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桶涂装设备的生产安全技术.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73203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桶涂装设备的生产安全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钢桶涂装设备的生产安全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钢桶涂装设备的生产安全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桶涂装设备的生产安全技术在钢桶涂装生产中,所使用的涂料大多以各种有机合成树脂涂料为主,配套的稀释溶剂为化工合成溶剂。它们的组成材料均是属于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因此,涂装生产过程中如稍有不慎发生火灾是很容易的事,为此钢桶涂装生产中必须要时刻防止火灾发生。国内钢桶涂装多采用喷涂方法,因此,每当涂装时,操作区域及其厂房内,喷涂生产中有机溶剂的挥发是难免的,过喷涂料的飞散,尽管采取通风排尘以及回收等办法,但仍无法彻底清除。飞散涂料及溶剂,夹杂在气流中四处飞散,沉积于喷涂室及其周围的物质表面上,一旦遇到明火,哪怕很小的火种,很快就能燃烧起来,酿成火灾或爆炸事故。可引起着火的因素很多,要有效地防火防爆,应做到以下几点:(1)涂料中溶剂,属易燃液体,其闪点都不高于28。闪点即空气中涂料微粒及大量挥发溶剂,当温度达到一定时,如有火种导燃时,溶剂刚刚燃起的一刹那间出现闪光,故称为闪点。如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闪点时,就是没有明火,溶剂达到一定浓度时也会自燃。所以,涂装过程中操作区域或厂房内的空气中,不允许涂料微粒和有机溶剂挥发的浓度超出允许浓度的原因就在于此。因此,规定涂装操作现场与涂料房的保管温度都不得超过35。温度超出35时,应采用输入冷空气进行调节。涂料保管库房及涂装操作区和附近不许有高温热源,使温度升高超标。(2)涂装区域的明火来自吸烟时的划火柴、打火机点燃、焊枪、金属物相互撞击打水、电气开关打火、静电产生火花等。烘干设备的电打火或超温及设备故障等,都可产生明火或火花。对涂装工作区域内电气设备要采取防爆措施,要求的原因就在于不使电火花外露。要求涂装操作者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涂装工艺,否则火灾事故将不可避免。(3)涂装生产车间内,溶剂大量挥发在空气中,还有含溶剂或不含溶剂的涂料粉末,同空气组成混合气体,这种可燃的混合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则遇火即可燃烧爆炸。这种一定的爆炸浓度时爆炸闪点就是爆炸极限,又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的爆炸闪点称为爆炸上限。如果挥发的可燃气体在混合气体中过少,空气吸收了爆炸点释放出的热量,使爆炸区的爆炸热不再扩散,此时只能有混合性可燃气体的燃烧。如果可燃性气体混合到空气中成混合气体的浓度过高,空气中的氧大量减少,无足够氧气,则不会爆炸了,所以,空气中的可燃性混合气体的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不会爆炸,但有可能燃烧。所以在钢桶涂装过程中,要加强车间及油漆烘干炉内的空气排放,使可燃性混合气体的浓度不要达到爆炸下限。近年来,为消除环境污染,保证操作者健康,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指令和推广使用水剂洗涤剂,该除油剂是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加少量活性物质及防锈物质组合而成。以水调整处理浓度,属偏碱或呈中性的无毒或个别品种有极微小毒性的新型除油剂。但涂装前表面处理的除油工序,仍不能取消碱液处理溶剂、溶液处理等处理方法。这些化学溶剂,对操作者都有程度不同的毒性侵害。操作时,不但溅在身上会腐蚀衣服,溅在皮肤上会烧伤腐蚀皮肤,更历害的是这些物质的挥发蒸气和挥发分,操作者吸入,则毒害性很大。因此,操作时应戴多层的酸雾蒸气和处理反应释放的氢气,刺激气管并造成其它器管损害,所以要穿戴好耐酸胶皮围裙、手套、口罩、工作服、工作帽、耐酸胶皮鞭等。涂装中的大量有机溶剂,如二甲苯、丙酮、醇类溶剂挥发,在操作区,吸入是不可避免的。飞散在空气中的涂料微粒也会吸入,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最大限度的限制这些有害物的吸入,对个人健康,安全生产都是大有益处的。所以,在涂装中,必须进行个人防护。每位操作者,都不要忽视更不能怕麻烦而随意不进行个人防护。涂料、稀料的挥发飞散,对人体的危害除气管、肺等呼吸道外,还危害胃、肾等部分,长期与涂料溶剂接触,会使皮肤干裂,生产厂房中要设专门的饮水处,不要在操作现场喝水吃饭,涂装操作完毕必须及时洗澡,保持清洁和迅速解除疲劳。制桶厂的涂料仓库与涂装车间是当然的安全防火防爆的重点场所,应严禁烟火。不在涂料仓库内进行调制和配色涂料,隔绝和远离火种或热源,机动车辆不在附近存放、起动。对操作者,企业应给予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根据本企业单位的具体涂装情况,安排多种多样形式的技术培训,以培训出一支技艺高超的涂装技术队伍,保证生产的安全和产品的高质量。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