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详细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8984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详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详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详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详细答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24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封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下受封的各级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身份,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有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 A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 B “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C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 D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25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 ”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A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C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26据景定建康(南京)志记载: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 10 个市,苑市在广莫门内东边,盐市在朱雀门两边,纱市在城内的北耆寺前。这一记载表明南京城A专业市场广泛分布 B市坊制度得以建立C政府城市管理松驰 D南方经济赶上北方27下图茶道的诠释反映了当时泡茶时 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时 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浓茶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饮茶时 表现为“饮罢茶敬方深知,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A饮茶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B市民阶层的饮茶文化C儒家思想渗入社会生活 D道家养生理念的盛行28唐太宗曾问负责起居注的史官褚遂良:你近来主持写起居注 ,里面记了些什么呢?我可以拿来看看么?褚遂良回答道:现在的起居注 ,就像古代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行一样,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完备无漏地记下好的和坏的,就是希望君主不做非法的事,还没听说过君主可以自己随便拿去看的。据此可知A唐代君主专制制度尚未成熟 B 起居注客观地反映了君主言行C史书编撰传统有效制约君权 D古代官僚在职权上有一定的自主性29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 “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才(财)不可胜用矣。 ”据此可知,唐甄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谴责中央集权统治C主张发展自然经济 D要求减少政府束缚301875 年,总理衙门官员郭嵩焘认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法” 。这一观点A代表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B批评了师夷长技的认知缺陷C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D提出了政治变革的迫切要求31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32下图反映了新中国A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B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C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D公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33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52 年的撤离地狱把解放军描写成人间地狱的制造者,1962 年的诺博士塑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而在 2009 年拍摄的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中,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避难所。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A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外交准则 B中西方意识形态已逐渐趋同C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 D美国电影不断摆脱政府控制342016 年 12 月 20 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2017 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 20 个。这表明A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B “一个中国” 的国际认同度增加C国际社会促进两岸和解 D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352017 年 6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 ,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C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 D强调中、俄强化结盟关系41留学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途径。近代中国曾出现三次留学大潮,留学生西赴欧美,东渡扶桑,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25 分)材料一 1872 年 8 月,包括詹天佑在内的 30 名幼童乘船离上海赴美,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成为当时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先锋。1870 年,经曾国藩同意并向清廷奏准,又与李鸿章磋商,制订了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条,最终,分四批各 30 名幼童赴美留学。留学生除了学习军政外,不少是学习机械、造船、铁路、采矿、邮电、农业、医学专业的,从而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实业人才。 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局”门前的合影材料二 在 1896 年派出第一批 13 名留日学生后,赴日留学日渐成风。据统计,1901 年为 280 人,1902 年 9 月为 614 人,1903 年增至 1300 人,到 1906 年 11 月猛增至 8000 多人。数万留学生中,除20 岁左右的年轻人居多之外,也不乏老翁、幼童和女子。大多学的是军事、政治等课程。留学生中有黄兴、秋瑾、陈独秀、鲁迅等人。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上兴起的第三次留学热潮,当时国家正处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 “人们感到痛苦彷徨” 。法国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摇篮,于是大批“输世界文明于国内”的人们,形成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五四运动前,留法学生不足 200 人,19191920 年间,增至近 1600 人。这次留学热潮的最大特点是,他们把“俭学”和“勤工” 、教育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起来, “以自己的实践对传统的留学教育进行了观念、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开创了中国留学教育的新纪元” ,涌现了一大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新型知识分子,如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等。 摘选自李玉民中国近代留学的三次热潮(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次留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三次留学的时代背景?(15 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次留学大潮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0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一般地说,对外贸易对于一个封闭的社会具有一种积极的刺激作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过程和近代化的程度与对外贸易也是分不开的。尽管整个近代中外贸易结构不平衡,但是这种不平衡的中外贸易仍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不可否认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对外贸易在近代中国也应该是经济发展的杠杆,可是中国封建王朝和以后的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利用好这一杠杆。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还是引起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围绕“对外贸易和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合理、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45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 南宋初年,十万宋军驻屯川陕前线,军需供应仰赖四川。