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练习题附答案第四单元1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张九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宰相,他胸怀壮志,惟恐虚度光阴而一事无成,后来,因为阻止唐玄宗用人不当未果,被贬为荆州长史,这首是就是那时所作。此诗感怀身世,既抒发了作者自己的凌云壮志,又感慨了自己一事无成,时光飞逝,透露出他为美好时光空空流逝而深感惋惜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文字简练,寓意颇深。读出无奈而悲伤的情绪来。4 分钟。照镜见白发唐张九龄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诗意: 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 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有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互怜惜。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戛然而止(注意“戛”不要写错,2 分钟)拼音 ji rn r zh释义:戛然:像声词。声音突然停止。 出处:歧路灯:“忽得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 ” 示例: 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自己造一个句子戛然而止: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用了一个长长的故事,不厌其烦地叙述,就是为了告诉大家, “老派有钱人”和“新富的人”之间的不同之处,有意思,而且,褒贬起来不留痕迹,读完了,人自然就知道谁是谁非,自己将来该怎么做了。这样的文章最显功力。当做故事说给同桌听。9 分钟。主人的情意蔡康永我小时候,被爸爸带去过两位报社老板家里做客。他们两家各有一道待客的菜,令我印象深刻。一位老板家住城的这一头,那一餐是把菜一盆一盆摆开,好让几桌打麻将的客人,各自依照打完一圈的时间,再离桌吃饭。我到他家时,菜刚摆出来,我看到有一盆大小大概像个提篮,里面堆满了一块一块杯盖大小的、圆圆的、深茶色像豆腐干的东西。我随后拿叉子叉了一块起来啃,觉得比豆腐干有弹性一点,吃起来还算有趣。看看满盆子都是,就又多叉了几个吃着玩。这时爸爸那桌打完麻将离桌来吃饭了,爸爸走过来看我,我就问他我吃的这东西是什么,他告诉我:“这叫鲍鱼。 ”另外一次,被叫到另外一位报社老板家去吃晚饭。这位老板住在城的另一头。这位老板向来不喜欢把菜摆开来让客人取,一方面怕菜的温度不对,一方面不愿意劳驾客人自己走动去拿吃的。所以他家打牌吃饭,就宁愿让各桌互相等一等,等到一齐告一段落了才开饭。所以他家备了不同尺寸的圆桌面,吃饭的客人越多,就架上越大的圆桌面,总是可以让大家一起围桌共餐。从小孩子眼中看起来,当然就觉得圆桌很辽阔,每缸菜都巨大又冒烟。其中有一缸端上桌时,只见淡茶色透明刺须从缸口满出来,颤巍巍朝四方乱七八糟的、呈喷射状散开。女主人热情地招呼,拿勺一大碗一大碗分盛给客人。我吃了觉得脆脆的很好吃,拿眼睛看我爸,我爸说:“这叫鱼翅。 ”我后来当然还在不同主人的家里,吃过其他好吃的东西。有的主人请客时,对端上桌来的那份鲍鱼或鱼翅,或随便什么其他美食会很郑重地介绍,如果那份鲍鱼或鱼翅,又被郑重地打扮得像要供百姓瞻仰的贵族遗体的话,这时我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我小时候遇见这两道菜的画面。我一直都不喜欢参加装模作样的宴会,我甚至觉得一群人相聚时,不聊些有意思的事情,反而郑重其事地讨论着,此刻开的是哪一年份的酒,或哪位身上穿的是哪家牌子的衣服,都会让我有点疲倦。主人请客人吃什么,那是主人的情意;客人为主人穿上什么,那是客人的情意。如果事事都要明白说破,那还有什么情意?不如直接把价钱标在上面算了。我常常被问到老派有钱人和新富的人有什么不同。一样是钱,给人的感受不同。1.小时候印象深刻的那两道菜一个是 另一个是 。2.结合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我一直都不喜欢参加装模作样的宴会”的原因是什么?四、第一滴甘露文言源泉【阅读提示】历史中的良将你知道几人?今天就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中的李牧,看看他是如何打败匈奴的。 (15 分钟)李牧守边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美文园地1.鲍鱼 鱼翅2.那样的宴会少了一份情意。文言源泉译文: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 ”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 ”赵王答应他的要求。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2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朱熹是宋代的大理学家,这首小诗旨在奉劝青少年,珍惜光阴,珍惜青春,刻苦治学,有所作为。只不过,它选用两个带有不同时令特色的“池塘春草”和“阶前梧叶”来写春秋巨变,让人感觉形影独到。句子很经典,读的时候语气恳切,争取背过。4 分钟。劝学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诗意:人老得快,学业也难于成就,因而,一点时光也不要小看。在池塘边的草地上春天的美梦还没做完,台阶前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发出秋雨的滴答声。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可见一斑(注意“斑”不要写错,2 分钟)拼音:k jin y bn释义: 一斑: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从一点可以推知全貌。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就略见一斑了。 ” 近义 管窥一斑 管中窥豹 示例:韬奋萍踪忆语:“他们不但开会的地方经常更动,住的地方经常更动,就是通信的地方也要常常更动的,他们在工作上的技术上的细密,于此可见一斑。“ 自己造一个句子可见一斑: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手足情就是兄弟姊妹之间的亲情。文章篇幅不长,文字不多,但感人至深。为什么?因为描摹得太真实了,字里行间融入了真情,孩子的纯真,让人动容。所以说,真情才能动人。读出大人的怒气和孩子的柔情来。读两遍,8 分钟。手足情尤金孩子们坐在厅里观赏电视里播映的武打片,我独自一人留在房里写信。突然,厅里传来了一声粗暴的呼喝,接着,是女儿尖厉的哭声。我冲到厅里一看,5 岁的女儿双手按住左耳,哀哀痛哭;8 岁的儿子则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置身度外的老大,迅速向我报告了事情的始末。原来老二看戏看得兴起,站起身来,呼喝一声,学剧中人飞出了一招“连环三脚” ,不偏不倚,踢中了妹妹的耳朵。我拉开女儿的双手一看,愤怒即刻好似一团火一样由心里烧了出来。她的耳壳后方,出现了一道一寸来长的裂痕。现在,正有丝丝血水渗出来。我一面替她敷上消毒药水,一面大声斥责老二;丈夫更拿出了藤鞭,准备打他手心以示惩罚。然而,没有想到,涕泪滂沱的女儿却抽抽搭搭地开口为他求情:“爸爸,不要,不要打他!”“罪行”太深,不得不打。两边手心,各打了三下。他不敢呼痛,只是静静地搓着手,泪如雨下,而一双眼睛呢,却牢牢地看着妹妹的耳朵,眼睛里有着一层不能掩饰的悲伤。把女儿抱上楼去,哄她入寝。老二悄悄尾随而来,站在床边,伸出鞭痕犹在的手,把一片胶布递给我。哎,他是真心真意地感到抱歉的呢!当天夜里,全家人都已经入睡了,我在蒙蒙眬眬间,突然被搬动椅子、摁亮电灯的声音惊醒了。一跃而起,冲到女儿的房间,就在那儿,就在那一刻,我看到了叫我极为难忘的一幕。我家老二,跪在老三床畔,正轻轻地拨开她的头发,低着头,细细地看着她耳后的伤痕。一股热潮,蓦地泛上了我的双眼。1.结合全文,说说以“手足情”为题好在哪里?2.文章在哪里体现了“手足情”?四、第一滴甘露文言源泉【阅读提示】很多同学觉得我们只要向老师学习就够了,殊不知你身边的老师数不胜数,同学、陌生人、甚至可能老马和蚂蚁等也可能是你的老师。我们要多和日常生活接触,积累经验,不能忽略这些宝贵经验的积累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圣人的智慧吧。 (12 分钟)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注释:管仲、隰(x )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不难:不惜,不耻。参考答案:美文园地1. 这是比喻手法,我们通常把弟兄姊妹之间的亲情比作手足之情。点明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书写弟兄姊妹的亲情的。