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16519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7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防护与 急救处理,1,.,第三节 药物中毒的急救,本节提要 本节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物中毒的识别和急救。,2,.,一、安定类药物中毒,我国在1950年以前常用的镇静催眠的药物是巴比妥类,1960年以后至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的是苯二氮卓类,即安定类药物。该药物种类较多,包括利眠宁、安定、硝基安定、佳静安定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静、催眠、抗癫痛等治疗。如果过量误用或一次用量过大,达到此类药物的5-6倍催眠剂量,即会引起急性中毒,轻者很快苏醒重者可危及生命。,3,.,一、安定类药物中毒,1、识别 中毒者多可查及有服用安眠药病史,应尽快确定中毒者什么时间、服用了什么药物和大体剂量。中毒症状因服药量的多少、时间、空腹与否以及个体体质的差异而各异。轻者出现头晕、头痛、判断力和定向力障碍、步态不稳、言语不清、眼球震颤,但各种反射存在,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也正常,严重者出现昏睡、肌肉痉挛、血压下降、呼吸变浅变慢、心跳缓慢、脉搏细弱,甚至出现深昏迷,各种神经反射消失。若被吸收的药量超过常用量的15倍,中毒者可因呼吸抑制而致死。,4,.,一、安定类药物中毒,2、现场急救 宜让中毒者平卧,尽量减少对头部的搬动。对意识清醒者,应嘱其尽量多喝水,自行或协助其刺激咽后部催吐;对呼吸受到抑制者,有条件的可予以吸氧,或用大拇指强刺激人中、百会、合谷等穴位,这也有一定的刺激呼吸的作用。情况严重者应尽快送至医院,争取在服药后6-12h内洗胃,以有效减少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另外,应带上现场搜集的服用后的药品包装,以便抢救人员了解服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选用有效的解毒药。,5,.,二、阿片类药物中毒,阿片类药物通常包括阿片、可待因、吗啡、罂粟碱等,主要有镇痛、止咳、止泻、麻醉、解痉等功效。如吗啡在一定情况下用于治疗重症急性心梗、急性肺水肿,常常能起到挽救病人生命的作用。阿片的主要成分为呜啡(约10%)。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先有兴奋作用,后有抑制作用,但以抑制为主。吗啡的中毒剂量为0.06g,可待因的中毒剂量为0.2g。长期使用吗啡能引起欣快症和成瘾性。,6,.,二、阿片类药物中毒,1、识别 轻度急性中毒患者最初有欣快感和兴奋表现,继之心慌、头晕、头痛、出汗、口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轻度意识障碍,可伴有便秘、尿潴留等。重度中毒者则表现有昏迷、瞳孔呈针尖样大小、高度呼吸抑制,这是阿片中毒的三大特征。中毒者后期瞳孔缩小如针尖大,对光反射消失,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7,.,二、阿片类药物中毒,2、现场急救 口服中毒者者应尽早洗胃,排除毒物,有条件的用1:2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洗胃或催吐,或向胃管内注入或喂食硫酸钠15-30g导泻,促进毒物排出。皮下注射中毒者应尽快用橡皮带或布带扎紧注射部位的上方,同时冷敷注射部位,以延缓毒物吸收。注意结扎部位应每过20-30min放松1-2min,不能连续结扎,以免局部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呼吸困难者应持续人工呼吸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救人员应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以便尽早应用阿片碱类解毒剂,如纳络酮、纳络芬进行针对性的抢救。