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措施.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32594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措施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方针,特制定以下安全生产措施:第一节管理目标一、在施工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陕西省及咸阳市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力争达到:“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的要求。二、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认真整改,杜绝死亡事故,确保无重大工伤,严格控制轻伤频率在千分之五以内。现场管理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执行。第二节组织管理一、成立由项目经理为首,各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组成“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二、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与各施工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安全生产责任到人,层层负责。第三节安全管理制度一、各级生产负责人在管理生产的同时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生产“五同时”。二、安全生产要做到“六要”即思想要正,实施要对,交待要清,责任要明,检查要勤,纪律要严。三、建立安全责任制,设立安全标志。四、半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五、各方施工单位在组织施工中,必须保证有本单位施工人员施工作业就必须有本单位领导在现场值班,不得空岗、失控。六、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有关部门汇报。更改方案和措施时,应经原设计方案的技术主管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后实施,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方案和措施。七、建立并坚决贯彻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要求各施工项目必须有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具有针对性,并有交底人与被交底人签字。八、建立并坚决贯彻班前安全生产讲话制度。九、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由项目经理部每半月组织一次由各有关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问题和违章现象,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施工单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总是的解决情况。若发现重大不安全隐患问题,检查组有权下达停工指令,待隐患问题排除,并经检查组批准后方可施工。十、建立机械设备、临电设施和各类脚手架工程设置完成后的验收制度。未经过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第四节行为控制一、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并正确使用。二、凡从事2米以上无法采用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得低挂高用,操作中应防止摆动碰撞,避免意外事故发生。三、参加现场施工的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将证件复印报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第五节劳务用工管理一、各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作业。二、每日上班时,班组负责人,必须召集所辖全体人员,针对当天任务,结合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和作业环境、设施、状况、本队人员技术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班前安全活动提出具体注意事项跟踪落实,并做好活动纪要。三、强化对外施工人员的管理。用工手续必须齐全有效,严禁私招乱雇,杜绝跨省市违法用工。第六节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一、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现场协调合理,不得相互干扰和拥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二、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含其它特殊工种),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得开动机械设备,机械不得带病运转。三、机械的转移及转运必须符合安全规范。四、在机械的运行路线内工作半径内严禁闲人停留。五、机械在高坡及不稳定地段作业时须防止打滑,夜间施工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并设专职安全值班指挥夜间施工作业。六、沟槽施工时,在沟槽两边增设安全进行防护,必须经常检查沟辟稳定性,支护必须牢固可靠,拆除护壁支撑时,应按回填顺序依次进行。七、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企业和职工的安全利益。八、在抓好安全施工的同时,也要抓好职工的饮水、饮食、防病、治病等卫生工作。第七节安全施工的具体措施本工程紧临人民西路,在小区内行人来往较为频繁,因此现场作业层全封闭式施工。在靠后小区3、4#楼一面脚手架全高,垂直面上用密日式尼龙网、安全网、竹笆三道防护屏,并先于每层支模前完成。一、基础和主体阶段作业安全措施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基础施工支护方案和支护设计并应对基坑支护进行变形监测。2、基坑临边处设置1.5m高钢管栏杆,坑边四周1.5m范围内不得堆放土方或其它材料并不得设置机械道路。3、基坑施工中设置有效排水措施,人员上下设置专用通道,垂直作业上、下应设置隔离防护措施。4、脚手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并应有设计计算书,根据施工方案搭设,在脚手架设前办理交底,完成后办理验收手续。立杆基础应平安,立杆底部应有底座,垫木和扫地杆。脚手架与建筑结构每层设置拉杆,脚手板须满铺,施工层设1.2高的防栏杆和不低于18cm的挡脚步板。5、模板施工前要对模板支撑进行设计并编制施工文案。模板安装完毕,必须由技术负责愉按照设计要求检查、验收。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确保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经申报批准才能进行。立柱底部须有垫板,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模板上堆料应均匀,施工荷载不能超过规定。模板上运输砼应设置走道板。各种模板要堆、放整齐,大模板应有防倾倒措施。模板要拆除干净,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恳空模板。拆除区域要设置警戒线并设专人监护。二、外装饰和高空作业安全措施1、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2、高空作业所需料具,设备等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禁止超负载乱堆乱放。3、高空作业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上岗并须体检合格。4、高空作业人员所用的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严禁高空相互抛掷,传递。5、脚手板必须满铺。6、高耸金属物,外架应事先设置避雷装置,遇6级以上大风或雷雨、浓雾时禁止高空作业。雨季施工和冬季下霜、下雪后应对脚手板进行清理和采取防滑措施。7、在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首先必须具有一定左、右方向的安全间隔距离,不能确实保证此距离就应设能防止附物伤害下方人员的防护层。三、现场施工用电的安全措施1、现场施工用电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由主管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与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修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料,技术交底资料,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电工维修工作记录。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采用TN-S系统,设置专用保护零线。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3、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和电缆,电缆应用五蕊电缆,进入在建高层建筑应采用电缆埋地引入,电缆电线穿越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度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了防护套管。4、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能防雨、防尘,配电箱和开关箱的金属箱体以及箱内不应带电的金属物体必须保护接零,开关箱必须设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底面,进、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所有配电箱,开关箱须上锁。四、塔吊的安全措施1、塔吊的司机、指挥应持证上岗。安、拆队伍必须取得资格证,必须制定安、拆方案和进行技术交底,安装完毕后应经主管部门的验收。电气安全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塔吊运行必须有专人指挥,并按规定有明确的信号。2、塔吊:确保安全限位装置(四限位,两保险)齐全及性能良好,应有防止大风的措施,为防止两台塔吊的碰撞应设置信号灯并确保两台塔吊相近部位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得小于5m。五、“三宝、两口”防护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都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施工作业层的外侧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高处作业的每人都必须按系挂要求系安全带。2、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牢固可靠,进行洞口作业必须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栏杆或牢固的盖板。3、每一个通道口都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棚并应有醒目的防附物标志。第八节安全管理的实施一、建立以公司总经理挂帅,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各职能门负责人组成的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协调部门与项目间的关系,监督施工中安全防范措施的实施。并按照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安全责任制(见项目安全管理职责系统图)。二、实现五无目标(一无因工伤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二无火灾事故、三无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四无环境污染和噪音扰民、五无施工料具浪费现象)。三、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的安全检查、安全巡视和安全教育。四、严格执行各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五、建立安全检查制: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项目部每月组织两次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班每天组织岗前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六、建立进场工人安全教育制度,凡进场参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方能上岗。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