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国有资产监管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91735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县国有资产监管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县国有资产监管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县国有资产监管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县国有资产监管情况的调研报告内容提要:为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监管,确保地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县人大常委会对县级国有资产运营监管情况开展了调研,针对国有资产监管意识薄弱、资产监管覆盖不全、国有企业内生动力不足、资产盈利能力不够等问题,提出了理顺体制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强化监管、考核激励增强活力等建议,对于加强我市国有资产监督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国有资产管理是涉及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持股、出资、保值增值、亏损核销等系列工作的综合管理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县围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理核查工作,运用市场机制淘宝模式配置和处置闲置国有资产,强化县属国有企业的监管和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初步构建统一规范的县级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机制。一、具体做法2015 年 *县国资局独立运行以来,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在提高国有资产运行绩效、整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资源,推动国资国企监管工作规范有序。(一)建立监管体系,明确职责范围。一是完善监管机构。落实县国有资产管理局职级;二是明确职责,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县属国有企业实施综合管理。三是健全制度。*县政府制定了*县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通知*县公益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改革方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鼓励县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关于加强县属国有企业债务管理的意见等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和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标准、步骤、方法等。四是理顺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以及“政府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分工监督管理模式。五是建立信息平台。建立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的网上申报。(二)加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与监管力度,基本实现闲置与经营性资产的统一运营监管。一是规范资产管理流程。*县建立“国资局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单位的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实行纸质和网上同步申报,对资产购置、使用、处置三个重要环节实行网上审批,实现了从“入口”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监控。二是资产处置有序操作。闲置资产的拍卖和招租,由县国资局统一在淘宝平台进行公开处置,真正实现了国有资产处置公开、公平、公正。2017 年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总资产 113.37 亿元,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 3.96 亿元,其中房产 26821.065 平方米,并均交由县资产经营公司统一运营。(三)深化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截至 2018年 8 月,全县县属国有企业共 37 户,财务快报共收审 29 户(含子公司 8 户),其中市场经营类企业共 15 户,投融资平台兼实体经营类企业共 11 户(含子公司 7 户),政府性平台类企业共 3 户。29 户报表企业总资产为 3201212 万元,总负债为 1989588 万元;总资产负债率为 62.15%,在正常标准 60%之上;资本保值增值率为 1.00,属于资本保值范围。通过专业化重组、行业整合、创新发展等方式不断推进县属国有企业做强做大。2016 年,整合重组*县宏源水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乡镇统一供水,供水质量明显改善。2017 年,组建县旅游发展集团公司,为*县“大旅游”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指导企业完善“三会一层”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法人治理机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国有资本年度统计制度、三年融资与偿债规划制度、考核分配制度,初步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系。(四)*县国资监管运营新体系取得的绩效。2015 年来,* 县资产经营公司实现租赁收入 3042.82 万元,实现拍卖收入 2318.51 万元,上交税费 2284.54 万元;县属国有企业上交经营收益 2776 万元,其中资产经营公司上交县财政经营收益 1266 万元。 2018 年上半年,全县国有资产通过 “淘宝”资产处置平台公开招租、拍卖国有闲置资产、门市、老旧资产、即将报废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租赁使用权共 178 笔,实现拍卖收益 2578.43 万元,溢价 95.7 万元,溢价率 5.24 %。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零,实际节约佣金 74.24 万元。1.企业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方面。通过开展清产核资,采取五类原则指导改革。一是对名存实亡的 23 户僵尸企业、空壳企业按照工商、税务等部门相关规定及时办理注销手续;二是对资产已上划的 7 户企业变更注册手续;三是对同一主管部门所属经营范围相同或相近,规模小,盈利差的 3 户企业合并重组;四是对符合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 7 户企业保留;五是对投资参股和涉及市属部门股权的 5 户企业纳入国资监管。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一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管理和资产收益预算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对外出租、出借和投资进行审批管理,要求收益全额上缴财政。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处置和使用收入,由单位全额缴入财政部门非税收入专户,统一缴入国库。二是建立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安装运行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行政事业单位报送的资产有偿使用申请、资产处置申请等进行网上审核审批,以及产权登记业务和资产报表的网络传输管理。三是开展了资产产权登记年检工作。二、存在问题*县国有资产点多面广,虽然国有资产监管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监管队伍力量薄弱。一是监管队伍人手不够。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国资监管工作日益复杂,国资监管工作量越来越大,而县国资局在编人员力量不足,很多工作无暇顾及。二是专业化程度较低。国资监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懂市场、懂经济、懂企业管理的人才,而县国资局工作人员 40 岁以下的只有 8 人,经管类的只有 3 人,大部分人员年龄较大且为非经管专业。(二)监管资产意识薄弱。一是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单位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益的思想,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产权意识不强。一些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资产有多少,是否具有产权,是什么性质的产权不清楚,少数单位重要资产登记不全;三是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连续性,没有专人负责,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三)资产监管覆盖不全。一是资产基数不清。