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事迹材料7篇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50635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巾帼事迹材料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巾帼事迹材料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巾帼事迹材料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巾 帼 事 迹 材 料 7 篇巾帼事迹材料 7篇篇一身为女性,我从不囿于性别的差异而降低工作标准,我怀着对家乡建设事业的热爱,用满腔热情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全力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和最卓越的服装企业之一。创业:上海滩上的美丽梦想我叫*,1983 年毕业于师范院校,成为省外贸中专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安稳的工作环境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快乐,女人对美丽的追求是永远的,从小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穿漂亮的服装,上大学时也曾学着设计自己的服装,而且这个梦想从来就没有改变。1995 年,我通过考试成为 *省外贸公司服装部的一员,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拥有了固定国外客户,1997 年,外贸业绩名列公司前茅,我被评为“优秀业务员”并公派到美国业务考察。*地区做外贸与其它发达省市相比悬殊明显,面辅料供应商主要在江浙一带,做服装的工厂也大都在浙江平湖和江苏几个城市,*地区的资源基本用不上,再加上公司的条条框框也比较多,所以当时的我有种手脚被绑住,不能自由发挥的感觉,于是我开始萌生了创业的念头。1999 年美国过的春节,当我与客户表明我的计划后,很多国外客户都表示赞成和支持。有了客户的定心丸,2000 年初我辞去 *省外贸公司的工作,只身来到上海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上海滩上闯事业,这对于已经三十七、八岁的我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从 2000 年到 2004 年间,经过不懈努力,公司也从当初的几人发展到几十人,业务量也是年年番翻。回乡:打造企业自主品牌2004 年底,外贸形势正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很多江浙一带做外贸服装出口的工厂开始高薪雇用懂外语的人做业务员,直接向客户找订单,而做外贸的贸易公司也在开始尝试供应链的另一端,即开服装工厂。我意识到这是该重新决择的时刻。一方面,我保持与原来的合作工厂的关系。另一方面,我开始在稍边远的地区找工厂,同时开始有意回家乡发展。2005 年,我被应邀回家乡怀宁考察,深感家乡建设的变化与潜力不容错过。2006 年,我下定决心在家乡买地开工厂。要想做成规模企业,和大企业接轨,就要有一流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于是我高薪聘请高级管理人员和技师,打造自己特有的企业品牌,同时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在此基础上,订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各人各岗位有章可循、人尽其责。企业靠管理,管理出效益。在管理上,更注重人性化管理,做好福利保障。为了提高员工归属感和责任感,2011 年 12 月份完工建成怀宁县工业园目前最好的职工宿舍。2012 年,公司计划将年产能提高到 150 万件以上、产值达 1 亿人民币。公司计划在两年内将职工数增至 1000 人,年产能提升至 600 万件,年产值达 3 个亿。我们拥有一支稳定、年轻且富有激情的管理团队,希望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和最卓越的服装企业之一。责任:“大爱”下的社会使命一直以来,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勇挑重担、遵纪守法,多次被评为示范企业,年产值逐年翻倍。我以为,企业的发展跟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心是分不开的。美裕服装时刻本着“致力于美化百姓生活,富裕广大员工”的社会使命,大量吸收下岗职工及困难职工就业,公司现有职工 500 余人,其中下岗职工近 200 人。 2011 年 4 月 30 日,由我发起的怀宁县纺织服装商会正式挂牌成立。目前会员单位已达 45 家,我们抱团进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努力打造本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篇二我叫*。