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1735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杆菌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肠杆菌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肠杆菌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us,1,.,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目前已有44个属,170多个种。但引起人类感染的菌种却不到20个。,肠杆菌科细菌 (Enterobacteriaceae),2,致病菌:有少数细菌总是引起人类疾病,如伤寒沙门菌、志贺菌、鼠疫耶尔森菌等; 机会致病菌:一部分细菌属于正常菌群,但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移位至肠道以外部位时,即可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 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如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即是由于获得位于质粒、噬菌体或毒力岛上的毒力因子基因后而成为致病菌。,肠杆菌科与医学的关系,3,1. 形态与结构:形态相似。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杆菌;多有鞭毛、菌毛。,共 同 特 性,4,普通平板:灰白色、光滑、湿润、中等大小的菌落; 血平板:有些菌可产生溶血; 液体培养基:均匀混浊生长.,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5,3. 生化反应:活泼,常以此作为鉴别手段; 致病菌株多不能分解乳糖。乳糖发酵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菌上有重要意义。,6,(1)O抗原(菌体抗原):LPS,有O抗原的菌落为光滑型菌落。S-R变异。刺激机体产生IgM。 (2)H抗原(鞭毛抗原):鞭毛蛋白;H-O变异。刺激机体产生IgG。,4. 抗原结构:复杂,抗原结构示意图,7,6. 分类30多个菌属,120多个菌种。,5. 抵抗力弱,不耐热,对一般消毒剂敏感。,8,埃希菌属,Escherichia,9,埃希菌属(Escherichia)有6个种,只有大肠埃希菌(E.coli)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菌种。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器官后即可成为机会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导致人类胃肠炎;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检测指标。,10,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11,培养特性生化反应 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大部分菌株迅速发酵乳糖。IMViC试验为+ + - -。大肠杆菌抗原主要有O、H、K三种。抵抗力: 弱。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敏感。,12,(一)肠外感染(二)肠道感染,二、致病性,13,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EHEC (enterohemorrhagic E.coli),肠产毒型大肠杆菌 ETEC (enterotoxigenic E.coli),肠侵袭型大肠杆菌 EIEC (enteroinvasive E.coli),肠致病型大肠杆菌 EPEC (enteropathogenic E.coli ),肠集聚型大肠杆菌EAEC (enteroaggregative E.coli),致人类腹泻五类大肠埃希菌,14,15,肠产毒型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疾病:旅游者腹泻和婴幼儿腹泻;症状:水泻、腹痛、恶心、低热;作用部位:小肠粘膜细胞;致病物质:菌毛、肠毒素(ST 、LT)。,16,A1,A2,不耐热肠毒素(LT)的结构和作用部位,LT;LT(与致病性无关),B,B,B,B,B,17,18,cAMP,cAMP,cAMP,cAMP,19,耐热肠毒素(STa)的作用,GTP,cGMP,液体平衡紊乱,腹泻。,激活肠粘膜细胞上的鸟苷环化酶,20,肠侵袭型大肠杆菌 ( 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疾病:较大儿童和成人的腹泻。 症状:类似细菌性痢疾,脓血 便,有里急后重。 作用部位:大肠。 致病物质:内毒素 致病机理: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 上皮细胞,引起细胞死亡,造成炎 症和溃疡。,21,肠致病型大肠杆菌 ( 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疾病:婴幼儿腹泻。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粘液便。作用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上段。致病物质:与细菌黏附有关物质。,22,致 病 机 理,细菌通过其质粒编码的粘附素粘附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上段肠细胞粘膜表面,在微绒毛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23,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细菌血清型:O157:H7。 