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失误与人的不安全行为.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54237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失误与人的不安全行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失误与人的不安全行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失误与人的不安全行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失误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时而突然发生。从事施工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多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因此,探求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施工作业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造成良好的施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人的失误将造成施工的不安全。人的失误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人失误具有与人能力的可比性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施工中凭直觉、靠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维持安全生产的。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时,若侧重考虑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能力与水平,则有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二、人失误的类型在各种性质、类型的施工作业中,从事施工作业的各类操作人员,都可能发生人失误。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能导致人失误而发生事故。可以认为,事故也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果。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起因所引发的人失误不属于同一类型。1、随机失误。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属于随机失误,与人的心理、生理原因有关。随机失误往往是不可预测,也不重复出现的。2、系统失误。由系统设计不足或人的不正常状态引发的人失误属于系统失误。系统失误与工作条件有关,类似的条件可能引发失误再出现或重复发生。在人形成习惯后,不能适应操作程序变化或偶然情况时,系统失误会明显出现。三、人失误的表现一般要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四、心理紧张与人失误的关联人脑意识水平降低,直接引起信息处理能力的降低,影响人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降低警觉程度。意识水平的降低是发生人失误的内在原因。饮酒、疲劳等生理因素,不安、焦虑等心理因素,温度、噪音等物理因素,以及技能、经验等,都能使人的心理紧张度改变,表现为人失误数量的变化。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其心理紧张度要比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人高。因此,经常进行教育、训练,合理安排工作,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有效控制心理紧张的外部原因,使人保持最优的心理紧张度,对消除人失误现象是十分重要的。一切从事施工作业中的工作人员,只有接受严格的安全教育与训练,提高安全施工知识,才能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的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1、精神不集中。无论从事何种生产或工作,精神或注意力集中是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尤其诸如驾驭员、塔吊司机、机床操作工、运行值班工等要害作业的工种,更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才可能在生产中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很多相关的行业都会对上述相关工种作出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如驾驭员在行车时不得与他人聊天、不得打手机,运行值班工不得在工作时看报纸、从事与运行无关的事等。但由于在客观上存在着可能转移人们注意力的情况,这些情况往往可能在一瞬间将操作人员的注意力调到另外一个方面,而在这时如果突然出现应该进行处置的问题,由于注意力的转移造成局面的失控,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2、麻痹大意。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或是在比较容易掌握的熟练工种工作,会使员工熟能生巧,运作自如,这样当然对提高生产效率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也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即麻痹大意。相当多的工种都是经过几个月或几天的培训,便可以十分娴熟的掌握一种操作,因而在员工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该工作之后,可能在几百次、几千次、甚至上万次的重复一个动作,都不会存在的丝毫的差错,这样久而久之,就可能在操作人员的思想上产生这样一种概念,“没问题了”。如建筑业的脚手架工,有个别的年纪较轻、身体灵活、动作敏捷的员工,在做过几个工程的脚手架装拆之后,便以为自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作业了,有时图一时省事,应该绑扎安全带而不进行绑扎,也可能多次不绑扎安全带不会立即出事故,便以为凭自己的技术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工作,便把安全规定放到脑后,这样可能在一次工作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造成高处坠落的事故。3、好奇乱动。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新员工走进工厂的大门,其中不乏是年纪较轻的并来自于欠发达地区员工。这部分员工来自贫困农村山区,对现代化企业的设备、设施、装置、材料会有很强的好奇心,除此以外还有的新员工由于性格、心理状态的影响,也会对企业的千姿百态的设备、设施、材料和装置产生很强烈的好奇心。如果在这些员工进入企业之后,没有进行非常系统的、全面的、规范的安全教育,不将有关的安全知识和可能对人产生伤害的情况进行宣传和教育,就会发生意外的情况,有的后果会非常严重。例如有的员工用手触摸强酸强碱;不懂得电老虎的厉害,用手接触高压电气设备;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物器皿盛装食物;在高速运转的皮带运输机上蹿上跳下等等。4、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有的员工在作业时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方便,例如夏天戴安全帽、穿防砸皮鞋会感觉很热而摘掉安全帽、穿起不到防砸作用的鞋;车工在操作时嫌戴眼镜麻烦而摘掉眼镜;在噪声很大的房间戴耳塞会使耳朵感觉不舒适而摘掉耳塞,另外也存在企业没有按要求发给操作者劳动保护用品的情况。不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是指不按照有关的要求将劳动用品佩戴好,而使劳动保护用品起不到作用或作用不充分。如戴安全帽不将帽子的绳套套在额下;穿防护鞋不系鞋带、带活性碳口罩不将活性碳滤网放入等。5、使用不安全的工具。工具的安全性对操作者的健康安全直接的影响,有的操作者或图省事,或不了解工具的使用规范,由于工具的不安全造成人身事故。如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电钻作业,应使用国家规定的三类电动工具,如果使用一类或二类电动工具,就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又如有的操作者为了省事,将木制锤把换成钢管的,由于钢管壁很滑,在操作时容易造成锤子脱手出现而事故。6、不按规定的速度进行作业。为了生产的安全,企业对厂内机动车的行车速度、机械设备的运行速度、流水线上的传动速度等作出明确的要求,但在生产中,往往会出现超速作业、超速行车、超速传递的现象,由于违反了正常的作业规律,发生事故的机率大大提高。7、拆除安全装置。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在机械设备的轴、轮、齿上会有安全防护装置,但有的操作者为了维护或取物方便等原因,将安全防护装置部分拆除或整体拆除,由此造成的操作者或其他相关方的绞伤、挤伤、拉伤甚至死亡事故已屡见不鲜。8、在不安全处逗留。有的作业场所是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和停留的,如电力高压区、起重机下、强幅射区等,一旦进入,危及生命。9、不合理的配置、装载、混装等。如将不同化学性质、可能造成燃烧、爆炸的物品放置在一起;在运输机械上装货超出载重量;将不同型号、不是同一配置的零件强行结合等。10、在狭窄或狭小的场所进行作业。有的作业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距离,如修理汽车底盘,应在地沟内作业;建筑业绑扎钢筋应在较宽阔的地面上进行。有的作业人员不顾作业条件的安全性,给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机会。11、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如在作业时嬉笑、打闹等,也会引发事故。对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防范措施,主要依靠教育和管理,应用血的教训和事实来告诫员工,不安全行为可能会给自己造成的痛苦和伤害。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