部分单位账实不符,家底不清,上报数据不够全面,对拍卖、处置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清理核销、调整账务,对新形成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入账,存在国有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卡不符的情况;部分资产未取得合法产权证明,导致部分国有土地和房屋被长期侵占。二是国有自然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全县的水利、森林、矿山、能源等国有自然资产因无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底数不清、无人管理,遭到侵占、滥用。三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瞒报资产。虽然已经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如实填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县国资局已经连续四年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及闲置资产清理,但仍然有部分单位瞒报资产,导致监管无法全覆盖。四是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被非法侵占。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移交给县资产经营公司的就有约 2600 平方米被非法侵占,占县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监管运营资产的2.8%,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也存在非法侵占情况。(四)国有企业内生动力不足。一是国企薪酬制度不完善。37 个县属国有企业只有 4 个企业高管实行年薪制,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属事业单位人员兼职,在薪酬制度上难以调动积极性。企业员工薪酬未与工作绩效挂钩,基本参照行政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缺乏动力。二是企业干部交流机制不健全。由于经济不稳定等因素,部分有冲劲、肯干事的行政事业人员不愿意到企业任职,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存在担忧。目前辞职到县城投集团公司、县旅发集团公司任职的公务员,也或多或少存在后顾之忧。企业干部交流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难以引进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优秀人才。(五)资产盈利能力不够。由于*县国有企业规模不大,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都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企业管理者不具备企业管理经验,经营能力欠佳,企业盈利受到较大影响。另外,部分国有企业持有的资产是非盈利性资产,无法产生效益,导致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低。2018 年 8 月企业总资产为 3201212 万元,而企业利润为5152 万元。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8.18%、资产净利率为0.14%、净资产收益率为0.43%、资本保值增值率仅为 1.01。三、对策建议(一)理顺体制,强化管理。随着国资监管工作的不断强化,迫切需要理顺* 县国资局的管理体制。将县国资局作为县政府特设机构,提升其管理层次。将县属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提名、考核,资产管理等职责真正划归县国资局,将国有企业的人、财、物管理逐步归口到县国资局,县国资局才能更好地开展国资监管工作。(二)加强力量,提升能力。2018 年建立了每年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情况,随着国资监管工作的日益复杂,迫切需要充实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力量,完善“国资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占有使用单位”三个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国资部门综合管理职能和主管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能,进一步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对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管理主体责任。各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明确内部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强化职责分工,落实管理责任。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培养一批懂市场、懂经济、懂管理的国资管理专业人才,提高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三)强化意识,落实责任。一要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分行业、分系统做好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工作,摸清底数,明晰产权。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实行数据共建、资源共享。相关企事业单位在取得资产后要及时进行产权登记,明确权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要统筹协调,抓住简政放权的大好时机,成立专门机构和落实工作人员,集中时间和力量,完善无任何产权资料的资产手续,尽快办理房产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为资产的管理、使用、变动、处置提供依据和保障,避免产权纠纷,防止国有资产不当损失和浪费。二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与使用的组织和领导,明确国资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落实资产管理和保值增值责任,建立责权明确、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的资产管理工作机制。(四)完善制度,强化监管。一要根据上级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自然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自然资产流失与非法侵占。二要继续清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不据实上报、瞒报漏报的情况进行通报处理,摸清全县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底数。县国资局要充分利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各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部门和单位国有资产存量及其增减变动情况,为国有资产管理和部门预算编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三要加大力度处置非法侵占国有资产,摸清全县被侵占的国有资产底数,制定计划表,分工协作,逐步收回被非法侵占的国有资产。(五)考核激励,增强活力。一要完善薪酬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管理办法,将县属国企经营业绩、社会贡献、党建安全等指标综合考核的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逐步推广企业领导人员年薪制。在企业统一建立“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的员工薪酬制度,利用好薪酬这个指挥棒,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二要建立企业领导人员的交流机制。在县属国企之间、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科学建立企业领导交流机制,解决企业领导人员的后顾之忧,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优秀人才,增强企业活力。(六)深化改革,提高效益。一是针对县属国有企业整体亏损的局面,县国资局需持续实施“一企一策”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降低企业亏损。二是县国资局要不断建立完善各项经营预算制度、企业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选派专职外部董事及监事机制、国企领导人员能进能出交流机制等,切实强化企业内控,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力争扭转县属国企整体亏损的局面。三是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运营,要变分散为集约,变管理为经营。按照“依法依规、分类推进、规范程序、市场运作”的原则,借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盘活经营性国有资产,使之从“固态”转为“动态”、由“部门占有”转为“社会公众利用”,达到加快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探索将城市广告、城市占道停车收费等经营性无形资产注入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增强企业融资创利能力,确保政府经营性存量资产保值增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