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改委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与县地震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492781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发改委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与县地震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县发改委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与县地震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县发改委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与县地震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 发 改 委 2018 年 工 作 总 结 及 2019 年 工 作 计划 与 县 地 震 局 2018 年 工 作 总 结 及 2019 年 工作 计 划县发改委 2018年工作总结及 2019年工作计划2018 年,县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发展改革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2018 年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项目建设引领全委工作,不断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提高协调服务水平,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至目前,年初确定重点项目 104项,年内又替补项目 10 项,全年共落实重点项目 114 项,开工率 97.4%,较去年同期增加 9.44 个百分点,其中:新建项目 78 项,开工率 93.6%;续建项目36 项,开工率 100%。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3 亿元,同比增长 20%以上。(二)不断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持续抓好项目储备工作。深入学习认真研究中央和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了*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由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逐步完善,适时印发。对标省市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我委牵头制定了*县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总体工作方案、*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落实方案、*县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落实方案和*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落实方案,结合我县实际谋划储备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项目 135项,总投资 480.28 亿元,纳入*市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106 项,总投资378 亿元。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十大生态产业项目落地实施,按照项目进展情况和开工时间节点,将现有生态产业项目划分为近中远期三类(近期:已开工或 2020 年前能开工实施;中期:2022 年前能开工实施;远期: 2025 年前能开工实施),其中近期实施 97 项,总投资 322.77 亿元;中期实施 26 项,总投资 89.23 亿元;远期实施 12 项,总投资 68.28 亿元。以争引项目资金为目标,申报 2019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45 项,总投资 33.74 亿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基础实施领域补短板文件精神,在广泛征求各行业部门意见建议基础上,初步谋划储备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 113 项,总投资 373.3 亿元。(三)用足用活国家政策机遇,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精心研究国家、省、市重大产业政策和项目投资计划,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 36 项,下达投资计划 8.29 亿元,到位资金 2.9 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全县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围绕促进全县产业转型升级,及时捕捉政策信息,抢抓国家择优认定 100 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政策机遇,顺利完成了*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自评价工作,上报省上专家初步评审后报国家发改委。(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努力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全面落实推动省委、省政府“三重”、“三一”工作方案落地见效,积极开展重点项目县级领导联系帮扶工作,促进实体经济企稳向好。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加强与统计局衔接,按季完成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深度剖析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准确研判经济形势、作出决策部署提供科学参考。2018 年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2.56 亿元,增长 6.2%,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 5.5%、5.2%和 7.5%,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五)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积极落实省市重大政策和推进措施,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018 年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 77 户 295 人,“圆梦苑”小区新建住宅楼 2 幢 77套 5485.53 平方米,计划 12 月完成项目工程量的 80%,整体投资完成率达到60%以上,2019 年 6 月组织群众搬迁入住。戈壁农业、食用菌、特色养殖、光伏等后续产业稳步发展。建立了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引导农投、华瑞、陇上乡村和 0.6 兆瓦 200 户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等企业和项目参与资产收益扶贫,贫困户户均收益达到 3000 元。扎实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及时深入南古镇马蹄村、岔家堡村开展帮扶工作,积极配合做好贫困村退出验收工作。(六)紧紧围绕改革创新主线,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一窗受理、部门联动、上下协同、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原则,推行“1+5+N” 模块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法定期限 5 天办结的承诺 3 天办结,提速 60%,法定期限 3 天办结的改为即办件。加强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运用,按照“一项目一赋码”的原则,凡新上项目一律通过平台赋码,做到了赋码率 100的要求。截至目前,2018 年在线审批项目 75 项(审批类 49 项,备案类 26 项),总投资 68.44 亿元。在线平台共受理事项 306 项,已办结 302 项,办结率为 98.7%。逐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印发了*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和*县推进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七)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靠实工作责任,根据市政府分解下达我县 2018 年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与六大领域节能主管部门签订年度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书,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确保全县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43%目标如期完成。