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八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8321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征文八篇【篇一】我是一只白鹭,一直生活在大厂,听妈妈说,40 年前,我们的祖先世代生活在这里,那时候,天空很蓝很蓝,山林很多,房子少,马路也少。后来,慢慢地慢慢地,天空灰了,房子多了,马路变多了,也变的更宽了,栽上了许多树,可是我们祖先的栖息地却越来越少,山林不停的被砍伐,被侵占,我们的祖先不停的被驱赶,被捕杀,被迫不停的一次一次的搬离,迁移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多年以后,偶然一天,妈妈经过大厂,远远看去,一片浓绿,间以彩色点缀,广场上大片伸展如绒毛般的草坪,绿岛中迎风摇曳的玉兰,让人心旷神怡。这和长辈留在她记忆中的大厂是如此的不同,恍惚之间,再加上长途飞行的劳累,她被树枝刮伤了翅膀,重重的跌落在草坪上,那时正是傍晚,晚霞映照,草坪上满是嬉戏游乐的人们,想起以前长辈们说起的被驱赶被捕杀的命运,妈妈不禁打起了寒颤,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这时,一个小男孩走过来轻轻地捧起了她,并把她带回了家,精心帮助疗伤喂食,很快,便痊愈了,如果说那一片繁盛葱茂的绿色让妈妈留恋,那真正让妈妈想停下脚步的是那里可爱善良的人们至今,我在大厂已经生活了十年,就生活在我们祖先曾经生活的小山林里,那里如今,绿意盎然,藤牵蔓引,错落有致,清晨和黄昏,人们或跳舞或休憩或运动,在绿色的深处,有一条浅浅水系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我有许多同伴,我们就幸福的生活在那里!【篇二】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民进云南省委的各位领导、民进各届代表、新老会员在这里汇聚一堂,深刻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总结 40 年以来取得的成果,交流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改革开放 40 年,是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蓬勃发展的 40 年1978 年,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40 年众志成城,40 年砥砺奋进,40 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国家 xx 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投入从 1978 年的 1.86 亿元增长到 xx 年的 1152.94亿元,翻了 619.86 倍。云南民办教育从无到有,至 xx 年底全省有民办学校共5119 所,排全国前五。其中普通高校 20 所、在校学生 20.26 万人,中等职业学校 40 所、在校学生 13.16 万人,普通中小学 308 所、在校学生 25.53 万人,幼儿园 4731 所、在园幼儿 75.48 万人。民办教育进入快车道是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同年 9 月原国家教委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精神,公布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提到“要特别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以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助学性质的高等教育为主的各类教育”。这让很多知识分子备受鼓舞和启发,开始创办民办教育;次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又明确提出,国家对民办教育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 16字方针。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市场,鼓励有识之士创办民办教育。1992 年,我还是一名在大学工作的老师,就是想利用空余的时间为社会多做一点事情。那个时候,云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很低,许多孩子都难圆大学梦想。而一些来自农村的孩子,通过接受培训辅导拿到自考毕业证并实现成功就业时,我感到这样的办学“特别有价值”。凭着“市场需求大、国家会支持、自己有能力”的判断,我开始投身民办教育事业创办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前身的培训学校。办学之初,我们白手起家,自筹资金、租用校舍、聘请教师,并奔赴全省各地进行招生宣传,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现在,回想当初想方设法筹集 1500 万元校园建设资金,让我至今都记忆深刻。没有贷款,我就想方设法动员父母、兄弟姊妹、亲朋好友拿出所有的积蓄来投资办学。当时,包括我的父母、兄弟姊妹、亲朋好友都拿出他们所有的积蓄,支持我办学,因为他们知道,办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业。在此过程中,我还结识了很多热心民办教育事业的合作伙伴,我的为人和责任心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信任。最后,我没贷一分钱的款建成了 1500 多万元的校园。20 多年过去了,当初对创业的炽热梦想,更加坚定了我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信念。二、改革开放 40 年,是民办教育满足多元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激发教育活力的 40 年在改革开放的 40 年里,特别是从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到现在的 20 多年里,民办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自生自灭到政府关注,从教育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管理的规范性,教育的前瞻性,还是招生的规模上,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上等都非昔日可比。截至 xx 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 17.1 万所,在校学生达到 4825 万人,分别超过全国学校数及在校生数的 1/3 和 1/6。