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尘毒危害向恶性事故转化的预防措施.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73076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尘毒危害向恶性事故转化的预防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止尘毒危害向恶性事故转化的预防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止尘毒危害向恶性事故转化的预防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止尘毒危害向恶性事故转化的预防措施在一般情况下,工业尘毒对人体的危害,都是慢性致病过程,所谓尘毒如“软刀子杀人”,这是一种形象化描述。但是,当尘毒有害物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可以危及人的生命时,便会转化为恶性事故,或燃烧爆炸,或中毒身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某些地区、部门、企业,尘毒危害转化成恶性事故发生较为频繁,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设备毁坏,其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都不可忽视。为了有效地防止尘毒危害向恶性事故转化,其预防措施已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1尘毒有害物危害性的特征为了能有效地防止尘毒危害向恶性事故转化,首先应该了解尘毒有害物危害性的特征。尘毒有害物危害性总的特征是尘毒有害物与空气的混合,并随空气流动而传播来危害人类与环境。1.1粉尘危害性的特征:粉尘的粒径在0.1100(m之间,粉尘与空气均匀混合后,将随空气流动而流动。只有当空气流动速度低于粒子的悬浮速度时,尘粒才会缓缓沉降。但当所谓无风时,其空气的流动速度也在0.1m/s,这远远大于直径为10(m,比重为2.7粒子的悬浮速度0.007565m/s。所以,粉尘随风而散,长期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粉尘危害性还表现在粉尘的浓度和分散度。所谓浓度,指含尘空气中所含有粉尘量的多少,一般以重量浓度表示,即每m空气中有多少mg粉尘(mg/m)。所谓分散度,是指含尘空气中,其粉尘粒度的分布情况,具体而言,指所含粉尘的细粗所占百分比,即空气中所含(0.1、0.110、1030、3050、5080、(80(m粒径范围的粉尘各占百分比例。因为,粉尘危害的最大危害是引起燃烧爆炸,而燃烧爆炸又直接与含尘空气的粉尘浓度及分散度相关,分散度越高(细粉尘占比例越多)、浓度越大,其燃烧爆炸可能性越大。另外,粉尘的毒性、可燃性、粘性、荷电性、润湿性等等也属粉尘危害性的插征,不可忽视。1.2有害气体(害)危害性特征:有害气体呈分子状与空气均匀混合,与空气同在,完全遵照空气流动理论而流动散发,其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比重为其危害性的重要特性。所谓浓度,指空气中所含有害气体的重量浓度(mg/m)或体积百分比(%)。所谓比重,指有害气体容重与空气容重之比,有害气体比重大,将集中飘浮于近地面、沟谷;有害气体比重小,则多飘浮于高处。有害气体的最大危害是当其浓度达到一定限度后,会引起燃烧爆炸,还有可对生物有毒害(或缺氧)或致命作用。另外,有害气体的毒性、腐蚀性、荷电性、含湿量、化学变化、嗅味等,也是有害气体危害性的重要特性。2尘毒作业危害性程度分级标准关于尘毒危害的标准,过去曾有环保部门颁发的“大气污染控制标准”,即要求工厂排出的废气中所含粉尘不得超过多少mg/m。还有所谓“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如SO2,日平均为0.050.25mg/Nm;飘尘,日平均为0.050.25mg/Nm。卫生部门颁发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即要求工厂车间内作业带,其空气中的粉尘、有害气体浓度不得超过某一限值,比如,对于茶叶车间的茶叶粉尘浓度不得超过3mg/m。对于劳动保护而言,近年来,在以上两部门标准的基础上,又颁发了“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2.1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由三个指标组成,即生产性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10%70%;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升/日人),40006000升/日人;生产性粉尘浓度超过“工业卫生设计标准”最高允许浓度的超标倍数,064倍。将以上三指标的指数又分为若干段,列表后,综全成“粉尘作业危害程度五级”,即0级安全作业;级轻度危害作业;级中度危害作业;级高度危害作业;级极度危害作业。一般要求在0级,条件所限时,可放宽到0级。不允许、级作业场所运作。2.2有毒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也由三个指标组成,即其分级指数C由三个指标组成,C=DLB。D是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系数,范围为18,系按56种常见毒物的毒性大小分为四类,系数分别为8、4、2、1;L是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系数,范围为13;B是毒物浓度超标倍数,B=MC/Ms,其中,Mc测定的毒物浓度均值(mg/m),Ms该毒物按“工业卫生设计标准”限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值(mg/m)。有毒作业危害程度综合由分级指数C来判别:C0时为0级安全作业;0C6时为级轻度危害作业;6C24时为级中度危害作业;24C96时为级高度危害作业;C96时为级极度危害作业。