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用护理】发烧的护理

上传人:雅*** 文档编号:503398 上传时间:2019-0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常用护理】发烧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儿常用护理】发烧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儿常用护理】发烧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烧的护理今天先讲发烧的处理,因为很多疾病都会发烧,这一块儿也是很多家长的硬伤。婴儿发烧的温度和成年人不一样,37.5才算发烧,这点要切记,有的妈妈觉得孩子热,一量 37.1 马上给退烧药,这种妈妈我见过不少。要看清,是37.5 ,很多妈妈遇到孩子发烧就害怕,怕什么呢?怕烧坏脑子,其实发烧对大脑的损伤仅限于高热,而且是持续性的高热不退,那么高热的界限在哪?是39(记住是高 热,持续性的高热)不是说一烧到 39 就坏脑子,不是的,所以不要看到发烧就慌。对于退烧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退烧一定是退到正常温度,正常是 37.4 以下,对于婴幼儿来说,退烧的目的不是退到正常温度而是控制体温不引发高热!这有什么区别呢?发烧是一个激活身体自我免疫的过程,发烧的温度可以烧死体内的病原菌,所以一般来说发烧时间越长,病好的越快。但是不代表无限制的烧下去,不能超过五天,一般疾病都会在四天内自动退烧,这段时间病原菌也死的差不多了。像严重的疱疹咽峡炎,手足口,幼儿急疹这些病,最多也才 烧四天。有的家长抱着退烧就是退到正常温度的想法,物理退烧无法满足,因为物理主要是控制温度,超过 38的发热用物理很少可以退到正常程度,这时家长着急了,开始用退烧药,甚至去医院打退烧针。我曾经遇过一个家长问我,龙妈我孩子发烧物理根本没用,降不下来,通过询问感觉她物理的手法没有问题,孩子也没有捂的很厚,于是我问她物理前多少度,她说 38.7,物理后 38.3,我 说这不是退下来了么,她说不行,还在烧,我得去医院了。 过了两天又来问我,龙妈我那天去医院给孩子打了退烧针,烧是退了,可是这两天测不到温度,水银温度计测的水银都不动啊,孩子身上很凉。我看出来她那时比孩子发烧时还急,于是我让她脱了衣服裸身抱着孩子,抱一会再测,过了一个小时告诉我,测出来了,35.4,这就是盲目退烧的弊端。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完善,不能很好的调节温度,当遇到退烧针或者大剂量的退烧药时,会造成调节中枢无法反应出现持续体温偏低的情况。那个妈妈的孩子其实是幼儿急疹,但是因为她的错误对策,不仅孩子体温偏低,连疹子都没有发出来。幼儿急疹的内容我们发烧讲完后再讲,所以要大家认识到,婴幼儿发烧时的护理原则就是:以控制温度为主,不引发高热为原则!那么退烧药能吃么?能吃;退烧针能打么?能打。但是是针对于高热不退时才用的。普通的中低烧首选 物理降温。有妈妈说,我物理降温了,可是这发热老是反复。这里我们要明白一点,发烧不是病,它只是一种表现症状,引起发烧的是体内的病原菌,病原菌存在就会持续发烧,直到病原菌大部分死亡烧才会退!而控制温度的好处就是病原菌一直处于不利于自身复制存活的环境,就是一直在一个很热的环境,它活不下去。如果盲目退烧,这个热环境无法维持,等于是帮了病原菌的忙,给它喘息的机会。我们知道两军对阵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而我们盲目退烧无疑是给身体玩了个釜底抽薪的把戏。退烧药的使用时机,理论上是 38.5 以上,因为退烧药的起效时间是 20-30 分钟,如果 38.5 吃,可能不到 39 就起效了。如果 39 吃,再等半小时的话,有些孩子会出现高热惊厥,但是如果是有丰富退烧经验的妈妈,用物理方法可以在半小时内把温度降到 38.5 以下的话,也是可以不吃药的。这个要灵活掌握。退烧药的选择一般是含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成分的药物。泰诺林和百服宁还有塞屁股的对乙酰氨基栓都是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退烧药;美林和布洛芬颗粒,是含布洛芬成分的退烧药。你们在选择退烧药时,主要看药品成分就行了。日常常用的是泰诺林和美林,美林退热效果比泰诺林快。泰诺林主要是缓慢降温,而美林是快速降温,所以一般首选的是泰诺林。降温过快的缺点咱们上面已经说了,就不再重复了。我们都知道退烧药的使用间隔是六小时,有的妈妈说我孩子吃完三小时后又烧起来了,怎么办啊,又不能再吃药了。 