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文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有详细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11035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文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有详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文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有详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文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有详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届高三文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有详细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 A= ,B=-1,2,则 =A. -2,0,1 B. -1,2 C. 0,1,3 D.-1,0,1,2,32.若复数 (i 为虚数单位) ,则A. B. C. D. 3.已知 A(1,1) ,B(2,3),C( -1,2),则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为A. 45 B. 60 C.120 D.1354.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高三上学期的 5 次联考数学成绩,现只知其从第 1 次到第 5 次分数所在区间段分布的条形图(从左至右依次为第 1 至第 5 次) ,则从图中可以读出一 定正确的信息是 A.甲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B.甲同学的成绩的方差大于乙同学的成绩的方差C.甲同学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同学的成绩的极差D.甲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小于乙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5.某同学为检测自己高考心理的承受能力,在考前到“VR 教室”(VR 全称 Virtual Reality)进行模拟考试 5 次, “VR”对 5 次考试给出的心理承受能力分数分别为 92,82,88,91,93,若以此数据作为高考心理承受能力,并规定从中任意抽取两次成绩,若两次均为90 分以上则称为最强心理素质,则该同学高考心理承受能力为最强心理素质的概率为A. B. C. D. 6.已知角 的终边过点 P(-1,-2),则 A. B. C. D. 7.已知 ,则 a,b,c 的大小关系为A. abc B. bac C. acb D. cba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则输出 P 的值为A.6 B.5 C.4 D.39.在平面四边形 ABCD 中,AB=3,AD=2, BAD= , DBC= ,则点 D到边 BC 的距离为A. B. 4 C. D. 10.某组合体的三视图如图,则俯视图中弓形 AmC 与弓形 BnC 对应几何体中的空间部分的体积之和为A. B. C. D. 11.已知高为 3 的长方体 ABCD的外接球 0 的体积为 ,点 P 为球面上的动点,则四棱锥 PA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A. B. C. D. 12.已知 O 为坐标原点,A,B 分别是椭圆 C: (ab0)的左,右顶点与椭圆 C 在第一象限交于点 P,点 F 在 轴上的投影为 P,且有 (其中 c2=a2b2),AP 的连线与 y 轴交于点与 PP的交点 N 恰为的中点,则椭圆 C 的离心率为A. B. C. D. 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3-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13.已知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小值为 .14.函数 的图象可由函数 的图象向左至少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15.已知函数 为奇函数,当 x0)的焦点为 F,倾斜角为 的直线 过焦点 F并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 A,B,且AOB 的面积为 (其中 0 为坐标原点).(1)求抛物线 E 的方程;(2)过抛物线 E 的焦点 F 作直线 与抛物线交于 C,D 两点,过 C,D分别作抛物线的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C1,D1,若 S 四边形DD1C1C = 3SD1C1F, 求直线 的方程.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1)当 a= 3 时,求曲线 在点(1, )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 有两个零点,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本小题满分 I0 分)选修 4 一 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为参数,0a ),在以原点 0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 C: 。(1)求直线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直线 与曲线 C 交于不同的两点 A,B,且 在,求 a 的值.23.(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 .(1)当 a =1 时,解不等式 ;(2)当 时,若存在 ,使关于 的不等式 有解,求实数 t 的取值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