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征文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493494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家风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好家风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好家风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 家 风 征 文 ( 六 篇 )好家风征文(六篇)【篇一】我的家风是什么?近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我家,没有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般名流千古的家风故事,也没有曾国藩家书那样白纸黑字的家训。但在岁月的洗礼和长辈的言传身教中,家风已然在我们家无形之中形成。我的爷爷是抗战时期中共湘潭县委第一支部的情报员,是一名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入伍参加了解放海南岛战役。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易俗河与方上桥(原中共湘潭县委第一支部所在地,现属于射埠镇)的路上,为我党递送情报。正是爷爷这不平凡的经历,培养了他“坚韧不拔、感恩爱国”的高尚品格。爷爷的优秀品格,影响着我的父亲,也影响着我。我想,这就是我的家风。从小,我就与爷爷睡在一起,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长大成人。上世纪 80 年代末,家里种了几亩西瓜,西瓜快成熟的那段时间,我每晚都跟爷爷在西瓜地里一起守西瓜,看着深邃的天空,听着爷爷讲述他的故事。长沙第三次会战前夕,爷爷刚送了一份湘潭地区骚扰作战安排部署的情报回来复命时,就接到计划变动的通知,于是当时爷爷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连夜把变动的计划送到方上桥的交通员。我当时还仰着头天真的问:“爷爷,那不是很累?”爷爷摸着我的头郑重的说:“不累,送情报都是跟时间赛跑,不能延误半分,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坚决的完成。”为什么爷爷能一天不停的来回奔走而不累,那时的我,并不理解。爷爷除了讲故事给我听,还经常教我唱红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爷爷唱着唱着就声音哽咽,泪水滑落,我曾一度以为风把沙子吹进了爷爷的眼睛。而爷爷在教我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却是抬头挺胸,脸上满是自豪,唱完还不忘教导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爱财要取之有道、做人要诚实守信等等。为什么爷爷一首歌都能把自己唱哭,唱出一堆道理,那时的我,并不理解。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疑惑也慢慢的解开。爷爷一天不停的来回奔走,并不是他不累,而是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爷爷唱红歌把自己唱哭,不是眼睛进了沙子,而是因为想起了中华民族的峥嵘岁月和那些被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同伴同胞。爷爷从红歌中给我讲一堆道理,并不是因为他老了啰嗦了,而是身为一名党员战士的自豪与骄傲。我开始理解爷爷,并为之骄傲。我还依稀记得,上班的第一天,爷爷对我的谆谆教诲:“孩子,你出生在一个好时代,没吃过啥苦,这都是党和人民的不断付出换来的。你要学会感恩,全心全意的为党和人民工作。”如今,我已经工作近 20 年了,爷爷的话却依然在我的脑海中,促使我时刻不忘踏实做人、干净做事、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夏季雨后的夜晚,清新宁静,微风拂面,我带着儿子漫步在湘江河畔,给他讲述爷爷的故事。【篇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题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父母的教育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言行举止,而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在我的成长的过程中,孝思不匮、诚实守信、勤以立身的家风一直陪伴着我。“百善孝为先,常存仁孝心”家风之孝顺。自我记事起,奶奶就是住我家,每次奶奶主动要帮母亲做事,母亲总是推辞,我当时不明白,明明母亲有很多事情没做完为什么不让奶奶帮忙呢?母亲总说,老一辈人吃了很多苦拉扯大所有儿女,到了晚年为人子女理应尽赡养之责,让他们享受生活。后来因为工作原因,父母离家在外,远方的父母就经常给奶奶打电话嘘寒问暖,定时给奶奶邮寄生活物资,只要有空就会回去陪伴老人家。