疾病:出血性肠炎,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症状:剧烈腹痛、水泻、大量鲜血便。 作用部位:小肠远端、结肠 致病物质:菌毛、志贺样毒素(SLT)、LPS、溶血素等。 致病机理:SLT灭活核糖体,终止蛋白质合成。引起肠粘膜水肿、出血,液体蓄积,肠粘膜脱落,肠细胞水肿、坏死,引起血性便。,24,肠集聚型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EC),疾病:婴儿腹泻。 症状:持续性水泻、呕吐、脱水、低热,偶有血便。 致病物质:菌毛、毒素(肠聚集性耐热毒素,EAST)。 致病机理:感染局部因素积聚,使肠上皮细胞形成广泛性孔道,膜完整性丧失,另EAST与ST抗 原相似,能促使大量液体分泌。,25,(一)病人标本中细菌的分离与鉴定1. 标本的采集2. 分离培养与鉴定:选择培养基,生化反应鉴定,致病性大肠杆菌须用血清学试验定型,必要时检定肠毒素。尿路感染:确定大肠杆菌+计数;尿含菌量100,000/ml时才有诊断意义。,三、微生物学检查法,26,(二)水、食品等卫生细菌学检查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饮水:3个/升果汁、瓶装汽水: 5个/100ml。,27,预防:菌毛菌苗、类毒素类疫苗;,治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四、防治原则,28,志贺菌属,Shigella,29,志贺菌是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体,通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a)。主要致病特点是能侵袭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引起自限性化脓性感染病灶。,30,1. 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无鞭毛、有菌毛;葡萄糖(+);大多数不分解乳糖,宋氏志贺菌缓慢分解;IMViC:- - - -。,一、生物学性状,31,2. 抗原构造与分类(1)O抗原A、B、C、D四群,又分别称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氏志贺菌;群内可分型和亚型,44个血清型。(2)K抗原,32,3. 抵抗力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为弱;对酸敏感。对氯霉素、链霉素、氟哌酸、四环素、痢特灵、黄连素、磺胺类等药物敏感,但容易出现耐药变异株。,33,(一)致病物质1. 侵袭力 菌毛2. 内毒素3. 外毒素志贺毒素,A群,型菌株产生。神经毒性;细胞毒性;肠毒素性。,二、致病性,34,脱水 呕吐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里急后重 结肠炎,(二)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传染途径: 粪-口,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35,急性菌痢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 急性中毒性菌痢休克为主要表现的全身中毒症状;小儿多见,为内毒素在特殊情况下的反应。 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 型,36,志贺菌感染局限与肠粘膜,一般不入血,SIgA为主,病后免疫力短暂。,三、免 疫 性,37,(一)标本采集与送检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快速诊断法 (四)毒力试验,四、微生物学检查法,38,1. 预防(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进机免疫力;(2)菌苗预防:减毒突变株、杂交株、营养缺陷减毒株。 2. 治疗,五、防治原则,39,沙门菌属,Salmonella,40,沙门菌属(Salmonella)分两个种,即肠道沙门菌(S. enterica)和邦戈沙门菌(S. bongori)。血清型现已达2500多种。沙门菌血清型的正确命名方法: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cies, enterica serotype, Typhi),并可缩写为伤寒血清型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沙门菌属中少数血清型是人的病原菌,引起肠热症。绝大多数血清型宿主范围广泛,家畜、家禽、野生脊椎动物及冷血动物、软体动物、环形动物、节肢动物(包括苍蝇)等均可带菌,其中部分沙门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或败血症。,41,1. 形态结构与生化反应无荚膜,无芽胞;周身鞭毛。不分解乳糖,在肠道杆菌选择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的S型菌落;IMViC:- + - + 。,一 、 生物学性状,42,2. 抗原构造与分类,O抗原:脂多糖,群特异性 。 H抗原:蛋白质。 Vi抗原:多糖。,3. 抵抗力,43,(一)致病物质1.侵袭力有毒株能侵袭小肠粘膜。通过种特异性菌毛先与M细胞结合,引发宿主细胞内肌动纤维重排,诱导细胞膜凹陷,导致细菌内吞。沙门菌在吞噬小泡内生长繁殖,使宿主细胞死亡,细菌扩散并进入毗邻细胞淋巴组织。2.内毒素3.肠毒素个别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二、致病性与免疫性,44,(二) 所致疾病,1. 肠热症; 2. 急性肠炎(食物中毒); 3. 败血症; 4. 无症状带菌者。,45,肠热症(伤寒和副伤寒),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水源;传播途径: 粪口;典型病程:分三个阶段。