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选修带详细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03152 上传时间:2019-02-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选修带详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选修带详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选修带详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选修带详细答案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 “好声色”的本性要求,所以要通过法治和学习礼仪,使小人变为君子,使普通人变为圣人。据此可知,荀子A思想超越了儒学范畴 B重视对民众的教化C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D反对盲目崇拜圣人2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A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继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C对待思想流派态度犹豫不定 D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3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 百家姓 ;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 B社会风气日益开放C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4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5北宋萍州可谈记录:舟师,夜晚观星,白昼观日,风雨冥晦,则观指南针。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指南针的雏形开始出现 B指南针已广泛应用于航海C航海仍完全依靠舟师经验 D指南针是航海家辅助工具6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 。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讲究借物抒情的审美体验 C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7 “中体西用”的现实价值在于使“西学为用”合法化,中学一统天下的封闭僵化局面得以改变。 “用夷变夏”不再是中国思想界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否应该对中国的传统体制进行某些改变成为被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这说明“中体西用”的主张在当时A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指导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81916 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客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 ”由此表明他A否定党派运动 B主张国共合作C倡导国民运动 D厌恶政权更迭91918 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指出:1917 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 “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李大钊通过这些文章A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B宣传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C肯定了苏联的建设成就 D提倡学习俄国,改造中国10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 “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 “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11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 ”毛泽东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井冈山的斗争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新民主主义论121992 年,邓小平说,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据此可知,南方谈话A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表明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D消除了国内存在的“资”“社”争论13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C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14 “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 ”邓小平的这一看法旨在A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5相对于探寻自然本源,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类本身,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正义与非正义、勇敢与怯懦、诚实与虚伪,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材料表明苏格拉底A对智者学派作了彻底批判 B承认人在社会的崇高地位C较为理性地追求人文精神 D已经具有完善的治国思想16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 ,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可见A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B社会发展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民主法治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D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1718 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 。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 。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18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 ”文中的“他”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揭示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D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19从国外的 Uber、Lyft 到国内的滴滴、快的,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打车软件,它们通过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相结合,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这反映了A人们交通工具的改变 B互联网技术超过前代C信息技术普遍被应用 D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20下图为 1819 年德国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雪中的修道院墓地 。它虽然在透视上很准确,但画面的场景仍然超越现实:光线太过完美,教堂过于雄伟,周围的森林过于对称,而且葬礼队伍也走的不是地方(葬礼不会发生在废墟中) 。该作品A体现出画家对理性的崇尚 B反映出科技进步的深刻影响C表达了画家对社会的赞美 D表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21 (13 分)儒家思想孕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由此,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 (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 (4 分)(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2 分) (4)上述材料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3 分)22 (13 分)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捕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捕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4 分)(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5 分)23 (14 分)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志士仁人开始探讨西学的文化内核和价值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 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摘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材料二 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三 19171923 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这一阶段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推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中期,官绅为应对“变局”提出的策略;19 世纪后半期,先知先觉之士抢抓“新机运”的表现。以此判断时代的主题。 (3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的领悟由感性到理性转变的原因;指出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第一次大融合的成果。 (5 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民众思想觉醒的介质及典型事件。 (4 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思想变化的特点。 (2 分)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 , “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 , “依陵西青苗例钱”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有的收息三分,而且城廊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 。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 ”摘端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筒论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6 分)(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4 分) 2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既有辉煌的成功,也有悲惨的失败,而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日本家族制度与家族伦理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9 世纪中期发生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然而,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盟的政权性质和天皇专制的国体,决定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尚难以割舍与封建传统的粘着性。政府一方面通过教育宣扬儒教伦理,将继承传统的“家族制度”和家庭伦理奉为保持日本民族的“醇风美俗” 。同时还将家庭的建立和维持与对国家的忠诚联系在一起,与天皇制的国家观紧密结合。具体而言就是:以家长为中心,从祖先到子孙渊源不断的血统联系是个别的“家族制度” ,由无数“家族制度”集合而成的综合“家族制度”就是国家,天皇就是国家之家长。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将原来作为民间规范而盛行的“家族制度”法制化。1898 年出台的明治民法,基本继承了幕府时代封建武士阶级“家族制度”的衣钵,户主权、家督继承和男尊女卑构成了近代日本家庭制度的三大支柱。摘编自田晓虹近代日本家庭制度的变迁完成下列要求:(1) 依据材料,概括日本“家族国家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3 分)(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家族国家观”影响下,明治政府在教育和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2 分)(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家族国家观”的特征及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5 分)参考答案:1-5: BACCD 6-10:BACDB 11-15:BCCBC 16-20:ACCDD21 (13 分) (1)诚信。 (2 分) 以德治国。 (2 分)(2)君权神授、 (1 分)天人感应。 (1 分)神化君权,维护君主专制;(1 分)规劝君主,缓和矛盾。 (1 分)(3)君主专制。 (1 分) 废除丞相。 (1 分)(4)德治、 (1 分)自省、 (1 分)民主。 (1 分)22 (13 分) (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2 分)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2 分)(2)思想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2 分)进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2 分)(3)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1 分)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2 分)价值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或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2分)23 (14 分) (1)策略:师夷长技以制夷;表现:打着自强求富旗号,兴办洋务运动。主题:救亡。 (3 分)(2)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成果:维新思想。 (5 分)(3)介质: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事件:五四运动。 (4 分)(4)特点:由被动到主动;由器物到制度到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 (2 分)24 (10 分) (1)动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2 分)实际效果: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4 分)(2)共同问题:强行摊派;失信于民。(2 分)启示: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2 分)25. (10 分)(1) 内涵:将天皇与国民的关系比作家族父子关系,通过神化天皇权力,实现对国民的家长式统治。(2 分)实质:维护天皇专制统治的工具(或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 。(1 分 )(2) 教育:“忠君爱国”或“和魂洋才” 。(1 分)军事:对官兵灌输武士道精神。(1 分)(3) 特征:家长制;血缘政治;封建儒教伦理。(任答 2 点得 2 分)影响:强化天皇专制统治;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军国主义的社会根源。(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