,8,.,三、农药中毒,农药在农、林、牧业中对防治病、虫、草、鼠害及卫生害虫,保护植物生长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农药一般都有毒性,在人使用、接触农药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使用知识和管理不严,常有人误食剧毒农药污染的粮食、种子、蔬菜和瓜果。,9,.,三、农药中毒,此外,乱用、滥用高毒和剧毒农药防治蚊蝇、跳蚤、蟑螂、蚊子等,甚至用农药治疗疥疮或其他皮肤病等,都会引起农药中毒。如果进入人体内的农药量超过了正常人的最大忍受量,就会出现呼吸障碍、心跳骤停、休克、昏迷、痉挛、激动、不安、疼痛等一系列生理失调或病理改变,即农药中毒。,10,.,三、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常见的、较其他农药更能引起严重中毒事故的农药,其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并通过血液、淋巴很快运送至全身各个器官,以肝脏含毒最多。其毒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酶活性,影响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致人死亡。此外,农药可能滞留在肠道或体脂中,缓慢地吸收或释放出来,因此中毒症状的发作可能延缓,或在治疗过程中症状反复。,11,.,三、农药中毒,1、识别 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一般在接触后0.5-24h出现。中毒者感觉不适,恶心,头痛,全身软弱疲乏,随后出现唾液分泌过多并大量出汗、呕吐、腹部阵发性痉挛、腹泻、瞳孔缩小等症状。轻者一个月内恢复,重者可能死亡,一般无后遗症,有时也有继发性缺氧情况发生,具体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度中毒。,12,.,三、农药中毒,1、识别 轻度中毒症状: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多汗、无力、胸闷、视力模糊、胃口不佳等。 中度中毒症状: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瞳孔缩小、精神恍惚、行走不稳、大汗、流涎、腹疼、腹泻等。 重度中毒症状: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瞳孔缩小、大小便失禁、惊厥、呼吸麻痹等。,13,.,三、农药中毒,1、识别 特别注意:第一,早期或轻度中毒常因其症状与感冒、中暑、肠炎等病相似而被忽视。第二,中毒症状可因农药品种不同而不同。乐果中毒症状的潜伏期较长,症状迁移时间也较长,还具多变的趋势,好转后也会出现反复,会突然再出现症状,易造成死亡。误服马拉硫磷中毒后病情严重,病程长,晚期也会有反复。,14,.,三、农药中毒,1、识别 敌敌畏口服中毒者很快出现昏迷,易发生呼吸麻痹、肺水肿和脑水肿;经皮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昏、腹痛、多汗、瞳孔缩小、面色苍白等,皮肤出现水疱和烧伤等症状。硫磷、内吸磷经皮中毒若有头痛加剧表明中毒严重,中毒后对心肌损害明显,引起心肌收缩无力、低血压等循环衰竭。,15,.,三、农药中毒,2、现场急救 第一,尽快将中毒者带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畅通,注意保暖。 第二,清除毒物,脱掉污染的衣裤,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接触农药部位的皮肤。若眼内溅入农药,立即用淡盐水冲洗,有条件的滴入2%可的松和0.25%氯霉索眼药水,严重疼痛者可滴入1%-2%普鲁卡因溶液。,16,.,三、农药中毒,2、现场急救 第三,对经口中毒者应立即刺激舌根部以催吐,并用大量温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但敌百虫中毒禁用碱性液洗胃,硫代磷酸醋类有机农药如1606、1059、3911、乐果等中毒不可用高锰酸钾液洗胃。 第四,严重缺氧者应立即给氧,注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畅通。 