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鞘瘤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10777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叉神经鞘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叉神经鞘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叉神经鞘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片病例,病例一,患者男,影像号: ,主诉: ,,结论:,病理结果:三叉神经鞘瘤,三叉神经鞘瘤,常于3060岁出现临床表现。三叉神经鞘瘤为起源于三叉神经半月节或三叉神经鞘的脑外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2%1%,占颅神经鞘瘤的4%6%,其发病率仅次于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起源于三叉神经根的肿瘤常位于小脑脑桥角区,起源于三叉神经节的肿瘤位于中颅窝,发生于中颅窝半月节的肿瘤位于硬膜外,由于受硬脑膜的限制,一般病灶相对较小,实性瘤体较多,形态规则,边界清楚,有完整或部分完整肿瘤包膜。发生于后颅窝神经根部肿瘤位于硬膜内,由于不受硬脑膜限制,往往瘤体较大,呈膨胀性生长,易发生囊变,故囊性瘤体较多,往往边界较模糊,多无肿瘤包膜。,三叉神经鞘瘤,骑跨于中后颅窝之间呈哑铃状是三叉神经鞘瘤典型的形态特征。肿瘤可突破颅中窝底而突入颞下窝,肿瘤亦可膨胀性生长而岩骨脊伴有岩骨尖骨质的吸收。,三叉神经鞘瘤,三叉神经鞘瘤的MRI信号无特征性表现,肿瘤为实性时呈等T1或混杂T1、长T2信号,肿瘤为囊性时则呈长T1长T2信号。肿瘤周围几乎无水肿。增强MR扫描时实体肿瘤为均匀强化,囊性肿瘤为环状、结节状强化。,听神经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是颅内神经瘤最多见的一种,占颅内肿瘤的712,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是良性肿瘤。,听神经瘤,肿瘤主体在桥小脑区,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病侧第VII和第VIII神经束增粗,与肿瘤主体无明确分界,增强后可见两者相连,很有特征性。,听神经瘤,大多数患者内听道扩大,肿瘤可呈实性、囊实性及囊性,增强MR扫描时实体肿瘤为均匀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囊壁环状强化。 第四脑室受压变形,脑干及小脑可变形移位。,三叉神经鞘瘤与听神经瘤鉴别,由于三叉神经瘤的信号与听神经瘤相似,所以二者之鉴别只有赖于肿瘤的部位以及临近骨改变。三叉神经瘤通常居桥小脑角的上部,中心位置偏前方,三叉神经鞘瘤多骑跨于中后颅窝呈哑铃状生长;肿瘤侧颞骨岩尖有骨破坏或中颅凹有骨缺损。三叉神经增粗而第VII和第VIII神经束无增粗。横断位并冠状位扫描有助于显示上述肿瘤的特点。,病例二,患者男,影像号: ,主诉: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最大连合纤维,位于大脑纵裂底部,组成胼胝体的纤维向两半球内部的前、后、左、右辐射,连系额、顶、枕、颞叶,形成两侧侧脑室顶部。在MR矢状位上胼胝体呈典型的曲线状,边缘光滑,其嘴、膝、体及压部均清晰可辨,其后端叫压部,中间叫体,前方弯曲部叫膝,膝向下弯曲变簿叫嘴。胼胝体形成顺序是膝部最先形成,继而体、压部形成,嘴部最晚形成。,胼胝体发育不良是常见的闭合性颅脑畸形,包括胼胝体缺如或部分缺如。胎儿感染或缺血是胼胝体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胚胎早期的宫内感染、缺血等原因可使大脑前部发育失常,致胼胝体缺失,晚期病变致胼胝体压部发育不良。部分缺如多见于压部和嘴部缺失,其次为体部,单独的膝部不发育罕见。,MRI 矢状面 T1WI 可清晰显示胼胝体部分或全部缺如,以压部受累最多,横断面及冠状面 T1WI 显示双侧侧脑室分离、扩张,双侧脑室前角、后角和体部间距增宽,第三脑室抬高,可介于两侧脑室体部,影像上需与其他因素所致的胼胝体缺如、变性相鉴别,例如肿瘤性病变,胼胝体出血、梗塞,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等。先天性胼胝体发育不全根据胼胝体发育顺序,多见于压部和嘴部缺失,其次为体部,而其他因素所致胼胝体病变可出现在任何位置。,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