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及事故水提升泵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53238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及事故水提升泵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雨水及事故水提升泵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雨水及事故水提升泵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及事故水提升泵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急预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现行国家及地方工程建设设计规范、标准。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国家及及行业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4国家及行业标准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强制性条文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6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SH3508-96;7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0本公司有关企业标准、质量保证手册、安全保证手册、程序文件11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12南京金陵亨斯迈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环氧丙烷项目PO/MTBE装置及配套工程雨水及事故水提升泵站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13合同及设计要求工程概况1、现场施工机具用电量统计表:序号机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功力或性能(KW)合计(KW)1降水井水泵QY15-28-2.2台362.279.22降水井水泵QY15-36-4台74283污水泵出口直径100台710704污水泵出口直径100台37.522.55照明大灯4000W盏84326备用泵出口直径100台510507塔吊QTZ63台235.470.88钢筋切断机QJ40-1台25.5119其它设备20合计383.52、雨水及事故时提升泵站;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结构。图中所示标高为相对标高,EL10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100m,室外地坪绝对标高6.100m。池底C15混凝土垫层雨水池底标高EL93.400:事故时提升泵站池EL91.400。池底板、池壁、顶板受力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膨胀加强带为C40),抗渗等级P8。基坑开挖深度雨水池6.6m,事故水提升泵站池8.6m。雨水池壁外尺寸为8785068200mm,池底板三边宽出池壁1400mm;事故时提升泵站池壁外尺寸为1650068500mm,池底板三边宽出池壁1250mm。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急预案。三、临时用电方案1.用电管理临电方案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审核,临电方案中制定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要满足现场需要。专业人员具有有效的资质证书(即上岗证),专(兼)职安全员具备经劳安部门核发的安全证。设计资料、技术交底资料、临时用电工程验收资料、电气设备调试运转记录齐全完整。接地电阻、绝缘记录、极限试验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维修制度、检修计划、保养责任、操作规程要符合规范。安装、检修工器具、电气仪表、劳保用品要齐全、合格。2.变电所或配电室位置的确定根据临电的移动性、临时性、波动性特点和现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邻电情况以及用电重要性程度,审查临电方案中变电所或配电室位置合理;其进线和馈线走向满足现场要求;总配电柜、分配电箱及施工机械(用电设备)的布置合理;绘制的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及接线系统图符合现场实际情况。3.现场配备电源3.1根据施工方案及现场实际情况,雨水及事故水池土方已开挖,管井降水必须24小时不间断抽水,水池至最深处(基础底板底)达8.5米,为深基坑,池底板厚1m,底板混凝土量达8000m3,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池顶梁、板模架支撑系统高度超过5m提升泵站达8m,属于危险性较大、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工程和高支模体系。因此如遇不确定因素突然停电,将会使抽水机、塔吊、振捣捧等无法运行,造成地下水位上涨、混凝土无法振捣密实等严重安全和质量后果。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保证,在现场没有第二路电源的情况下,根据现场用电量(385.3KW),雨水及事故水池需配备两台100KW发电机(如遇停电现场机具使用率为50%),保证在临时停电的情况下施工电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能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3.2配备的发电机与外供电源不得并联运行,应有电气联锁装置,发电机应配有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有功功率表、力率表、频率表、直流电流表等,并应配有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3.3发电机组电压应为400/230V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四: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1.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2.在建工程(含施工时的脚手架具)的外沿与邻近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水平净距应不小于:3.外部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施工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4.旋臂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线路边线距离不小于2m。5.室外开挖非热管道沟沿与已埋电缆沟边不小于0.5m。6.对于以上达不到安全距离的设施必须增设保护措施:如屏障、遮栏、围栏、防护网、警示牌等7.在有静电的处所施工,应采取接地泄漏措施,将聚集在设备上的静电电荷泄地。8.对于确因场地过小,旋臂机械端部与外线水平净距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取限制旋转角度的可靠措施,必要时将旋臂与地锚拉紧固定。五:配电箱和开关箱1.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箱或分箱,实行分级配电。2.动力箱与照明箱应分开设置,如合置在一个箱内,则动力与照明应分路设置。3.总箱靠电源,分箱设置在负荷较集中的地方,开关箱由末级分配电箱供电,二者间距不得超过30m。4.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厚度应大于1.5mm。5.配电箱、开关箱应安装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安装在牢固的支架上。