第五,伴有体温升高者,可采用物理降温。,17,.,第七章 车祸的危害及其现场急救,概念:凡车辆(包括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道路(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碰撞、挂擦、碾压、翻覆、坠落(坠崖、落水等)、起火、爆炸等,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均称为车祸。,18,.,一、车祸的主要危害,据某权威国际紧急救援机构对全球主要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进行的抽样调查分析,在近几年中,摩托车平均每行驶560km就有1人因车祸死亡,汽车平均每行驶5OOOkm就有1人因车祸丧生。全球每年因车祸丧生的人数已达到30万人左右。在车祸事故死亡者中,男性人数接近女性人数的2倍,且70%的死亡者是中青年。,19,.,一、车祸的主要危害,根据统计,车祸每年造成的伤亡人数远远超过了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伤亡人数的总和。车祸造成的伤亡者大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给社会、家庭带来的损害远远超过了其他灾难所造成的危害。,20,.,(一)车祸对乘车人员的伤害,1、高速行驶时突然刹车对乘车人员的伤害 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突然撞击其他物体或突然受阻采取紧急制动时,车速在极短的时间内锐减至零,车上的乘客在惯性作用下,或撞击车辆部件、行李,或被抛向车外,造成撞击伤、摔伤。车辆在受到突然而猛烈的撞击后,其构件往往变形,车厢内狭小的空间被变形的构件充斥,使乘客受到挤压,可造成挤压伤。此外,变形的车辆构件或其他利器(金属、玻璃等)还可能会刺入乘客体内,造成穿刺伤。,21,.,(一)车祸对乘车人员的伤害,2、翻车时乘车人员的伤害 当发生翻车事故时,车内乘客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将随翻滚的车辆发生移位和翻转,全身各处都可能被碰撞挤压,在短时间内将有多次、多处受伤。当车辆发生着火、爆炸事故时,乘客可能被烧伤,如吸入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将引起中毒和窒息,乘客为求生而跳车时还可能导致摔伤或坠河溺水。 车祸发生后,受伤者往往是多处伤或多部位的复合伤,头、胸、腹、脊椎、上下肢及头胸腹联合损伤较常见。,22,.,(二)车祸对被撞人员的伤害,1、车与人相撞 被撞人员的身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受到车辆正面撞击时,先是突然倒地摔伤,接着受到碾压,人体在瞬间发生撞击、摔伤、碾压等三种损伤。若受到车辆侧面撞击,人体常发生突然快速旋转,紧接着倒地致伤,实际上是两次受伤。不论是撞击还是碾压,都可能造成人体皮肤、肌肉等软组织挫伤,骨折及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23,.,(二)车祸对被撞人员的伤害,1、车与人相撞 在被撞人损伤中,头、胸、上下肢损伤及头胸联合损伤较常见。据国外报道,在被撞人员损伤中头部损伤占50%-80%。头部损伤不仅常见,且致死率高,占致命性损伤的61%-85%。在被撞人损伤中还常见损伤性窒息、肋骨骨折。老年人即使受伤较轻也易致骨折,尤其是股骨骨折。,24,.,(二)车祸对被撞人员的伤害,2、两车相撞 两车相撞时,车内人员颈部鞭梢样损伤普遍存在。当车体发生碰撞时,车辆突然减速,与此同时,车内人员身体因惯性作用而前屈,当车速至零的一刹那,身体前屈至极限,然后急速向后反弹,尤其是头颈部更为明显,犹如鞭梢在空中甩荡,所致损伤故名鞭梢样损伤。头部的一屈一仰瞬间完成,极易造成脑震荡、颈椎脱臼、颈部软组织撕裂伤。 在摩托车驾驶员中,以下肢损伤尤为明显。,25,.,二、车祸的急救原则和方法,车祸现场急救目的是为了降低人体损伤程度,避免有致命性损伤的伤员因抢救不及时而丧命。