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剖析 ppt医学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17511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 ppt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 ppt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 ppt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1,.,剖析内容,专业建设背景 (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特色与优势 建设目标 畜牧兽医专业(07-39-01)建设方案,2,.,一、专业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改革开放后,青海的畜牧业发生了根本的变迁,从最初的维持生存需要逐步走向了产业效益的提升。因此,如何解决农牧民富裕的问题已成了青海经济发展最首要的问题。青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畜牧业要积极稳步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和设施畜牧业,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抓好农牧区良种牛羊工程,加快牦牛提纯复壮和藏羊本品种选育,努力提高良种比例;并重点发展肉羊、肉牛、奶牛、生猪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为实现这一目标,行业需要高素质技能型畜牧兽医人才。 畜牧业是青海长期的支柱产业,每年牧养的2000多万头(只、匹)高品质的牛、羊、马和骆驼是以藏族、蒙古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在青海,如果畜牧业出了问题,那将是一场根本无法抵御、也无法拯救的灾难,西部的稳定也就成为理想主义的空谈。目前,全省各州、县、乡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服务人员6408名,其中系统掌握畜禽养殖、疾病防治及品种改良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仅占30%左右,有近5000名人员的岗位技术能力急需提升。根据调研,以天露乳业有限公司、省三角城种羊场、江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龙头企业,对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未来5年的需求量达600人左右,其它中小型养殖企业需求量约1000人,若考虑到现有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更新及今后养殖企业的不断崛起,预计整个“十一五”期间全省对高职层次畜牧兽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总需求量约3000人。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由于青海地处高寒缺氧地区,环境恶劣,尤其语言的不同和经济的落后,使省外院校培养的“秀才”望而却步,青藏高原需要的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人才,让他们来撑起青海畜牧业的天。这个重担无疑要由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来挑,并通过探索创新一套适合于青藏高原区域的人才培养模式。,3,.,(二)专业建设优势,1.具有良好的办学历程和丰硕的成果1958年,学院前身青海湟源畜牧学校设立畜牧兽医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正式招生。 199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1997年农业部组织召开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认为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力度大,已走在了全国同类专业模块式教学改革试点的前列。 1998年获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3年获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能力教育体系”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 2003年再次被确定为“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试点院校,学院继续总结、推广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2004年高职牧医专业能力教育体系改革试验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被确定为青海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 2004年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获农业部特等奖。 2004年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 编写了养羊与羊病防治等5门能力教育体系教材及配套大纲;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等6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4,.,2.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畜牧兽医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熟悉一线畜牧兽医生产岗位的教师14人,占93%;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7人。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8人,其中行业专家1人,畜牧养殖企业技术骨干7人,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 3.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现有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实训室、动物繁育实训室、畜牧各论实训室、畜产品加工实训室、畜牧机械实训室、动物解剖实训室、诊断实训室、外科实训室、病理实训室、寄生虫实训室、药理与中兽医实训室、微生物与传染病实训室及卫生检验实训室等13个实训室;养殖实训基地、家畜改良站、动物医院3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自2002年以来,对畜牧兽医专业微生物与传染病、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畜产品加工、动物繁育等实训室投资282万元进行了建设,购置了143台(件)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进一步增强和完善了实训功能。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横向联系,先后在省三角城种羊场、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互助猪保种猪场、互助南门峡乡畜牧兽医站等养殖场、县乡畜牧兽医站及西宁市动物检疫站等20家单位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保证了本专业学生的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强化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5,.,4.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加强了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力度,学生顶岗实习大多安排在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三角城种羊场、大通种猪场等省内较有影响的企业和各州、县、乡畜牧兽医站;部分学生到山东得利斯集团、广东雨润集团等省外著名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对该专业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方面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很多学生毕业后直接在顶岗实习的企业中就业。2004年、2005年、2006年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分别达到了84.2%、88.4%、93.6%。 5.面向“三农”服务功能有了不断提升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依托校内养殖实训基地、家畜改良中心、动物医院常年向驻地养殖户提供良种家畜,提供养殖技术和动物疾病防治服务;每年为农户改良牛500多头,提供仔猪300多头,育肥猪70多头。