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局2019年工作总结与2020年工作计划与产业园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50569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局2019年工作总结与2020年工作计划与产业园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科学技术局2019年工作总结与2020年工作计划与产业园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科学技术局2019年工作总结与2020年工作计划与产业园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局 2019 年工作总结与 2020 年工作计划与产业园 2019 年工作总结和 2020 年工作计划科学技术局 2019 年工作总结与 2020 年工作计划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9 年科技局以“解放思想,追赶超越,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指引,进一步完善企业、载体、产学研合作三大科技创新体系,全力推进省创新型城市和高标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一 )工作成效1.科创指标全面达成。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198.2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6.22%,在南通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 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计划目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为 38.0%,超南通“四个全面”考核任务 28.0 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 R提高幅度为 0.03 个百分点,排名第三。全年共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91 家,根据目前获得的公示信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71 家,全市高企数量达到 156 家,超额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工作任务。累计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 80 个(不含创新挑战赛达成的合作协议),完成考核任务的 103.9%。全年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 3 个,2 个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已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任务。1-10 月全市专利申请完成 6854 件,PCT 申请完成 106 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28.51 件/万人,提前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任务。2.科创体系更趋完善。科技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今年以来,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91 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71 家,创历年新高,省民营科技企业 80 家,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2 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 5 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 41 家,不同层次的科技型企业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区镇众创空间建设有序推进。新认定 XX 市级众创空间 3 家;组织申报南通市级众创空间 3 家,认定 2 家; 组织申报省级众创空间 3 家;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社区;玲珑湾创客中心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正余镇申报省级星创天地(XX 特色瓜蔬星创天地)获得省厅备案。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成功举办。累计挖掘企业技术需求 200 多项并全部进行了需求分析,其中 107 项技术需求已通过国家创新挑战赛平台对外发布。对 87 项重点需求 ,委托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进行大数据查询, 出具了主题查询报告,寻找解决难题的目标单位和专家,同时开始与高校院所的对接。累计有76 项技术需求收到对接专家信息 149 条,提供解决方案 78 份。现场赛有 25 家技术创新需求企业代表和境内外的 45 个挑战团队、专家对接,创新赛承办全过程累计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 47 项。企业创新能力体检工作实质推进。选取企业进行创新能力体检试点,根据体检报告,结合企业意见和科技局实际工作需要,完善了企业创新能力体检的相关指标体系。11 月举办了创新能力体检现场培训会,全面推进企业创新能力体检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了 25 家企业的创新能力体检。3.科创能力不断提升。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推荐(全南通 3 家)。南通爱尔思等 3 家企业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优秀。京海公司参与的“优质肉鸡新品种京海黄鸡培育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我市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回力橡胶参与的“废旧轮胎连续绿色生产环保高品质再生胶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海扬黄鸡配套系创新研发及产业化”获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招商局重工(江苏)有 限公司发明专利 “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轨道的制作方法”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XX 慧聚药业有限公司等 6 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0 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达到 1959 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 716件,均创历年新高。(二 )主要做法1.以推进“四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部门服务能力。一是强化精准服务。根据年初大走访大调研为 150 家企业确定的 315 条服务内容,把 315 条服务内容全部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每月对推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截至目前已基本落实 322 条服务内容。为企业办理“苏科贷”备案 83 笔,落实贷款金额 3.2 亿元,同比增长 20%。依托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举办其他各类培训 10 次,受益种养殖户 700 多人次。二是强化重点服务。