严格执行* 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工作,细化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节能监管,确保项目节能措施落实到位。深入实施祁连山国家体制公园项目和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认真组织实施年初县委深改办确定的各项改革创新事项,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八)扎实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我委根据*省党和国家机关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前提、以组织建设为核心、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稳步推进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作风建设方面突出问题,纵深推进“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今年来累计查找班子作风问题 19个,领导干部作风问题 22 个,一般干部作风问题 25 个,目前除 6 个班子问题正在整改,其余问题均已整改完毕。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年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1.部分经济指标完成目标任务差距较大。受经济下行影响,15 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预计有 6 项指标较市、县政府下达的目标值还有差距,特别是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关键性指标,完成目标任务压力较大。2.民间投资增长乏力。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完成民间投资 5.15 亿元,同比下降 32.43%,增速比项目投资低 34.41 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总量占全县项目投资的比重为 27.41%,较去年同期下降 13.95 个百分点。3.工作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事务性工作繁忙,对一些宏观性的、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谋划不够、研究不深,特别是在政策制定、制度机制建立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导致重点项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工作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三、2019 年 工作计划2019 年,县发改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强化“责任、效率、服务、问题、实干”导向,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扎实做好各项发展改革工作,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一)加大推进力度,狠抓责任落实,在项目建设方面再上新台阶。把项目建设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最生动实践,充分发挥项目投资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关键作用,主动跟进服务,积极破解难题,加快建设进度,努力实现项目数量、规模、质量、效益新突破,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7.92 亿元以上。经过与各单位充分衔接,2019 年全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 82 项,总投资 138.44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44.52 亿元,其中:续建项目 44 项,年度计划投资 33.98 亿元;新建项目 38 项,年度计划投资 10.54 亿元。近期,我们准备组织各单位召开一次项目对接会,进一步对接靠实重点项目,尽快将项目建设及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县级四套班子、县直相关部门领导,提交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二)抢抓政策机遇,提升谋划能力,在项目争取方面有新成效。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战略等政策机遇,认真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项目谋划力度,找准资金争取方向,做细、做实前期工作,加强与省市发改部门衔接联系,提高项目争取命中率。围绕十大生态产业、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领域,力争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争引再上新台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争取* 国家农村产业园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资金。(三)强化服务意识,加大督查稽察,在项目管理方面有新突破。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贯彻执行*市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办法(实行),积极推进取消互为前置、再造审批流程、同步办理审批、全程在线运行,实现投审批事项“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在线办理、限时办结”。加大项目督查力度,实行“周调度、月分析、季通报”制度,积极推进项目清单化管理,建立重点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考核体系。强化项目建设程序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与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严把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关,强化项目概算和竣工验收管理,力争实现对 2017-2018 年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稽察和竣工验收全覆盖,切实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四)加强统筹调度,当好参谋助手,在经济运行管理方面有新举措。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结合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举措,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大对农业、工业、商贸、旅游等重点行业运行态势的调查分析,实行主要经济部门定期联合分析制度,建立“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工作机制,把经运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分析得更透、更深入,把风险预判得更精准、更细致,及时提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参考。(五)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工作创新,在服务发展方面有新作为。按照十九大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项目和“一园三带”生态示范建设工程。推进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回收利用,加快建设洪水河大林带,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因地制宜探索新能源消纳新模式,实施新能源集中供暖试点工程。探索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针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行动和新建项目能评审查,开展重点能耗项目节能量交易试点,并逐步纳入全市乃至全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运用“城市棚户区改造+易地搬迁”模式,将祁连山沿山村镇等发展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的群众同步搬迁安置到城市棚户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双赢双利。加快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对企业在取得国土、规划许可手续后,其他行政审批事项作出相应承诺后依法依规开展设计、评审、施工,竣工后接受验收,实行“先建后验”,并配套完善前置事项承诺清单、承诺公示、行业验收、责任追究全过程监管等制度。(六)坚持统筹兼顾,抓住重点环节,在其他工作方面有新进展。