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我深谙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所以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就刻苦努力学习,然而就在我带着希望满怀信心地投身中考时,命运给我开了一个玩笑,因 8 分之差与梦寐以求的中专失之交臂。从“落榜生”到“女能人”生性倔强、落榜不落志的我并不甘心就这样被打败,时刻我都在思考着自己如何实现我人生的梦想。在中考落榜后的那段时间里,我每天奔波在乡村的小道上寻找着成功的希望。当看到村里还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贫困连小学都没有读过时。我深知没有知识的痛苦,于是家里的客厅成了教室、吃饭的桌子成了课桌,挨家挨户地走访宣传,小山村里第一个扫盲辅导班成立了。两年时间里我培养了几十名学生,使他们从目不识丁到能看书、读报、写信交流。1984 年我以高票当选为望江县沈冲乡菩堤村两委干部,并担当计生专干的重任。我用特有的女性的柔情和博大的爱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人性化工作作风以及国家政策的正确把握,使得该村的计生工作连年被评为县乡先进。在村两委工作期间,我通过走村串户,深刻的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尽快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意识到农业要增产增收,只有靠科技兴农。80 年代初期,人们对科技兴农还仅仅是个概念。广大农民除了知道种庄稼要下下肥、打打农药、治治虫以外,对保增收、抗击水稻、棉花病虫害的杀菌剂、植物调节剂根本不懂。于是我有了在农村创办农业技术服务部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念头。丈夫把多年积蓄准备用来建房子的资金全部交给了我,让我投入到创办农技服务部上来。当时在农村创办农技服务部可谓是一件破天荒的新鲜事,除了一些乡镇有农技站外,在全省村一级的农技服务部尚属首家。之后,落榜不落志的我,很快成了家喻户晓的女能人。田间地头上的“农民知音”创办农技服务部之后,我义务为村民传授农技知识,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朋友如何科学施肥、用药。如何改良新品种等。在长期的深入田间地头的实践和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工作中,我渐渐地意识到农村普及农业知识、改良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科技兴农势在必行。但是以村级经营的模式无疑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受益,我把目光投向了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望江县城区。2000 年,我通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调研后,决定在县城租下门面,将我经营的农技服务部更名为惠民良种经营部。从此,真正开始了我创业的人生新篇章。经营部正式建立后,我清楚地知道为农村老百姓输送优良的农作物品种,确保农民生产万无一失是责任和使命。于是我经常亲自送技术下乡,并聘请专家免费为老百姓培训,很快我就成为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知音,我的生意也越做越火。2000 年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常规棉种将被新型的抗虫杂交棉种取代。为了及时推广新品种,我将惠民良种经营部注册成为*省望江惠民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了使公司产业做大做强,我调研考察,结合县情加大产业投入,将农技知识在全县全面推广,很快建立起四十多家惠民农资连锁店。为了让农民朋友享受到惠民农资公司的技术服务,惠民农资公司在县城香茗山路成立了惠民植保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的成立不仅使农村土地流转得到了更好的利用,而且让广大的农民朋友享受到惠民公司及合作社高薪聘请的专家提供免费的服务。今年合作社为 28 户社员创造效益 12 万多元。感恩于心回报社会在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不忘记回报社会和人民,我公司 90%的人员是下岗职工,从而解决了几十名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在 2008 年汶川发生的“512”地震时,我组织和号召惠民农资公司全体员工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向灾区人民献上了代表他们爱心的捐款。除此之外,我们还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篇三“向儒家孔子学做事,拿得起;向道家老子学做人,放得下;向兵家孙子学谋略,选得准;向法家韩非子那样去执行,坚定的执行力”。信念还在,目标就不会遥远我叫*,出生于一个家族式企业的家庭,自幼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但由于父辈的宠爱和偏见,作为女孩子的我却没能在家族企业中谋得一席之位。我毕业于*职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后在供电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员工,这是一份相对安逸的工作,可创业的信念在我的脑海里一刻都不曾消失过。