,46,第一阶段 前驱期,细菌经肠粘膜进入淋巴组织,随淋巴液经胸导管进入血液(第一次菌血症),并扩散到肝、脾、肾、胆、骨髓等部位。 此阶段为临床上的发病第一周,出现发热、不适、全身疼痛等症状。,47,48,第二阶段 极期,在肝、脾、肾、胆、骨髓等部位繁殖。由巨噬细胞带入血液(第二次菌血症),胆内细菌排入小肠,部份随粪便排出,部分进入肠内淋巴组织而激发迟发型超敏反应,可造成肠出血及肠穿孔。 此阶段为临床上的第2、3周,出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白细胞下降、皮肤玫瑰疹、全身中毒症状显著。,49,伤寒临床症状,伤寒玫瑰疹,伤寒肠穿孔,50,伤寒典型病程,51,第三阶段 恢复期,病程第4、5周,体温正常,食欲好转;通常在一个月左右完全康复。 自粪便或尿液继续排菌3周至3个月,甚至1年,称恢复期带菌者。 约有3%的伤寒患者成为慢性带菌者。,52,肠炎型食物中毒,临床表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摄入污染沙门菌的食物,细菌在肠内繁殖所致。 引起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53,败血症,引起细菌: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菌。血培养阳性率高。,无症状带菌者,54,伤寒玛丽(微生物学经典病案),玛丽1869年生于爱尔兰,15岁时移民美国。起初她给人当女佣。后来,她发现自己很有烹调才能,于是转行当厨师,拿到比做女佣高出很多的薪水。玛丽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满意。 1906年夏天,纽约的银行家华伦带着全家去长岛消夏,雇玛丽做厨师。8月底,华伦的一个女儿最先感染了伤寒。接着,华伦夫人、两个女佣、园丁和另一个女儿相继感染。他们消夏的房子住了11个人,有6个人患病。房主深为焦虑,他想方设法找到了有处理伤寒疫情经验的工程专家索柏。索柏将目标锁定在玛丽身上。他详细调查了玛丽此前7年的工作经历,发现7年中玛丽换过7个工作地点,而每个工作地点都暴发过伤寒病,累计共有22个病例,其中1例死亡。索柏设法得到玛丽的血液、粪便样本,以验证自己的推断。 玛丽当时反应激烈,因为在她那个年代,“健康带菌者”还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概念,她自己身体棒棒的,说她把伤寒传染给了别人,简直就是对她的侮辱。 后来,索柏试图通过地方卫生官员说服玛丽,没想到,这更惹恼了这个倔脾气的爱尔兰裔女人,她将他们骂出门外,宣布他们是“不受欢迎的人”。 最后,当地的卫生官员带着一辆救护车和5名警察找上门。这一次,玛丽又动用了大杈子。在众人躲闪之际,玛丽突然跑了。警察后来在壁橱里找到了她,5名警察把她抬进救护车送往医院。一路上的情景就像“笼子里关了头愤怒的狮子”。 医院检验结果证实了索柏的怀疑。玛丽被送入纽约附近一个名为“北边兄弟”的小岛上的传染病房。1910年2月,当地卫生部门与玛丽达成和解,解除对她的隔离,条件是玛丽同意不再做厨师。 这一段公案就此了结。1915年,玛丽已经被解除隔离5年,大家差不多都把她忘了。这时,纽约一家妇产医院暴发了伤寒病,25人被感染,2人死亡。卫生部门很快在这家医院的厨房里找到了玛丽,她已经改名为“布朗夫人”。 据说玛丽因为认定自己不是传染源才重新去做厨师的,毕竟做厨师挣的钱要多得多。但无论如何,公众对玛丽的同情心这次却消失了。玛丽渐渐了解了一些传染病的知识,积极配合医院的工作,甚至成了医院实验室的义工。 1932年,玛丽患中风半身不遂,6年后去世。,55,1. 肠热症病后产生牢固细胞免疫;2.胃肠炎主要依赖肠道局部免疫力。,三、免疫性,56,(一)沙门菌的分离与鉴定1. 标本采集(1)肠热症根据病程不同采取标本,第1周取血液;第2周起取粪便和尿液。全程可取骨髓。(2)胃肠炎型取粪便、呕吐物和可疑食物。(3)败血症取血液。,四、微生物学检查法,57,2. 分离培养与鉴定SS平板可疑菌落 生化反应。3. 直接查可溶性抗原的新方法SPA协同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和ELISA等测定粪便、尿、血清中抗原。,58,(二) 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 (Widal test),原理:试管凝集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型副伤寒杆菌,肖氏副伤寒杆菌和希氏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 方法:试管凝集试验。,59,1. 正常抗体水平: 伤寒沙门菌O凝集价 1:80, H凝集价 1:160; 副伤寒沙门菌H凝集效价1:80。 2. 动态观察:发病初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后者有四倍或四倍以上增高才有诊断意义。,结果分析与判断,60,3. O与H抗体在诊断上的意义 O和H均高,肠热症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两者均低,则患病的可能性较小; O不高,H高,可能是预防接种或是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O高,H不高,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的感染。4. 其他 (三)伤寒带菌者的检出,61,预防1. 同传染病预防方法;2. 皮下接种死疫苗,但副作用大;3. 近年用活疫苗口服,主要有三类:减 毒突变株、用不同载体构建的杂交株以及营养缺陷型减毒株。 治疗,五、防治原则,62,1.5类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特点是什么?2.志贺氏菌属分为几群?致病物质是什么?3.肠热症的发病过程如何?4.试述肥达氏试验的原理、结果解释及意义?5.对于肠热症患者应如何取材?为什么?,思考题,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