赵开受命总领四川财赋,针对官营酒业一直存在的贪污腐败、收益低微和民营酒业的偷税漏税等问题,于 1129 年改革酒法,实行隔槽酒法。废除原来的国家专卖和扑买制(即官方采用自由投标的方式,将官属酒坊的承包经营权交付于出价最高的人) ,改由官府设立隔槽酿酒坊,由政府提供酒曲和工具,听由酿户输米自行酿酒。隔槽酿酒坊之外的酿卖皆为非法,严令禁止。政府只按酿户输米之多少收税(其他环节不再收税) ,酿酒的数量,并无限额。官方只需提供酿酒场所,不用追加投资,不需要提供原料和人手,任何人只要纳钱就可以在官方的组织下,利用官方的隔槽等设备进行酿造。隔槽酒法首先在成都府路推行,而后推广至四川全境。1137 年,四川财政岁入中,酒税一项独占近 15,号称四川财政第一支柱。它有力地支撑着川陕的抗金斗争。赵开酒法后因实行摊派、强制的生产方式, “民不堪之” ,被扑买制取代。据杨倩描赵开酒法述评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赵开酒法改革的特点。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开酒法改革的影响。 (9 分)46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 林白水(18741926 年) ,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兼学新闻。20 世纪初,他先后参与了中国白话报 警钟日报等报刊的办报活动。林白水曾主持发表了一系列史论,提出“明亡是中国第一次亡国,鸦片战争是第二次亡国”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问题之一在于“上流社会与下流社会之间、上流社会之间以及下流社会之间均不联络” 。在论刺客的教育中,林白水认为用刺客在成本和效益上能为革命活动带来更大效果,故此鼓励国人,尤其年青学生参与暗杀行动。1905 年刺杀出洋五大臣的吴樾坦承“自读论刺客一篇,始知革命当从暗杀入手” 。林白水的政论使用白话文,文风也是开门见山,为民众喜闻乐见,在当时社会有较大影响。据邵雍民族民主革命的积极宣传者林白水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白水办报活动的影响。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白水办报活动在当时社会形成较大影响的原因。 (6 分)历史答案24-35:CAACD DBCAC BB41 (1)内容:材料一:学器物(或技术) ;(2 分)材料二:学制度(或军事政治) ;(2 分)材料三:学民主思想文化。 (2 分) 发生变化的背景:第一次:两次鸦片战争惨败促使一部官员认识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遂开办洋务派遣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3 分)第二次: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器物改革的失败,面对瓜分危机,仿效日本“以强敌为师”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以变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探索。 (3 分)第三次: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让国人感到离民主共和越来越远,促使欲“输世界文明于国内”的有识之士从思想文化层面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3 分)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适当赋分)(2)答题示例:留学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经历了向西方学习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民主思想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虽然由于国内外政局不断变化,留学热潮的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是,谋求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则是不变的共同的主题;涌现爱国志士豪杰在近代社会各个领域,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能从留学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教育、军事、社会风气等其中几个方面的变革影响加以说明。 )第一次留学生归国后为引进西方技术,成为洋务的技术和实业人才,如詹天佑设计中国人第一条铁路。第二次留学在西方政治思想学说的熏陶下,成为反清爱国运动的主体,涌现一批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和新文化运动的骨干分子。第三次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骨干,也造就了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能从出国的目的、学习的内容上、出国人员回国后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满分 10 分)42示例一:近代中外贸易促进中国社会转型。(2 分) 经济: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外贸易急剧增长,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 分) 政治:中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继登上政治舞台,出现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这些都促进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3 分) 思想:伴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民主、科学等思想也不断传人,中国新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维新派的维新思潮,到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各种新 思潮层出不穷,促进思想的近代化、理性化、科学化,推动了思想启蒙。(3 分) 总之,中外贸易虽然是列强侵华的体现,但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2 分) 示例二:近代中外贸易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消极影响。(2 分) 经济: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国资本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特权,对中国进行掠夺性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 分) 政治:为了扩大中外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导致中国主权不断丧失,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强。(2分) 思想:伴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列强利用传教士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思想侵蚀,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以配合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侵略,巩固和扩大在华既得利益。(3 分) 总之,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实质上是中国不断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的过程,大大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 分) 示例三:近代英国的对外贸易推动了英国的社会转型。(2 分) 经济: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积极参与贸易竞争,并利用殖民扩张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大大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由此引发了工业革命,英国率先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3 分) 政治:贸易发展带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断壮大,推动了 1640 年反对君主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在人类历史上率先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并不断发展完善。(3 分) 思想: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并广泛传播,大大推动了思想解放,为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2 分) 总之,近代英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促进了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英国的社会转型。(2 分) 示例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推动了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说明:略) 示例五: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并没有带来社会转型。(说明:略)45 (1)加强生产监控;管理方式简化;税种减少;先试点后推广。(任答三点 6 分)(2)扩大了经营酿酒业人员的范围,促进了酿酒业的发展;减少了官酿官卖时期的政府支出和经营风险;增加了财政收入,支援了南宋的抗金斗争。 (6 分)但是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民营酒业的发展;后期摊派、强制的做法,加重了民众的负担。 (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 3 分)46 (1)激发民族主义精神;促进中国社会进步力量的整合(密切中国社会各阶层的联系) ;对民族民主革命起到了思想动员的作用;有利于新文化的传播。 (任答三点 6 分)他宣传狭隘的汉民族主义和鼓动暗杀等偏激的革命手段,不利于民主革命的健康发展。 (3 分)(2)清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中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西方文明的影响日益扩大;民主革命运动的推动;民众思想日益开化;新文化(如白话文、新式传媒等)在传播方面的优势。 (任答三点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