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摄影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1071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摄影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乳腺摄影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乳腺摄影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乳腺摄影技术,2,概论,3,乳腺摄影属于软X线摄影 软X线:40kV以下(1525keV是产生乳腺X线吸收差异的最佳能谱范围) 特点: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穿透物质的能力较弱,增大X线对比度 适于组织器官较薄、不与骨骼重叠、有效原子序数较低的组织 乳腺:腺体 、脂肪,组织密度差异小 普通X线摄影无法清楚显示,4,设 备 1钼靶X线机 机架:C形臂、球形臂 阳极靶面:钼、钼铑双靶、钼钨双靶 钼靶:成像平均厚度较薄的乳腺 钼铑双靶、钼钨双靶:致密型乳腺、巨大乳腺及钙化较多 2摄影条件: 2040kV 4600mAs双焦点 (0.3/0.1) FFD(焦肢距) 5065cm 3滤过板 : 钼、铑、银等 4. X线接收装置 : 屏-片系统、IP(光激励存储荧光体)、荧光体-电荷耦合器成像板、碘化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非晶硒平板探测器,5,设 备 5. 增感屏 : 高清晰型增感屏单屏(后屏) 6. X线胶片:值大的乳腺专用X线胶片,并注意屏-胶光谱匹配 7. 滤线栅:线型(栅比4:15:1,栅密度30 50L/cm)和高通多孔型 8. 压迫装置:减少乳腺厚度,固定乳腺,消除运动伪影 8. 曝光: 手动曝光 自动AEC 全自动 AOP 9. 辅助系统 立体定向活检系统 数字合成体层成 像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系统 放大摄影等,6,7,适应证与禁忌证,乳腺癌普查 1适应证 发现有乳腺肿块或结节者;排除了垂体病变的乳头溢液者乳腺癌高危人群和35岁以上女性的普查,一般35岁以上每1 年检查1次;一侧乳腺癌手术后随访对侧乳腺;曾作隆胸手术,疑植入的假体有异常者。 2禁忌证 怀孕为相对禁忌证,8,乳腺摄影注意事项,1.核查申请单,应平静呼吸屏气曝光 2.必须做好确切的方位标记以利于识别 3.采用多变的体位进行摄影,双侧对照 4.使用压迫器适当加压,乳腺变薄,密度均匀,减少曝光条件 5.避免加压不当而使乳腺皮肤发生皱褶 6.一般应将乳头置于切线位 7.发育、生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尤其kV值,9,曝光条件: (1)青春期乳腺各组织对比度较低,一般用3234kV、5060mAs (2)哺乳期乳腺:排空乳汁,较大条件 (3)有哺乳史,乳腺处于静止状态者,用2832kV,4050mAs (4)老年妇女选用2530kV,3040mAs,10,8.对于巨大乳腺应用分段拍片法 9.在月经后1周左右进行乳腺摄影影像最清晰,激素水平最低 10.影前,技师应观察受检者乳腺的外形和皮肤,并进行触诊(坐位或仰卧位,自内上-内下-外下-外上-腋部-乳头乳晕中央区-锁骨上区,用25指端最敏感的指腹平行方向触摸,手指并拢,注意切勿抓捏),11,乳腺摄影体位,12,内外斜位、头尾位、90侧位 夸大头尾位、乳沟位 乳腺恶性肿瘤在乳腺的外上象限发生率最高,因此内外斜位和头尾位作为常规位置,其他位置作为附加位置,13,乳腺内外斜位(MLO),1.最佳摄影体位2.体位 摄影台与被检侧胸大肌平行,即与水平面成3060角。被检侧上臂抬高,被检侧紧贴摄影台,被检侧乳腺置于摄影台上,并包括腋部乳腺组织、胸大肌及腋窝前部。调整压迫器加压,同时避免皮肤出现皱褶。乳头呈切线位。 