这里有两种解决办法。一,准备两种不同成分的退烧药,看清楚是不同成分,两种交替吃,比如 12 点吃了泰诺林,下一次泰诺林要到 6 点才能吃,那么孩子 3 点烧起来可以吃美林,下一次美林的时间是 9 点,就是这样交替吃。二,吃药的同时配合物理降温。有的家长很可爱,觉得吃了药就万事大吉当起了甩手掌柜,也不物理了,也给孩子各种捂了,一下呼啦啦又烧起来,开始慌了,打针的打针, 输液的输液,其 实就是犯了轻敌的毛病。重点讲下物理退烧,我曾经遇过很多妈妈,问她物理退烧了么,她说做物理了,贴了退烧贴,我问还有么,她说不是贴个退烧贴就行了么。物理退烧绝对不是只贴个退烧贴那么简单的。一,保证孩子足够的散热。孩子是用皮肤散热的,很多老人在孩子发烧的问题上都要求捂,因为发烧时会冷,但是只是大人发烧才会冷,婴幼儿发烧不会冷,而且因为皮肤散热的缘故,更不能捂,捂得热气散不出去憋回体内,体温上升特别快。我们的皮肤上有很多毛孔,这些毛孔的闭合张开都是受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的,当我们成人发烧时毛孔会张开有利于散热,但是我们会因为热量的离开出现发冷的情况。但是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不完善的,它不能靠自己去调节体内的热量平衡,所以孩子只能靠最基本的皮肤散热,也因此孩子发烧不会冷,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孩子散热,而不是捂着。既然通过皮肤散热,那我们的物理退烧方法就是:二,洗温水澡或者温水擦身!洗澡的水温 39 度就足够了,可能你们看到的一些知识里告诉你们要超过孩子的体温,40-42 度,可是生活经验证 明,水温超过 40 度就有点烫了,洗完孩子身上红的跟猴屁股一样,大人洗澡 40 度都有点烫,更何况 42 度,那基本是进不去的。所以 39 度已经足够了。洗澡可以散热带走热量,有利于退烧,如果不方便洗澡可以温水擦身。擦身因为使用毛巾,水温可以达到 40 度,不会烫。擦的时候注意,擦四肢,就是胳膊跟腿,以下几个地方是绝对不能擦的:前胸、后胸、手心、脚心!擦拭前后胸带走热量容易着凉,老话说前后心要注意保暖就是这个道理。手脚心因为发烧末梢循环不好本身就容易发凉,不适合擦拭。可以擦拭的部位有:胳膊,屁股、腿、大腿根、腋下等。发烧手脚冰凉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 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主要是因为宝宝(特别是婴幼儿)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较成年人容易发凉。此外,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自主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宝宝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宝宝受寒怕冷,马上将宝宝紧紧包裹起来,结果使得宝宝的体温得不到及时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 用温水擦拭退烧的时候,毛巾不用拧太干,在皮肤上留一些水分,我们知道水分蒸发会吸热,会更多的带走身体的热量。但是温水的缺点就是凉的快,一开始不要倒很多,慢慢添热水就行,水稍微变温了就添热水,保证 40 度就行。温水擦拭时要注意,不要太用力,因为我们要反复擦,孩子皮肤嫩,容易擦出血点。那么究竟擦多久呢?一般擦个十来二十分,添个一两次水就差不多了,擦的太久容易使孩子发冷,寒战,起鸡皮疙瘩。当孩子出现发冷的表现时,一定要暂停物理退烧,给孩子保暖,如果在保暖的时候温度升上来了,就只能用退烧药了,所以物理退烧也得悠着点。另外针对一部分孩子发烧不容易出汗导致体温久高不降的,可以适当提高室温来帮助孩子出汗,一般这个室温维持在 22-25 度就可以,注意是室温,而不是空调温度, 同时注意水分的补充,母乳可以喂奶,奶粉可以喝水,出汗后退热很快,但是严禁通过捂的方式来出汗。 物理退烧的方法还有使用退热贴,很多妈妈反应退热贴作用不大,这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对退热贴希望太大,认为贴上就能退烧2.没贴对地方,很多妈妈喜欢贴额头,因为觉得脑袋温度高,怕烧坏,其实贴额头虽然说不上错误,但是对降温没啥作用。我们的额头除了皮肤就是骨头,退热贴的凉度是无法透过骨头起效的,退热贴应该贴在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比如腋下、大腿根、腘窝( 就是膝盖窝)处,通过降低血液温度达到降温的目的,还可以贴在颈后的大椎穴处,那个穴位也是用来退烧的。