而父母对老人每一句嘘寒问暖的关心和每一个贴心的举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我也会经常打电话叮嘱奶奶保重身体,定时去探望她,陪她闲话家常。“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家风之诚信。小时候家里开了间日用品商店,价格从来都是童叟无期。有次,我不小心收了一张 50 元面额的假币,母亲没有多加指责,只教我辨别真伪后,便当场撕掉了那张假钞。我不解,既然别人欺骗了我们,我们在找钱的时候再给出去也没什么问题呀,母亲听完突然严肃起来:“投机取巧也许能让你获得一时的便利,但绝不会长久,无论做生意还是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诚实守信,这样不管是顾客还是身边的人才能相信你,认可你。”一席话令我面红耳赤,羞愧不已,同时也牢牢记住了母亲的教诲,记住了“诚信为人之本”。“世事无捷径,唯勤以立身”家风之勤劳。从小父亲就告诫我努力是勤劳的根本,而他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对我言传身教。父亲跑运输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回到家,我有次好奇,非跟着他去,从到货物市场装货、清货再回雇主处对单卸货、结账看到父亲汗流浃背的背影,我终于明白,正是因为父亲的辛劳,才能有我们稳定安逸的生活,而做人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保持不断进步。父母的身体言行深深影响着我,成为我终身受用的财富。而正所谓“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好的家风,不仅为后代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薪火相传,更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真正实现国富民强。【篇三】“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祖国”饭后散步,荷叶田田,莲花娉婷,夏风穿堂而过。爷爷牵着稚子的手,一路说笑,一路欢歌,来到了离家不远的村小学。这是爷爷工作一辈子的地方,青松依旧,国旗招展。小儿抬头仰望那飘扬的一片红,满脸兴奋。爷爷煞有介事地将孙儿的头摆正,拍了拍孩子的胸膛,将孩子的左手贴着裤缝,右手敬了个军礼。孩子年幼,老人数次纠正他的姿势,那是未曾见过的庄严,也是孩子亲临感受的郑重。“来,跟爷爷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祖国!”苍老的身躯曾经当过兵,后来当了民办教师,兢兢业业一辈子,岁月风蚀了年华却锻造着这颗最淳朴的“中国心”。青筋突起的双手抚摸着风中挺立的旗杆,孩子也细细地摩挲着,他学着这份郑重,也学着这份真诚,稚嫩的童音在日后一次次地响起:“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祖国!”“百善孝为先”烈日炎炎,爷爷赤脚下田,忙忙碌碌一下午,提回了小半桶田螺。漂洗,煮熟,清理,挑肉,深如沟壑的皱纹里淌出了汗水。孙儿蹲在旁边,看着爷爷忙着这一切,他问:“爷爷,这个是给谁吃?”“给太姥姥!”太姥姥,是爷爷的岳母,年近九十,身板硬朗,耳聪目明,五个儿子轮番照料,三个女儿也时不时接过来小住一段时日。爷爷不善言辞,却记着太姥姥爱吃田螺,将这份心意用行动在演绎。“为什么给太姥姥吃?”“百善孝为先呀!”孩儿砸吧嘴,喃喃着这句话。他不懂话语的含义,却看到了爷爷对太姥姥的关爱;看到了爸爸经常买了很多爷爷奶奶喜欢吃的菜;看到了妈妈牵着外婆的手去逛街,给外婆买了一件又一件的衣服。终有一天,这看到的一切,会如同春风细雨一般,润泽着他纯净的心灵,孕育出生命中绚烂的一朵花。“烧火要空,做人要实”准备晚餐,厨房里好不热闹,爷爷坐在灶前烧火,孙儿忙跑过去看。为了让火烧得更旺一些,他忙不停地往灶里添柴,满满当当地塞了个够,终于成功地让火灭了。爷爷浅笑,在火灭之后,抽出一些柴,用棍子将柴堆中间掏空,重新燃起了火。“烧火要空,做人要实!孩子惊讶于爷爷的神奇魔力,问了多次为什么?“因为天凭日月,人凭良心啊!”稚子怎么懂做人要实的生命之重。那是爷爷辛苦工作一辈子换来好口碑时的骄傲;那是爸爸在重感冒时仍坚持着给毕业班上课时的执着;那是妈妈拒绝学生家长一次又一次送礼时的坚定。唯有这份实,才能让人脚踏实地行走,不偏不倚,不忙不乱,不为利益所熏,不为诱惑所魅。孩子稚嫩的双眸里是跳动的火苗,他尚不懂日月之明,良心之洁。但他若能记住,当拥有七尺之躯时,定然也有着心清目明。“福往者福来”农历逢三逢八,龙口赶集。稚子最喜热闹,次次前往。爷爷推着自行车,让他坐在后座上,小小孩童便如将军般挥斥方遒。路遇家附近一行动不便的老人,提着重物,爷爷便将稚子抱下了车,叫奶奶牵着。孩子眼里脸上写满了不愿意,却看着爷爷把老人的东西放在了自己自行车的后座上,随着老人慢慢前行。这些疑惑,又何止一次?孩子会不会想起,那次赶集,爷爷突然停下来,将马路上的碎玻璃瓶渣滓小心捡起,扔到了垃圾堆;还会不会记得,那次一个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人员在捡拾垃圾时,爷爷特地送过去的那杯茶;又是否发现了,从来都是勤俭节约的爷爷,每次遇到行乞之人时都会拿出些零钱叫自己给递过去。