安,能为国家建设出把力,共筑祖国繁荣昌盛,将自己的家庭命运同国家整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国家、社会、家庭和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强大的家国归属感支撑着全中国人民的内心世界。“希望,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回来吧,加入我们一起战斗!点燃木星,救回我们的地球”。当听到一位初中生,在地球濒临毁灭前的演讲时,内心热血沸腾,恨不得加入其中,和他们并肩作战。这极具中国风格的合作精神,颇具”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思想影响,发扬的是“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后羿射日”的拼搏精神。同时,在中国文化里,家族、故土是每个人都不能割舍的东西,她和亲情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独特的一部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是我们生命当中永远不可分割的东西,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得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要创造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时代英雄,需要有千千万万个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中华儿女成为时代得担当。家国情怀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即使流浪也要背着家走,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饱含的是中华儿女对土地的热忱,对家的眷念,对未来的向往。在 2019 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祝愿我亲爱的祖国生日快乐,我们更要为实现伟大中国、辉煌中国而奋斗。【篇二】流浪地球火了。影片中没有钢铁侠、尼奥这样的超级英雄,所有参与救援的都是一个个普通人,中国人的团结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让观众们大为感动和震撼。李光洁饰演的救援队队长王磊,在危难时期仍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服从指挥,保护着集体的利益,而每一位队员也同样恪尽职守,为了完成任务不惜失去生命。可以说,文化内核很中国是流浪地球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眼瘾过足,笔者不禁沉思:其实在中国大地上也一直上演着一部文化内核很中国的大剧,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它就是中国式反腐。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互联网上那些张口闭口“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照搬西方那一套的所谓“公知”,是否深入研习过中国优秀的传统制度文化?唐太宗开门纳谏,集思广益,群言畅达,在一定程度上将权力置于阳光下,成就了贞观盛世。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吏治之弊莫甚于贪墨”,若任其蔓延,足以毁灭政权,必须采取非常手段予以遏制。他恩威并用,铁腕反腐,查处了空印案、郭桓案等一批贪腐大案、窝案,甚至不惜律外用刑,对贪腐者族诛、凌迟。朱元璋高调反腐,铁腕治贪,虽然有律外用刑和违反人道之举,但对官吏贪腐起到了极大威慑作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元末以来贪污腐败之风,出现了有名的洪武之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应当加以总结。廉政为本,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廉者,政之本也。对为官从政者来说,廉政、清廉是本、是根。清朝名臣曾国藩曾建“八本堂”,其家训中有一条“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要求家族子弟做官以廉为本。周礼中记载,当时考核官吏有“六廉”标准,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每条都是“廉”字当头,体现了“廉”是为政之本的精神。廉者,政之始也。即为官从政从一开始就要保持廉洁。易经里讲,“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意思是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也就是当官不能发财,发财不能当官。既享有权力,又贪恋财富,就可能滑入腐败深渊。廉者,政之归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御史制”监察百官、巡视利剑锋芒出、零容忍无禁区,xx 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逐步形成了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反腐倡廉工作在探索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文化内核很中国的中国式反腐,当惊世界殊。【篇三】2019 年春节,科幻片流浪地球 火热上演,成功将中国电影带入“太空时代”。有人在观影后发文感慨:你也被流浪地球里这句话洗脑了吗?还有人感叹:流浪地球果然是一部“普法大片”!他们都提到流浪地球里那句火了的台词:“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也引起了笔者的共鸣和兴趣:跟着流浪地球学法明纪。