从收费员、基础资料管理专责人,到通讯报道员,我一直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每一个小小的目标,都认认真真去完成,长期的行为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实践经验,为我以后经营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机会总是偏爱那些肯吃苦的人,命运总是给予勤奋者意想不到的奖励。只要信念还在,目标就不会遥远。2004 年,我毅然辞去供电公司的工作,成为一名创业者,家人和同事十分不解,也为我捏了一把汗。其实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好,经营大的事业也好,我们都不妨可以把它当成一个项目来进行,制定目标,周密谋划,风险评估,实施执行,完成总结等。创业过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这样认为。依托新渡镇塑料产业集群的平台,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技术的引时,团队的组建,产品和客户的定位等,我创办了*美翔塑业有限公司。市场是一个无穷大的竞技场,只有不竭的竞争力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创业初期,我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加强完善内部管理,苦练基本功。几年后,产品通过了 QS 认证,公司通过了 ISO9001SGS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自营出品权,产品出口欧洲及东南亚地区。外贸和内销市场并重,我们的产品占据了国内多个市场的份额,成为客户指定的品牌,八年后的今天,我创办的*美翔塑料有限公司,年产值达 2500 万元,并拥有了自己的厂房和自主品牌。2012 年,我又亲手创办了*尚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团队,以争创国内牛排第一品牌为目标,以连锁管理的模式向全国各大城市扩张着版图。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我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培养和引进技术人才,目前公司新品研发能力和配方改良成效,皆为同类产品行业之首。学以致用,企业才有源源不绝的生命力,只要有空,有我需要的课程,我都会不远千里去求学,学习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完善自己,完善企业管理的过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同等重要创业不能只为一已之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体现,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我始终没有忘记那些在我资金不足,场地紧缺之时向我伸出援手的友人,在我情绪低落、疲惫不堪之时给我鼓励的亲人,我用加倍的努力和回报社会作为报答他们的礼物。大沙河洪灾;贫困的大学生,我慷慨相助,偶见素昧平生的官瑞珍独自抚养幼儿,我彻夜难眠,想方设法将她们母子带出了闭塞的山村,安置了工作和住处,并负责孩子上学的一切费用,鼓励她走上了自食其力,自强自立的人生之路。环境不可能因你而改变,你只有不断努力地完善自己,我们要学做一棵树,适应环境,才能健壮地生存,变得枝繁叶荗,与其夭折在瓶颈之下,不如拼出最大的努力,冲出瓶口,你就会发现,原来最困难的时期已经离你而去了。我相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不够执着的信念。篇四我叫*,是土生土长的*县天堂镇人,生长在一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中,父母都是敦厚朴实的农民,从小学到初中,几乎都是在一边读书一边劳动中度过的,放过牛、捶过石子、拉过板车、捡过煤渣。干一份自己的事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苦干巧干大胆干 用心经营事业1998 年,我从丝绸厂调到* 县外贸局工作,本着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刻苦钻研业务,在与农户、客户打交道的环节中显出游刃有余。但是进入新世纪,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集体经济面临着改革的严峻形势,外贸局当然也不例外。失去工作,失去饭碗、自谋生路,当时我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双双下岗,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我告诉自己千万不能倒下,于是我把压力变为动力。在日本、韩国客人一次来*考察时,我让他们真正审视了一个生意人的诚信。当时,我不等不靠,一试身手,勇敢地干了起来。