对重点项目,由主要领导带领相关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赴企业现场办公,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会商科技局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措施,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今年以来,先后赴招商局重工豪华邮轮项目和重大研发机构建设、振康公司机器人产业园、沪海公司与上海 800 所合作的轻合金铸造项目等现场进行调研。2.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抓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企业培育。从年初开始摸排了 100 家企业作为今年的高企培育申报对象,列入“小升高”企业培育库,指导企业对照高企申报条件,对企业专利、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完善,组织专家对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预审。今年以来,累计组织 300 家次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研发经费归集业务培训。二是加强核心技术挖掘布局。组织多家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对 60 家企业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加强企业专利布局,开展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等高端知识产权服务。在六个园区分别举办了六场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会,全市近 100 高新技术企业、高企后备企业、“金、银、铜”牌企业参加培训活动。今年以来,有 20 个企业通过了省知识产权绩效评价,6 个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以产学研活动组织为抓手,增强对高校院所成果的承接能力。一是定期组织对接活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企业赴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展 “XX科技人才合作行”活动,定期组织赴上海开展专题产学研活动,组织招商局重工装备制造(豪华邮轮) 高层次人才 (项目)专题对接活动,东洲英才创业周环保科技产学研活动。二是积极筹备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为承办好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进一步优化了创新挑战赛筹办总体规划,多次赴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汇报,争取到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的承办资格。为提高技术需求征集的质量,今年以来组织专业的科技中介机构分区镇走访企业挖掘技术需求,对质量较高的技术需求通过国家创新挑战赛平台对外发布。对重点需求,委托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进行大数据查询。2020 年工作计划(一 )工作思路2020 年科技工作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解放思想,追赶超越,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这条主线,进一步强化企业和载体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重大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农村农业科技对城乡发展的协调作用,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培育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南通前列。(二 )主要目标1. 全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 145 家,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200 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达 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 56.5%。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 2.67%。3.高标准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验收,积极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 31 件。4.组织开展小型国内科技合作不少于 20 次,新增产学研合作实施项目 80项。逐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体检工作,完成企业创新能力体检不少于 25 家。5.新增省级以上科技项目数不少于 5 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少于1 项。6.新增南通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不少于 10 家。7.审核完成 “苏科贷”科技贷款项目 3 亿元以上。推荐办理专利保险 20 单以上。8.培育 XX 市级以上众创空间 2 家。9.开展科技送下乡活动不少于 15 次。(三 )重点工作1.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沿江创新带建设,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对接上海科创资源的平台建设,重点做好招商局重工国家高技术船舶国家级研发平台、謇公湖科创中心和临江 XX科技园建设,加强与上海高校院所和科技园区合作,积极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探索完善“产业+平台+ 资本”的合作发展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把沿江创新带建成新兴产业的集聚区,新模式新业态的孵化区,高端人才的集聚区。协助推进长三角药物研究院建设,厘定国家战略方向,争取列入国家级科学中心。玲珑湾创客中心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建成省级创业孵化链。加强园区平台建设。组织“玲珑湾创客中心”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加速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中国模式动物基地、东布洲科学城和中科院 XX 新药研发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增强建设驱动力。积极运用国家、省、市科技贷款、科技担保、天使投资风险补偿政策,在税费减免、租金补贴、贷款贴息、社保补助等方面加大扶持。大力推广“苏科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为初创期、草根型创新创业提供最大便利,创造最佳环境。三是增强建设承载力。推进临江新区打造既具特色,又适合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玲珑湾创客中心-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 -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从最初的“选种”、“育苗”,再到“植树”、“造林”,实现创新创业服务模式转变,研究、配套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和保障措施,全方位推动孵化链条建设。3.全面启动企业研发体系建设。完善研发决策系统,对新企业按照高企标准进行培育;对老企业开展创新能力体检,从不同角度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提出应对策略,形成可供企业、政府参考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各产业的技术研发工作进行分类,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创新目标,分析产业面临的技术问题和技术发展趋势,确定创新方向,细化创新路径。