固定箱的下底与地面垂距为1.3-1.5m,移动箱下底与地面垂距宜为0.6-1.5m。6.箱体内的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应分别与接线端子相连接,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电器金属底座、外壳必须保护接零(通过保护零线端子板)。7.配电箱、开关箱应放置在无瓦斯、烟气、蒸汽、液体及其他有害介质中,并须做到防雨、防尘、不得斜放或仰置。8.箱内配电线应采用绝缘铜导线,与活动门之间的连线应采用绝缘软线,绝缘层颜色:相线A、B、C分别为黄、绿、红色,工作零线N为兰色,PE线为黄绿相间色。9.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级控制两级保护,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电气设备开关箱控制,总开关箱和开关箱必须装置漏电保护器。10.总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及漏电保护器;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和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相匹配。11.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及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自动开关),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和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相匹配。12.每台用电设备应有专用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制。开关箱内应有随时切断电源的设施,并应装设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应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秒。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功能。13.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应与所控设备额定值相匹配。14.配电箱、开关箱的导线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进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作防水弯。15.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胶绝缘电缆,进出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销连接。16.所有电箱应标记名称、用途并作分路标记,箱门应加锁。17.所有配电箱、开关箱的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顺序正相反。18.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杂物,不得通过箱门挂临时线,箱内开关电器要完善,且保持整洁。六、使用周期根据施工方案的施工进度计划,雨水及事故水提升泵站备用周期5个月,如遇不可抗力的因素和政府部门行政性停工,备用周期应相应顺延。七、安装规范和安全技术措施1、现场临时用电安装、使用、维修、拆除等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2、专职电工必须持证上岗。3、安装、维修、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专职持有特殊作业证专业人员作业。4、临时停电或停电用的机械应拉闸断电。5、定期安全检查,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头箱,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子隐患。6、所有电气设备,必须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装置。7、设备的不带电的电器金属外壳应采取接地、接零保护措施。8、引入、引出或过路电线均须加保护套管,杜绝使用绝缘老化、破损电线。9、输电线路采取三相五线制,且截面符合负荷要求。10、禁止用其它金属丝替代保险丝,移动电动工具必须符合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装置。11、配电箱进出线路必须加护套,并做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接触。12、配电室须配置ABC干粉灭火器或消防设施。13、所有配电箱专人管理,做到电箱防雨、防尘、上锁。14、动力和照明配电系统分箱设置,露天的动力和照明必须有防雨措施。15、不得私自拉接超负荷和不符合规定的线路,任何机械接拆线必须由专职电工在相应的配电箱进行。八、触电急救基本方法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1)首先查明触电者是否脱离电源,并应防止触电者二次触电或抢救者触电。2)脱离电源方法A、断开电源开关(要断开相线以及零线)。B、使用绝缘物(如干燥的竹支、木杆)隔离或挑开电源或带电体。C、用导电体使电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电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跳闸而断开电源。2、对触电者进行急救1)触电者停止呼吸、心脏不跳动,如果没有其它致救的外伤,应视触电为假死,必须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即使请医生和送医院途中也不准停止抢救。2)抢救可用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方法。3、抢救方法1)对口(鼻)人工呼吸法:(停止呼吸者)A、头部尽量后抑,鼻孔朝天,解开领口和衣服,仰卧在比较坚实(如木板、干燥的泥地等)的地方。B、用一只手捏紧鼻孔,另一支手掰开嘴巴(如果掰不开嘴巴,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贴鼻孔吹气)。C、深呼吸后,紧贴嘴巴吹气或鼻孔吹气,一般吹二秒,放松三秒。D、救护人换气时,放松触电者的嘴或鼻,让其自然呼气。2)胸外心脏挤压法(心脏跳动停止者):A、解开触电者衣服,让其仰卧在地上或硬地板上。B、救护人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入在心口稍高一点的地方,即放在胸骨下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C、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34厘米,以每秒钏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D、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其胸自动复原,血又充满心脏,放松时撑根不必完全离开胸膛。3)如果触者心脏跳动和呼吸都停止了,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方法要同时交替进行。4)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中止。如果触电者身上出现尸斑或身体僵冷,经医生作出无法救治的诊断后方停止抢救。应急救援责任制及组织机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当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案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到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如下:4、应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余斌副组长:曹元庆顾文华成员:王道俊李兆山5、应急小组主要成员岗位职责: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