很巧妙地与故事情节联系,哥哥用脚踢伤了妹妹的耳朵,从而招来爸爸用藤条对手的责打。手足情也是文章赞美的真情,是文章的主旨。2. 受伤的妹妹为哥哥求情,请求不要责打哥哥;哥哥给妹妹送来胶布,还在深夜偷偷跑来细细看妹妹的伤痕。文言源泉译文: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 ”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 ”果然挖到了水。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聪明人学习,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3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画面壮阔,自然要读得雄壮,有气势。4 分钟。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虎视眈眈(注意“耽”的读音和写法,2 分钟)拼音:h sh dn dn释义: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出处: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 近义 凶相毕露 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自己造一个句子虎视眈眈: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求学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一心想要走捷径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残缺不全的。这篇文章让人反思:我们是不是老老实实对待了学业?是不是真真诚诚面对了他人?是不是实实在在做好了工作?难道就没有一点讨巧的心思?请记住: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边读边思,在自己头脑中反思,然后改进自己。9 分钟。不要偷懒呀。偷来得巧是致命的拙张丽钧我给高三学生布置了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内容画的是一组漫画:一群人,每个人背着一个超过身高的硕大十字架在埋头赶路。他们走得好辛苦啊。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开始动脑筋了。他趁人不备,用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锯下去了一截。嘿,明显轻松了许多。很快,他就走到队伍的前面去了。在某方面尝到了甜头的人,会一次次地萌生以同样方式追求甜头的心思。这个人也不例外。他再次拿出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锯去了一截。更加轻松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突然,面前出现了一道深谷。背着十字架赶路的人们纷纷把长长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两边彼时拖累人的十字架,此时化作了通向彼岸的桥梁。那么多人,轻松愉快地从自己的十字架上通过,如愿以偿地走到深谷那边去了。而那个取巧的人,却因为变短的十字架无法架在深谷两边,而永远被留在了深谷这边与其说我给高三学生提供了一道材料作文题,不如说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人生镜鉴。终于废寝忘食地熬到了高三,背上十字架的分量陡然加重。百套卷、千道题、万种法你可生出了偷巧的心?锯子在身内,锯子在身外。锯子的利齿,随时乐意帮你锯掉沉重十字架的末端。但是,深谷不迁就短处,残缺的十字架只能编织残缺的梦,因为它无法连接梦想的两岸。何止高三?人生时时处处不都是如此吗?“小聪明”不是“智慧” ,但“小聪明”往往比“智慧”更容易博得当下的掌声。当一个个十字架被聪明的手一次次地锯断锯短,卸了重负的人在偷笑,愚钝的裁判员看不出这个冲在最前面的运动员原是作弊者,激动万分地宣布了一项新纪录的诞生。深谷没有出现在今天,深谷甚至也可能不会出现在明天,但是,深谷总是不动声色地横亘在我们必然经过的前方某处,等着在一个绕不开的时刻看我们的笑话。饮鸩止渴、剜肉补疮、聪明反被聪明误,古人造出了这些词,预备给后人恰当地使用。而我们,果然就用上了,并且用得恰当到让人悲凉。是谁,天生一颗偷巧的心,锯短十字架成了欲望的本能动作?