但是有的孩子比较抗拒退热贴的凉度,贴上就扯下来,咋办?药店有一次性的那种胶皮手套,就是医生戴的那种,里面灌上凉水,扎紧别漏水,然后孩子睡觉时放到腋下、颈侧、大腿根处,充当退热贴的作用。额头不要贴退热贴,为啥?方便测体温。额头怎么测体温?其实最准确的温度计就是水银,但是水银操作度不高,孩子各种不配合,但是电子的呢又不太准确,往往电子测完还得用水银测一次,我建议你们学会用嘴唇测试体温的技能!每次使用完水银后,再用嘴唇贴下额头,用嘴唇记忆体温的热度,大概记住这种热度对应的体温范围。学会了这个,只需要靠嘴唇就能判断大概体温范围,觉得有些热就物理退烧,物理做完等一会再贴一下,感觉退了就行,感觉没退就考虑吃药。一般超过 38.5 的话,嘴唇贴着是滚烫的,低于 38.5 是略有些热,回头你们自己尝试就知道了。这个技能就是过度,一般孩子两岁以后就不太抗拒水银温度计了,当然如果有准确的电子温度计也不用这么麻烦。物理降温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保证良好的散热,我见过很多孩子,温度降不下来都是穿了很多件衣服,甚至是棉衣。问其穿这么多的原因,几乎都是一样的回答:怕感冒。这是怕感冒不怕惊厥的节奏啊,有句话叫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感冒与惊厥之间,我们选择哪个?更何况还不一定感冒呢。一般这个散热也要根据室温来决定穿多少,不是不管不顾都脱了,那真的要感冒。室温达到 20 度以上的话,可以穿个背心,光着屁股,或者穿秋衣秋裤卷起袖子裤腿就行。如果室温低于 20,甚至更冷的话,我建议在孩子的房间内开个取暖的设备,保证室温不冷的情况下,脱衣服散热。当然也有没有取暖设备的时候,比如火车上、旅店里等等,这时可以适当穿着衣服,不要太厚,然后借助退烧药降温。这里提醒一下各位妈妈,发烧不仅会反复,而且在夜里烧的比较高,原因就是夜里睡觉盖被子。不是说不能盖被子,可以盖,但是首要推荐透气好的,比如夏天的凉被、毛巾被等等。有的妈妈注意到了衣服的散热,但是往往忽略了被子的问题,刚物理没一会儿又烧起来了,家长心里就发虚,是不是严重了,怎么这么厉害啊,其实就是被子捂得。夜里烧的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睡眠,身体不活动,躺着不散热,这两点导致夜里烧的高,基本家长要整宿不合眼的护理,特别累。物理退烧就这些,其实还可以推拿,但是我在这部分知识比较匮乏且没有实践,所以不予讲解,你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比如买书了解。接下来讲下退烧的禁忌:首先就是我反复强调的,不能捂,不能捂。其次就是,不能使用酒精及酒制品退烧!原因如下:1.孩子皮肤薄,酒精挥发再快也难免会有一部分被吸收,有的家长一根筋,不停的擦,那吸收的就更多。2.酒精退烧太快,因为挥发吸热快,会是体温下降过快,体温中枢来不及调节,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所以,婴儿物理退烧是严禁使用酒精的,这点要切记!温水足够退烧了。还有就是不要发烧就慌忙的往医院跑,尤其冬天穿得多,捂得厉害, 说不定去医院的途中就会出现惊厥,发烧首先要降温,然后再去医院。接下来,我们就讲高热惊厥的处理!高热,就是 39 度以上容易引发惊厥,俗称热惊。但也不是一定会惊厥,可是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有的孩子体质特殊,38.5 就可能抽了,惊厥不可怕,只要处理好就行,惊厥过去后该去医院去医院,该观察观察就行。当然我们要知道啥样才是惊厥。牙关紧闭,双眼翻白,嘴唇发紫,浑身僵硬,差不多是这样,实在不明白的可以参照下癫痫发作的视频,基本就是那样的。那么处理方法呢,请仔细看清,并且牢记在心,惊厥处理不好是会出人命的!很多时候孩子的命在我们手里!1.抽搐时给孩子嘴里塞块毛巾或者布,防止咬到舌头。曾经看过一位知名专家的惊厥处理方法讲解,第一条就是孩子惊厥不会咬舌所以不要口中塞东西以防窒息,但是根据我收集到的情报来看,是会出现咬舌的情况。2.孩子平躺,侧头!防止呕吐物被吸进气管。3.解开孩子颈部胸前的衣服扣子,保证呼吸顺畅。4.按压人中穴,或者脚底的涌泉穴。不要问这俩穴位在哪,请自行百度。5.做好以上四条的同时物理退烧!为啥物理退烧?难道喝药等半小时起效么?记住,惊厥不可怕,冷静处理,不要慌。龙妈建议你们把物理退烧和惊厥处理在脑子里模拟演示几遍,这样遇到也不会头脑空白,茫然无措。发烧的应对其实很简单,冷静处理,找到病因,对症治疗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