种种疑惑,爷爷只是用一句“福往者福来!”做了所有诠释。把善良植入心底,从不期待花开,却在某个不经意的时日和角落,绽放出醉人的芬芳。就像毕业多年的学生仍旧跑过来看看爸爸;就像爷爷的已经结婚生子的学生经过家门口仍旧高呼一声“老师”。就像妈妈回到原来任教的学校,学生团团围住舍不得她离开时的真情。后记这些入世良言,不足六岁的孩子只会囫囵吞枣,只会鹦鹉学舌。可随着时日渐长,家风熏陶,这些良言带给他的定是竹之清香,是水之流浅。即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乱世红尘中,也会让他拥有一颗纯净至明的心,披忠诚之草而坐,饮孝顺之茶而醉,拥真诚之枕而卧,倚仁爱之席而眠。梦中花亦香,水还清,人依善,心仍净。【篇四】树木只有在阳光的沐浴下,才能茁壮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家风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点、为人处事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勤为本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告诉我勤劳是做人的根本。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父亲一直是人人夸奖的勤劳典范。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在农田里干活,通常我去喊他吃饭,他都要把手里的活做完才回家。有时他回来了,见饭还没熟,他就会利用这个间隙去干其他活。后来随着我和哥哥上学,生活压力加大,他便一直在工地上做体力活。只要有活做,他从不会休假。有时这个工地完工了,他也不会在家闲着,他马上就会联络下一个地方赶过去工作。一直以来我的父亲就是用这种方式赚着血汗钱把我和哥哥培养长大的。到了现在,我和哥哥都长大成人了,家里条件也还算过得去了,我的父亲仍旧在工地上干活,无论我们怎么劝他,他还是要去。其实我们都很心疼他,但是父亲常说:“到了我做不动的那天,我就不出去了。”我想,父亲已经将勤劳的信念深深地植入到了他的生命中。一直以来,他也正是以这种方式教育、鞭策我和哥哥无论在何种工作岗位上都要养成勤劳的作风。孝为先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孝敬父母是所有美德中永远占第一位的。关于孝敬长辈,我的母亲就是我的好榜样。我的母亲从 2007年开始把爷爷奶奶接到了我家住。那年下半年爷爷去世了,从那以后奶奶就在我家长住。有段时间奶奶想去叔叔家住,妈妈便让她去了。因为不需要照顾老人,妈妈就出去工作了。可是奶奶在叔叔那里经常吃饭不准时,有时叔叔出去工作了,奶奶就自己吃剩饭剩菜,而且那时奶奶年迈多病,行动不便。妈妈得知这个情况,便辞了工作,把奶奶接回了家照顾。每一天母亲都细心地照顾着奶奶,尤其是在 2013 年,奶奶的身体状况变差了,母亲对奶奶的照顾显得更为耐心。那时我的母亲变着花样做奶奶爱吃的饭菜,有时奶奶吃不下,母亲就不分时间地去煮粥给奶奶喝。渐渐地奶奶的手没了力气,我的母亲便一口一口地喂她。老人家上厕所频繁,奶奶自己起不来,母亲便一次又一次地扶她,有时夜里要起来四五次。后来奶奶大小便失禁了,但是母亲依旧没有怨言地帮奶奶洗澡洗衣服。有时放寒暑假,我回家了,我便会去帮奶奶洗头发洗脚,为她剪脚趾甲,有时还和妈妈一起给奶奶洗澡。有句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尽孝不难,但是天天如此尽孝却不简单。可是直到 2014年 6 月奶奶去世,母亲都是如此悉心地照顾着奶奶,这也是母亲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有时我会扪心自问:我今后是否能做到像母亲这样?转念想想,母亲身体力行的尽孝,不就是对我最好的教育吗?长辈都能做到这种程度,无论如何,你都得朝着这方面努力。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小就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风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正是受到了这些优良家风的熏陶,我懂得了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孝敬长辈,并严格要求自己去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我将继承我家的优良家风并不断发扬下去!【篇五】我们家不是什么大家族,爸妈都是农民子弟,世代务农,并没有什么成文的家风家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朴素的真理在他们的身上熠熠发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记得从小就被妈妈和奶奶告诫,要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筷子不能在菜碗里乱翻:喝汤时不要发出声音;开饭时得等长辈到了才能动筷子;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女孩子要笑不露齿,吃饭时不能敲碗等等,琐碎到恨不能把你严丝合缝的塞进一只盒子里。