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各类信用体系工作方案落实、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和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围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督查考核局、统计局、商务局、旅游局等部门衔接,健全完善三产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挖掘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切实落实好 2018 年度贫困户搬迁入驻工作。切实抓好祁连山国家工业体制试点项目实施,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及时跟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和生态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供热工程,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进、规范运行,示范带动全县 PPP 项目有序推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争取实施新能源集中供暖工程,确保全县单位 GDP能耗控制在 3.43%以内。县 地 震 局 2018 年 工 作 总 结 及 2019 年 工 作 计划县地震局 2018年工作总结及 2019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地震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突出灾前预防,重视风险防范,强化综合治理,统筹推进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主要工作(一)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局党组高度重视,把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明确了党支部书记为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支部书记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传达学习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文件、指示和要求,切实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舆情事件亲自处置;分管领导协助党支部书记抓好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把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着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班子成员先后讲党课 4 次,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 36 次,及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收看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直播实况、警示教育片等。健全完善了网络信息转载和发布审核制度,切实加强了对网络信息转载和发布的管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二)健全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为进一步推进我局震情会商制度改革,提升震情监视跟踪工作实效,结合工作实际,编制了*县地震局震情会商制度改革指导方案,严格执行震情值班值守、震情周月会商、宏观异常零报告制度,加强与市局、邻近县局的联动会商,及时处理前兆资料和震情跟踪分析研判,落实震情监视和短临跟踪措施。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值班人员和带班领导双岗负责制,强化日常观测值守,值班人员值守期间密切关注监测仪器及远程宏观观测监控,认真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和周边地区地震异常,主动把握震情趋势动向,确保及时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提高了地震速报的质量和实效;结合镇、村干部调整变动,适时更新充实了“三网一员”数据库;县财政预算资金 4 万元,用于支付远程宏观观测点和村级灾情信息员的通讯补助,极大地调动了灾情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11 月 2 日在县委党校举办了全县防震减灾“三网一员”骨干人员培训班 1 期,共 90 多人参加,编印了*县地震宏观监测(灾情信息) 员工作手册,对全县防震减灾助理员和村级宏观观测员进行了系统培训,进一步健全了县、镇、村三级防震减灾网络体系,完善了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机制,落实地震宏观观测员工作职责,确保群测群防队伍发挥作用。通过逐步完善“三网一员”日常管理培训制度、落实工作补助经费,鼓励群众参与地震宏观异常观测,形成了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对现有地震监测设施及观测环境的保护工作,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通知要求,我局对县域内的地震监测设施及观测环境范围设置了保护标志,标明了地震监测设施及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要求,并报国土、住建、公安等部门备案,确保了地震监测设施及观测环境得到保护。对原有的卧马山鹿场、富翔养殖合作社等 5 个远程宏观观测点进行了调整优化,并在华瑞农业奶牛场新建 1 个远程宏观观测点,对所有远程宏观观测设备进行了维修和升级改造,将原来的视频观测升级改造为手机实时观测,强化了监测手段,提高了监测水平和反应速度。(三)强化抗震设防监管,切实提高震害防御能力。协同发改、住建等部门依法加强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抢抓全面实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机遇,把抗震设防要求贯彻到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各个环节,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全面实施新的抗震设防标准,从源头上杜绝了安全隐患。依法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行政审批 19 项。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通过*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对已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手续的 6 个企事业单位的 8项建设工程进行了执法检查;对个别早期建成的无审批手续、无设计图纸、无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现场提出了安全防范要求和加固措施,通过严格执法活动,逐步规范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工作。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邀请市局专家,会同县水务局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排查组对翟寨子水库、双树寺水库和瓦房城水库开展了拉网式大巡查,认真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综合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规范了建设、检查、验收标准,着力提升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县三堡寄宿制小学成功创建了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县六坝寄宿制小学成功创建了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积极配合县民政、气象部门推荐南街社区申报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县止目前,已成功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4 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11 所、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2 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2 个、市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2 个。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根据“四办”及“四减一建”相关要求,对进驻大厅的 4 项行政审批事项编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摆放在服务窗口,并在*政务服务网及* 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了明确清晰的指引。