“十五”以来累计改良牛2700多头,提供仔猪1600多头,育肥猪370多头,带动700多农户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6,.,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立足青海省农业支柱产业,面向“三农”,以服务畜牧业为宗旨,依据青藏高原高寒农牧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校企合作,创新和实施“技能递进五段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畜牧业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加强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养殖实训基地、家畜繁育改良中心等具有实境效果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保证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畜牧业新技术培训,积极与省内外同类高职院校进行对口交流,共享专业教学资源。通过三年建设,在我国高海拔民族地区竖起畜牧兽医专业品牌,辐射和带动全国农业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具体目标 1. 与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创新和实施“技能递进五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每年使畜牧兽医专业200名学生受益,专业群内160名学生受益;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服务畜牧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校企共建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合作开发6门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及与之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7,.,3.改建牛、羊生产实训室,猪、禽生产实训室,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3个校内实训室和集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养殖实训基地、家畜繁育改良中心、动物医院3个校内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校内实训和开展技术培训的要求,并将养殖实训基地建成青海省养殖示范、技术推广与服务的窗口;新建10个校外实习基地,使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达30个,确保本专业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 4.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31名,其中行业企业专家5名、养殖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26名,使兼职教师数量由原来的8人增加到39人;专、兼职教师总数达到74名,其中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8名;专、兼职比例达到1:1.1 ,打造一支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5. 依托教师和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与湟源县联手培养养殖示范户并进行技术指导,常年开展以养殖、疫病防治和新技术推广为主的技术培训。项目建设期间计划培训4510人(次),为社会提供良种牛、羊、猪1500头(只),改良奶(肉)牛2000头,诊治病畜600头(只)。 6.为青海省内种羊场开展绵羊人工授精、接羔育幼、鉴定、剪毛等18万余只。7.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全国农业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8,.,四、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1.建设目标 创新和实施“技能递进五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研究,构建基于养殖企业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5门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编写6本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并开发与之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同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制定与“技能递进五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建设措施 (1)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以及企业家和教育界专家,同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结构合理、技术及学识水平较高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和实施“技能递进五段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5+0.5”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一直沿用的一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学生在前2.5年中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实习及校内外生产性实训任务,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最后0.5年学生进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综合实习,选派教师跟班指导。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可以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行之有效。但随着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其不足之处也日益凸现,其一是由于综合实习时间只有0.5年,学生很难全面进行专业操作训练,难以达到“零距离”上岗;来自于畜牧企业、行业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也表明:对于部分学生,经过三年的培养,专业基础虽然扎实,但操作技能仍然薄弱。其二是选派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习,忽视了兼职教师、企业技术能手及能工巧匠的作用。基于上述理由,客观上要求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构,加强研究与实践,以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职业岗位的要求。 因此,紧密结合高原畜牧业自然规律、区域特点、生产过程,以及学生培养方向的多向性和职业需求的个性化要求,充分利用校企资源,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把学生的技能逐步提升镶嵌在整个实践教学主线上,确立“技能递进五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9,.,图4.1 “技能递进五段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0,.,“技能递进五段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为: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三年教学全程划分为5个学段,实行技能递进式分段教学,同时把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第段(第1学期):在进行基本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的同时,重点进行计算机操作、公文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为学习专业课程夯实基础。 第段(第2学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利用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完成10周的饲料分类及常规分析,畜禽人工授精、组织器官体表定位、生理状态判定,动物微生物分离培养及鉴定,药房管理及药物安全使用,动物病理剖检和病料分析等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强化专业基础能力。 