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护理质控分析ppt医学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1078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季度护理质控分析ppt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三季度护理质控分析ppt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三季度护理质控分析ppt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季二季度护理质控分析 三季度护理质控分析,护理部,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二、主要不良事件分析: (一)输液:6例(外渗、脱针、错误液体),为 何 会 出 现 输 液 问 题,患者,科 室,医务人员,患者不配合,输液流程监管不到位,未按时巡视,核心制度(分级)落实重视不到位,二、主要不良事件分析: (二)患者走失2例,为何会出现走失的原因,护士,年龄大,定向力差,陪护不到位,入院宣教告知不到位,病区管理不到位,对走失原因重视不够,科室管理,环境,患者,病区通道较多,对走失防范措施不到位,对患者评 估不到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输错液体、发错口服药或漏用药。 2、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漏抄医嘱,漏执行医嘱、多执行医嘱、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等。 3、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采集标本时认真查对,采集后及时送检。 4、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没有告知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如: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老年病人走失高风险未引起重视,导致患者走失,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5、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无带教监管独立操作,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6、护士责任心不强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士工作表现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责任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如:标本漏送,漏发口服药等。 7、护士长现场督导力度不大,对一些经常犯的错误重视程度不够,如:输液病人巡视,各种安全告知后,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的监管等。 8、科室对新上岗护士培训不到位,在专科知识未掌握牢固的情况下急于安排单独值班。 9、护理部对重点环节、重点科室的管理力度不够。,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措施,1、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先对医嘱进行认真查对,发药后让家属签字,以利核对。 2、严格执行遵守“三查八对”制度,确保各项治疗及护理的准确无误。科室应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细化查对制度执行流程。因为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 3、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对躁动病人科室应酌情应用安全约束带或床档防止坠床,悬挂安全警示卡,对身体虚弱病人活动有人搀扶,对输液病人加强巡视等,防止发生意外,对老年病人加强监管,与家属沟通,告知家属走失高风险因素,加强管理。,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措施,4、科室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了解病人和自己的权利,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对一些特殊用药一定要有安全警示,按医院统一规定做标示加以提醒,认真落实操作前、中、后的查对。 5、科室加强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重点加强对本科疾病的常规培训,制订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不定时抽查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科室对未掌握标准、规范及操作流程的新护士不要急于排班,加强带教培训及安全监管,防止私自独立操作,引发不良事件。 6、护士长加强安全管理,每月召开安全会议,提高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将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烫伤、压疮、走失、跌倒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7、护理部对各科室安全工作加强监管,定期下科对核心制度的落实、安全防范管理的落实进行监管,促进各科安全管理规范落实。,住院患者满意度及知晓率分析,存在问题,1、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健康宣教时,讲解不详细。 2、对住院期间护士巡视病房、观察病情频率不够,特别夜间护士巡视不及时。 3、对病房环境及卫生情况不太满意。 4、对护士的操作水平不太满意。,原因分析,1、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对护理工作缺乏热情,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缺乏,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 2、个别科室人员责任心差,未能完成好本职工作。 3、病房卫生打扫不彻底(特别是卫生间卫生不到位)。 4、我院护理队伍整体水平不够高,特别是新入院及新入科的护士护理技术及理论知识掌握不好。,整改措施,1、各科室护士长质控员发挥检查作用和质控效力。 2、加强业务学习及对各项知识及技能进行培训、考核。 3、合理排班,将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患者较多科室,均已安排小夜班,以缓解夜班工作压力。 4、加强科室人员工作责任心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压疮分析,压疮的处理,1、护理人员对新入院、转入、大手术及压疮高危患者,在入院时进行了严格的皮肤检查及压疮风险评估, 发现压疮者填写压疮情况报告表(院外带入压疮应有家属确认签名)及压疮防治监控记录表,压疮情况报告表在24小时内上报压疮管理小组,压疮管理小组人员于24小时内到现场检查情况,杜绝了压疮的漏报。 2、根据Braden评分法对住院高危患者进行连续的压疮风险评估。对于条件符合难免压疮的患者,护士长或责任组长立即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并制定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压疮申报表在24小时内上报压疮管理小组,压疮管理小组人员于24小时内到现场检查核实情况,并指导临床护士预防压疮。杜绝院内压疮的发生。,压疮的处理,3、对院外带入压疮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主要措施有 (1)定时检查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及时翻身,减少组织压力。 (3)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无皱褶、无渣屑,污染后及时更换。 (4)使用气垫床。 (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6)在骨隆突处和身体空隙处垫软枕。 (7) 压疮部位给予外科换药。 (8)床头悬挂防压疮标识,提醒护理人员积极采取措施,同时提高患者家属防范意识。,存在问题,1、压疮风险评估个别评分有错误。 2、压疮防治措施有的未落实到位,如未悬挂标识,患者营养支持不到位,患者家属宣教不到位。,整改措施,1、进一步深化学习压疮防范相关制度,学习标准,严格掌握评分标准,正确评估高危患者的压疮风险,保证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达到100%。 2、发现压疮或高危患者及时通知护理部,并上报报告表和风险预警表,杜绝压疮的漏报。 3、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六勤”: 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4、夯实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的“三短”“六洁”,及时整理及更换床单元,保持整洁、干燥。