一般要求在0级,条件确实所限,可放宽到0级。不允许、级作业场所运作。3控制尘毒危害恶化的技术关键与措施首先,为了切实防止对操作者危及生命的恶性事故发生,必须严格执行上述“尘毒作业危害分级标准”。不允许职工在、级即高、极度危害作业环境中工作,而应立即停产治理后,方可开工。对、级,即轻、中度危害作业场所,也应限期治理。要求工人在0级,即安全作业环境中工作,是防止尘毒危害恶化的根本措施。其次,严格控制火源。无论尘、毒,虽然在空气中已经有相当高的浓度,甚至已接近或达到爆炸极限浓度,但无火源,也不会燃烧爆炸。控制火源的方法很多,除了禁止有明火进入车间外,其它如雷电火花、电气火花、摩擦起火、化学变化起火、人为事故起火都应严格力图制止。同时,在设计和选用除尘净化设备、设施、管道时,也应有周到而严格的火花防止技术措施。第三,严格控制尘毒浓度。燃烧爆炸的重要因素是尘毒有害物浓度已达到爆炸极限浓度,比如对于亚麻粉尘为16.7%g/m,铝粉尘为58.0g/m,茶叶尘为32.8g/m;又如对于甲烷为5%32.6%g/m,硫化氢为4.3%605g/m,氨为16%111.2g/m。为了防止燃烧爆炸,必须严格控制尘毒浓度使之远在其爆炸极限浓度下限以下。在防尘防毒系统及设备设施设计时,应在技术上有可靠措施严格控制尘毒浓度在安全范围并有泄爆装置,同时,还应配置有尘毒浓度监控设施和报警设施。在缺少以上预防设施的现场,为防止尘毒浓度过大而转化为恶性事故,可采用一些简便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监测办法,比如煤矿井下的瓦斯灯、便携式粉尘浓度监测仪、快速检气管,若井下有有毒气体时还可先用鸡、狗之类去试探等等。当尘毒浓度危及生命或按近爆炸浓度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迅及加强通风换气,职工马上撤离现场,防止恶性事故发生。第四,对剧毒粉尘和有害气体必须有防止泄漏措施及泄漏监控装置。因为剧毒的粉尘、剧毒的有害气体对操作者的危害极大,有的可危及生命。因此,必须要设置有防止其泄漏和监测、警报的设施,还应有一旦泄漏的快速补救措施,以作到确保设备及职工人身安全,有效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第五,推广清洁工厂、工艺所谓“清洁工艺”,即不会产生尘毒等危害或能自我“消化”的尘毒危害的工艺,这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尘毒危害,向恶生事故的转化。第六,以无毒轻毒代替高毒剧毒原材料。即用无毒低毒的原料、配料、辅料代替高毒剧毒的原辅配料,相应所散发的尘毒危害亦小,那么,对人身和工厂的危害也相应减少减小,转化成恶性事故的可能亦小。第七,实施有效可靠的防尘防毒技术措施和报警预防装置。依据生产工艺及原辅料、产品的特殊要求及尘毒有害物及其气体的危害性特征,实施有效可靠的防止尘防毒技术措施,切合实际地采用湿法或干法、全面通风或局部通风除尘排毒技术,采用高效稳定的除尘净化设备,并用相适应的动力设备(泵、风机)与之匹配,设计符合尘毒源散发空气动力特性的尘毒有害物控制设施(罩),选用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手套、口罩、防护服等),考虑维修或事故处理时所用的应急设施设备(单体强力除尘净化设备),设备配件,尤其风机、电机、电器应采用防爆型。另外,还应配备一定的尘毒漏泄或浓度增高的报警设备和制订一套报警办法制度。第八,定期进行尘毒监测。尘毒危害从慢性向恶性事故转化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坚持定期尘毒监测,便可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查出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排除、治理,防止向恶性事故转化。第九,实现生产的自动化、联动化、管道化和隔离操作,使职工不与尘毒有害物直接接触,也是防止尘毒危害向恶性事故转化的根本办法之一。但应注意,当职工,尤其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参观人员一旦进入工位、车间时,应按规定配戴足够的个体防护用品和报警设备,以免发生意外。第十,加强宣传教育。很多事故的酿成,往往出于当事人的愚昧无知,因此,普及和提高广大职工及其管理人员的防尘防毒基本知识,人们才能自觉地科学地去防止尘毒危害。不断地进行防尘防毒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普及劳动保护知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科普知识和法律知识,从而提高企业及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劳动保护素质,也是防止尘毒危害向恶性事故转化的非常重要的工作。第十一,加强管理,按照“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观点,加强劳动安全防护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许多尘毒危害的恶性事故转化的实例表明,管理的疏忽是一大原因。企业内部的严格管理,应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有一整套制度规程措施,比如防尘排毒系统的操作维修规程等,常常是饱含有鲜血的教训。二是有一整套管理、实施、检查、监督办法,即各级都有一套严明的责权利制度,能有效地防止违章违规违纪行为。第十二,行政部门(卫生、环保、劳动)的严格执法。鉴于近年来,尘毒危害转化成恶性事故不少是企业管理者(法人或厂长经理)缺少法制观念和防尘毒科学知识所致。因此,行政部门、主管上级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坚持奖惩制度、不断实施对法人的各种教育培训,以提高法人的法制观念、执法意识、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杜绝或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