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化课改到新高考.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169899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7.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深化课改到新高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从深化课改到新高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从深化课改到新高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深化课改 新高考 浙江省余姚中学吴建平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绍平原中部 总面积1527平方公里 人口82 59万 余姚历史悠久 境内河姆渡古文化遗址证明 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 2200多年前的秦朝开始置县 余姚有 东南最名邑 之称 余姚文化底蕴深厚古代名人代表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中的两位出自余姚 致良知 说的宣导者王阳明和民主思想的启蒙者黄宗羲 黄宗羲经世致用 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 蒋梦麟任职北大校长17年 余秋雨中国著名文化学者 近现代文化名人 作为东南沿海的县级城市 余姚的经济水平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 68亿元 财政总收入达119 43亿元 列全国经济百强县第九位 近几年高考成绩 一 我们的经历从课改 新高考试点浙江普高教育教学经历着革命性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6年开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变化 平稳 第二批 辽宁 天津 福建 安徽 浙江 1 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程 15学分 周课时3节 2 高考引入IB模块考试3 2009年高考全部科目浙江省自主命题 综合 IB 技术 4 分三类录取 810 750 550 取消二三本之分 大专开始提前招生 第二阶段 2012年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变化 逐步适应 1 四类校本选修课程的推行 走班教学增加 开始评审省级特色示范高中 知识拓展 兴趣特长 职业技能 社会实践 2 选修学分增加必修学分减少 116 96 28 48 3 研究性学习退出必修课程 渗透到学科教学内4 三位一体招生推进 2011开始试点与推进 第三阶段 2014新高考方案的推行 教学方式主动变革 方案特征 5个方面1 改革宗旨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 增加学生的选择性 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 2 考试方法 语文 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 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 1次在6月与语文 数学同期进行 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 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 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 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 选用其中1次成绩 3 成绩赋分 语文 数学 外语每门满分150分 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 每门满分100分 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 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 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起点赋分40分 赋分比率 123456787777776543211 4 报考办法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 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 但至多不超过3门 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 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 就能报考该专业 类 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 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 5 志愿与录取 考生志愿由 专业 学校 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 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方案推出后带来最直接的变化1 新高考方案推出后的自主招生的变化 5 多层次自招 三位一体 2 催生普高教学方式主动变革积极应对 必须面对的问题 语 数 外学科教学的地位更加突出 教学时间如何统筹 如何指导学生选好选考科目 选考科目什么时候定 选考科目教学组织如何进行 大类 菜单 任选 教学管理中必须面对的关键词学科感受生涯规划走班教学走班教学评价 二 我们的问题 一 群众对新高考方案宗旨的理解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家长的担心 学生的无助 教师的迷茫 高校招生的尴尬 二 学校师资配置产生阶段性的不平衡技术 生物 高考前夕语 数 外 三 学生选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难如何选课 生涯规划指导 如何组织教学 教室够用 如何落实教学效果 评价 四 选考科目学考教学与选考教学有效尺度的把握同一知识点学考教学要求 选考教学要求 学考教学 选考教学的有效配套资料的获取 三 我们的实践 一 调整课程体系 余姚中学课程体系建设 三层六类三特色 图 课程模型图 图 课程结构图 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教材 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教材 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教材 二 逐步规范生涯规划指导 1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 体能提升活动开展对促进智育的积极作用2 编纂生涯规划教材 开设生涯规划课3 系列讲座介绍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方向 三 重视学生个性特长及学习潜能的挖掘 三项举措 1 优化生源组合提前自主招生 特长生直录成立直录特长生教学班 2 突出个性化学生的特色化培养学生科学院创新实验室加强学科竞赛辅导特长学生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3 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时时长调整 增加自修课设立自主学习教室形成晚自修教师挂牌答疑制度倡导周末或假期组织网络课程学习和返校自主自修 2008 2014年我校学生 理科 高考一本上线率 四 建立行政班 教学班 双班管理体制 1 学生选课指导意见的形成 学科基础学习兴趣发展愿景2 周二 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开始实施走班教学 建立教学班班级管理组织3 明确学考教学与选考教学的安排 学考和选考时间的安排 余姚中学2017届课程设计课时安排 按周课时设计安排 注 为学考安排时间 为选考安排时间 高考或社会考试余姚中学2014 10 五 