现场急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判明伤情的前提下,先抢救重伤员,后处理一般伤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后处理一般损伤;在不加重创伤(尤其是隐蔽性创伤)的条件下,进行必要的处理和伤员的翻动搬运。,26,.,(一)伤员的解救转移,车祸发生后,首先应尽快将伤员从危险环境中解救出来,使其尽快脱离险境,避免加重损伤,扩大损伤范围。当车辆发生燃烧时,应避免使伤员被烧伤或吸入有毒气体。,27,.,(一)伤员的解救转移,解救转移伤员时,首先要考虑到伤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解救转移伤员应在有人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尽量不要一个人移动伤员。解救伤员的具体方法要根据伤员的位置和伤情来选择。如伤者压于车轮下或物体下,在解救时绝对不能拉拽伤者的肢体,以防损害伤者的神经或血管。需移动车、物时可用人推,避免驱车不慎造成伤者二次受伤。,28,.,(一)伤员的解救转移,1、解救受伤的司机 一名救护者站在伤员背后,使伤员一侧上肢(无损伤侧)曲肘,前臂横在胸前。救护者双手从伤员的两侧腋下向前伸出,紧紧抓住伤员的前臂,另一名救护者站在一侧,托住伤员的头部和颈部,保持伤员头、颈与躯干在一条轴线上。两名救护者同时慢慢地向侧后方移动,把伤员拖出汽车。,29,.,(一)伤员的解救转移,2、解救躺在汽车前部地板上的伤员 对躺在汽车前部地板上的伤员,救护时首先要在前排座位上放一块木板。一名救护者扶着伤者的头和颈,使之与伤员身体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另一名救护者用绷带或三角巾把伤员的腿绑住。第三名和第四名救护者从汽车后部进入,站在前排座位的靠背后,向前下方探身抓住伤员大腿、臂部、腰部的衣服(确保衣服不会被扯破或扯开),注意不要抓伤员的胳膊。四名救护者同时把伤员提起,轻轻地平放在木板上,注意保持伤员身体在同一直线上。座位后面的两名救护者从汽车后部下车,在汽车前门处协助将伤员搬出汽车。,30,.,(一)伤员的解救转移,3、解救躺在汽车后部地板上的伤员 对躺在汽车后部地板上的伤员,解救方法与解救躺在汽车前部地板上的伤员的方法相同,只是救护者要将木板放在后排座位上,并由两名救护者从汽车前部进入汽车进行协助。 如果伤员的衣服不结实,承受不住伤员的体重时,救护者可用宽绷带或三角巾环绕伤员身体打好结,然后将伤员提起,再平放在木板上搬运出汽车。,31,.,(一)伤员的解救转移,4、解救躺在座位上的伤员 当伤员躺在座位上时,腿常挂在座位下。这时一名救护者要扶着伤员的头,使伤员的头与身体处在同一轴线上,并保持固定。另一名救护者则抱住伤员的腿和脚,将伤员轻轻地搬到座位上,使伤员的腿伸直,并保持与身体在同一轴线上。,32,.,(一)伤员的解救转移,如果伤员没有骨折和其他严重损伤,可将伤员缓慢地搬出汽车。如果怀疑伤员有脊柱损伤或骨折,则应按下列方法搬运。 两名救护者用双手抓住伤员从肩部到大腿部位的衣服,并抱住伤员的膝部,使伤员侧卧,背部贴在座位的靠背上,第三名救护者将一块木板轻轻推入伤员背部和靠背之间,一只手扶着伤员的头部,另一只手扶着木板的上缘。,33,.,(一)伤员的解救转移,前两名救护者向下探身,用双手抓住木板的下缘,胳膊挡住伤员的身体。其中靠近伤员脚部的救护者,一只手抓住伤员脚部木板的下缘,同时用前臂保持伤员的腿部固定,另一只手抓住木板的上缘。 扶着伤员头部的第三名救护者,一只手扶着伤员头部,另一只手由抓住木板的上缘改为抓住木板的下缘,同时用前臂保持伤员的头部固定。 三名救护者同时将木板向上提,待木板水平后将其稳稳地平放在座位上,然后将伤员抬出汽车。,34,.,(一)伤员的解救转移,5、解救汽车侧翻时车内伤员 当汽车向一侧翻倒时,司机或乘客最容易出现脊柱损伤。在把伤员从汽车内解救转移出来之前,不要把汽车扶正。如果情况允许.救护者可以钻入汽车内检查伤员,根据伤员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将伤员从车内搬运出来或协助伤员从汽车内移动出来。,35,.,(一)伤员的解救转移,6、解救受伤的摩托车驾驶员 当受伤的摩托车驾驶员出现昏迷、呕吐或有严重的头部损伤时,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设法取下伤员的头盔。解救方法如下。 解开或割断伤员头盔系带。 一名救护者负责保护伤员的颈部并保持头部不动,另一名救护者一只手抓住头盔的边缘,另一只手将头盔向后上方轻轻抬起,先将头盔向后倾斜,然后将头盔拉至脱离伤员下领,再将头盔向前倾斜,平稳地一直拉到完全脱离头部。