残缺的十字架,诅咒般地投影于你我他的生活餐桌上有之,马路上有之,空气中有之只有汇报材料的数据中没有,但这是一种更大的取巧。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彻底明了: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1.阅读全篇,简要分析“何止高三?人生时时处处不都是如此吗?”这一段的作用。2.你怎么理解“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句的含义?四、第一滴甘露文言源泉【阅读提示】永某氏之鼠以为“其饱食无祸为可恒“,“ 窃时以肆暴 “,虽能得意于一时,终究要被扫除干净。可见小人得志虽能嚣张一时,却不能长久。依仗权势的小人会遭到彻底被消灭的下场。 (15 分钟)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又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衣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 “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日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选自柳宗元三戒 )注释 :拘忌 :拘束和禁忌。 值子:值,碰到。子,农历的子年。僮:未成年的仆人。仓廪庖厨:仓廪,粮仓。庖厨,厨房。衣: 衣架。累累:一个接一个。参考答案:美文园地1.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何止高三?”句,承接上文关于高三的内容;“人生时时处处不都是如此吗?”句,引起后文对人生的思考。反问语气,引发读者的思考。内容扩展了,不再停留在就事论事,把文章主旨引向了更深层次。2. 走“捷径”只是一时的讨巧,但这种想法产生以后,将贻误人的一生,对于人生来说,那是致命的短处,也是一条不归路。文言源泉译文:永州有个人,怕犯日忌,拘束禁忌特别过分。他认为自己出生的年份正值子年,而鼠是子神,所以爱护老鼠,不养猫狗,又禁止仆人击杀老鼠。粮仓厨房中,都放纵老鼠恣意妄为而不过问。 从此,老鼠互相传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某氏家里没有完好的物品,衣架上没有完好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们成群结队与人并行,晚上撕咬打架,发出各种声音,让人不能安寝,可是他总是不厌烦。过了几年,某氏搬到了别的州郡,后面的人来居住,老鼠仍和过去一样猖獗。那人就说:“ 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他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围捕老鼠。捕杀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把它们丢弃在隐僻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唉!那些老鼠还以为它们吃得饱饱的没有灾祸是可以长久的呢!4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诗人没有直说秋风不停地吹着,而是说把五更鼓的声音从紫禁城传遍寻常百姓家。后面两句耐人寻味。秋风把美妙动听的歌曲吹进高楼,可不如春风吹进去更动听呀。高楼可不是寻常百姓能住得了的,凄凉的秋风吹去高楼,自然也就不会让人觉得舒爽。这秋风春风是不是有什么寓意呢?值得思考。后两句宜采用嘲讽的口吻读。3 分钟。未央风唐王建五更先起玉阶东,渐入千门万户中。总向高楼吹舞曲,秋风还不及春风。诗意:没完没了的秋风,把五更的鼓声先从紫禁城玉石的台阶上传来,慢慢散入普通百姓的千门万户。如果总是想着高楼吹走美妙动听的歌曲,那么,秋风可是赶不上春风。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进退维谷(注意“维”不要写错,2 分钟)拼音:jn tu wi g释义: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 近义 进退两难反义 进退自如示例:她进退维谷,不知该如何是好。 自己造一个句子进退维谷: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文章从眼前所见之景,写到对“叶”的喜爱,以及相关“叶”的诗句,后来又写儿时记忆里与“叶”相关的故事,从而写到亲情,写到对像落叶一样故去的亲人的思念,洋洋洒洒,近两千言。