3.中心线经被检侧乳腺内上方射向外下方,垂直于摄影台。 4.照片显示 乳腺、部分胸大肌及腋窝组织(淋巴结)均可显影,14,15,乳腺内外斜位 侧斜位 (medio-lateral oblique,MLO ),16,乳腺内外斜位,17,乳腺头尾位 轴位 cranio-caudal,CC,1.体位 摄影台平行于水平面。向上提升被检侧乳腺,置于摄影台上,检查侧胸壁紧靠摄影台,调整压迫器压紧乳腺,乳头呈切线位。若将患者体位向对侧旋转1015角,腋尾腺体组织显示良好。 2.中心线 自上而下,中心线经乳腺上方射向下方,垂直摄影台。 3.照片显示 乳腺及部分胸大肌可显影。,18,19,乳腺头尾位 轴位 cranio-caudal,CC,20,乳腺头尾位,21,1.体位 摄影台垂直于水平面,摄影台置于被检侧乳腺外侧,被检侧乳腺紧贴摄影台,调整压迫器加压,乳头呈切线位。 2.中心线 X线呈水平方向,经乳腺内侧射入外侧(ML),垂直于摄影台。 3.照片显示 乳腺及部分胸大肌显影。,乳腺90侧位 内外侧位ML 外内侧位LM,22,乳腺90侧位 内外侧位ML 外内侧位LM,23,THE END,24,其他摄影技术,25,一、定点压迫摄影,定点压迫摄影(spot compression radiography)常在普通乳腺摄影之后,对密集组织区域的模糊或不明确的可疑病灶进行补充检查。 使用小压迫器,压迫局部感兴趣区,可使感兴趣区厚度有更大幅度的减小,减少重叠,是常规位置的补充。 通常结合小焦点放大摄影来提高乳腺细节的分辨率。,26,27,二、放大摄影,放大摄影(magnification radiography)提高空间分辨力,可精确地观察病灶密度或团块的边缘形态和内部结构,更好地显示钙化点的数目、分布和形态,有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通常在普通摄影后,对可疑病变区域进行放大摄影。被检侧乳腺和影像接收器之间放置一个放大平台,间距30cm。所用X线管焦点通常为0.1,放大倍数常为1.5、1.8。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保证最好的放大效果和优化锐利度。,28,三、夸大头尾位,夸大头尾位(exaggerated craniocaudal,XCCL ),能显示包括大部分腋尾的乳腺外侧部分的深部病变。起始体位如同常规的CC位,受检者转动身体,使外侧的深部组织放在乳腺托盘上,使两肩位于同一水平上。,29,30,四、乳沟位,乳沟位(cleavage,CV),双乳腺压迫位是用于增加乳腺后内深部病变显示的体位,技师站在受检者身后,将双乳放在暗盒托盘上,向前牵拉双侧乳腺的所有内侧组织,以便乳沟成像。,31,32,五、人工(植入物)乳腺摄影,人工(植入物)乳腺摄影常规采取头尾位和内外斜位,需手动设置曝光参数,压迫程度受植入物的可压迫性限制。除此之外,应加照修正的内外斜位和头尾位,即将植入体推向胸壁,使假体避开压迫范围,对前方的乳腺组织加压摄片。,33,六、乳腺导管造影,通过乳腺导管将对比剂逆行注入乳腺导管系统,然后摄片显示乳腺导管及乳腺组织。 适应证主要是乳头异常溢液患者。禁忌证为急性乳腺炎患者;怀孕为相对禁忌证。 对比剂一般使用30%60%的泛影葡胺或300 mgI/ml的碘海醇、优维显等。选用46号磨平注射针头(连接12 ml注射器)或淋巴造影插管、颌下腺造影针头或特制的导管。,34,六、乳腺导管造影,造影方法 造影前,清除患侧乳头表面的分泌物,常规消毒,找出溢液或与肿块相应的乳管开口。 用一手固定乳头,另一手持缓缓插入该乳管开口,一般进针不超过1cm,注入对比剂0.52 ml,至患者有胀感时停止注射。 注射完毕后,立即拍摄头尾位和内外斜位X线片。,35,36,乳腺数字X线摄影,37,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FFDM,使用平板探测器,应用自动参数选择(AOP)技术,根据乳腺厚度、密度,自动转换阳极靶面(钼靶或铑靶),自动选择X线曝光条件( kV和mAs),产生数字化图像,并可利用数字化三维立体定位系统进行病灶活检或作病灶导丝标记切检。 