没有资金,借;没有场地,租;挨家挨户地动员,手把手地指导,于是我开始了家庭作坊式的创业,带领员工剪老化、分级别、去杂质,打包冷藏全凭积累的经验在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倡导“生态绿色” 远销国内外通过几年的打拼,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金, 2007 年我在响肠镇征用了7000 平方米土地建起了标准化厂房、冻库和办公楼,成立了*县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加工薇菜、茯苓等农副产品,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2008 年公司安排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 15 人,解决工厂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 40 人,创产值 700 万元;2009 年安排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 25 人,解决工厂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 37 人,创产值 800 万元;本着不懈努力、艰苦创业的吃苦精神我不断扩大企业规模,2010 年安排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 30人,解决工厂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 38 人,创产值 900 万元;仅凭几十双下岗职工和当地剩余劳动力聚拢起来的手,在 2011 年实现了生产销售产成品 1390吨,销售收入 980 万元的业绩,创利税 180 万元。今年元至 11 月份实现销售收入 1100 万元,利税 200 万元,完成了年初的计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也将随之不断提高,公司的主要产品,当前及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人们的膳食结构有着很大变化,对餐桌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抓住时机,根据当前和今后食品市场的需求,发展天然绿色食品的种植,公司于 2008 年通过建立集中种植场,租用土地 500 亩种植农产品,采取公司加农户模式,迅速带动和促进当地生态环保农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当地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当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最终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献爱心、捐款、帮扶 用爱感恩社会人这一辈子,总要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做一些事情。随着企业发展,我感受到更多的社会责任感。我一直在努力,力求做一个贡献和服务于社会的人,秉持回馈社会的理念,一刻也没有改变,参与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救助弱势群体,从未间断。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企业的发展要不忘社会责任。多年来我为公司周边的村组修桥补路出资出力,为多个孤寡老人奉献爱心,为五保户、贫困户、留守儿童捐款捐物。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大灾大难面前真诚相助,慷概解囊,总计折合人民币三万多元。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拓宽市场,建造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多种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闲散劳力的就业门路,响应政府号召,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争取在五年内实现产值翻番,为* 的县域经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篇五“创业是我的梦想,孩子是我的希望,家庭是幸福的港湾,贡献是衡量自我人生价值的砝码”这是我的人生信条。二十多年来,凭着坚持与拼搏,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到开采煤矿的私营业主,再到农林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以及女村委会主任。我用梅花傲骨的精神书写彩虹样的美丽人生。我叫*,出生于枞阳县义津镇菜籽湖畔。1989 年开始创业,20 多年来,我涉及 5 个不同行业。最初是在村里开了一家小百货商店,开办过服装加工经营店,开设缝纫技术培训班。2000 年先后培训 200 多名女青年。2005 年,带着多年的积蓄,我申请到“怀宁县月山镇小湾石煤矿”露天开采项目,每年可创造的收入超过 50 万元。一年后,随着开采量的加大,石煤矿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对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石煤矿严重污染环境,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挣钱方式足不可取。