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卷附完整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8392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卷附完整答案 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2019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卷附完整答案 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2019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卷附完整答案 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 高二地理 12 月月考试卷附完整答案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共 80.0 分)下表为我国北纬 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地点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0.9 七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1. 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2.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 、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 、 两地位于季风区 D. 、两地位于半干旱区3.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 以水田农业为主 D. 农作物以水稻和青稞为主图为“沿我国 32N 纬线所做的地势剖面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4. 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依次是( )A.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B. 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C. 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D.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5.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 有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我国内陆地区 B. 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C. 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 D. 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 ,回答下列各题6. 图中四个省级单位的简称分别是( )A. 宁、青、滇、新 B. 陇、藏、川、新 C. 青、渝、藏、滇 D. 秦、藏、黔、新7. 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地主要位于非季风区 B. 省区全部位于内流区C. 省区民族单一 D. 地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8. 图中所代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A. 太阳能、生物能、天然气 B. 风能、水能、煤炭、石油C. 天然气、石油、地热能、水能 D.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 该地区位于我国A. 西南地区 B. 华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青藏地区10. 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 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 一年中春季最干旱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 乙分界线是我国 ( )A. 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C. 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 D. 1 月 0 等温线12. 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夏季风 C. 太阳辐射 D. 海陆热力差异蜂农为了“追花夺蜜” ,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部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 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A. 市场 B. 降水 C. 气温 D. 光照14. 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A. 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 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C. 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D. 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下图是一位地理老师的微信朋友圈截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5. 图中 A 处被遮挡的位置可能是 ( )A. 三亚海南六罗山 B. 齐齐哈尔黑龙江大兴安岭C. 黄山 安徽黄山 D. 汉中陕西秦岭16. “在这里,很难找到两株相邻的同样植物” ,其反映的是 ( )A. 自然地理环境物种多样性 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 自然地理环境地方性分异 D. 自然地理环境的脆弱性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7. 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A. 台湾、福建、江西、湖南 B. 广东、广西、福建、浙江C.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D. 广东、广西、四川、贵州18. 下列地点,可能位于我国境内的是( )A. 45N,90W B. 45N,135EC. 2326N,105E D. 28N,100W19. 我国与东亚、中亚、西亚、南亚国家都有接壤的省区是( )A. 黑龙江 B. 内蒙古 C. x 疆 D. 云南读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 一般年份当雨带推移到区时,长江流域此时出现的天气为()A. 梅雨 B. 春旱 C. 伏旱 D. 暴雨21. 如果夏季风势力比正常年份强,若在 7 月之前,雨带就推移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是()A. 北涝南旱 B. 北旱南涝 C. 南北皆旱 D. 南北皆涝2008 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天府”(图中涂黑的部分) :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2. 图中序号与地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 -三江平原 B.- 成都平原 C. -宁夏平原 D. -伊利河谷23. 地水汽的最主要来源是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4. 该山峰可能属于A. 秦岭山脉 B. 太行山脉 C. 武夷山脉 D. 祁连山脉25. 北坡 1 月降水量大于 7 月降水量的区域海拔大致在A. 1 200 米以上 B. 1 200 米以下 C. 2 000 米以上 D. 2 000 米以下气象部门用 5 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指标;连续 5 天均温低于 10为冬季,高于 22为夏季,1022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 ,完成下列各题。26. 形成图中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地形地貌差异C. 各地纬度差异 D. 