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自我对照检查材料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合集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2333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自我对照检查材料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党员自我对照检查材料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党员自我对照检查材料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员自我对照检查材料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合集“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提高普法工作实效,根据区人大常委会 2018 年工作要点安排,8 月以来,我们在区人大常委会谢作珍副主任的带领下,就全区“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听取了区司法局的工作情况介绍,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先后听取了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法制办、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文广新局、区住建局、区国土分局、区环保分局等职能部门,以及灵隐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蒋村街道、双浦镇等镇街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评价自 2016 年“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紧紧围绕“七五”普法规划及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七五”普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市“七五”普法中期检查中成绩名列前茅,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一)夯实普法工作基础。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区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和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区普法教育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每年出台普法工作要点,加强对各单位普法工作的领导。出台了关于建立 xx 区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的意见 ,以条目形式明确各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分别列出首批 32 家单位的普法责任清单 168 条,进一步落实各单位普法责任。(二)探索普法工作载体。围绕全区中心重点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先后创作法治文创作品 10 余部。成功打造浙江省女子监狱、云栖小镇、中国湿地博物馆、文一街教育集团四大“法治宣传教育中心” 。单位普法打造了一批先进品牌,区检察院创新推出了西子 Fm 法律电台和西子姐姐普法栏目,编印西检说法-犯罪预防手册开展以案释法,建设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区教育局大力开展“全国零犯罪学校”创建,在青少年宫设立了青少年法治互动体验馆等一批普法阵地。(三)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实现行政处罚办件全流程网上运行、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等具体工作为抓手,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管力度,注重围绕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增强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目前,全区共有全国级民主法治村社 2 家,省级民主法治村社 14 家,市级民主法治村社 35 家,夯实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二、存在问题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虽然我区“七五”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调研中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亟需引起重视。(一)思想上不够重视1、部分单位不够重视。少数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积极性不高,措施不够有力,为了考核而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2、对普法责任制认识不到位。部分执法单位对“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能将执法与普法有机结合,满足于在完成固定形式的法律宣传规定任务,错失了在执法实践中面对面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的机会。3、依法行政仍需改进。个别单位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理念还不够深入,在推进重点工作时程序违法情况时有发生。今年以来,行政案件败诉率和行政复议纠错率均较去年有所上升,行政诉讼发案量高、行政复议发案量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低的“两高一低”专项整治工作压力仍然较大。(二)实效上仍有差距1、普法形式较为单一。调研中发现,少部分单位能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手段,通过视频短片、文化节目、案例分析来开展普法宣传,效果较好。但大多数单位仍停留在开大会、发资料、挂横幅的传统形式,来宣传枯燥的法律条文,成效并不明显。2、普法针对性仍需加强。随着国家法律体系的日渐完善,法律条文日趋复杂,而部分单位开展普法宣传,仍然停留在摘抄部门法律条文进行宣传,表现为“我宣传什么、群众就学什么” ,对普法对象的法律需求研究不够,不能很好的做到有的放矢。3、基层法治文化基地较少。基层群众性法治文化基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普法宣传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和村社文化阵地的推进速度还不够快,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宣传载体还不够丰富。(三)机制上有待完善1、联动机制有待加强。各镇街、部门在普法工作上各自为战,没有很好地形成普法工作合力,有些单位和部门片面认为普法工作仅是司法行政部门的事,缺乏主动联系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的意识。个别镇街的普法职能完全由司法所承担,缺乏资源整合。2、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七五”普法规划编制时设想的“普法大数据” 、 “法治指数”等评估方式未能建立,缺乏涵盖过程性、结果性、实效性的普法评价及考核体系,对各普法责任主体的评价和考核不能完全反应普法工作实效。3、经费投入仍然偏低。根据杭州市关于各区普法经费的规定,区级普法经费按常住人口计算不得低于 1.5 元/ 人,而我区 2017 年普法经费决算约为 1.2 元/人,如涵盖律师进社区专项经费,则合计约为 2 元/人。据调研了解,上城、江干、拱墅等兄弟城区的人均普法经费标准均高于我区水平。三、工作建议为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提高普法实效,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建议:(一)认识要再提高1、要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站位。区政府和各单位要进一步认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严格按“七五”普法规划和区人大常委会普法决议抓好落实,特别是对“以案释法” 制度、“普法大数据”评价体系等推进进度滞后的工作要加快推进,深入开展以宪法为首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2、要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和“谁主管谁普法、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区普法办要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指导,加快出台“行政执法过程中开展精准普法的工作指引意见” 。指导各执法主体和主管单位要在执法过程和行政行为中开展实时普法、精准普法,直接面向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开展的有针对性的释法说理活动,帮助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正确理解法律规定,将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实践的感受和认知。3、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要高度重视行政案件败诉率上升的严峻形势,进一步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一支兼顾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的一线执法队伍,积极推进法律的有效实施,杜绝实体违法和程序违法的发生,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引导群众合法维护自身权益,使普法宣传根植于法治实践之中。(二)实效要再提升1、进一步创新普法形式。电视、报纸、网络是当前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渠道,通过开辟法治宣传专栏、播放法治宣传视频等形式,把单向式的灌输过程变为互动式的融合过程。