第段(第3、4学期):依据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季节和生产环节,在第3学期10月份完成1周的秋季防疫;11月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湖东种羊场、英德尔种羊场、海晏县哈勒景乡等校外实习基地完成3周的绵羊人工授精、配种季节的种公羊和基础母羊饲养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实训;12月份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完成3周的牛的机械挤乳、人工授精、妊娠诊断,猪的配种、分娩助产、仔猪培育,禽的孵化、育雏,饲料加工调制,畜禽常见病的防治等技能实训和1周的经济动物品种识别、饲养等生产性实训。,11,.,第4学期4月份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湖东种羊场、英德尔种羊场、海晏县哈勒景乡等校外实习基地,按生产过程进行2周以接羔育幼、哺乳母羊补饲技术和春季防疫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实训;5月份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完成3周的牦牛提纯复壮技术的学习及种牛、犊牛饲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实训;6月份完成2周的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半细毛羊的种羊等级鉴定、机械剪毛、羊毛鉴定分级、绵羊体内外驱虫等技能的生产性实训;6、7月份在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互助种猪场、多巴种猪种鸡场等校外实习基地完成3周的奶牛和猪人工授精、妊娠诊断、分娩助产、仔猪和雏禽培育,青饲料的调制,畜禽常见病的防治等技能的生产性实训。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鹿场)、西宁藏獒养殖基地、湟源县董家庄獭兔饲养场完成2周的经济动物饲养管理、繁育、疫病防治,特色产品加工技术等技能的生产性实训。 通过第3、4学期在校内外实习基地的生产性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单项技能的基本操作规范,为下一阶段岗前综合技能训练奠定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非生产性实训期间集中进行,也可以结合生产性实训在实习基地穿插进行。 第段(第5学期):紧密结合校外实习基地,按养殖企业的生产方向把学生分成四个实训小组,分别在牛场、羊场、猪场、鸡(禽)场轮换完成四个不同生产方向的繁育、饲养、疫病防治、饲料加工调制等岗前综合技能训练;同时,学生也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到经济动物养殖企业进行岗前综合技能训练。 岗前综合技能训练后,通过技能鉴定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V阶段(第6学期):按照学生的就业意愿,采取分散或集中的方式进入企业、行业,选择职业技术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强化职业能力,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最后争取在顶岗实习单位就业。,12,.,(3)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确定“技能递进五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养殖企业工作领域中工作流程的分析,并结合青藏高原养殖企业的季节性生产特点,进一步分析职业能力,归纳出了行动领域应具备的种畜鉴定选择、人工授精、畜产品加工等17个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对原有学科课程体系下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彻底解构,在学习领域重构了以养殖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针对于牛、羊、猪、禽、经济动物五大养殖方向的动物解剖与生理、动物繁育技术、养羊与羊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等8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与计算机应用、思想道德教育等6门素质课程及兽医基础、动物疾病诊断技术等4门支撑课程共同组成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13,.,图4.2 基于工作过程“技能递进五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14,.,(4)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与企业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积极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通过校企合作,研究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共建质量标准体系。侧重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以畜牧兽医专业职业岗位高级技能鉴定考核要求为基础,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形成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技能考核标准。 与企业共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以专业已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基础,结合畜牧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研究学生实习期间管理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有关教学管理文件。选派优秀教师在企业中组织学生实践学习,并参加企业生产全过程。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质量监控,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等情况,切实提高实习质量。 与企业共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着重考虑用人单位的要求与就业市场的需求,改进教学质量评价形式。将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要素有机地结合,研究设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5)职业资格证书 继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毕业证挂钩的制度,开展家畜饲养工、家畜繁殖工、兽医防治员、兽医化验员等工种1750人次的鉴定,融职业资格标准于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15,.,(二)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建设目标 完善牛羊生产、猪禽生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3个实训室的功能,购置牛奶分析仪、蛋白消化炉、猪眼肌面积测定仪等仪器设备116台(件),使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改扩建校内养殖实训基地、家畜繁殖改良中心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教学实训的需要,同时对外开展技术服务;进一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基地由20个增加到30个,确保学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时间;不断加强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的研究,全面提升学生实习的质量。 2.建设措施 (1)校内实训室建设 主要改建牛、羊生产实训室,猪、禽生产实训室,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 3个校内实训室,购置仪器设备116台(件),使开出的实训项目由68项增加到97项。满足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技术培训需求。面向青海各地区养殖企业,发挥教学、科研、鉴定、培训等多种功能,对外开展饲料品质分析、鉴定等技术服务。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主要改建养殖实训基地、家畜繁育改良中心、动物医院3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动物医院为畜牧兽医和动物防疫与检疫两个专业共享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见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16,.,(3)校外实习基地 成立由俞福负责,官却扎西、罗生明等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参与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组,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和管理。