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防治进展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10021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型糖尿病防治进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型糖尿病防治进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型糖尿病防治进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型糖尿病防治进展,1,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一、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2,二、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CDS慢性并发症调查组报告,在三甲医院中住院的2型糖尿病 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 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3,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根据ABI检查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高达19.47%23.80%。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大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的,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二、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4,在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8%视力丧失。2001年CDS对中国大城市24,49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眼病者占35.7%。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二、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5,2001年我国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病率为34.7%。,二、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6,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的患者无症状。2001年国内住院患者调查发现,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在吸烟、年龄超过40岁以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更高。,二、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7,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1999),一、糖尿病的诊断,8,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一、糖尿病的诊断,9,2010年ADA指南已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2011年WHO也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切点诊断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二、关于用HbA1c诊断糖尿病的问题,10,糖尿病共分4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三、糖尿病的分型,11,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一、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级预防概念,12,(一)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干预策略1. 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主要取决于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和可改变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度。2. 由于资源的限制,预防2型糖尿病应采取分级干预和高危人群优先干预的策略。,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二、2型糖尿病防治中一级预防的策略,13,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14,(1)有糖调节受损史; (2)年龄45岁; (3)超重、肥胖(BMI24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 (5)高危种族;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史; (7)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HDL-C0.91mmol/L(35mg/dl)及TG2.22mmol/L(200m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病史者; (11)BMI28kg/m2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12)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13)静坐生活方式。,高危人群的定义:,15,(三)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四)药物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的手段预防糖尿病。,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并定期随访以确保患者能坚持下来;定期检查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给予适当治疗。,16,三、2型糖尿病防治中二级预防的策略,(一)血糖控制,对新诊断和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严格控制血糖的策略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17,三、2型糖尿病防治中二级预防的策略,(二)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指南建议在没有明显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降糖、降压、降脂(主要是降低LDL-C)和应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18,(一)血糖控制,强化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已经发生的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背景期视网膜病变、微量白蛋白尿)进一步发展的风险。,在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和已经发生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要充分平衡血糖控制的利弊,在血糖控制目标的选择上采用个体化的策略。,四、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级预防的策略,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19,(二)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对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和已经发生了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个体化血糖控制的基础上采取降压、调脂(主要是降低LDL-C)和应用阿司匹林的措施来减少心血管疾病反复发生和死亡,并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 变的发生的风险,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20,一、基本原则,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通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糖尿病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二、教育和管理的目标,21,三、教育的内容,1. 疾病的自然进程。 2.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3. 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 急慢性并发症。 4.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5.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和饮食计划。 6. 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7. 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 素治疗及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2,三、教育的内容,8. 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测定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 9. 自我血糖监测、尿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等具体操作技巧。 10. 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的具体技巧。 11. 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的应对措施。 12. 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3,(一)HbA1c,(二)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时间点,(1)餐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基础、餐时或预混胰岛素的患者。,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四、血糖监测,24,(2)餐后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餐时胰岛素的患者和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血糖者。在其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可通过检测餐后血糖来指导针对餐后高血糖的治疗。(3)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二)自我血糖监测,25,(4)夜间血糖监测:用于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特别在出现了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时应监测夜间血糖。(5)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应及时监测血糖。(6)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二)自我血糖监测,26,五、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的监测,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7,一、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28,二、2型糖尿病高血糖控制的策略和治疗路径,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2 型 糖 尿 病 高 血 糖 治 疗 路 径,29,30,营养素 (一)脂肪1. 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饮食总能量的30%。2.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应超过饮食总能量的10%,不宜摄入反式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是较好的膳食脂肪来源,在总脂肪摄入中的供能比宜达到10%20%。可适当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但不宜超过总能量摄入的10%。3. 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300mg/d。,2型糖尿病的 医学营养治疗,31,(二)碳水化合物 1.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 2. 低血糖指数食物有利于血糖控制。 3. 糖尿病患者适量摄入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是安全的。 4. 每日定时进三餐,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2型糖尿病的 医学营养治疗,营养素,32,(三)蛋白质 1.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个体,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占供能比的10%15%。2. 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宜限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8g,从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起,即应实施低蛋白饮食,推荐蛋白质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6g,并同时补充复方-酮酸制剂。 3. 摄入蛋白质不引起血糖升高,但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反应。,2型糖尿病的 医学营养治疗,营养素,33,(四)饮酒 1.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饮酒时需把饮酒中所含的热量计算入总能量范围内。 2. 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一份标准量为:啤酒285ml,清淡啤酒375ml,红酒100ml或白酒30ml,各约含酒精10g)。 3. 酒精可能诱发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2型糖尿病的 医学营养治疗,营养素,34,(五)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首先达到为普通人群推荐的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即14g/千卡。 (六)盐1.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内,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摄入量。 2.限制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例如味精、酱油、加工食品、调味酱等。,2型糖尿病的 医学营养治疗,营养素,35,1. 运动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2. 血糖1416mmol/L、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者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3. 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如1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研究发现即使进行少量的体育运动(如平均每天10分钟)也是有益的。,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注意事项,36,4. 每周最好进行2次阻力性肌肉运动,训练时阻力为轻或中度。联合进行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可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 5. 运动项目要和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 6. 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应建议患者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注意事项,37,一、口服降糖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5、DPP-4抑制剂;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TZDs、-糖苷酶抑制剂。,二、胰高糖素样多肽1,艾塞那肽可以使HbA1c降低0.8%,利拉鲁肽的疗效和格列美脲相当。,高血糖的药物治疗,38,三、胰岛素,高血糖的药物治疗,39,胰岛素的起始治疗注意事项: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后HbA1c仍大于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三、胰岛素,高血糖的药物治疗,40,胰岛素的起始治疗注意事项:对新发病且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用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起始胰岛素治疗。,三、胰岛素,高血糖的药物治疗,41,一、糖尿病肾病变,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失明,三、糖尿病神经病变,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五、糖尿病足,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2.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42,愿你我携手共筑糖尿病患者 健康长城!,谢谢大家,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