带着一份好奇心,笔者上网问了一下“度娘”,竟还真找到了一篇题为“除了科幻,流浪地球还是一部妥妥的法律大片”文章,里面写到:事实上,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毕业于海南大学法学院,难怪影片中能时时感受到法律人的思维。那句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仅仅是流浪地球中法律元素的一小部分,影片中的还有一部法律流浪地球法多次出现。事实说明,流浪地球里有法治精神,亦有法纪思维,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因此,无论过去、现在,抑或是将来,法纪昭昭不容亵渎,正如人们所言:“学法明纪知敬畏、用法守纪行千里”。学法明纪,才能心存敬畏、守住底线。流浪地球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刘启和韩朵朵一出场,都是有些叛逆浮躁的青少年,他们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也有着无视纪律的调皮和莽撞,敢离家出走、敢在课堂上吹泡泡、敢逃课、敢逃出地下城、敢未成年就驾驶运载车 这一切,能简单说是他们青春叛逆、懵懂无知吗?并非如此,而是他们心中少有敬畏,对纪律、规矩的敬畏,使他们无所顾忌、肆无忌惮。然而,磨难使人成长,惩罚教人敬畏。当刘启和韩朵朵偷了爷爷韩子昂的车卡逃出地下城看外面的世界,却被抓了起来,想保释他们的爷爷也因为送礼被关进监狱时,他们可能开始醒悟,开始心生敬畏。要知道,心中无敬畏,行为无底线。底线是人生的“安全阀”“稳压器”“保险杠”。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强化底线思维,从灵魂深处敬畏法纪,努力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始终把严于律己的要求体现在工作生活中。学法明纪,才能心有定力、行稳致远。流浪地球中 CN17111 救援队队长王磊牺牲时说:“我是 CN17111 救援队队长,现在下达最后一个命令:活下去”回过头去看这位铮铮铁骨的汉子,他是一个心中有目标、肩上挑重担、脚下有力量的领头人,他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顾一切的要送达火石。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致加西亚的信里年轻陆军中尉罗文,他用行动向人们深刻传达一个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对自己的职业忠诚,对家人朋友忠诚,对自己的国家忠诚,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也是一条刚性的纪律约束。俗话说:“癞痢头打伞,无法无天”,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如脱缰之马,正是一些人遭遇人生“滑铁卢”的重要原因。当王磊他们根据流浪地球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对韩子昂所开的三七三号车和车载人员进行紧急征用时,标志了一个纪律部队的组建形成,他们有共同的目标、责任、行动和约束,简单的说是“运送火石”,更直白的说是“活下去”的希望。我们为“活下去”的命令而感动,更应以忠诚、担当、作为来要求自己、砥砺前行。学法明纪,才能心怀希望、幸福回家。“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是流浪地球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是故事主人公从茫然无知到历经艰辛后发出的深情感慨。什么是希望?流浪地球故事和主人公韩朵朵的经历生动诠释了:回家团圆、不离不弃就是希望。因为希望,人们聚拢来形成一股洪荒之力,一起战斗,救回地球;因为希望,多少人舍身忘我、不怕牺牲,甚至无怨无悔的献出宝贵生命现实生活里,回家的希望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这是一份思念、一份真情、一份牵挂。然而,又有多少人回不了家,他们有的像流浪地球一样“流浪他乡”,体会着“此心安处是吾乡”,有的则因为违规违纪违法而流“铁窗泪”,回家的希望变成了今生的奢望。曾在一部警示教育片不可触碰的底线听一名落马官员痛哭流涕说,自己以前在家从不干家务,现在每天都把监所的地板擦得雪亮的,如果有机会能在家里擦,他天天都愿意。这样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学法明纪是党员干部回家团圆的“平安符”。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科幻片流浪地球确实让人大开眼界,令人脑洞大开,从学法明纪的角度去看,也让人大有收获,令人受益匪浅。笔者想套用那句经典台词“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对广大党员干部说:“忠诚、干净、担当”,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篇四】近日,观看了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给我留下来深深的印象,同时,也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以太阳即将发生氦闪而爆炸,人类给地球安装上千个巨型发动机,计划用 100 年时间,将地球推离太阳系,搬家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系为背景而展开了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刘启是中国宇航员刘培强中校的儿子,犹记得电影的开头刘培强对刘启的外公韩子昂说,地下城只能有 1 个监护人,他妈妈的病很难治好,放弃治疗吧;不用抽签就可以进地下城的,这是我给你和刘启最后的保障。这是一个父亲最无奈的选择,也是一个儿子最不解之处。但是,它是一个中国士兵毫不犹豫的选择,因为我们的民族血液中有着为国家和人民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畏生死的精神。