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被认为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一项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办学质量有了大踏步的提高,根据党和国家对民办教育政策上的扶持,各级政府对民办教育给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应该说,民办教育的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民办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增加教育机会、满足多元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激发教育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办学历程是云南民办教育发展和民办教育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缩影。在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办学历程的 26 年中,我们始终凭着“真金白银投资教育,真心实意办好教育,真抓实干发展教育”的办学宗旨,始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这份最真诚爱心和最強烈的责任心,历经艰辛、克服困难,实现了从租地办学到自建校舍,从非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再到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随着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逐步发展壮大,云南翰文教育投资集团、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应运而生。当前云南翰文教育投资集团已经形成“一本两专、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构建起“项目平台+融资平台+ 精英式管理平台 ”的三大网格结构,创建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型教育体系,拥有 20 多个亿的资产,在校学生 3 万余人、职工 1800 余人。与此同时,我们作为民办学校、民进成员,主动服务社会。近年来,通过民进云南省委搭建的平台,我们积极参与民进组织“春雨行动”培训班;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资助学,支持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并给予人力物力的帮助;利用学校资源广泛,开展各类会议和培训服务;近期还与日本云南联谊协会合作,共同推进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赴日本扶贫就业公益计划”,助力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三、未来的民办教育将主动融入教育现代化战略,开创“互联网+民办教育”的新时代、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且强调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教育公益属性,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前提下,要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按照分类管理、分类扶持的原则,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措施,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当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革新深刻的影响着社会发展;翻转课堂、慕课、02O 教育平台、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互联网+教育”等新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人才素质的要求上,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在发生变化,对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服务型人才的需求增多。这既为民办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对教育的举办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作为民进的一员,意味着需要有更多的担当和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响应时代号召,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合法合规经营,积极投身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并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的宏伟战役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凝聚合力,为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篇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春天的故事 ,相信大家应当都不陌生,这位老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特殊的会议,更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今年,正好是 40 周年,当年我正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的同学少年,见证着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春天的故事,来回顾改革开放 40 年来那些激动人心的变化。“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改革开放的 40 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发展的 40 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小时候,我家住在和平广场附近,记忆中的和平大街,没有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最多的只是自行车,现在的和平大街已经成为 xx 著名的繁华的街道,每天人来人往,街道两侧种植了各种树木和花草,夏日里争奇斗艳,街道两侧屹立着形态各异的雕塑,夜晚建筑群上的霓虹灯交相辉映,那是多么美妙的风景!