,36,.,(二)判明伤情,对症施救,对车祸伤员,应先检查是否还有呼吸和心跳,如果呼吸心跳己经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随后初步检查伤员受伤的部位和情况,重点检查头部和胸部。根据伤情,采取止血、固定、包扎等措施进行现场急救。应首先采用各种止血法控制大出血和疏通呼吸道,这是保护伤员生命的首要环节。固定伤肢是减轻疼痛,避免骨折损伤血管、神经,防止伤情加重的重要环节。此外,车祸的现场急救时还要重点防止脊椎错位和脊髓损伤。具体急救方法见相关章节内容。同时,还应迅速与医院、急救机构联系,请专业急救人员进行现场救护。,37,.,(三)转送伤员,将伤员送往医院和救护中心时,应先送危重伤员,后送轻伤员。在使用担架搬运伤员时,应由两名救护人员把伤员抬起,轻轻抬到或翻转到担架上。脊椎骨折伤员的搬运见相关章节。,38,.,第八章 水灾的危害及其现场急救与防护,水灾泛指水体运动过程所形成的灾害。由于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某些地域因水而发生灾害(水灾害)。某些地区在一段时间里降水太多,超过了当地的承受能力,就可能形成洪涝灾害,另一些地区在一段时间里降水太少,则会出现旱灾。严格地说,水灾应包括洪涝灾害和旱灾。我们习惯上称的“水灾”,仅指洪涝灾害。,39,.,第八章 水灾的危害及其现场急救与防护,我国位于水灾颇发地带,历史上多次发生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万的大水灾。至今,水灾仍是我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重的灾种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迅速增加,每次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随之上升。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水灾,受灾人口1.8亿,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 550.9亿元,死亡人数达4150人。,40,.,一、水灾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主要危害,水灾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连降暴雨.造成山洪暴发,形成特大洪水,使江河、湖泊水势陡涨,堤坝决裂,洪水漫溢且来势凶猛,在短时间内使大片农田被淹,房屋倒塌,极大地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41,.,(一)水灾对人的直接伤害,水灾对人的直接伤害,主要是淹溺、浸泡、受寒、断粮饥饿、建筑物倒塌砸伤、应激性精神一心理损伤等。 人员受洪水俺溺,可能被泥沙活埋或吸入、呛入异物(泥沙、水草等)而窒息死亡。而且淹溺者常吸入大量河水,可导致肺水肿、血液稀释、电解质紊乱,继而引发心肺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发生缺氧、脑水肿等,导致死亡。溺水者即使心肺复苏成功,也容易继发感染。,42,.,(一)水灾对人的直接伤害,此外,洪水使大批建筑物被冲毁。可造成人员伤亡,尤以颅脑外伤、脊柱脊髓损伤、骨折、出血、挤压伤、休克等多见。大多伤员伤情复杂,且常常伴有复合性损伤。,43,.,(二)由水灾引起的次生灾害,1、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水灾时连降大雨,气温骤降,而洪水漫溢又将灾民围困在某一高处,灾民在等待营救的过程中,终日受到风吹雨淋,再加上缺衣少食,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及其他呼吸系统传染病。,44,.,(二)由水灾引起的次生灾害,(2)消化道传染病 洪水漫溢使人畜粪便及腐败的尸体污染水源,不洁的饮水和变质(或受污染)的食物均会引起消化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常见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灾区有可能发生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在灾后1个月左右可能发生病毒性肝炎如甲型肝炎流行。