就如同 CN171-11 救援队一般,即使没有运载车辆,就算步行也要完成运输火石的任务,这让我想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时候,我们没有厉害的武器、先进的技术、完备的设施,但革命的先辈们依旧能靠着小米+步枪取得胜利。同时,长征路途中多少革命先辈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不得不“抛弃”自己的孩子,但是,捡到孩子的村民们却依旧将不知父母的他们抚养长大。这样的场景与电影中韩朵朵的身世不谋而合,这体现了我中华民族有大爱精神,与墨家的博爱不相而和。然而,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点燃土星的时候。虽然,很多人一听到这个任务就选择了放弃,但刘启一行人却没有退缩,决定把这个艰巨的任务进行到底。还记得因为系统不能更换完,无法进行自动运转的时候,他们选择用身体的力量推动发动机点火,多少人在听到韩朵朵的播报后来帮忙;由于火石被卡住,刘启冒着生命危险去装好火石后,无法快速退出的时候 Tim 的纵身一跃 但让人更加忘不掉的是刘培强决定用空间舱的燃料点燃木星的那一瞬间。在流浪地球影片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超级英雄,而是通过集体的牺牲、奉献和坚持,才共同克服困难、完成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导演郭帆说,这也是中国科幻想要传达的情绪和情感每个普通人,在关键一刻的决定和行动。这就是国外与国内的不同之处,在国外的科幻大片中,每当大的灾难来临时,选择的是离开,然而中国观念不是这样,中国人有很深的家园和故土的情怀,出现大危机的时候会用生命去捍卫家园和土地。这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所以“带着地球去流浪”是真正中国的科幻故事,拥有中国科幻的精神内核。【篇五】大年初一,去看了一场电影流浪地球。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我读过一些,一开始读的时候,有点费劲,需要指读,因为我是文科生,习惯了读那些情感为先的生活化小说。但,后来,习惯了刘慈欣的表达风格,也就有点喜欢读他的文字,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思维是可以优化和训练的。中午的街巷,人极其少。下午的影院,人极其多。整个影院,随着流浪地球情节的展开,我清晰地听到了一个小女孩的哭声,不是被情节吓哭,而是感动的哭。“流浪地球“ 计划,意思是带着地球去流浪。渺小的人类在地球上建立无数个巨大的发动机,推动地球流浪,去到 4.3 光年距离外的另一个星系,建立新家园。至于为什么要流浪?也许因为太阳即将急速膨胀,吞噬地球。人类不得以出此下策,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在原著作品中,根据联合政府制定的“流浪地球“ 计划,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他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加速)、流浪时代(减速)、新太阳时代。影片中出现的一些数字,例如,4.3 光年的距离,2500 年的时间,100 代人的努力,150 亿吨的推力,太阳系 45 亿年的历史,地球上 35 亿的人口,等等,无论怎么看,简直就是一部宏大的叙事,想象奇特。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强大的绝望感,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怎么努力。这部影片伴随着绝望感的同时,更孕育了强大的希望。“影片在不经意间,就呈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深刻而宏大的历史命题。“张泉灵曾经说过:“ 科幻电影不是完全给你一个你从来不认识的世界,而是架构在一个新的时空当中,讲述一个还跟你的心紧紧贴合的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这影片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种温情。故事的主线,是宇航员刘培强和刘启之间的父子关系,由于长久的时空阻隔而产生隔阂,却又在绝境里彼此关爱,最终父子之间的隔阂得以消除。老人韩子昂,为救刘启和朵朵,牺牲了自己。指挥官王磊,看似冷酷无情,但在整个救护过程中,紧紧守护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他们之所以能紧紧团结,彼此相助,因他们知道,守护家园,团结大家是不变的主题。家是地球上的每一个小单位,没有地球,家就无从附着,地球是每一个人的家。整个影片看完,深深打动我的就是这个,是影片中父子之间的彼此守候,是同伴之间的彼此团结。当然,影片中的特效也很美,场景的大片设计感很强。如果绝望与希望,是该影片的两个关键词,是重要的催泪点。电影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如果事先看一下原作,在观影的时候进行对比,可能会更有好玩吧。偏爱影片中的一句台词“希望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钻石,是回家的方向。“看完后,我更加喜欢了。说得真好,希望,真是回家的方向。我想,该片放在大年初一上映,可能,编剧和作者刘慈欣也希望我们喜爱这句台词吧。【篇六】我是不喜欢科幻题材的小说的,说起中国的科幻,是绕不开三体的。十多前三体成名的时候,我买过实体书,手机上也下过电子书,无奈没有一次是完整看下去了的,可能女性天性对这类题材的书没兴趣。这两年沉迷耽美小说,不可避免了接触到耽美大神级作者 priest 了。她的最新作残次品是一本构架宏伟的未来星际长篇科幻作品,这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看完的一部科幻作品。流浪地球的卖点之一就是三体的作者刘慈欣的作品了。科幻小说、电影在中国都是小众作品,以前看过的科幻灾难性作品大都来自美国,大多是以拯救地球为题材。而这一次,流浪地球不仅仅局限于拯救地球,而是拯救人类,拯救我们几千年人类的文明。现在我们也不再避讳说地球的毁灭,就是太阳从我们小时候学过的自然书里就在说,现在的太阳是中年的太阳,那么有一天,亿亿年之后或许就是太阳的老年、终年,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及至我们的地球也有毁灭的那一天。