而我的家,早已住上了高档的住宅小区,虽然不在市中心了,但是小区的环境优美,居住条件可谓大幅度改善!1980 年我进入自来水公司,87 年在调度室(现集团生产技术部)工作,亲眼目睹了我们 xx 供水改革开放 40 年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后,我们供水人先后建成了苏西水源、尹家水源、石佛寺水源、大伙房水源、黄家水源、翟家水源,最高日供水量达 185.5 万/m3,极大地缓解了 xx 市的供水状况,同时转变发展理念,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供水服务热线,进行二次加压泵站接收改造,解决“三峰供水”,使城市供水服务进入到一个良性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近十年,xx 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发展,我们供水人审时度势,科学地预见社会发展对城市供水的需求,确立了“城市发展到哪里,城市供水就保障到哪里”的“城市发展,供水先行”发展理念。水务集团组建后,实现了水资源区域一体化管理,供、污、排一体化经营;生产、运营、服务与资本一体化运作的城市水务新格局;实施大伙房水库二期工程,建设东、西净水厂,极大的提升了 xx 城市的供水能力;开展“先服务、后确责”创新服务工作模式;实施小区管网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xx 城市供水实现了由“喝上水”向“喝好水”的历史性转变,40 年的改革发展,使我们 xx 水务发生了巨变。“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40 年的改革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0 年的沧桑巨变,40 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我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 40 年!【篇四】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特殊纪念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中国重温历史、展望未来的特殊之年。40 年前的 1978 年 12 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打开了沉寂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回顾改革开放 40 年来,这一伟大革命带来的成就,真是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记得六、七十年代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穿着衣衫破烂不堪,不分春夏秋冬,基本上是一身到底。根本无法换季。而现在各种内外套应有尽有,冬有棉、夏有单。穿得美观、舒适大方。以前我吃糠咽菜,几乎是有上顿无下顿,经常饿得双眼金花直冒,成天盼着何时能吃上一顿饱饭?而现在是天天大米白馍,差不多天天是鸡鸭鱼肉,吃喝不愁。餐桌上丰富多样,而随着季节变换,新鲜蔬菜水果,绿色食品样样齐全。我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家里极为困难。住的木头栽杈茅草房,天窗地漏,每逢下雨,屋就要遭殃。雨水就要漏得满屋成河,无法安身。借改革开放的春风,80 年代初,终于盖了一幢土砖瓦房,自己觉得比较满足,也称得上是其乐融融。过去人们出行全靠两条腿。无论多远都靠步行。而现在出行极为方便,大部分家庭都骑摩托车、开小汽车。城市里各种公交车、出租车等,川流不息。人们出行办事、旅游、购物等都非常方便。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巨大变化,是党的政策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40 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中,开辟了中国道路,释放了中国活力,凝聚了中国力量,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40 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历史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绩和功绩是不容否定的,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改革开放 40 年的巨大变化,是党的政策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尽可能发挥余热,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篇五】80 后,不同于任何一代,因为身为 80 后的我们特有的幸福感来源于与改革开放的祖国共同成长。80 后的成长是改革开放后祖国的成长,80 后的变化就是祖国变化的集锦。作为 80 后中的一员,我完全是沐浴在改革开放暖暖的春风中成长起来的,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鲜活、生动,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印象。1988 年,是我出生的那一年,我记事的时候,听妈妈说那时家里没有空调,一到夏天妈妈就用鸭毛蒲扇帮我扇风,每天扇得手都酸疼,我却依然长了一脖子的粗痱子,还留下了疤痕。那时的我听着妈妈的话就像听故事一样,仿佛那些事情离自己很遥远。小时候,我家与爷爷奶奶家、大伯家居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我还清晰地记得,每天吃完晚饭,我就和堂姐搬着小板凳迫不及待地打开家里唯一的一台 14英寸小彩电,观看动画片,“机器猫”“花仙子”“海尔兄弟”等动画片中的一些情节我至今还能说出。有些时候,因为和堂姐观看节目意见不统一,甚至还会大打出手。那个时候,频道很少,电视剧在哪个频道都能记得很清楚,现在想想,我那时对内容不太丰富的电视节目兴趣还真的很浓。到上幼儿园,我家是班级里较早拥有分辨率比较好的进口彩电和 DVD 的,那时候,多数家庭还在用熊猫彩电看卡带式的录像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的 10 多年间家电的匮乏。不像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物质水平都提高了,别说电脑,连电视机都可以连上宽带,个头也变得轻薄了,挂在墙上,不占空间。要知道,从前的电视机后背都如同背了包袱,很占地方。现在,一个家庭通常都拥有好几台电视机,业余生活中的娱乐选项也变多了,再也没有一家人抢电视看的情况出现了。