,整改措施,5、对不同风险程度的高危患者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在骨隆突处和身体空隙处垫软枕等。 6、上报压疮高危患者,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及时评估参照以往评分结果,动态观察皮肤的变化,必要时申报难免压疮,完善压疮高危上报程序和压疮上报程序。 7、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掌握病房高危患者的动态变化,及时给与指导意见。 8、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正确使用压疮防护用具和材料,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追踪评价,三季度无院内压疮发生,外带压疮6例,出院时均痊愈,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分析,存在问题:,1、护士对危重病人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护士对基础护理中护士应承担的角色认知程度不足,致使实施基础护理时存在消极态度,导致基础护理质量难以提高。 2、重治疗而忽视基础护理 部分科室当班护士只重视治疗性护理,而忽略了基础护理,如压疮预防,床上擦浴、助患者床上大小便等,护士没有亲自去做而是依靠患者家属去完成。 3、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必须保证全面、真实、完整、及时、准确,是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疾病治疗护理经过及其治疗效果的原始记录,也是断定医护人员医疗行为是非以及诊疗措施实施情况的凭证。同时为举证倒置提供了重要依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护理记录成为法律上的一种证据。这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临床观察,专科护理知识欠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改进措施,1、转变护理理念 基础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要摒弃职业冷淡,体察患者的痛苦,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境,科室加强培训,重新认识理解基础护理的内涵,加强对护士服务意识教育,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提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护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解决患者的护理需求,满足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保证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2、加强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不定期组织学习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责班组长每天检查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修改。必须从法律角度严肃对待,真实、客观的书写各种护理文书。护理记录单上各项数据要准确无误,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应保持一致,以免贻误病情造成医疗纠纷。,改进措施,3、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凡是对患者施行的侵入性操作操作前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清楚并征得同意后, 方可施行,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例如约束带的使用等等. 4、加强基础护理质量 尤其是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科室护士长必须每天参加或检查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督促按时按量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5、认真做好新患者的入院介绍和安全知识宣教 患者的管理:患者入院或转科时,护士认真做好入院评估,尤其是皮肤的评估,对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问题认真做好护理记录,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陪护管理:对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嘱其留伴或者请陪护看护。凡是烦躁患者,除常规使用床栏外,还要对其双上肢进行保护性约束(需征得家属同意)。凡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或转科时,必须有医护人员护送, 防止发生意外。,输血护理质量分析,存在问题,1、少数护士对输血知识掌握不全,输血时间、输血速度了解不足。 2 、输血记录不规范、不完整。( 1 ) 医师字迹潦草,开出的配血单字迹难辨,采血时核对只重视床号、住院号,结果交回的报告单名字有不符现象。( 2 )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有空项 、缺项或者填写不规范,急诊输血时,空格就更多,不规范填写为用 ( +) 、(一)来表示阳性或阴性 。( 3 )病历中存血记录不详细,输血指征、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记录不全,输血反应时只是记录处理过程,而后处理的结果情况和分析无记录。( 4 )输血记录单中血交配结果记录不规范,填写不完整,发血、接收者漏签名,漏记发血时间。( 5 )对于输血治疗效果病历中无分析记录。,存在问题,3、输血管理不到位。( 1 )对于输血反应输科室无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原因及整改措施的记录。 ( 2 )检验科虽指定专人负责输血管理工作 ,但输血反映无登记。 ( 3 )输血治疗,尤其有输血反应的病例交接班记 录中无记载,易造成接班医师不知情。空血袋管理不规范,检验员未将由专用医疗垃圾袋包装的血袋放置在固定的地方,只是随便一放,医疗垃圾交接记录不全。,整改措施,1、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规范病历书写。( 1 )根据输血技术规范,给受血者采血时应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如遇名字不清,及时更正,避免报告单名字不相符而出现纠纷。 ( 2 )输血前详细告知输血目的及风险,获得患者的理解,使其在同意书上签名,同时医护人员必须认真规范填写输血同意书,各项检测填写应规范完整,如果当时未出报告,事后应及时补填。 ( 3 )该入病历的各种报告单、检验单必须及时粘贴,免遗漏造成不良后果。 ( 4 )输血记录医护人员书写应详细,对输血指征、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输血过程有无输血反应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对不良反应的处理、处理后结果、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要如实记录。 ( 5 )检验人员对输血前的各项检查、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结果应认真规范书写,发血者、接收者应核对签名。,整改措施,2、加强输血管理工作。( 1 )制定合理的流程及详细的操作规程,规定人员采血送检,并当面核对。 ( 2 )建立输血文案保管制度,对记录血液入库、配血、发血的全过程的资料应完整保存,保证其可追溯性。( 3 )对于输血不良反应科室应开展讨论,分析,排查原以消灭隐患。 ( 4 )做好安全管理,对空血袋、输血器须严格按照医疗垃圾分类管理方法管理,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送检验科置固定点保存,并做好登记、处理记录。,整改措施,3、开展输血知识培训。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输血知识的培训,使其全面掌握输血知识和技能,熟悉成份血用途、作用、存贮时间、输血注意事项等。不断更新输血、用血新知识新方法,更合适地选择成份血,减少风险,从而减少纠纷发生,使临床输血更安全。,整改措施,4、规范输血技术操作。护士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室温下放置最多不得超过3 0分钟,输注速度要根据成份血、患者病情及年龄区别对待,血小板输注速度宜快,白细胞速度应缓慢,新鲜血浆速度不超过每分5-10m l,浓缩红细胞的输注时问最长不超过4小时。血小板输注前应缓慢摇动血袋,注意有无聚集颗粒,大量输血时,每输入800m l应更换输血器,以减少污染的机会。当护士一人值班无法行双人核对时,应找当班医生帮助核对,以免发生差错 。,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