各地经度差异27. 此时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 受锋面活动的影响C. 受山地影响 D. 受台风登陆影响下图为中国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8. 该河流域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 耕地 B. 草地 C. 建设用地 D. 未利用地29. 该河最有可能是A. 塔里木河 B. 松花江 C. 淮河 D. 珠江30. 读下图,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区A. B. C. D. 读我国某地区农事安排表,回答下列各题。31. 作物最可能是A. 油菜 B. 冬小麦 C. 青稞 D. 春小麦32. 对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本地熟制为一年一熟 B. 地形起伏大是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C. 春旱严重是盐碱化的重要成因之一 D. 肥沃的黑土是农业高产的有力保障读我国以某种经济作物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生产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33. 该工业部门属于() 。A. 劳动力导向型 B. 动力导向型 C. 市场导向型 D. 原料导向型34. 为了充分发挥地区矿产资源优势,图中两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A. 稀土工业 B. 石油化工工业 C. 煤炭采掘业 D. 有色金属冶炼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欧美服装经销商多从我国订购服装成品,但从 21 世纪初开始将订单转移到东盟国家。尽管近年来东盟国家纺织服装工业迅猛发展,但一些纺织企业无法满足欧美客商对产品的高要求,导致仍需从我国大量进口一些纺织服装产品,尤其是高档面料产品。目前,我国已成为东盟地区最大面料供应国。据此完成问题。35. 欧美服装经销商将订单由我国转入东盟国家是因为( )A. 东盟原材料更丰富 B. 东盟产品质量更优良C. 东盟劳动力成本更低 D. 东盟距欧美市场更近36. 影响东盟国家从我国大量进口高档面料产品的主要原因是( )A. 与我国交通联系便捷 B. 自身生产工艺较薄弱C. 本国生产规模较小 D. 当地产业升级的需求37. 我国珠三角地区某知名服装企业到东盟国家设立服装生产厂,其主要目的是( )A. 降低生产成本 B. 接近欧美市场 C. 塑造品牌形象 D. 增强集聚效应河西走廊长约 900 千米,宽数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下图为河西走廊部色金属工业中心分布图。图示区城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还分布着数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38. 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下列原因中不属于与之直接相关的是A. 地理位置承东启西 B. 降水较丰富C. 地势平坦 D. 土壤较肥沃39. 河西走廊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的突出优势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农业发达 交通便利 动力充足 工业基础好A. B. C. D. 40. 贺兰山以西沙漠中的原生态湖泊A. 形成于降水少、大风天气少的环境 B. 为淡水湖,水质清洁C. 形成于气候干早、大风天气多的环境 D. 为工农业提供水源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41. 读我国沿海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0 分)材料一: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展远洋渔业,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扶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 (选自十三五规划纲要 )材料二:我国沿海区域图 (1)图示区域 A 地和 B 地的自然带分别是:_ 、_ 。(2)甲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作物普遍一年_熟,甲地渔民在远洋捕鱼中常遇到_气象灾害。(3)乙线为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中的 _ 工程,建设该工程主要是因为 _ 资源的区域不均衡分布。(4)丙地的传统工业部门是_工业,其现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_ 、_。4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 11 个省(市) ,面积占全国的20%,人口和 GDP 均超过全国的 40%,读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主要资源示意图(左图) ,回答问题。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金沙江流域,是世界水能资源极为富集的河流,金沙江正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是“西电东送”的主力。右图为金沙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示意图。(1)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依托,主要是因为长江提供了_条件。(2) 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存在梯度发展差距,为产业合作和转移带来了空间,_密集型、_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上游地区转移。(3) 金沙江水电东送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有_、 _、 _。(4)简要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条件。(4 分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第一学期 12 月(总第四次)模块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和解析【答案】1. B 2. C 3.A 4.D 5.B 6.B 7.A8. D 9.C 10.D 11.A 12.B 13.C 14.B15.A 16.A 17.C 18.C 19.C 20.C 21.A22.A 23.C 24.C 25.B 26.C 27.B 28.B29.A 30.D 31.B 32.C 33.D 34.D 35.C36.B 37.A 38.D 39.D 40.C 41.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水稻种植业 两 台风 (3)南水北调 水(4)钢铁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42. (1)航运(水运、交通) (2)劳动 资源(3)缓解下游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下游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4)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解析】13.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由材料和图可知,四地位于我国35至 40之间,年温差由大到小,年降水量由少到多依次是,说明影响四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而不是纬度,海拔和洋流。ACD 错, B 正确。故选 B。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地理特征。地年降水量仅为 15.6mm,气候干旱,应该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地是夏汛,地年降水量205.4mm,属于半干旱地区, ABD 错;年降水量都大于4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两地应该位于季风区,C 对。故选 C。本题考查我国气候差异及人类活动差异。据图和材料可知,四地位于北纬 35 度至 40 度之间,而且年降水量由少到多依次是,据降水量多少判断位于西北干旱地区,位于西北半干旱地区,位于华北偏西,位于华北偏东。