整合研发要素系统,进一步加强研发团队、研发场所、研发经费、研发机制和研发项目等要素资源的配置,实现五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提升研发绩效系统,加强对成果转化、科技奖励、平台建设、核心专利布局(建立核心专利绩效)等方面的绩效考评。在骨干企业中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选,总结形成可以复制推广的企业研发体系建设模式和经验。(四 )工作措施1.部署“创新”“转化”两根链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服务链。以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创新体系为目标,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让科技服务贯穿于企业创新全链条。在规模以上企业的范围内建立起企业自主可控研发体系。从“电子信息、现代家纺、现代建筑”三大传统产业入手,逐个制定创新转型行动方案。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契机,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产业,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在“3+3”产业中深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体检工作,建立适合企业科技创新的个性化研发决策系统、研发要素系统、研发绩效系统,突出绩效导向,优化研发资源配置。根据企业实际创新需求,帮助企业明确创新目标,建立创新规划,确定创新方向,细化创新路径,补齐创新短板,增加研发投入,建立适合企业创新的研发体系。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转化链。以培育“独角兽”企业、上交所“科创板”企业、标志性科技成果为目标,延伸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建立“独角兽”企业、上交所“科创板”企业培育库,补齐企业核心关键指标短板,逐步形成“独角兽”培育企业、“科创板”拟上市企业队列。深入开展“百博进百企,名企进名校”、“百企高校院所行”等活动,推进政产学研金合作,深化上海教委科发中心、江苏技术交易市场的合作对接,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采取小分队产学研活动和重大产业(项目)专题产学研活动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加大企业技术需求的挖掘和分析,提升靶向解决企业具体技术难题的能力,切实提升产学研合作成效。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强生物医药、大健康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人才精准对接。2.提升“创新”“创业”两个载体。完善企业创新载体建设。以建“有”、建“优”、建“强”为目标,分类推进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企业创新能力、人才配置、产能规模,指导企业制定研发机构建设规划,到 2020 年总体实现 3 个 80%的目标。面上企业加强企业研发机构“五个有”建设,实现研发机构“有”的目标,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 80%。骨干企业加强研发机构的绩效管理,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实现研发机构“优”的目标,南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 8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金牌企业,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争创省级以上重点研发机构,实现研发机构“强”的目标,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 80%。在行业龙头企业中重点推进企业研究院建设。招商局集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要提高建设标准,以高技术船舶为主攻方向,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推进万众创业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创业载体建设,不断丰富全线创业载体。推进载体布局建设。持续推进区镇创新创业载体全覆盖建设,构建多元结构层次丰富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謇公湖科创中心、复旦复华科技园建设。全力推进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大与高校院所合作,巩固前期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院所建立的合作关系,尽快实现项目落地。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要进一步厘定发展目标,争取建设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的国家科学中心。发挥研究院服务中枢作用,围绕企业创新要素资源,广泛集聚专业化骨干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建设集创意开发、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科技大市场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创新载体的绩效管理,载体建设从数量扩张向绩效提升转变,制定载体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财政扶持资金与载体的运行绩效挂钩。丰富创新服务内涵。鼓励骨干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以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XX 示范区和省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星创天地和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农业科技推广作用。力争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和省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实现突破。进一步强化现有各类载体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能力,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咨询、提供研发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产品设计服务和技术成果,提供产品性能的检测、提供员工的技术培训等系列服务。3.紧扣“投入”“产出”两个关键。打牢研发投入基础。以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为基础,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各项活动都直接或间接与科技投入有关,企业研发投入已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多措并举打牢企业研发投入基础。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企业研发投入补贴政策,科技创新成果奖励政策,加大落实上级科技政策力度,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二是拓展企业研发投入来源。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争取财政科技资金的支持。