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948437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正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正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 1 目录 2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 TMD 并非指单一疾病 它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相同或相似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 或 咀嚼肌疼痛 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 破碎音及杂音等三类症状 1 3 颞下颌关节病有哪些病因呢 心理 社会 解剖因素 微小创伤 自身免疫 TMD 生活事件 个性异常 合干扰 个性易感 过大张口 过硬食物 颞下颌紊乱病的发病因素及机制 4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 咀嚼肌紊乱疾病类关节结构紊乱病类炎症疾病类骨关节病类其中与正畸有关的有两类 关节结构紊乱病类 骨关节病类 2 5 正畸治疗与TMD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一方面 关于正畸治疗是否会引起TMD的病理改变 有大量文献报道 尽管研究的方法不同 但绝大多数研究表明 正畸治疗与TMD的发生无关 3 6 另一方面 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 正畸治疗与TMD存在微弱的因果关系 正畸治疗并不是引起TMD的必要因素 3 7 也有一些文献表明 正畸治疗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中的有益或危险因素 3 8 综上所述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表明正畸治疗与TMD的发生无关 既不会引起TMD发生 也不会加重TMD 然而确实有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关节疼痛等不适的症状 4 9 正畸过程中可能与TMD有关的因素 2 1 咬合创伤 10 2 颌间牵引正畸治疗中应用的颌间牵引主要有 类牵引 类牵引及斜形牵引 用来调整上下牙弓之间的关系 对称性的 类及 类牵引引起下颌矢状向位置的 改变 这种改变引起下颌移位的同时 也会改变髁突相对关节盘的关系 11 类牵引时 髁突向前下方转动 关节盘应随之前移位 类牵引时 髁突向后上方移位 压迫盘后区 关节盘相对前移位 相比而言 类牵引时关节结构的改变更有可能造成临床的不适 12 3 合平面正畸医生使用各种方法解除过大的合曲线 纠正深覆合 如平导 摇椅弓 第二磨牙带环等等 多数情况下 整平的结果或多或少都将增加合平面的角度 下颌也因此向前下方旋转 髁突与关节也向前下移动 如果此时盘突关系不能被很好的维持 则可能出现关节症状 13 4 颌间高度的控制正畸治疗可以改变下颌的位置 下颌的向前向后旋转均会引起盘突关系的相对改变 14 在颌间高度减小时 下颌平面及合平面将减小 下颌逆时针旋转 髁突相对关节盘后移 此时最易出现弹响 因此 对低角病人在拔牙治疗时 应尽可能控制颌间高度 防止由于后牙前移造成的颌间高度降低 15 髁突运动轨迹的研究 有些学者认为 TMD是由颞下颌关节本身结构所决定 由于人类进化 关节功能区由后向前移动 髁突向前活动的范围增大 关节窝前后径加大变浅 髁突变小变细 髁突更易超越关节结节 颞下颌关节的这些特点 使它存在容易受伤的基础 也就是潜在的TMD致病因素 5 髁突位置的变化及相关的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16 临床上安氏 类2分类错合患者由于面下1 3垂直距离低 咬合时髁突易后移位 随之盘突关系发生改变 张口时髁突向前滑过关节盘后带时易发出弹响 垂直距离过低 还可使关节腔隙减小 关节内压增大 关节组织受压和疼痛等 咬合力量不同程度地落到TMJ组织上 逐渐损伤破坏TMJ组织 加重临床症状 易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17 安氏 类2分类错合患者侧面像 18 前牙闭锁性深覆合患者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 TMD 的概率为正常人的13 2倍 这种咬合类型影响咀嚼运动和肌电活动 与TMD的发生密切相关 6 19 安氏 类2分类错合作为特征性错合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错合更可能对下颌功能状态造成影响 其髁突运动也有着典型的特征 20 查阅文献 许多学者做过安氏 类2分类错合髁突运动轨迹特征的研究 他们的实验对象 实验分组虽然有所不同 但得到的结果是相似的 以重庆医科大学肖遥老师的实验研究为例 7 21 1 实验分组 22 2 实验仪器采用奥地利GAMMA公司生产的CADIAX