在现有的20个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新增10个校外实习基地,2008年新增5家校外实训基地,2009年新增5家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全部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全面提升学生实习的质量。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17,.,(三)师资队伍建设,1.建设目标 按照“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带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通过选派专任教师在行业、企业脱产、半脱产挂职学习、培训,使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专任教师的整体素质;聘请5名技术专家、26名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学队伍。通过三年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基本功过硬、爱岗敬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 2.建设措施 (1)专业带头人聘请与培养 按照“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原则,从企业聘请1名具有专业拓展能力和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作专业带头人。聘请的专业带头人应有8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大师。对现有1名专业带头人岳炳辉通过出国研修学习,掌握国内外畜牧兽医行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前沿知识,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2名专业带头人能够参与行业、企业标准和项目审定;主持课题1项;每年在核心期刊发表12篇科研论文;培养12名骨干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参加省级以上学术研讨会23次。 (2)骨干教师聘请与培养 从行业或企业中聘请1名专业领域技术专家,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培养成为专业骨干教师;分批派出俞福、彭措、吴存连、兰海军、邸平胜、曹振民、马黎明7名骨干教师,通过到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半年以上进修,并在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完成其培养,使其能够解决生产中的技术性难题;进行课程设计和建设;能够参与行业、企业重大技术方案的论证;主持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指导1-2名青年教师成长。通过建设,使骨干教师由现在的2名增加至8名。,18,.,(3)专任教师培养 项目建设期间,选派10名教师,在企业、行业通过脱产、半脱产挂职学习、培训,使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寒暑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进行顶岗轮训,三年共轮训34人次;组织教师24人次参加继续教育等短期培训。通过培养,使其成为行业技术能手,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提升专任教师教学团队整体素质。使“双师”素质教师达100%。 (4)兼职教师聘请与管理 在现有8名兼职教师的基础上,从行业、企业中聘请5名具有高级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专家;聘请26名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丰富实践经验,精通行业、企业工作流程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兼职教师资源库,使其独立承担某一门课程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促进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兼职教师指导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参加本专业开展的教研活动,并为本系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顶岗实践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牵线搭桥。兼职教师由学院统一聘任,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以本系管理为主,接受教学检查,通过教师评教、学生评教等途径进行教学质量考核。 通过以上建设,到2009年底,专兼职教师总数达到74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兼职教师39人,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1,使“双师”教学团队结构更加合理,达到示范要求。,19,.,(四)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1.建设目标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充分发挥家畜繁殖改良中心、养殖实训基地的示范和技术服务窗口作用,利用畜牧兽医专业在技术、人才、设施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对外积极开展以动物养殖、疫病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带动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发展;通过对口交流与支援,辐射带动青海职业教育及周边地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及专业群协同发展。 2.建设措施 (1)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办学思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准。积极参与“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等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畜牧兽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训,三年内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350人;专业技术人员及农牧民技术培训4100人次。 (2)每年选派57名骨干教师深入畜牧生产一线,通过参与“科技之冬”、“科技活动年”、“科技宣传月”等活动,面向广大农牧民、养殖户开展养殖、疫病防治技术咨询、讲座、上门指导等服务工作,普及养殖生产新技术。 (3)发挥动物医院、养殖实训基地、家畜改良中心的示范和技术服务窗口作用,培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40人;动物胚胎移植高级人才培养10人。每年为驻地周边地区诊治家畜600头(只);提供良种牛、羊、猪1500头(只);改良良种奶(肉)牛2000头。为本地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 (4)每年由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协助周边地区兽医人员开展春秋两季疫苗防疫注射,提高畜禽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20,.,(5)每年组织学生协助省三角城种羊场、湖东种羊场、英德尔种羊场完成18万余只绵羊人工授精、接羔育幼、鉴定、剪毛、驱虫等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辐射带动本地区职业教育及周边地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本地区养殖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为周边地区职教系统培训师资10人。共享教学资源,带动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及专业群协同发展。 发挥养殖实训基地、家畜繁育改良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和专业技术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