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灌溉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A 正确;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所以 BCD 错。故选A 。45.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根据图示海拔和经度判断,平均海拔高于 4000m,为青藏高原;周围海拔高,中心低,为盆地地形,根据纬度,确定为四川盆地;根据经纬度,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综上所述,D 对,ABC 错。故选 D。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太平洋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不是印度洋,A 错;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B 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地形、地势特征均不同,对农业的类型以及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不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和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CD 错。故选 B。68. 本题考查空间定位及中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读图,根据各省区的轮廓可知,为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为 x 藏自治区,简称藏;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为 x 疆自治区,简称新。综上可知,B 对,ACD 错。故选 B。本题考查我国地理概况。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为甘肃省,主要位于非季风区,A 对;为 x 藏自治区,雅鲁藏布江注入孟加拉湾,该河流域属于外流区,B 错;为四川省,有汉族、藏族等多民族分布,C 错;为 x 疆自治区,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D 错。故选 A。本题考查能源分类及我国能源分布。读图可知,为我国的 x 藏自治区,该地区海拔高,边缘地区落差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D 对;另外,天然气、石油、煤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BC 错。故选 D。910.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结合中国区域地理分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冬季气温在 0C 以下,降水夏季多,冬季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我国华北地区,C 对;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地区是高寒气候,ABD 错。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华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解答】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 错;植被为落叶阔叶林,A 错;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 错;一年中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最干旱,D 对。故选 D。1112. 本考查我国主要的地理分界线的判读。据图中乙分界线的走向可知,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 年等降水量线,应为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A 对;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即甲分界线,B 错;800mm 年等降水量线和 1 月等温线均为秦岭淮河一线,CD 错。故选 A。本题考查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及影响因素。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乙为我国内外流域分界线,另一分界线为半干旱与半湿润分界线,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主要影响因素是受夏季风的影响,B 对,ACD 错。故选 B。1314.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由图可知,东线蜂农放蜂的线路是随着不同月份的花开由南向北推进的,这样的线路具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开花时间越早;纬度越高,气温较低,开花时间越晚,所以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故 C 正确;而光照、降水和市场都不是影响影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故 ABD 错误。故选 C。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由图可知,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到闽粤时是 13 月,闽粤地区还没有到雨季,所以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不太可能,A 错误;由图可知,蜂农放蜂到皖南时大致是 34 月,而梅雨发生在每年 6 月中下旬至 7 月上半月之间,所以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不可能,C 错误;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到华北时约是 45 月份和 6 月份,此时雨带还没有华北,降水少,此季节华北气温升高,蒸发增强,加上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灌溉用水,导致华北地区会出现春旱,蜜源减少,B 正确;蜂农放蜂到东北时是 7、8 月,此时正值东北地区的夏季,所以不会遇到初霜,D 错误。故选 B。1516.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是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该自然植被所处的地区。【解答】结合材料可知,当地自然植被类型多种多样,又各自处在不同阶段,说明其位于山地地区;且根据图片树木高大叶阔的特点可知其位于热带地区,故此地位于我国的热带山地。故 BCD 错误,A 正确。故选 A。【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是结合材料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表现。【解答】结合材料信息:“ 在这里,很难找到两株相邻的同样植物” ,说明该地物种类型多样,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物种的多样性。故 BCD 错误,A 正确。故选 A。1719. 本题考查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故选 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经纬网定位,解答本体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领土四至点的大致经纬度。我国领土的四至大约为 4N53N,73E 135E。四地中,可能位于我国境内的是(2326N,105E) 。C 对,ABD 错,故选 C。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和邻国所在的亚洲分区。解题关键是掌握我国 14 个邻国的分布。14 个邻国中:蒙古,朝鲜位于东亚,俄罗斯位于北亚和欧洲,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阿富汗位于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位于南亚,缅甸,老挝、越南位于东南亚。黑龙江接壤的国家是俄罗斯,A 错;内蒙古接壤的国家是蒙古、俄罗斯,B 错;x 疆接壤的国家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C 对;云南接壤的国家是缅甸,老挝,越南,D 错。故选 C。202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旱涝等灾害性天气。