最终我决定放弃采矿,另谋出路。随着国家富民政策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逐一落实,怀宁县月山镇向荣村开始对黄梅山脚下 150 多亩水域的白云水库对外发包,绿色生态有机食品是国际发展潮流。2007 年 9 月,我注册成立了“*向荣农林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与300 多家农户签下了承包协议,先后承包山林、荒田、荒地 5000 余亩,水面积 150 亩,对此进行综合开发,并制作了生态园区的总体规划。从签下承包协议的那日起,我就知道,这次创业注定是一条风雨兼程之路。没有路,没有电,没有房子,有的只是一片贫瘠荒芜的山场、一座四周杂草丛生的水库,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墓碑、坟冢和山间各种野生动物的吼叫声。修路、架电、盖临时工棚 在用空心砖、石棉瓦搭建的两间不到 40 平方米的工棚内,我一住就是 6 个多月。为了公司的稳步发展,我多次邀请技术专家,来园区实地考察指导,并制定具体开发方案,将园区规划成五大功能区:养殖业生产区,种植业生产区,食用菌生产区,垂钓、休闲、生态旅游区,生态保护区。2008 年,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研究院黑鸡发展基地引进了 4000 只黑鸡,这种黑鸡以全身乌黑而得名,所产的蛋是绿壳,在市场上很少见,营养价值极高。然而许多商家和市民认为黑色是染出来的,绿壳鸡蛋是添加了色素。为了寻找销路,我想尽各种办法,由于没有建鸡蛋保鲜库房,我只好把几千枚到期的鸡蛋敲碎,扔到农庄里的鱼塘喂鱼,损失 10 多万元。把黄梅山小黑鸡送给有饲养条件的农户试养,把绿壳鸡蛋送给周边的群众试吃,用鸡和蛋开发出新菜品无偿送给游客品尝。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我把黑鸡和绿壳蛋背到*、合肥、上海等大中城市,免费送给星级酒店和市民品尝,甚至直接把绿壳蛋无偿提供给大型超市。一年下来,仅送出去的鸡和蛋价值达好几万元。有失必有得,我用诚信和高品质的产品打动了消费者。目前,公司正实行分期计划开发,分项落实,重点以具有特色、高效、生态特征的农、林、水产品构成的生态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农林产业市场化进程,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进行建设与经营管理,根据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进度、休闲旅游业发展实际和社会发展形势逐级推进。5 年来,栽种经济林、速生用材林、风景林、苗木花卉等,共有 10 多个品种,20多万棵;建立了野猪驯养、生猪养殖基地;水里养鱼、水面养大雁、野鸭,岸边休闲垂钓;瓜果蔬菜示范区;农家餐饮:采用沼气能源、园区产品为食材,生态环保,节假日客量超容。为了让更多的农户学习专业技术,近几年我免费举办了多期“农村劳动技能培训班”。 2010 年我组织农户成立了“怀宁县向荣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山林种植、林下养殖、新品种培植等合作协议,300 多家农户在我的鼓励和带动下,年均收入增加了 3500 元,我一手创立的公司由原来 100 万元的注册资本,发展到现有资产达到几千万元的私有企业。篇六*,一个不甘于平凡的女人,从剧院工人到九家美容连锁店的老板,凭借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最初的梦想完美实现。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苦痛化成如今云淡风轻的谈笑,“美丽”事业绽放宜城。创业:“美丽”事业崭露风采创业初期,正是美容行业发展的萌芽时期,美容这一新兴行业被很多人所不理解。我要做正规的美容会所,用实际行动美化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减少压力,走健康美容的新路子,重新塑造人们心目中的美容会所形象。”“一睁开眼就工作”,这是我创业伊始的日子。凭着不懈的努力,以及对美容的新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认可梦达美容。而顾客盈门的热闹景象,却也给这个小小的美容会所带来了新的考验。在客人、员工及家人的一再鼓励下,我拿出所有的积蓄加上银行的贷款和朋友的资助,在市区租下了一个更大的店面。正当我信心百倍地准备在美容市场大展拳脚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让我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2003 年,非典肆虐,处处都人心惶惶,门庭若市的美容会所已经鲜有人往来了。坚持:美容走上“健康”路为了能让梦达成为*最专业化的美容会所,我始终坚持着“健康美容”路线。坚持从身体乃至经络给予调理从而达到健康美容的效果。我相信“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为了更好地实行健康美容,我奔赴各地求学深造,先后南下广州、深圳,北至西安、上海、武汉,学习身体调理技能。最后,通过朋友介绍,我来到北京,拜在中医养生教授张秀琴的门下。中医养生博大精深,在课程中,我学到了经络排毒的理念与方法。通过经络梳理,能瞬间缓解颈椎及腰椎疼痛。将经络排毒技术引进*市场之后,由于健康有效,很快便受到众多白领女性的推崇。