同时,积极申请开通“在线办理”功能,法人和个人用户可通过*政务服务网*子站实现网上申报办理,推动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优化升级;对“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事项取消审批要件 1 项、压缩办事期限 2 个工作日,对“异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备案”事项取消审批要件 1 项,压缩办事期限为即办,实现了审批更简,服务更优。(四)完善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结合本县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县地震应急预案、*县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流程,编印了*县地震应急预案及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操作手册,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做到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人员落实、物资落实,切实增强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建议县委、县政府根据人事变动,适时调整了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和地震应急指挥体系组成人员,确保应急指挥机构、人员适时更新,责任落实到位,通讯联络畅通,一旦发生地震,地震应急指挥体系能快速高效投入应急工作。同时,加快推进重点工程、次生灾害源、学校、医院、重点企业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预案修订,切实提高了预案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和指导性。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指导、督促机关团体、学校、商场、医院、企事业等单位开展了应急演练 4 次,有效提高了地震应急能力。根据新修订的*县地震应急预案,配合县人武部、公安消防大队、民政局等部门,组建完善了以应对地震、火灾、山洪地质灾害为主要任务的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交通、电力、水务、通讯、卫计等部门按应急工作要求组建了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发挥了各自专业救援力量优势;加大基层救援队伍建设,引导学校、企业、社区、村社结合各自实际,按照一队多用的原则,积极组建了基层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切实充实了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协同民政、人防、住建、国土等部门加强了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结合人防工程,完善了避难场所供水、供电、交通等配套设施,并及时向社会公示辖区内已建、准备新建、建议新建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加强了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建设,按照相关要求,县政府为各镇、相关单位配备了应急车辆、卫星电话、计算机等地震应急装备,卫星电话配备到镇一级。完善了覆盖全县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健全了调动、接收、分发机制,确保发生地震后救援物资能第一时间到位。(五)增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利用“5.12”、 “7.28”、“10.25”、“12.4”、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重要时段,组织开展了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了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3 月 14 日,联合团县委、县教体局、县科协在*一中演播厅举办了以“防震减灾 知识先行”为主题的全县中学生防震减灾现场知识竞赛,一中、县职教中心、二中、三中、四中约七百多名学生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县广大青少年防震减灾意识。5 月 12 日上午,在县城中心广场开展了防震减灾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在*县电视台集中播放地震知识宣传片、中心广场户外大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爱*”微信平台宣传发布地震知识、展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多维度的宣传方式,进一步营造了防震减灾的浓厚氛围。同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全县不同层面的人群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深入 10 个镇、4 所学校、6 个社区及圣天寺庙会,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家庭、宗教场所“七进”宣传活动 7 场次,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地震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的能力。宣传、文广新等部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和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了常态新闻宣传,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二、存在的问题(一)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广大公众对地震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薄弱,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三、2019 年 工作计划总体思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同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为目标,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逐项细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防震减灾依法行政、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震情第一,夯实监测预报基础。加强对现有地震监测设施及观测环境的保护工作。抢抓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项目机遇,争取在我县南古镇建设一个地震预警监测台站和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发挥预警警报减震防灾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地震宏观观测网络建设。(二)依法加强监管和服务,切实提高震灾防御能力。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及农村民居房屋抗震指导工作,切实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依法把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关。争取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1 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1 所。配合县民政局做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三)完善应急体系,不断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确保预案及配套保障工作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指挥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指挥调度、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社会动员等工作。强化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与建设,提高应急演练质量和救援能力。举办多部门联动的应急演练活动 1 次。(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512”、“728”、“1025”、“124”、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地震科普知识“七进”活动;在*县少年军校新建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基地 1 处,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促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常态化,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