进一步扩大科技金融覆盖面,增强“苏科贷”对中小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探索建立科技专项基金,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充分发挥产业+平台+资本的资源整合优势,完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三是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全面落实省降低企业负担 28 条政策。放大科技产出成效。以提高科技产出数量和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壮大科技企业队伍,提升科技产出质量。一是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补充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做好与招商部门衔接,把新落户科技型企业及时纳入培育库管理,按照高企认定标准提前进行分类辅导,制定高企申报计划,充实高企后备资源。树立科技创新导向,制定科技型企业新产品产出、研发机构建设、知识产权拥有情况、科技人才引进等量化评价指标,实施创新“积分管理”,开展“创新型领军企业三十强”评比活动,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示范带动效应。二是提升企业专利质量。调整完善专利资助范围及资助标准,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进一步优化调整专利申请结构,突出专利质量的提升,积极推进高质量专利的挖掘布局工作,引导企业开展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培育形成“杀手锏”产品;建立产业链创新与专利供需平台,通过企业与高校院所及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平台;在企业中推行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有明显技术优势的重点企业和园区,重点在“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方面吸引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加速落地转化。紧盯国防科技成果产业化方向,大力引进一批“军转民”“民参军”式的重大军民融合产业项目。4.优化“政策”“服务”两个环境。优化政策环境。以科技政策精准发力为目标,不断提高政策的产出率。省科技体制改革 30 条、省降低企业负担 28 条,探索建立研发备用金制度,按照精准发力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参照省科技体制改革30 条政策和南通市科技体制改革“1+5” 系列政策,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出台支持我市贯彻落实省科技体制改革“1+2+5”系列政策。加强科技政策业务的宣传辅导,加大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确保实现政策兑现百分之百。紧盯重点产业和和重点项目,在豪华邮轮、生物医药、现代建筑等我市重点产业特色领域出台专项政策,精准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紧盯企业研发投入这一核心,加强研发经费归集业务的培训指导,扩大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覆盖面。提升服务环境。以科技服务要素化、无盲区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实施精准服务。深入推行“一线服务法”,把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作为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调研,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清单和服务措施,做到“一企一清单”、“一事一措施”,确保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做准。完善全程服务。努力抓好创新创业服务集聚区、专业化骨干创业服务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实验检测、专利申请、法律援助等、创业辅导、创投对接等方面,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保障体系。强化重点服务。加大对重点科技项目、重大创新载体、重要人才引进的服务力度,做到早谋划早启动。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局领导带队的现场办公制度。积极做好向上沟通汇报,争取上级科技部门的支持。5.建立“管理”“辅导”两支队伍。建立企业科技首席官队伍。打通科技创新政策进村入企“最后一公里”,探索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中推行企业首席科技官制度,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结合科技副总选聘和高新技术企业自行评定专家实施办法,聘请技术副总(部门负责人) 科技首席官。通过科技首席官,加大对企业创业的服务力度。年初和企业会商确定年度创新目标,根据科技首席官的工作绩效和企业创新实际,每年评出 10 名科技首席官,给予奖励。建立科技辅导员队伍。实行科技局机关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机关工作人员都是服务企业的科技辅导员,每人挂钩联系 20 家企业,年初明确针对每家企业科技创新服的具体工作任务,服务成效与考核奖、年终奖分配挂钩。在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五星”评定,加强“五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工作,以争创“三清”示范区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科技百事 580”品牌创建活动,力争把科技干部队伍打造成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新时代干部队伍。产业园 2019 年工作总结和 2020 年工作计划一、2019 年园区工作情况(一 )园区经济平稳增长2019 年 1-12 月,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68.72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6.49 亿元,入园企业个数 25 个,基础设施投资 0.5234 亿元,工业项目实际投资 6.78 亿元。(二 )园区规划顺利推进一是贵港市 XX 区产业园总体规划修编 (2017-2035)已通过专家评审会并完成报批初稿。二是贵港市 XX 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 获得批复。三是已委托贵港市建筑设计院于 9 月完成编制贵港市 XX 区产业园 XX 林业生态循环经济( 核心)示范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 并通过专家评审会。四是林循区、甘化园区的供热规划以及热电联产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会并于 11 月 8 日通过了区城乡规划委员会。五是已委托华蓝设计公司进行编制贵港市 XX 区产业园主园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林循区铁路以南)以及东龙园控规。六是已完成林循区 12000 亩和东龙园 1400 亩的地形测绘以及影像图航拍。(三 )园区土地调规、征地、供地等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土地调规:今年包装高密板等 3 个项目共 1500 亩,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项目,开展土地调规工作,已通过听证论证会。二是用地预审:包装了2347.137 亩的项目用地预审,其中有 772.45 亩已经获得用地预审批文。三是用地报批:今年申报用地指标 2213 亩,其中获得用地指标 1309.0855 亩,已完成报批并获得批文 975.532 亩。四是供地:已完成石卡园、甘化园、林循区 32个项目供地,共 1276.19 亩。五是征地:共完成 6675 亩的征地工作,其中石卡园 3400 亩,甘化园 2100 亩,林循区 1175 亩。