残次品作品的构架中,地球已经是远古地球时代了。原著中的文字转化为视觉呈现、想像成为影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感谢流浪地球还是比较成功为我们呈现一个视觉感观上的盛宴,宏伟的空间观、精密的太空仓、别有洞天的地下城,铁甲洪流般的运载车.让一切物理上的东西活化成情感,还有参与其中的人类,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九生一死的幸福。影片的最后,吴京带着整个空间站作为火柴点燃木星。空间站上有三十五万个受精卵,有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所有的 DNA,就这么带着这些东西燃烧殆尽了 我是不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虽然是文学创作,可以有适当的想像和夸张,但是作为地球的小我怎么也得为人类的繁衍和文明让步吧,其实换一个方式,留下这些东西在空间站,分出一个带着三十万吨的燃料仓点燃木星不就可以了。我想,作为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的碳基生命的人类是脆弱的,我们没有花草树木的逢春再生,没有钢铁磐石那样能遭受千捶百炼但是碳基生命的人类也是最坚强的,我们有着可以为之牺牲自身的家国情怀,有着亲人爱人牵牵拌拌的绕指情愁【篇七】回顾电影,我先沉默了几分钟,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银河系的中心太阳,降吞噬地球,地球表面所有人类创造的文明几乎被毁灭殆尽,除人类之外的生物皆不复存在,温度骤降在零下近百度 不敢想象,那是怎样的灾难!而受木星影响,地球运转轨道便宜,面临地木相撞的毁灭性灾难!影片从两兄妹偷偷跑回地面描述,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还不知道灾难就要眼前,从我熟悉的家庭伦理开始吧,我的体会是,孩子对于父母的误解从一开始就要疏导开,尤其是刘启对于身为宇航员的父亲有着无法理解的恨与难以割舍的爱,有对妈妈离世的痛苦与不解,从他看似冷漠孤傲的性格可以看出他缺乏爱,但内心其实对“回家”的渴望比任何人都强烈,可以在最危险的时候不放弃身边最后一个亲人!对于父亲,这个角色有着很矛盾又很鲜明的特点。无法两全的选择,让他十几年未能见儿子一面,未能和儿子通话,妻子患绝症,面临去地下城有限的名额,他万般无奈却只能理智地选择放弃妻子,埋下了儿子对他的积怨所有的不理解,在这次拯救地球的行动中化为乌有。父亲没有按照联合国政府的要求执行休眠命令,他没有叛逃,完全履行了一个男人对家应有的担当。义无反顾的牺牲,也许不是全部地球人都知道他的壮举,但他的儿子却完整地感受到了父亲对他毫无保留的爱!那是对生命延续的希望和寄托!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无私的爱!“想要人类理智,简直就是奢望”如果人类是无感情的程序执行机器,那么世界也就没有了奇迹。我想这部电影还是通过流浪的地球,通过浩瀚的宇宙、精密的航天仪器、复杂的技术编程等等这些背景,来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的爱,以及对生命延续的希望都是永恒最后,很多人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时间加入拯救地球的行动,就是希望的力量和驱使!哪怕一线希望,人类都不会放弃,这也是爱的力量!【篇八】在“15 亿票房 ”的吸引下,我满怀激情与好奇心来观看了这部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 我之前看过刘慈欣写的三体,让我颇为震撼。而这部根据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所拍摄的同名科幻电影,同样没有让我失望。 在看电影时,我好几次热血沸腾,我不舍得眨眼,不希望错过每一帧的画面。我震撼,震撼电影丰富的情节与壮观的画面;我自豪,自豪国产科幻电影品质的一大突破;我感动,感动刘培强的舍生取义,感动全世界人民的万众一心,和刘启等人与家人的浓浓亲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刘培强在空间站的窗户上每天根据木星的位置画圈,像日历一样计算自己快要回家的时间,和亲人分别十几年,其中的辛苦和思念溢于言表,电影没有太多煽情的台词,这个画圆圈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另外有一个小细节是,窗户旁边挂了盗梦空间里的陀螺,电影里最终主人公回了家,这也表达了刘培强对回家的渴望。 流浪地球尽量让每一个角色都丰富起来,作为配角的老何也不例外,他摘下头盔去机房检查线缆,点燃了“珍藏”的香烟,其实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了。当他打开烟盒的时候,给了一个字条的特写,字条是妈妈留给他的,让他注意身体,天冷记得穿秋裤。这里也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一个泪点,每一个为地球能活下来而拼搏的人,其实都有自己牵挂的家人,但他们不得不为了任务和信念做出牺牲。 其实,这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人类文明的传承才要如此拼命的保护地球。他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完全不亚于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英雄,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拯救地球的英雄,不是吗? 电影中提到过一句话:希望是什么?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虽然珍贵,虽然稀少,但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我也是地球上的一份子,我也想大声的喊出:奔跑吧,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