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16711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1,.,常见的肠道原虫主要种类,2,.,一、检查方法常用的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碘液染色和铁苏木素染色、三色酸染色法、固定染色、抗酸染色法及培养法等。(一)实验器材显微镜(1040)、 显微镜测微尺、玻片、盖玻片、竹签 、 记号笔等。,3,.,(二)实验试剂1、0.85%盐水NaCl 0.85g 蒸馏水加至100ml2、卢戈氏碘液碘化钾6.0g, 碘4.0g 蒸馏水至100ml(先用30ml左右蒸馏水溶解碘化钾,再加入碘混匀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ml,充分混匀后储存于棕色瓶中),4,.,(三)操作步 直接涂片法(用于滋养体检测)标本采集自然排出、无尿液掺混的新鲜粪便(注意保温); 取预温洁净载物玻片一张,加滴37预温的生理盐水1滴2滴; 在保温条件下,用竹签挑取粪便标本可疑部分(如有粘液、血液应尽可能采取粘液、血液部分),在盐水中涂抹成直径为1cm粪便薄膜,厚度以透过粪便薄膜能看清字为宜; 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活动的滋养体.,5,.,碘液玻片法(用于包囊检测)涂片时用碘液代替生理盐水,制法及注意事项同直接涂片法; 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包囊。注意事项 涂片的厚度以看清报纸上的字迹为度,太薄易漏查,太厚难以观察; 因为虫体大小在鉴定上是重要的依据,因此显微镜必须装备有目镜测微器。,6,.,二、病原形态鉴别原虫是由单一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真核动物,它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一)基本结构主要有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1、表膜:包在虫体表面,可保持虫体的完整性,并参与虫体摄食、排泄、感觉、运动等生理活动,具有很强的抗原性。,7,.,2、细胞质: 多数原虫分内质与外质两部分(1)内质:呈细颗粒状,占细胞质的大部分,内含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等。 (2)外质:分布在虫体表层,透明或有微细颗粒,运动细胞器是由外质形成。伪足:是肉足亚门原虫所特有的临时性运动器,为外质的暂时性突出部分,常见为叶状,偶可见树根状或网状。 鞭毛:是鞭毛虫纲原虫的运动细胞器官,为外质底下的毛基体发出的细胞质丝状延伸部分,鞭毛数目因虫种而异。 纤毛:是纤毛虫纲原虫的运动细胞器,结构与鞭毛基本相似,也是从基体发出,但数量多,短而尖细。 波动膜:是毛滴虫的运动细胞器。,8,.,3、细胞核细胞核在内质中,与原虫的生长、繁殖有关,是原虫分类鉴别的重要依据。分两种类型: 泡状核:圆、椭圆或相类似型状。核染色质颗粒量少,分布不均,在碱性染料下着色很浅,呈现为泡状核。阿米巴、鞭毛虫及纤毛虫的小核均属此型。 实质核:形状多样,常见有椭圆形、肾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颗粒量多。纤毛虫的大核属此型。,9,.,阿米巴滋养体示意图,10,.,内质,外质,内外质不明显,仅在伪足伸出时,才可可见外质,11,.,阿米巴包囊示意图,12,.,纤毛虫滋养体示意图,肾形,核染色质颗粒多,13,.,鞭毛虫滋养体示意图,14,.,(二)鉴别要点1、大小: 最小直径仅2m,大可达200m,15,.,2、运动 运动形式 伪足、鞭毛、纤毛 运动速度 活泼或缓慢 运动方向 定向或不定向3、细胞核 核数量、形状、位置 核膜厚、薄 核仁大小、形状、位置4、细胞质 滋养体界细胞质线是否明显,颗粒细密或粗大;浆内有无吞噬的红细胞。 包囊 囊壁厚、薄,折光度,细胞质有无纤丝状排列、糖元块和拟染色体。,16,.,(三)常见肠道原虫的形态特征1、溶组织内阿米巴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结肠炎的病原体,寄生在结肠内; 可侵犯肝、肺、脑等器官,引起肠外感染; 生活史发育阶段为:包囊期和滋养体期。