ComputerAidedDiagnosisAxiograph m型髁突运动轨迹轴图描记仪记录软件为GDSW3 10 3 O 记录面弓采用德国GIRBACH面弓 23 3 测量指标 观察所有受试者在下颌最大开闭口 前伸后退和侧方运动时双侧髁突在矢状面和水平面的运动轨迹 并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 24 定性指标 矢状面及冠状面上双侧髁突运动轨迹的形态特征 绞链轴的运动形态特征 定量指标 双侧髁突矢状向最大位移X 垂直向最大位移z 最大空间位移s 髁突运动5mm时的矢状面倾斜度SCI 25 4 结果讨论 安氏 类2分类错合在各种下颌运动过程中 其运动轨迹均为连续的曲线 轨迹左右基本对称 尤其是在前伸后退运动时对称性更好 表明安氏 类2分类错合髁突和关节结节的对称性较好 26 轨迹重合性较对照组差 是由于安氏 类2分类患者的下颌长期处于后退位 内倾性深覆合限制了下颌的向前生长 导致髁突后移位 肌肉韧带的功能状态改建 使得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减弱 不易精确地重复各种运动 27 矢状面的轨迹呈现明显垂直化趋势 轨迹更向前下方倾斜 在观测值上 矢状向位移减小 垂直向位移增大 这可能与前牙闭锁合有关 下颌在运动时需跨越闭锁障碍 28 总结 安氏 类2分类患者髁突位置及运动轨迹 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许多学者均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除了利用采用奥地利GAMMA公司生产的CADIAX ComputerAidedDiagnosisAxiograph m型髁突运动轨迹轴图描记仪 Vitral等用CT对安氏 类1分类患者做颞下颌关节窝关系的研究 定性观察颞下颌关节窝的特征 8 29 李帅 丁寅利用锥形束CT CBCT 评估成人安氏I类1分类与安氏 类2分类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特征及与颞下颌关节窝锥体束CT CBCT 扫描髁突位置 9 CBCT能够直观的显示髁突与关节窝的结构及其相互空间关系 10 30 经过正畸治疗后安氏 类2分类畸形患者髁突位置有什么改变呢 正畸治疗前安氏 类2分类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窝深度 上间隙及前间隙比安氏I类1分类患者大 后间隙比安氏I类1分类患者小 31 正畸治疗后安氏 类2分类畸形患者髁突向前下方移动 使得RCP与ICP2位者比例增加 有利于解除其对颞下颌关节后份的异常压力 改善关节功能 11 32 引用文献 1 邱蔚六 马绪臣 口腔颌面外科学2 刘怡 傅民奎 正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口腔正畸学 2005 13 2 3 王璟 王晟 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 36 1 4 OllackB AmJOrthodDentofacialOrthop 1988 94 358 360 5 谷志远 颞下颌关节疾病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 3 2 33 6 MillerVJ SmidtA CondylarasymmetryandageinpatientswithanAngleClassIIdivision2malocclusion J JOralRehabil 1996 23 10 712 715 7 肖遥 秦朴 赵蔚萍 杜跃华 安氏 类2分类错合髁突前伸运动轨迹特征的初步研究 2008 37 5 8 VitralRW TellesCdeS FragaMR eta1 Computedtomo graphyevaluationoftemporomandibularjointalterationsinpatientswithclassIIdivision1subdivisionmalocclusions Condyle fossarelationship J AmJOrthodDentofacialOr thop 2004 126 1 48 52 34 9 李帅 林薇薇 陈金武 丁寅 成人安氏 类2分类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及颞下颌关节形态的CBCT观察研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PractStomat01 2013 29 3 10 MarquesAP PerrellaA AritaES etal Assessmentofsimulatedmandibularcondylebonelesionsby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 J BrazOralRes 2010 24 35 11 龚方方 陶列 曹惠菊 正畸治疗安氏 类2分类深覆合髁突位置变化的临床研究 上海口腔医学 2003 12 5 36 THEEND THANKYOU 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