作为在乡镇上长大的孩子,我是比较早学会骑自行车的。当时,路上机动车很少,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父母就开始让我骑自行车上学了。记忆中,自己的个头还没有自行车高。我家那时候住在镇北,学校在镇南,路程其实也不过 2 公里,大冬天从家里骑到学校,睫毛上已是结满了冰霜。那时候,小小的我真觉得自己凭借一己之力成功完成了大穿越。那时候,香港已经快要回归了,但在小孩子的心里,或许还意识不到今后时代将要产生何等大的变迁,这些国家大事,还不如院子里妈妈新买的“木兰”小摩托能让我提起兴致。之后,家里有了第一辆小汽车,一辆白色的客货两用车,到读初中的时候家里又迎来了小轿车桑塔纳 2000。那时我在桃源中学读书,寄宿在学校,每月回家一次,通勤方式也因为它有了大改变。如今,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更迭,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信、购物、出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乘着东风成为了一名新媒体从业者,生活在大数据中,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福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个 80 后,能一步步地见证祖国的伟大复兴,我无比庆幸与自豪。今后,我更应当站位高远、立足当下、奋力拼搏、不断前行,以汗水和心血诠释未来,跟随祖国的发展脚步一路前行。【篇六】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艰辛奋斗,四十年沧桑巨变!40 年历史变迁如洪流滚滚而过,我们的家庭、婚姻、事业、生活裹挟其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了深度变化。“1979 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了一个圈。”这首歌是小时候对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竟有记忆。稍大一点,春晚小品里说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地。改革春风吹进门,中国人民抖精神;海湾那旮哒挺闹心,美英合伙欺负人。这包含着对当年重大历史事件的台词,也被年少的我当顺口溜给记住了,但是要问我改革开放是什么,我还真说不上来。直到最近改革开放 40 周年将至,才恍然大悟,一直庸庸碌碌的我,也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1997 年,香港回归,可能是昆明地处边疆的关系,小时候就市场听到大人说昆明落后,市场不景气之类的话,但生活确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变化。爸爸去了边境做生意,好几年没见面,妈妈下岗开了小卖铺,把我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我开始对漫长的小学生活有了厌倦的感觉,总想着快点长大。大概就是那些年,街机厅火了,这里聚集了很多高年级的学生,每天放学路过都能听见欢呼声,偶尔还有惨叫声。我则被告诫不准靠近,因为会变坏。不过老人家确实缺乏精力和小娃娃斗智斗勇,我最终还是走进了那个能让我变“坏”的地方。街机厅没火多久,家用主机的时代就到来了,FC (俗称黄卡机)成为了很多时尚家庭的宠儿。我认识黄卡机是去舅舅家过暑假的时候,ABAB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秘籍让我感受到了电子海洛因的魅力。小时候总觉得时间慢,现在回想起来,很多记忆和时间却对不上了,感觉没多久我就拥有了自己的小霸王。记得是老爸给买的,理由忘记了,多半是因为学习吧,虽然我从来没用它学习过。啊,不对,也学习了很多游戏操作方式,只是考试没用罢了。接下来的年代里,世嘉(黑卡机)、土星(索尼)、PC 电脑相继在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网吧也成了日后大学生活中处宿舍外最受男生欢迎的地方。等再次回到昆明,面对找工作,上班,租房一系列成年人的烦恼,我的小霸王黑卡机渐渐被遗忘在角落里。移动互联网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从此,手机和颈椎病相伴而行。我还是很怀念面对屏幕的日子。【篇七】2009 年 7 月,在我市国有工业企业面临困境之时,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分三步两年内全部完成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在接下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如期完成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改制任务。这次改革,在 xx改革开放 40 年的历史上,应该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我时任 xx 市印刷厂的厂长兼党委书记,亲身经历并主持参与企业改革改制的全过程。市印刷厂是全市唯一一家国有省级书刊印刷定点企业,21 世纪初,每年承担省出版总社近百万元的中小学教科书印制业务。2006 年,随着省出版集团教材印制业务的改革,书刊业务逐渐萎缩,加上私营包装印刷企业的兴起,企业逐步陷入困境,举步维艰。此时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一想到改制后,自己也将从一个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变成社会自由人,我和普通的职工一样,也有过不安和困惑。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下,我厂被列为依法破产企业。市委改制工作小组和轻化纺行业办、国改办领导进驻厂里,我带领厂班子成员主动学习和熟悉掌握此次国企改革的政策,和厂里改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加班加点,连续组织召开了企业退休职工座谈会、职工代表座谈会、青年职工座谈会,还深入部分职工家庭走访,宣讲改革改制政策,听取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建议,了解职工诉求,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改制进程和动态。职工从不理解到支持,从讲个人利益到顾全大局,高位推进的改制工作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赞同。2010 年 7 月,全厂近 500 名职工身份得到置换,全部领取了安置费用。改制过程中,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最深。