,17,.,(1)滋养体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具有侵袭性,随时可吞噬RBC;虫体大小在1060m之间,胞浆分为内外两层,外浆透明而均匀、折光强,内浆呈细颗粒状,当外浆伸出形成伪足作定向运动时,内浆颗粒即涌入伪足内,使虫体前进。虫体形态多变,运动活跃,在新鲜脓血便和阿米巴肝脓肿穿刺液中,滋养体可以每秒5微米的速度活泼运动。,18,.,19,.,20,.,21,.,(2)包囊:直径1020m,囊壁光滑,透明、折光性强、不着色,厚约0.5m,包囊内含14个核,成熟包囊内常见1个或多个两端钝圆的长棒状拟染色体。,22,.,1个核包囊,3个核包囊,2个核包囊,23,.,2、结肠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是非致病性阿米巴,也可引起腹泻,主要寄生在人体盲肠和结肠,常与溶组织阿米巴共存,是肠道最常见的共栖原虫。 滋养体:直径15 50m,运动迟缓,无定向,内外质界限不明显,仅在伪足形成时才能看见外质,内质呈颗粒状,内含1个细胞核和许多食物泡,食物泡中含有细菌,不含红细胞。核仁较大,常偏位。 包囊:球形,较溶组织阿米巴大,直径10 30m,1 8个细胞核,偶见成熟包囊超过8个核,细胞质颗粒状,未成熟包囊常有较大的深棕色的糖原泡,位于核周围。拟染色体常不清晰,似碎片或草束状,两端尖细。,24,.,25,.,结肠阿米巴(未染色),碘染色,26,.,结肠内阿米巴包囊,27,.,测微尺测量包囊大小,28,.,3、微小内蜓阿米巴微小内蜓阿米巴是最常见的小型阿米巴,滋养体寄生在大肠,在大肠中成囊,成熟包囊污染食物和水源,偶可引起腹泻。 (1)滋养体:直径6 15m,一般小于10m,内外浆不明显,伪足透明,短而钝,运动缓慢,不定向,核膜与核仁间有核丝连接,核仁大而不规则,位于中心或偏位, (2)包囊:卵圆形,5 14m,囊壁有折光,1 4个细胞核,集中在包囊一端,核仁大,常偏于一侧。偶见小而弯曲的拟染色体。,29,.,碘液染色,铁苏木素染色,30,.,4、布氏嗜碘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是以包囊中独居特征的糖原泡而命名,人猪均可感染,是猪最常见的阿米巴。滋养体寄生在大肠,主要通过粪便排出的包囊传播。 (1)滋养体形态不一,直径8 20m,细胞核较大,核仁约占直径的1/2,位于核中央,伪足宽大,不吞噬红细胞。细胞质内有1 2个糖原泡,为鉴定的重要特征。 (2)包囊直径5 20m,囊壁折光性强,成熟包囊仅1个核,核仁位于核的一端,包囊中无拟染色体,但有1个大而明显的糖原泡,碘染色后,糖原泡呈红棕色团块。,31,.,布氏嗜碘阿米巴包囊,32,.,33,.,34,.,寄生人体肠道的阿米巴滋养体鉴别特征,虫 种 大 小(m) 伪足与运动 细胞核 内含物 溶组织内 大: 2060 内外质分明,伪足指 一个,不明显,染色 大滋养体: 红细胞阿米巴 小: 1230 形或舌形,形成快, 后可见,细胞核小 小滋养体: 细菌* 12 15 运动活泼,定向。 位于中央。 很少有空泡 。 哈门氏内 512 内外质分明,伪足指 一个,较小,多位 细菌 阿米巴 * 1 8 状形成慢,运动缓慢 于中央。定向。 结肠内 2050 内外质不明显,伪足 一个,易见,染色 细菌、酵母菌和粪 阿米巴 * 20 25 足短、钝,不透明, 后可见细胞核大, 渣等;空泡较多。形成较慢;运动缓慢, 偏一侧 。 无方向性。 布氏嗜碘 820 内外质不明显;伪足 一个,不明显,染色 细菌、酵母菌和 阿米巴 * 12 15 宽大透明,形成缓慢 后可见细胞核小,位 粪渣等;有空 泡 无方向性。 于中央。 微小内蜒 612 内外质不明显;伪足 一个,不明显,染色 细菌,有空泡。 阿米巴 * 8 10 钝圆、透明,形成较 后可见细胞核小,位慢,运动缓慢,无方 于中央。向性。,35,.,寄生人体肠道的阿米巴包囊鉴别特征(碘染色),虫种 大 小(m) 形 态 细胞核 糖原块 拟染色体溶组织内 1020 圆形,折光性强, 14个,清楚 不明显,呈弥 不着色,两 阿米巴 * 1215 囊壁薄、透明。 核仁居中。 散状,红棕色 端钝圆棒状 中央着色较深 哈门氏内 510 圆或椭圆形, 14个,染色后 弥散状,棕色 短棒状、碎 阿米巴 * 68 可见核仁,其占 粒状,折光 比例较溶组织阿 性强米巴大。 结肠内 1030 圆形,折光强, 18个, 核仁大 未成熟包囊明 折光性强 阿米巴* 1525 囊壁厚 多偏位。 显块状,红棕 呈白色。色。 微小内蜒 510 椭圆或长圆形, 14个,多数4个,早期偶有, 少见,偶 阿米巴 * 6 8 折光强,囊壁薄。 很小。 淡棕色,弥散 有呈小点 状。 或小棒状 布氏嗜碘 520 圆、卵圆、三角 1个,偶有2个, 大而明显,棕色 无 阿米巴* 1012 形等,囊壁厚 核仁大,偏一侧。 