那时是深深不能理解的,明明岔开腿坐很舒服好不好!吃饭时吧嗒两下嘴又不是死罪!现在却开始深深的感谢,不论是在什么样的场合,良好的教养都不足为过。它可能不会为你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但却能让你满溢自信、尊严和优越感。父母亲文化程度并不高,可是他们身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深深地教育着我们。记忆里,父亲总是陪伴在我和我弟弟的身边,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他从未缺席过。因为爸妈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做啥小本生意,所以家里的经济来源基本上是种田,种水稻和种莲子。学生时代的暑假基本上是在剥莲子中度过,两个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总是会长一个又一个的水泡,坐久了肩膀也总是会有一阵又一阵的酸痛。为此,我抱怨过无数次,别的小孩在悠闲地啃着冰棒、看着电视、愉快玩耍的时候,我却要提起几大桶饲料喂猪,忍受一阵一阵的恶臭清理猪圈,还要因为剥莲子耽误很多的睡眠,年少不懂事甚至埋怨过父母,为啥我们一家子总是过得比别人累。长大后,当我的学费由几百到几千到上万的时候,仿佛在那一刻突然懂得了爸妈的操劳。爸妈每次给我学费都是以现金的形式,也会让我去感受那一沓钱的厚度,钱拿在手上的那一刻眼前浮现的全是他们晒得黝黑的皮肤,还有被汗水一次又一次浸湿的背影。再到后来,当我看到家里楼房面目一新,爸爸还给家里添置了一辆车,家里日子越过越好时,我更是明白了家里的这一切都是他们辛勤劳动出来的成果。他们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个家庭的家训、家风也许都不一样,但都是先辈的生活经验浓缩而成,是这个家庭的文化传统,都值得每一个家庭成员吸收、传承,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努力地践行下去。【篇六】看惯了春花秋月,你是否还会在乎自然频繁的变更;尝尽了悲欢离合,你是否还会被心中的那抹回忆惊扰? 淡淡的月光,淡淡的流水,还有心中那些淡淡的家风、家训、家规,潜藏在岁月的河流中,浮动着我那动人的心弦,使我想起当年的那些青涩往事题记八十年代,我的家在湘潭县谭家山镇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有一座低矮的老宅子,三面环山,屋后长满了翠绿的松树和竹子,屋里摆满了笔、墨、纸、砚,屋主人我的老父亲便把这座老房子命名为“松竹斋”,他自称“松竹斋主”。如今,一想起我的家风家训,自然而然的会想起那些年,那些事。俗话说:“勇敢,事情必成;勤劳,幸福必到。”当然在我们家可是把“勤”劳放一位。在家里数母亲最勤劳了,她深知只有靠一双手才能创造奇迹,勤就这样不知不觉得成为了我们家的家风。记得在收稻子的高峰期,母亲从清晨到中午,用镰刀收割稻子,汗流浃背,一刻也不曾停歇,那白色的衬衫的像水洗过一样。下午回到家后,又忙着给家里洗衣服,擦桌子。在深夜里,我被门缝里透过来一束光刺醒,朦朦胧胧看到母亲依旧在忙碌“对外要和,对友要忠。”从小,母亲就教育我要与人和睦相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应该冷静和平地解决问题。其次,对待朋友一定要讲究一个“忠”字,万不能学墙头草随风倒,见风使舵,这样的人终究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诚实守信”的家风也一直熏陶着我,教育着我。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临近期末考试,我把曾经写过的一篇作文撕下来放到文具盒里,准备考试时偷偷用上,一心想考个好成绩。结果被父亲知道了,遭到了他严厉的批评。后来的我懂得了“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的道理,我要感谢父亲及时地提醒了我,因为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回想起在“松竹斋”经历过的种种,如饭前饭后要洗手,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拿过的东西一定放回原地,见到长辈要问好,说话要有礼貌,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每天坚持阅读两小时,就餐时不可边吃边玩,要遵守食不言,寝不语的作风,捡到东西要交公,学习不可三心二意、字迹潦草,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等等。这些规矩使我的成长有了约束,使我养成了很多“好习惯”。现在回想起来,家规真像一道围栏,避免我因过度的自由而跌进万丈深渊,让我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良好的家风是我终身的财富,我一定要把“松竹斋”的良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群众团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