要将普法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进一步结合,在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中,结合调解个案、援助实例,有针对性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队伍,开展司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的整理、编辑和社会发布等工作,通过生动的案例宣传来提高群众学法积极性。2、进一步提高普法针对性。要根据“七五”普法确定的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者这几个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对群众的法律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问题和热点事件开展普法,如婚姻家庭、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开展普法,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就宣讲什么” ,致力于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将普法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进一步推进“三治融合” 。要结合村社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载体,广泛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宣传咨询、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鼓励创作符合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法治文艺节目,将枯燥的法律条文生动化、形象化,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推进基层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 。(三)机制要再完善1、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牵头协调责任,充分整合各单位普法宣传资源,整体谋划、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全区性普法宣传活动。各普法责任主体要切实承担起普法责任,健全法治机构,落实人员力量,将单位普法工作融入全区普法工作,做到分工合作、步调一致,真正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2、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要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普法大数据” 、 “法治指数”等工作,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尽快建立一套涵盖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实效指标等内容的普法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将依法行政情况、群众守法情况、社会治安情况等刚性指标纳入实效考核,更加真实地反映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切实起到考核奖惩指挥棒的作用。3、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要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普法经费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普法经费投入力度,对文创普法、新媒体普法、阵地普法等工作加大保障,真正建立普法经费动态增长机制,适应普法工作发展需要。党员自我对照检查材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参加支部讨论、听取周围同学及群众意见和对照支部要求自查,感触很深,收获也很大。特别是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更大的提高,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根据学校及院党委的安排,现结合工作学习实际,就进来我的个人作风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进行反思,并向组织如实汇报。一、个人作风基本情况近年来,个人在作风方面总体感到求真务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结合个人学习工作的实际情况,自己在思想觉悟、纪律意识、价值取向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二、现有存在的主要问题1、理论学习不够。理论学习不系统、不广泛,深度广度把握不够,对现代科学技术、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学习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汇贯通,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指导工作。2、总之感念不牢固。我有时对待周围同学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尤其是当手头的任务稍多,稍忙时,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一直自己对位同学服务的公仆意识淡化,没有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为群众所急。总觉得自己是一个预备党员,没有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至于为群众服务意识淡化。3、原则意识不强。在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方面存在差距,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较少,自我的标准不高,讲现象多,挖根源少,讲客观原因多,剖析主观原因少。在保持和发挥先进性方面,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性这根“弦”绷得不够紧,有时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4、工作学习效率有待提高。工作学习节奏没能与学校工作协调一致,有冷热病。5、服务意识有待增强。对“服务是我们的天职”的思想体会的不深不透,有些工作做得不能让周围同学及群众满意。三、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1、工作责任弱化。有时过高地估计自己,过大地估计成绩,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上产生了自满情绪和歇气情绪。2、创新意识淡化。工作有时不够深入,创新意识淡化,进取精神不强,缺乏钻研精神,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理论学习不够。受“理论无用论”的思想影响较大,学习自觉性不强,平时学习缺乏系统性,不够深入,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学习。4、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文化修养是人们为掌握和运用文化艺术及一般知识所进行的努力学习,以及所达到的一定素养或水平。我要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四、改进措施1、坚定信念,增强宗旨意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时刻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立党为公,甘于奉献,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注重党性锻炼。做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用理论指导实践。3、开拓创新,永葆工作活力。我一定将学生这个本职岗位作为实践党员先进性最直接的舞台,加强学习,努力发挥模范作用。4、廉洁自律。牢固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在学习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在思想上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工作上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永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5、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遵守党纪校规、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自觉接受周围同学及群众的监督,勇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虚心向周围同学及群众学习,不断丰富经验,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在学习中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知道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我也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是很不容易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好的一面,对于自己的弱点总事原谅的,还往往把弱点看成优点。 ”我觉得我不能就滞留于现状,我要做到真正剖析自己,要为自己定好位。我必须牢牢把握“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个定义。正确地对待他人提出的各种意见,从这些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才能提高、进步。总之,教育实践活动,要围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展开批评,落实整改,建章立制”等环节深入推进,特别在反对“四风”问题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上作出承诺,接受监督并以实际行动履行践诺,今后我将在领导和周围同志们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改进作风,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出色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