形成教学质量多元考核办法平均分 学科贡献率 成绩增量 成绩基准比较 团队考核 1 基于团队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建设 高一 二 三 2 选考教学质量增量考核办法 3 开发使用学生成绩分析软件 提供给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试卷分析软件 学科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分析系统 学生历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和总分走势分析图 学科教学量化考核贡献率分析图 六 推进教师队伍优化工程1 理性面对现实竞赛指导教师引进与培养的困难优秀年轻教师的招聘困难青年教师成长的困难成熟教师的教育激情激发困难2 积极探索应对办法 1 争取灵活的教师招聘政策 提前招聘免试录用 2 切实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建立学校教师发展处成立余姚中学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形成青年教师成长369计划 3 建立监督激励机制设立红烛奖 小荷奖 青蓝奖 教学工作特别贡献奖建立星级班主任制实施任课教师组阁制度 4 形成专家治校载体学科竞赛研究中心 自主招生研究中心考试评价研究中心 高考研究中心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心 创新实验班教育研究中心 一 教育的过去 写照了我们努力地构筑好路基坚实的基础 经验的收获 教训的积累 发展目标的预设 四 我们的感悟 二 普高教学贵在 准 实 对三个问题的认识 教学的 根 高中各学段教学的定位高效课堂 六个要素 高考命题要满足多方面的需要满足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 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一步发展的潜能 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配合促进高中课程改革 高考改革要全面深入地反应新课程理念 满足社会稳定需要 确保公平 公正 有利于安定团结 1 教学的 根 教学备考的依据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 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 探索提供多次机会 双向选择 综合评价的考试 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 杜绝设置偏题 怪题的现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课标 考纲 学考与选考考试考试标准 教材 学科指导意见 回归教材 用教材教回归教材是针对脱离教材的备考而言的 教材 考纲 考题的根都是课程标准 普通的教辅则无法与之相比 回归教材是教师要回归教材 把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而不是教学依据 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研究教材 开发教材 使用教材 不是让学生念教材 照本宣科 回归教材就是要抽出精髓 找到灵魂 物理教材中的物理思想方法合成和分解思想极限思想控制变量思想类比法整体隔离思想转化思想理想化模型的思想守恒思想理想实验思想 深入挖掘教材细节的考评价值如人教版教材 做一做 说一说 科学漫步 思考与讨论和课题研究 演示实验 教材编写思路 教材图片 实例等 这些内容对拓展知识 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具有重大作用 在近年高考命题中 涉及这些新增栏目内容的试题很多 平动切割类电磁感应问题 2013年 06年重庆 1989Q 2004京 2011闽 2012鲁 2004粤 人教图4 5 5 11大纲 2004年 2011闽 2012年粤 选用适合自己学生的巩固练习提倡使用作业纸 作业纸使用情况检查 编写校本作业 系列作业整体规划表 控制教辅资料的征订和使用 2 高中各学段教学的正确定位高一是基础 高二是关键可塑性最大管理难度最大素质提高的关键高三的预备期 高二能力提升训练 选择性学习全面铺开 自主招生备考训练 出国双通教学 艺术备考训练 心理疏导工作同步进入 学科限时训练开始热身 高三是决战容量和速度增大 节奏加快知识深度 试题难度增大 各方面能力快速提升与高考相关性日益增强 心态易出现波动 士气状态关键 高三教学工的主要任务 一轮复习任务查漏补缺 夯实基础知识巩固提升 拓展深度广度前后联系 形成单元体系拓展应用 强化学科思维规范训练 积累实战经验一轮复习是知识梳理整合的过程 二轮复习突破任务明晰系统 网络 重点着手专题 板块 载体达成熟练 规范 增分点提升综合 运用 核心二轮复习是知识由厚到薄的过程 三轮复习的目标追求 二三轮的有机依存 整合备考资源查补知能缺漏训练高考感觉积蓄临战激情 我校高三复习教学工作的过程缩影 一轮复习求梳理到位 明晰考纲内涵 一辅 一纸 两限时 两提高 持续到3月下旬 二 三轮模块整合复习 实时演练静态 动态求实效团队密合求突破 3 对高效课堂的探索 目标要明容量要大要素要全参与要广过程要实激情要高 53 1 目标要明 重要的不是现在在哪里 而是要去哪里 54 2 容量要大容量指的是学的量而不是教的量课容量 训练量 完成率 课后作业质量 55 3 要素要全 56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 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知识 通过实验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技能 情境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动力学现象 情境 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使学生会运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从而建立牛顿第二定律 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思维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 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勇于修正错误 思想 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 严谨 有序的思维习惯 思想 57 4 参与要广让学优生 学困生各取所需 思维参与度 不让学优生吃不饱 不让学困生吃不了克服就题讲题课题提问面向大多数学生训练层次化 58 5 过程要实教学过程不是赶路 而是欣赏风景学习的效果体现在学习时间 学习结果 学习体验 59 6 激情要高有激情的课堂教学 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 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 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苏霍姆林斯基 60 2013学年我校开启了 高效课堂建设年 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导学方式 讲授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 课型比较与教学效果比对 同课异构 课外辅导方式的转化2015学年又是我校的 高效课堂深化年 学生课堂教学思维参与广泛性探索 分层设问 学生课 内外训练题的整体 科学 规范编纂学生学习选择性真正实现 学考 选考课型探索 教学要求 三 教育的未来 要求我们创造性地修建立体路网1 新高考模式下学科教学校本资源库的建设与完善2 优质生源基地的建立 3 3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践探索 3 科技创新项目软硬件建设推进 创新人才的发掘 4 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激情激发工程 永恒的任务 5 办学培养模式多元的尝试 从一元走向多元 国际教育 走向世界名校合作 湖滨中学 美国西雅图雪兰社区学院 华盛顿大学 英国伊钦学院 伊顿公学 南安普顿大学 加拿大安迪学院 多伦多大学和台湾辅仁大学 铭传大学等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