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223995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0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研究 项目负责人 陈清祥 电子邮箱 chenwencqx 课题组成员 负责人 陈清祥 中学化学一级教师 其他参与者 陈秋蜜 中学化学二级教师 张建平 中学化学二级教师 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 当前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就立足于新世纪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 为提高全民族素质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2000多年前 对个体差异最早进行研究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 孔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通过听其言 观其行的方法 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 就积极倡导并十分重视因材施教 近代对个体差异的重视和研究源于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个体差异的实验室认定 1879年 随着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室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人类行为的共同特点时 发现对于同一刺激 各人的反应常常不同 开始时以为这是由实验本身的误差造成的 但经过长时期的实验后 终于发现这种差异与误差无关 而是由被试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随着这一发现 个体差异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随后 高尔顿 卡特尔 桑代克 比奈 斯腾等人对个体差异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克龙巴赫和斯诺的开创性研究 使之与教学紧密联系了起来 直到现在仍然是个体差异研究乃至教学论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90年代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各学科研究既纵深分化又综合贯通的趋势 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也进一步微观化和综合化 前者比如在个体的自我效能 信息加工模式 认知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大量涌现 后者比如许多研究通过强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从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观点解释人的个体差异的形成与发展等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注学生的个体的差异和不同学习的教学需要的教学策略是一个老话题 但大家知道 不同时代的学生思想和身体有很大的差异 学习的需求也大不相同 若我们的思想不更新 照搬硬套就会出现许多困惑和茫然 老课题新研符合新时代的需要和新课改的要求 所以我们从新时期来审视这个课题 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有效的层次性教学策略 并以此指导今后的化学教学工作 这对我们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和教学质量是大有必要和益处的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认知理论认为 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 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 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学习者个人内部的一种活动 情境理论则认为 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 与他人 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 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 布鲁姆认为学校教育必须考虑学生作为人的特性 其中个体差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课题范围 根据本校的教学资源和本校的学生特点 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步骤 1 从认知理论和情感理论对本校学生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影响的个体差异分析研究 2 根据课改课标的精神和内容要求对化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层次性的分析理解 3 由本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化学知识结构的层次设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层次性教学方法的策略 初三化学层次性教学策略 高一高二化学层次性教学策略 高三化学层次性教学策略 课题的重点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化学知识结构层次相对应而设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层次性教学方法的策略 课题的难点 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化学知识结构层次的正确界定需要突破的地方 一是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突破二是新课改下的教材的理解 预期创新点 新课程改革分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和课余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积极性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构建出促使学生个性 个体价值变得更加丰富饱满的人文情景 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目的 研究对象 本校的学生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撰写 化学层次性教学策略 论文 二 实验法 使用 初三化学层次性教学策略 高一高二化学层次性教学策略 高三化学层次性教学策略 进行教学 三 问卷法 调查学生的遗传素质 学习习惯 家庭现状信息 四 个案法 观察记录在课题研究实验中特殊的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五 测量法 测量实验班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素养 六 其它 完成本课题的条件保证 包括人力 物力 时间等 我们利用本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既能方便开展座谈 调查 问卷工作又能通过自己的课堂后进行反思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文献资料 三人各负责各自的工作任务 定期交流工作进展情况 共同完成该课题 研究成果 2007年6月 2007年12月 2008年7月 END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