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夏季风的进退及影响是解题关键。【解答】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 4 月份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在 7、8 月份推移到处,而此时长江流域容易出现伏旱现象,9 月份后由北向南撤退。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旱涝等灾害性天气。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夏季风的进退及影响是解题关键。【解答】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 4 月份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 月份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处,未推移进入地区,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2223.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新的十大“天府”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各地区的具体分布。【解答】据图可知,是三江平原,A 正确;是宁夏平原,B 错误;是伊犁河谷,C 错误;是成都平原,D 错误。故选 A。【分析】本题考查伊犁河谷水汽的最主要来源,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伊犁河谷地处中纬西风带,盛行西风可以带来大西洋的水汽。【解答】据图可知,地为伊犁河谷,在我国地处内陆地区,东南季风难以到达,由于伊犁河谷地处中纬西风带,盛行西风可以带来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的抬升,带来降水。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新十大“天府”共同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目前我国的十大“天府”注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解答】“天府”的本意是天然府库,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而目前我国的十大“天府”注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注重人文地理的考查,而非经济、资源的考查。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2425.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所处气候区。考查学生获取和调动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是根据图中所给气温和降水信息推测其所处气候类型,从而推断该山脉名称。【解答】读图,根据气温曲线,该山峰的一月均温除山顶外,大部分在 0C 以上,也就是说,山脉的南坡、北坡温度都大于 0C,说明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太行山、祁连山位于温带,故 B、D 错误;根据降水量曲线,冬季少雨,但仍在 100mm 左右,说明该地在湿润区,降水量一定大于 1000mm,秦岭是 0C 等温线、800mm 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北坡的温度小于 0C,故 A 错误;武夷山位于南方地区,气温、降水量条件较适合,故 C 正确。故选 C。【分析】本题考查地图的判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是根据降水量线找到 1 月降水大于 7 月降水的山坡的海拔。【解答】读图,找到北坡一月降水量与七月降水量曲线的交点,从交点向横轴作垂线,与北山坡交于一点,从这一交点向纵轴作垂线,与海拔高度线相交,可以判断交点的海拔小于 1000 米。故 ACD 错误,B正确。故选 B。2627.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征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再结合题意可判断。【解答】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 50 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 ,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 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因此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所以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纬度差异,C 对,ABD 错。故选 C。【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及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根据题意知,台风主要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此时我国开始进入冬季,台风登陆的可能性较小,D 错;副高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七八月,为伏旱天气,降水少,A 错;山地形成地形雨,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C 错;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水最可能是受准静止锋、冷锋等锋面活动的影响,B 对。故选B。2829.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和材料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日蒸发总量即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因此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即日蒸发总量与日蒸发量的比值,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图,经计算建草地的面积最大,因此该河流域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B 对,ACD 错。故选B。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特征。根据上题可知该河流域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松花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主要是森林,淮河、珠江流域降水多,主要是耕地和水体,只有塔里木河降水少,草地和未利用地多,A 对,BCD 错。故选 A。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特征。根据材料中日蒸发总量即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水体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大,但日蒸发总量小,说明该地水体面积小,根据上题可知该河为内流河,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多内流河,水量小所以总蒸发量小,C 对,ABD 错。故选 C。30. 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乙位于云贵高原,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山间小盆地,错误;甲为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粮棉产区,而乙不是重要的粮棉产区,错误;丙位于华北平原,该地的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丁为三江平原,该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丁地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正确。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3132. 