我厂原有一个“铅字印刷”的工种,它不属于劳动部门认定的有毒有害提前退休工种,改制时,从事这一工种的职工认为铅字是有害有毒的物质,这一工种应该列为提前退休工种。一方面我把职工的诉求向劳动部门反映,一方面和劳资管理人员在网上查找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了解到内蒙古赤峰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多年以前就已经将“铅字印刷”工种列为职工提前退休的特殊工种,而且网上有公示资料。在取得赤峰、海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过来的传真证明材料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部门领导第一时间亲临厂区工作现场,体验工作环境,现场取证,特事特批,审核同意很快将“铅字印刷”工种列为我厂职工提前退休特殊工种。在这一“友情操作,善待职工”优惠政策的关怀下,数十名职工得到实惠,解决了提前 5 年退休的待遇。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后,很多有技术专长的职工自谋职业,成为了私营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厂里有一对年轻夫妇,改制后南下广东打工,前几年回到莲花,创办了自己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身份置换的职工移交社区后,社区承担了党员管理、人员社会化管理、困难职工帮扶等工作,参与改制的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活其乐融融。我所在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只是当年参与 xx 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30 多家国企的一个缩影。在基本完成改制后,各国有企业迅速成立了资产管理处,处理改制遗留问题和国有资产监管。xx 年 12 月,我作为国有改制企业唯一的劳模代表,接受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后来我了解到,当时主管工业的市领导力争了这一劳模名额,这是对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改革后仍坚守在国有资产管理一线干部的关心和鼓励。时光荏苒,岁月倥偬。9 年时间过去了,我和众多当年参与改革的企业原领导班子成员一样,仍在资产管理处留守一线,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任务继续工作。【篇八】我的爷爷奶奶出生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贫穷应该是那个年代最显著的特征吧,对于现代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50 年代的时候,爷爷奶奶是媒人介绍相互认识的,双方家长同意后,不久就结婚了。听奶奶讲起,她跟爷爷结婚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家族的人在一起吃个饭,就连结婚登记都没有及时办理。那个时候依然很穷,爷爷奶奶又是住在农村的大山里面,交通不便,去趟镇上都不容易,结婚证都是“结婚”几年后才补办的。据奶奶回忆说,那时候的结婚证书上面的字是用繁体字写的,证书正上方印有五角星,五角星两边有三面国旗,四周还有小麦等农作物,寓意丰收,可见那个年代真的是很穷很穷,所以柴米油盐成了夫妻最大的事儿,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奢侈了。我的爸爸妈妈出生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他们那个年代也经历了不少艰苦的岁月。80 年代的时候,我爸认识我妈,然后自由恋爱就结婚了。听我妈说,在那个年代,结婚就是得双方父母提出来,经过媒人去传达,而不会像现在一样,一场浪漫的求婚就选择答应了,在过去那个年代不会这么简单的,得双方父母家人讨论决定才能算是同意结婚,还要按照规矩一步步的礼节去完成,更多时候他们找对象都是父母托媒人去找,难有自由恋爱这种说法,如果单独自主的去谈恋爱,会被旁人说闲话的。好在我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比较开明,没有反对他们的自由恋爱,要不然就没我什么事儿了。我妈说,结婚那天我爸骑上自行车载着她,带上两只花到乡里一登记,就算结婚啦。到照相馆拍了一张 2 寸的合影照片(黑白的)就算是结婚照了,再到婚姻登记处登了记。我妈说那个时候的结婚登记很简单,只要达到结婚年龄和双方自愿就行了。结婚证也已经没有了国旗和红五星的图案,取而代之的是牡丹花的图案,证书风格简洁、喜庆,背面底色为大红色,印有烫金的“结婚证”三个大字,有点像奖状。我出生在平凡又快乐的 80 年代,这个年代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我有着 80 后典型地追求自由与自我的时代特征,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恋爱结婚,我都要按着自己的方式去做选择。我跟我老公是典型的自由恋爱,没有相亲、没有介绍人,因为相同的爱好而认识,相处久了,顺其自然的就在一起了,后面就理所应当的结了婚。我们结婚的过程很顺利,也很圆满。结婚前,双方父母见面,商定结婚的日子和一些具体的事宜,然后男方上门提亲,就相当于正式订婚。订完婚之后,选了个良辰吉日去扯证(登记)。我记得,结婚登记那天,大清早就起来了,还特意给自己化了个妆,毕竟这也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天。来到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发现人还不少啊,那就乖乖排队吧,排队领了申请表,填完之后,交了必须的资料,民政局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些情况之后决定同意我们结婚。很快就把结婚证发到我们手里了,拿到结婚证那一刻还挺激动的。我们还拿着印有国徽的结婚证在国旗前面,庄严地宣誓。整个办证的过程很顺利,因为在办证之前自己可以在网上查询到办证所需要的所有资料,互联网信息时代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登记完了之后,便是隆重的结婚仪式,最后就是蜜月旅行,到此真正的“结婚”才算完成。想比较而言,我们这一代的婚姻大事与爷奶辈、父母辈有很多不同,也复杂很多。就婚姻观念来说。在爷爷奶奶那会,结婚根本就不是个事,一到岁数找个差不多的就结了,那时候大家都一穷二白,干脆利索,也没人在乎爱多爱少,找个能过日子的就行了。那时候父母包办婚姻占据主流,子女基本没有选择的自由。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婚姻法颁布,才废除了包办婚姻。到我爸我妈那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还是很看重的东西,但是自由恋爱已经开始流行了,人们开始追求爱情了,结婚看起来就正式很多了。