而我又凭着自己多年的学习经验和对美容技术的领悟能力,将不同的美容技巧进行创新与组合,带领着梦达美容在以中医为基础的“健康美容”道路上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事业稳步发展,而我始终没有放弃一切求学的机会。2011年,通过为期一周的调查与学习,我引进了胶原蛋白补充美容项目,再次为爱美女性带来福音。我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梦达当成生命来经营,我要将它变成百年老店,要让梦达遍地开花。事业:生活的动力与根基美容是一种新型行业,和国家改革同步,因为是新产业,客人的需求和对美的追求标准不同,所以客人来做美容也很茫然。这就要求我们专业美疗师和客人不断讲解和推荐,而在这过程中有的美疗师因为未能观察到顾客情绪,造成客户对梦达这种销售模式的不满意,所以梦达客人有句话:“梦达服务、品质都很好,唯独每次去都讲的不能睡觉”,不断听到这句话时,魏乔云心里不知如何是好?她既想帮助客人解决问题,然而这种分寸又很难把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么办呢?经过学习考察,我请来专业老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研究、评估,最后决定大胆改革,推出顾问制服务。在改革前期,老员工的不理解导致十几个员工流失,业绩下滑,这对我无疑是最大的打击。经过一年多的调整与改革,终于实现每个顾客都有专业顾问为其设计,美疗师只要做好服务,讲好功效即可的模式。作为我市数一数二的美容连锁机构的领头人,风雨和磨难屡次冲击,但我始终怀抱着最初的梦想以其坚韧与毫不畏惧的决心去逐一抵挡。在与美丽同行的这一路,我热爱我的事业,因为它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理解生活,正因为如此,我爱它爱得义无反顾,不让任何困难击倒我,我所有生活的动力与根基都源于此。篇七我叫*,从一个拉板车的农村妇女,到一家商贸公司负责人,经历了太多酸甜苦辣。自问一生何求,我不想大富大贵,只想做一个自立创业的女人,一个无愧于社会和家庭的女人。艰难的起步:从拉板车到开铁皮棚小店我出生在*温泉一个比较贫困的家庭,兄弟姐妹 7 人。考取过重点高中但没钱就读,15 岁读完初中便开始在县城做小工。结婚后,在居委会关照下安排到洗染厂做洗衣工,可是好景不长,我成为下岗工人。没有了工作还得活着,我当时默默告诫自己,一定要坚强。好手好脚,只要勤奋,幸好家的旁边有家煤球厂,需要人送煤,我把仅有的积蓄置办了一辆板车,就在孩子满月后不到二十天的日子里,开始干起了拉板车苦力活。因为拉板车的人多,送煤就得排队,为了生计,我每车总会比别人多拉些,别人拉200 公斤,我拉 300 公斤。自以为身体强壮,也为了多挣钱,最多时常常拉 500 公斤,有时累的不能起床。第一个月挣的钱买了一架落地扇,第二个月挣的钱买了一件挂衣橱。几个月后开始有了一点积蓄。1988 年冬天,我承接了小叔的铁皮小店。一开始小店并不景气,我仍然是一边拉板车一边开店,一边带孩子。记得有次骑辆破旧的自行车去 20 公里外的龙井水库一次进了 1000 个芝麻饼,7 分钱一个,回家卖一角钱一个,一天赚了 30 元,就这样生意慢慢的做开了。1992 年,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家里盖起了 200 平方米的楼房,我在政府附近租了一间门面,经营日用百货。跌跌撞撞:创业旅程里的“酸甜苦辣”县城中心的人流多,业务量也大很多。当时乡下各种经销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看到周围许多商店批发生意,我也开始试着从*、合肥进货批发销售。我的诚信很快赢得了客户的欢迎。批发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本来开个小店只想养家糊口,过上和别人差不多的日子,也没有什么大的创业理想。后来由于跑外面大市场多了,眼界也慢慢开阔。慢慢的,我开始发现批发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经营品牌,要以品牌商品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2001 年我打听到湖南株洲太子奶寻求县级代理商。主动联系,达成了合作协议。依托已有的销售网点,再扩大到全县城乡各大超市、经销店。借助太子奶总公司的广告效应,太子奶投放市场就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了 300 万。到后来的 6 年时间里每年太子奶单项产品销售额就达到了 500多万元。公司资产得到了扩大,购置了 4 辆商用货车,一辆商务车。公司租用的库房也扩大到十几间。公司运营进入到良性循环。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因太子奶事件的爆发,其旗下的分销公司和代理商纷纷收牵连。太子奶公司资金链断裂,产品断供,只好退出*市场。我的批发经营业开始跌入低谷。新的梦想:做好长久的甜蜜事业 感恩社会在经过一段阵痛后,我又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寻找新的品牌代理,先是做味美思方便面,2009 年和具有中国驰名商标、绿色产品认证的*金裕皖酒业有限公司合作,在*代理金裕皖系列酒,先后投资 100 多万举办大型促销活动和户外广告,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的营销队伍,建立了 200 个营销网点,在*白酒的市场份额逐年递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