,45,.,(二)由水灾引起的次生灾害,(3)虫媒传染病 水灾发生后由于长期积水,蚊虫大量滋生繁殖,极易传播疾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均可能在灾后1个月内流行。,46,.,(二)由水灾引起的次生灾害,(4)其他传染病 灾民长时间浸泡水中,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水源性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和寄生虫病(如吸血虫病)等的感染机会也会大大增加。此外,布氏杆菌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在水灾时也可能流行。 水灾后的传染病是水灾的主要次生灾害,其危害有时甚至超过水灾本身。,47,.,(二)由水灾引起的次生灾害,2、其他疾病 除传染病外,不洁的饮水和变质(或受污染)的食物还会引起如腹泻、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因洪水浸泡而外溢,污染水源或食物的农药、毒物和放射性物质可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水灾发生后,灾民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还容易罹患浸渍性皮炎等皮肤病。毒虫和蛇等生物随洪水进人人类居住区,可能发生毒虫、蛇兽蛰咬事故。此外,还可能发生脑炎、心肌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各种营养缺乏病等。,48,.,(二)由水灾引起的次生灾害,3、火灾 洪水冲垮家园,灾民流离失所,聚居于简陋拥挤的帐篷内,如烤火取暖或炊事不慎,容易引发火灾。 4、电击伤 水灾发生后,水中的带电电缆、倒坍电线杆上的电线会使人因触电而受伤。 5、冻伤 水灾发生后,如天气寒冷,又没有取暖设备的帐篷,可致人冻伤。,49,.,二、水灾现场的急救与防护,(一)水灾时的自救互救 水灾发生后要保持头脑冷静,广泛开展自救互救。,50,.,(一)水灾时的自救互救,1、水灾发生后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水灾发生时,不要慌乱,要冷静沉着地寻找逃生途径,尽快离开危险区域,有组织地撤到高坡或山地上。撤离时尽可能寻找可用于救生的漂浮物作为救生器材。被洪水卷入水中的落水人员,应尽量避开洪水的主流和水面上的漂浮物。发现水面上有柴油、汽油等物质时,应赶快离开,以免吸人呼吸道和肺部。,51,.,(一)水灾时的自救互救,2、被洪水围困或落水后,应减少活动,保持体力 被洪水围困或落水,应尽量少活动,以尽可能地保留体内的能量。如已落水而又暂时找不到着陆点,可采用水中漂浮法浮于水面,而不能耗费体力试图游离现场。水中漂浮法是专门用于水中求生的一种方法,漂浮时所有的动作必须是自主性和松散性的,目的是尽量保留体力。,52,.,(一)水灾时的自救互救,3、预防和防止低体温 人在水中所遇到的最大威胁之一是寒冷。如果体温迅速下降,会导致人冻僵或冻死。在水中,人穿衣物时的体温下降速度慢于不穿衣物时,静止时的体温下降速度慢于游泳时。因此,在预防和防止低体温的过程中,除了接近高处、船只、救生人员或其他可抓靠的物体外,一般不要游泳,应保持漂浮状态。不必要的游泳动作不仅会使人体与衣物之间相对较热的水流失,而且手臂和腿部的划水运动可增加外周的血液循环,亦可导致体热的迅速流失。因此,预防和防止低体温的最好方法是在水中尽可能地减少活动。,53,.,(一)水灾时的自救互救,4、等待救援时,尽量向其他人员靠拢 在等待救援时,受灾人员应尽可能地靠拢在一起,这样不仅便于进行互救,而且易于被发现,从而得到及时的救援.此外,还可从心理上可得到一些安慰和鼓励。,54,.,(一)水灾时的自救互救,5、积极救助溺水者,但应防止累及自身 应积极救助溺水者,但救护时应注意不要被溺水者紧抱缠身,以免累及自身。如被溺水者抱住,应放手使其自沉,待溺者离开后再施救。如被溺者紧抓住不放,则可将手滑脱,然后再施救。,55,.,(二)淹溺的急救,特大水灾来势凶猛,人员常常因来不及逃避被卷入水中而发生淹溺。