(四 )积极筹措资金,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上半年园区获得上级 400 万污水处理厂专项扶持资金,目前甘化污水处理厂已完综合楼主体的施工,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林循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地形地貌测绘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土地预征等前期工作。二是路网工程: 甘化大门 4 月份竣工。甘化园永福路、林循区工业一路西段实现通车;甘化经二路完成雨水管网及电缆管网埋设;甘化大道完成 1700 米雨水管埋设、500 米污水管网埋设;2019 年园区 8 条道路已完成地勘、工程概算等前期工作,其中林场四路、林场五路已开工建设。三是园区给排水工程:完成林循区约 2.5 公里供水管道铺设,完成甘化园甘化公司排水渠迁改工程。四是园区电网工程:林循区 10KV 覃镇线通电运行,完成工业一路西段 4 个开闭所工程及电缆铺设。甘化园长兴、双凤线及 1、2 线于 10 月通电; 完成110kV 水仙站沿国道新建电缆管道至永福路工程;完成甘化园永福路 4 个开闭所工程及电缆铺设。(五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9 年新签约入园项目 25 个,占地面积 1726.7 亩,总投资额 78.55 亿元。(六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申报工作有序开展园区于 10 月 12 日上报 2020 年度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3000 万元申报材料给市工信委。(七 )企业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目前已有 118 个企业进驻园区,所有入园项目均有园区的专人跟踪服务,指导企业完成各类办证、审批事项,协助企业解决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019 年,帮办中心累计走访企业 779 家次,先后为中强铝业、华润装配式、汇丰等 58 个企业项目办理准入审查、工商注册、备案、水电报装等 99 件事项。(八 )园区重大项目有序推进石卡园平铝项目: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及审图、临时变压器安装、临时办公区建设、用地报批、地勘等工作,正在开展项目环评、水保、安评(含职业卫生)报告编制及审批、报建等前期工作,以及进行围墙建设、2#、3#厂房基础开挖及浇筑。甘化园电镀园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地勘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环评、安评、施工图设计等工作。(九 )园区党建工作有序进行一是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日常组织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委党组织生活规范化水平,锤炼党员党性修养。二是积极配合上级党委巡视巡察工作,强化党风党纪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完成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在依法拆迁、服务入园企业、招商引资等方面的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十 )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压紧压实今年,我委向三里镇双凤村派出驻村工作队员 2 名,选派 13 名干部参加包户结对帮扶活动,帮扶贫困户 31 户。其中 3 户贫困户享受雨露计划政策,14 户贫困户享受以奖代补政策,16 户贫困户享受小额贴息贷款,22 户贫困户享受猪舍租金。2019 年 11 户预脱贫户按期脱贫。二、存在困难和问题(一 )土地指标问题,依然制约园区发展。目前,园区规划范围内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的土地非常有限,不能满足项目用地的需求。(二 )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不完善,园区承载能力不强。园区水、电、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新常态下 XX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影响入园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三 )部分企业主投资意愿不强,相关项目推进缓慢。(四 )园区经济体量小,面临退出自治区 A 类园区的风险。三、2020 年工作计划(一 )完善产业园区规划一是计划于 4 月底前将贵港市 XX 区产业园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逐级上报市工信委、自治区工信厅审核后,上报市政府并力争 6 月底前取得批复。二是力争 3 月前取得贵港市 XX 区产业园 XX 林业生态循环经济(核心)示范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三是计划于 6 月份编制完成贵港市 XX 区产业园主园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东龙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四是包装 2 个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推进重大项目,对 1000 亩-1500 亩土地进行调规。五是协同国土部门做好下一轮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工作,力争把 2 万亩农保地调整为一般农用地,其中的 1 万亩调整为预留建设用地。(二 )做好园区征地、用地预审、报批、供地工作一是协同涉及征地乡镇(街道办) 完成石卡园区 5000 亩、林循区 1200 亩、东龙园 500 亩的征地任务。二是完成 1500 亩以上用地预审工作。三是完成1500 亩以上用地报批工作。四是完成 500 亩以上供地工作。(三 )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二是在建道路甘化大道、甘化经二路 5 月份实现通车;甘化园区污水处理厂 4 月份完成设备安装并试运行。三是园区 8 条路开工建设。四是完成林循区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五是规划建设林循区、甘化园、东龙园供热、供气管网等配套设施。六是甘化园区消防站开工建设,并全面完成甘化园问题整治。七是加快推进各园区的绿化、亮化、监控等配套工程建设,完善各园区配套设施。(四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做好 2020 年招商引资工作,2020 年计划完成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1 个,亿元以下项目 2 个。(五 )做好企业服务和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利用园区帮办中心窗口这一平台,为入园项目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二是实施项目服务专人负责制,全力服务好入园项目。三是委托第三方加强对入园项目在环保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指导、管理、监督,特别是甘化园的易燃易爆有毒项目。(六 )稳步推进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好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并与当前工作结合起来,特别是扎实开展好园区规划、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等工作。二是及时传达上级重要文件精神,加强正面思想舆论引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七 )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按上级要求和时间节点做好帮扶工作,积极走访贫困户,宣传政策并完善帮扶手册和扶贫 APP 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