本题考查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根据表格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作物秋季播种,越冬后,夏季收获,应为冬小麦,B 对,D 错;油菜主要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热量充足,一年两熟,青稞主要种植在青藏高原,一年一熟,都不会如图示的耕作制度,AC错误。故选 B。本题考查特定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熟制和农业区位因素) 。由表格内容可知,本地熟制为两年三熟,A 不符合题意;当地以种植业为主,应该以平坦地形为主,B 不符合题意;冬小麦、玉米、棉花是华北的主要农作物,华北地区春季干旱,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典型,春旱严重是盐碱化的重要成因之一,C符合题意;我国肥沃的黑土在东北平原,一年一熟,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3334.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部门的类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熟悉工业部门所属的类型是解答问题的关键。【解答】图示生产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和北部地区,判断为糖类作物南方甘蔗和北方的甜菜分布区基本一致,制糖工业属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且制成品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少的企业,为原料导向型。D 对,ABC 错。故选 D。【分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了解区域的资源的特征是解答问题的关键。【解答】图中省为湖南省,省为江西省,两省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丰富,为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可建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D 对,ABC 错。故选 D。3537. 【分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工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欧美服装经销商将订单由我国转入东盟国家是因为东盟有劳动力成本低的区位优势。【解答】依据材料中信息,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从我国进口,到 21世纪初开始从东盟国家进口,这个时间段正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导致成本增加,服装价格提高;而东盟国家劳动力价格低,使其产品更具有成本优势。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分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我国与东盟国家虽然都为发展中国家,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东盟稍高,高档面料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东盟国家需要从我国进口高档面料,说明它们的工艺水平较低,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难度一般。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服装企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影响该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解答】服装企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低,劳动力和地价相对我国低廉,故到东盟设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降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降低到欧美国家的产品运费、扩大品牌影响力、开拓当地消费市场并不是主要目的,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3840. 本题考查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特征。河西走廊土壤较肥沃,可发展农业,从而为商队提供食物,属于间接相关,D 符合题意。河西走廊连接我国内地与中亚地区,地理位置承东启西,属于直接相关,A 不符合题意;地势平坦,方便通行,有较丰富的大气降水和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可为商队提供水源,属于直接相关,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本题考查河西走廊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的突出优势。从图中可以看出,河西走廊镍、铜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对;该地区承东启西,交通较为便利,对;黄河上游大型水电站较多,可以提供电能,动力充足,对。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原有工业基础薄弱,错误;农业对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较小,错误。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本题考查贺兰山以西沙漠中的原生态湖泊的地理特征。贺兰山以西地区为沙漠,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多,A 错误,C 正确;再由材料信息可知,湖泊位于贺兰山以西沙漠中,湖水盐分含量较高(为咸水湖),不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BD 错误。故选 C。41. ( 1)本题考查我国自然带分布。读图,A 位于珠江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位于华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农作物熟制及气象灾害。甲位于浙江,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水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一年两熟;该地渔民在远洋捕捞中易遇到台风,属于气象灾害。(3)本题考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乙是我国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建设该工程主要是因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南多北少。(4)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工业区的特征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丙是辽中南工业区,传统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其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42. (1)本题考查长江为长江经济带提供的条件。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 ,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2)本题考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交通、资源、工农业基础、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即长江经济带交通便利,资源、能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市场广阔。(3)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属于产业转移的转出地;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于产业转移的转入地。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4)本题考查金沙江水电东送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影响。金沙江水电东送一方面缓解下游地区能源紧缺状况,另一方面下游地区用水电代替煤炭发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