或红棕色。,36,.,5、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人体小肠、胆囊主要在十二指肠,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粪便呈水样、量大、恶息、一般无脓血。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故又称旅游者腹泻。生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在粪便中均可查见。,37,.,5、蓝氏贾第鞭毛虫,(1)滋养体:形似半个倒梨形,前段钝圆,后端尖细,长:921m,宽515m,厚24m。腹面扁平,背面隆起,胞浆呈颗粒状,腹面前半部至3/4处凹陷形成左右2个大吸盘,一对椭圆形的核位于吸盘中央,虫体有两条轴索和4对鞭毛。,38,.,39,.,(2)包囊椭圆形,大小812710m;囊壁较厚,折光性强,细胞质收缩形成双层壁,与细胞间有明显间隙,可见2-4个细胞核,多偏于一端。囊内可见鞭毛残体、丝状物及轴柱等,碘染色后呈棕黄色。,40,.,6、 结肠小袋纤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是人体最大的寄生原虫,寄生宿主广泛,通常认为猪是人体感染的主要传染源。主要寄生于宿主结肠,引起痢疾。(1)滋养体椭圆形,前端略尖,后端较钝,虫体甚大,大小5020030 100m,周身有纤毛,呈斜纵排列,能前后运动。胞浆内有2个细胞核,大核呈肾形,小核呈球形(一般不易见),新鲜粪便可见虫体前、后端各有一个伸缩泡。(2)包囊圆或卵圆形,直径40 60m,囊壁厚而透明,呈双层内有核和伸缩泡各1个。新鲜包囊可见囊内有活动的滋养体。寄生人体的滋养体很少转变为包囊,包囊主要在猪肠内形成。,41,.,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包囊,伸缩泡,大核,食物泡,42,.,包囊,滋养体,43,.,44,.,7.人芽囊原虫人芽囊原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虫是寄生在高等灵长类和人类肠道内可致病的原虫。人芽囊原虫可侵入肠粘膜上皮。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带虫者可高达44.12%。感染重者可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发烧寒战等。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多数为自限性。艾滋病患者容易感染人芽囊原虫,而且症状严重,治疗十分困难。预防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粪便无害化处理,保护水源,杀灭传播媒介昆虫;轻微症状者无需治疗,当大量寄生或出现严重症状时,可用灭滴灵,亦可用碘化喹宁治疗。在新鲜的湿涂片中外表闪光,通常无运动迹象,在未染色的标本中,其核不可辨认等特点。,45,.,人芽囊原虫形态该虫大小差异较大,直径463m,多数为615m,形态结构复杂,体外培养有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和复分裂型4种类型虫体,粪便中常见为空泡型。,46,.,空泡型(又称中心体型) 粪便中常见为空泡型 空泡型虫体呈圆形,直径415m,中央见透亮的大空泡,边缘有不规则的月牙结构, “月牙”状间隙内常见数个闪光颗粒,其他结构难以辨认。,47,.,空泡型(又称中心体型),48,.,碘染色后的人芽囊原虫,49,.,阿米巴型(又称变形型)虫体形态不规则,移动缓慢,形似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可见伪足。,50,.,颗粒型 虫体的中心体内充颗粒状物质,可将其分为代谢颗粒、脂肪颗粒和繁殖颗粒,系由空泡型发育而来。,51,.,(四) 注意事项1、标本要新鲜,收样后尽快检验,如疑似活动期阿米巴病人,因属其重新留样,立即送检。 2、涂片时,尽量在粪便多部位挑取,腹泻样本,要挑取粘液和脓血部位。 3、涂片后应立即镜检,以免干燥后影响结果观察。 4、要使用40物镜检查; 5、涂片标本要加盖玻片后镜检,以免污染镜头; 6、使用测微尺测量虫体大小。,52,.,谢谢,中秋节快乐,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