淹溺是水灾直接威胁人民生命的最严重的因素,一旦发生必须立即进行抢救,切勿只顾运送而丧失抢救时机。,56,.,(二)淹溺的急救,1、淹溺致死的原因 淹溺致死的主要原因是人体被卷入深水中或落入江河、湖塘、水库中,水和杂物(淤泥、杂草)等经口、鼻进入肺内,导致呼吸道阻塞而使人窒息死亡;或在溺水后,人体受到强烈刺激(如惊慌、骤然寒冷等)而反射性引起喉头痉挛,以致空气不能进入肺内而造成急性窒息,反射性引起心跳骤停而死亡(约占溺水死亡的10%)。此外,有些人是因在落水前后头部受到硬物或木桩、桥墩等的撞击引起颅脑外伤,在水中发生昏迷、死亡。,57,.,(二)淹溺的急救,2、急救 淹溺的现场急救措施如下。 (1)尽快打捞溺水者出水,保持溺水者呼吸道通畅 尽快将溺水者打捞到陆地上或船上,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及呕吐物,同时解开衣扣、腰带,以使其呼吸道通畅,随后检查呼吸、心跳是否正常。,58,.,(二)淹溺的急救,(2)将溺水者误吸的水倒出体外 对尚有呼吸、心跳,但有明显的呼吸道阻塞症状的溺水者,可进行倒水。方法为将溺水者的腹部置于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使溺水者头部下垂,然后用手按压其背部,使呼吸道及消化道内的水倒出。需要注意的是,倒水动作要敏捷,尽量缩短倒水时间,以免延误对溺水者后续的抢救。,59,.,(二)淹溺的急救,(3)呼吸、心跳停止者行复苏术 如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复苏术,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二者都是溺水抢救工作最重要的措施,必须同时进行,不能延迟,中途不能停歇。心肺复苏可能需要坚持较长的时间,不能轻易放弃。若有必要可对溺水者作气管内插管,吸出水并作正压人工呼吸。,60,.,(二)淹溺的急救,(4)昏迷者点掐急救穴 溺水者如有昏迷可针刺人中、合谷、内关、涌泉等穴位,强刺留针5-10min。 (5)呼吸恢复后给予辅助呼吸 溺水者的呼吸、心跳恢复后,还应给予辅助人工呼吸,其节律应与伤员呼吸节律一致,待溺水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后再停止人工呼吸。 (6)有外伤时对症处理 溺水者有外伤时应给予对症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 溺水者经现场抢救苏醒后应迅速转送医院继续治疗。,61,.,(三)水灾后的防护,俗话说“大灾之年必有大疫”,在水灾中,传染病是出现得最频繁、最广泛的。例如1975年河南驻马店地区暴雨引发洪水泛滥成灾,仅8-12月即报告各类传染病3.4万例,死亡467人。1991年安徽、江苏等地发生的特大水灾,不仅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使大批卫生生活设施受损,饮用水源被污染,自然疫源地暴露和扩散,仅江苏省受淹厕所、粪坑、垃圾堆、牲畜圈就有240多万个,受淹医院污水池1360多个,有9万多口饮用水井、648个农村自来水厂、11个县自来水厂受淹,给救灾防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做好水灾后的防护十分重要。,62,.,(三)水灾后的防护,1、加强饮水消毒 灾后环境污染势必造成水的化学性污染及生物性污染,成为暴发性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饮用水消毒是救灾防病最为基本、最为有效、最为直接的措施。灾后要根据情况选择水量大、水质好、便于保护的水源,最好是地下水(如井水),进行消毒后再供给居民饮用。,63,.,(三)水灾后的防护,2、注意饮食卫生 灾后要加强饮食卫生宜传,做到人人不喝未经消毒的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不洁的食物,从而有效防止食物中毒和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3、注意环境卫生 搞好简易棚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管理好粪便、污水和垃圾。,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