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心都有过好日子的渴求,职业、家境开始成为择偶时的重要因素。“国营”不嫁“集体”,“大集体”不嫁“二集体”,城里残疾小伙儿能娶农村大美人的等级顺序,迅速被市场经济冲垮了。个体户这个多年上不了台面的职业,在 80 年代中后期的征婚市场上炙手可热。不管怎样那个年代的婚姻看起来还是很朴实,也与当时的生活水平有关,但那时的人们是幸福的!到了我们这一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强烈的冲击着多年来控制人们思想行为的种种传统观念。现代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竞争的加剧和个人生存空间的缩小,人们越来越渴望爱情的滋润和精神的安慰。人们在婚姻抉择上的自主意识增强,更注重个人幸福、情感和心里的满足,我们开始看中个人自身的条件,试图建立高质量的婚姻家庭。结婚的目的是“寻找旅途上的知音”,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宗接代”,对结婚对象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结婚,两人一起过日子,本来多简单一事,硬让我们弄得比制造航天飞机还麻烦。就婚姻登记来说。爷爷奶奶结婚那会,虽然婚姻法规定了婚姻登记是结婚必须的法律程序,但是那个时候的法律规定并不严格,对事实上已经结婚而仅欠缺婚姻登记手续的,仍认为是夫妻关系,可以不补办结婚证,如果想补办结婚证的可以补办,并颁发结婚证。可见,这一时期未登记同样可以结婚,并没有彻底坚持婚姻登记的原则。爸妈辈的时候,婚姻登记就规范很多了,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了“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公民以夫妻名义同居的,或者符合婚姻条件的当事人未经婚姻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其婚姻关系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婚姻登记制度越来越严格,婚姻法规定近亲不能结婚、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不能结婚,更重要的是规定了重婚是不合法的,这体现出婚姻登记对婚姻关系的成立作用越来越大。到 21 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成,逐步建立了婚姻登记信息数据中心,实现了婚姻登记信息资源共享。甚至在一些发达地区全面实现了网上预约、在线办理、出征等婚姻登记工作业务全流程信息化,并实现了与全国系统联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婚姻登记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就家庭观念来说 。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被“三从四德”的精神枷锁所桎梏,在意志上是不自由的。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大多数女性视家庭为其生命的根基和全部世界,婚姻价值是女性价值的全部。我奶奶和我妈妈就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在家相夫教子,几乎承包了所有的家务。爷爷和爸爸则是家里的劳力,需要外出干活养家。爷奶辈和父母辈的年代,男人在家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女人一般都很顺从,都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没有太多的想法。改革开放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家庭,属农业经济下形成的传统模式的婚姻家庭。那时,人们看婚姻家庭,看纵向的族亲、血缘。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无后为大的观念很强,在人们头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家族家庭的利益至上;经济上,靠很少的收入来维持老少三代家庭的温饱,夫妻之间、父母之间,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从一而终”的婚姻观念根深蒂固,家长对晚辈的婚姻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婚姻家庭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家庭逐步演变为“现代家庭”。人们开始追求爱情、追求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自由发展。尤其是现代女性不再拘泥于婚姻和家庭,开始走向社会,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女性不再以传统的“相夫教子”为主业,“家庭主妇”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女性和男性一样为了家庭的发展在外打拼,也更多的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也就不会像传统女性那样“顺从”了。80 后是社会转型背景下成长的一代,经历了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有着独特的成长环境等等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 80 后的婚姻家庭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和问题。不同年代的人有着不同的婚姻观和婚姻关系。婚姻从人类文明出现之后就一直持续至今,男婚女嫁是正常生活脱离不了的轨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婚姻和家庭也有了不同的解读。但是不管什么年代,结婚的目的和意义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当前,80 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人群或是即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外界给我们的思想和理念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面对的东西太多太多,身上的担子也是越来越重,虽说 80 后阅历尚浅,但我们也懂得责任两个字怎么写。希望我们现在多珍重,珍惜在一起的日子,一起努力让婚姻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