对簇状微小钙化的敏感度很高,能清晰显示乳腺皮肤、皮下组织、血管、腋淋巴结等结构,能较清晰显示肿块、钙化等病变征象,帮助病变定性。,38,相位对比乳腺摄影 PCM,当X线穿过密度不同组织的边界时发生相位移动,导致了X线的轻微折射。 使用PCM乳腺机,使用适当的焦点尺寸、适当的放大率、适当的CR读取精度、适当的放大再还原程序以及适当的高精度打印(硬拷贝阅读)等,使折射线和正好通过边界的直射线在成像板上得以重合,该边界的投影就能得到更多的X线剂量,从而使边界影像得到强化,提高了影像的锐利度。通常使用0.1的焦点、1.75倍的放大率。,39,数字乳腺体层合成 DBT,是一种3D成像技术。它通过多角度曝光,获得乳腺在不同角度下的图像,然后将其重建成一系列高分辨率的体层图像。重建出来的X线体层合成图像,消除了2D乳腺摄影成像中组织重叠和结构噪声的问题。 检查时,按照标准方式压迫乳腺,保持乳腺固定,X线球管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通常15)进行旋转,每经过一定的角度(3)曝光一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数字图像,根据不同角度下的摄影数据重建出一系列无组织重叠的体层图像。,40,对比增强数字乳腺摄影技术 CMM,又称为对比减影乳腺摄影技术,注射对比剂前后进行数字摄影,通过数据相减得到减影图像 时间减影模式 双能量减影模式,41,立体定位活检,数字乳腺机的计算机系统可在三维平面上计算出病灶的精确位置,并且自动定位活检针,以便于进行活检等临床操作。 其原理是X线在垂直于压迫平面时拍摄一张定位像,再分别于+/-15角拍摄两幅图像,根据所造成的视差偏移,数字乳腺机工作站自动计算病灶深度,并自动将活检针准确定位病灶,活检针刺入病灶后,直接取出病灶组织标本,或者释放导丝以引导外科手术等。,42,数字乳腺摄影动态范围宽,密度分辨率高,能对图像进行多种后处理,特别适合乳腺组织的检查,所需辐射量比屏/片乳腺摄影少,而且能更早发现病变。数字乳腺摄影有助于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能准确检出微小钙化灶,提高判定乳癌的可靠性。数字乳腺摄影能支持远程会诊,将图像资料以数字形式传送,能满足远程会诊必需的数字影像资料,从而正在逐步替代屏-片乳腺摄影。,43,乳腺摄影的质量控制,44,一、影响乳腺影像质量的相关因素,1.压迫 2.曝光 3.对比度 4.清晰度 5.噪声 6.伪影 7.准直,45,二、乳腺影像的综合评价标准,以内外斜位为例 诊断学要求标准:胸大肌显示充分,胸大肌的下缘能显示到后乳头线;乳腺无下垂,乳头呈切线位显示;乳腺腺体组织充分显示;腺体后部的脂肪组织清晰显示;乳腺下皱褶分散展开;不出现皮肤皱褶;左、右乳腺照片影像对称,呈菱型。 影像细节的显示要求:能显示0.2mm的细小钙化灶。 被检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被检者的体表入射剂量(乳腺压迫厚度5cm,有滤线栅):3mGy,46,乳腺疾病的最终诊断应依赖于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 乳腺超声检查,对人体无创伤,检查快捷、重复性强,有助于鉴别肿块的囊、实性,彩超可以显示病变血流特征。,三、乳腺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47,CT检查具备高密度分辨力,有益于观察病变形态、结构、钙化等情况,还有助于发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MRI检查使用专用乳腺表面线圈,多方位、多参数成像显示病变,MRS技术还可以检测病变区域胆碱水平的变化。CT及MRI可以进行增强扫描,观察病变血供特征有助于定性。超声、CT、MRI影像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可以提供病理诊断。,48,乳腺MR图像,49,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