但形散神不散,紧紧围绕“叶” ,时刻没有偏离。语句优美,感情真挚。大部分心情愉快,轻松愉悦地读;后来的议论部分速度降下来,略带深情地读。11 分钟。落叶满阶红不扫叶中华那天早晨,像往常一样经过森林公园,看着山径的石阶上,挤挤挨挨的一层褐的黄的落叶,心灵冷不丁被触动了一下。不是“落叶满阶红不扫”的落寞,也不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凉,更不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的缠绵,而是,像久违了的老朋友偶然相遇一般,相互都惊呆了,在那里让大脑空白片刻以后,猛然张开双臂,急切地要跟她拥抱了。我跟落叶是有缘的。名字里的那个“晔”与“叶”同音,只是生来就高大的身躯,始终没有跟“小叶子”联系上,不过,从内心里讲,还是非常渴望,有人会像聪明的一休里的那个一休小和尚一样,大声地喊我“小叶子” 。读到大学,要写东西了,附庸风雅,就从陶渊明的拟古里,摘取“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中的“叶中华” ,作为自己的笔名,一下子让自己姓了“叶” ,着实过上了“叶”的生活。读诗经桃夭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章,一种自然的亲近感油然而生,就跟找到了宗亲一般,兴奋得不能自持。后来,就开始喜欢所有关于“叶”的诗句。春天咏柳叶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夏日吟荷叶的,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秋来颂枫叶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北京学习,正好赶上“香山红叶节” ,于是,逃课到了香山。满山红叶的热烈自不待言,尤其是参与了人家的游园活动,猜中了一个谜语,得到一枚塑封的红叶卡片,那简直是再好不过的纪念品了!这个卡片正面镶着一枚通红的黄栌叶,叶片匀称,叶柄完整,叶脉清晰,小团扇一般;背面,是陈毅元帅的“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草书诗句,挥洒飘逸。我把这枚卡片夹在钱包里,后来,就跟我的身份证叠在一起,一直到现在。书看得多了,诗句也积累多了,才发现,古人写败叶落叶才最具功力。开头的那几句就不必重复了, “雨打芭蕉” “梧桐更兼细雨” “留得残荷听雨声”都会很轻易把人带到那由叶子而创造的意境中去。宋代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意境高远,让人动容。元代的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用“花”代替了“叶” ,却显得更悲凉了,可见,从温馨的角度来说,有的花还不如叶。这种变化让我咂摸了许久,颇有些腹诽,也怪王实甫多事。当代林庚先生的一篇说木叶 ,简直就是“落叶”的集大成之作,不管它是落叶、落木、木叶还是树叶,反正那么多“叶子”聚集在一起,我就无比地感动。难能可贵的是,林先生把叶子的艺术形象分析得那么独到,让人不忍猝读。可不是吗, “木叶” “树叶”就一字之差,然而从艺术的角度分析, “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于是想到,在植物园里见到一种光棍树,通身精光,没有一片叶子,那也叫树?真不如改名为“光棍木”或直接叫“光棍”更贴切些。闲暇时,我喜欢养鱼种花,家里大大小小有近三十盆。说是花,倒不如说是“叶” ,因为它们基本不开花,大都属于观叶植物。偶有开花的,也是以赏叶为主的兰花之类,我喜欢看它们那带状叶子舒展飘逸的风致。还有一盆米兰,四季开花,但那花委实的小,小到像米粒,像枣花,藏在密密的叶子中间,好像只是叶子的点缀,我只是喜欢享受它盛开时,让整个居室都充盈着的馥郁的香气。其实,对叶子最真切的记忆,还是在老家生活的那段时间,在我的小时候。每年冬天的每一个清晨,我都会在母亲的催促声中,从暖暖的被窝里,不情愿地爬起来,推着独轮车,带着扫帚和耙子,到村外的大路旁,搂树叶。一宿的北风萧萧,让路边的杨树柳树槐树们果断地抖落了一身的叶子,给它们尽快找到归宿,让它们投入并不温暖的大地的怀抱。我也不温暖,握扫把的手早就冻得没了知觉,裸露在棉帽子外面的脸颊麻木,棉鞋里的十个脚趾头生疼生疼的,但,我要扫落叶,我要把这些叶子带回家,然后,换来一家人温暖的炕头和温暖的被窝。那个年代,什么都是公家的,包括柴草,需要生产队分配,分配的柴草往往只够烧火做饭用,至于烧炕取暖,那是不在分配之列的。这些树也是公家的,而落叶却是没有主人的,谁扫了去就归谁,所以,我一定得起得很早,那样才有可能赶在勤快人的前面,将这些叶子据为己有,晾干了,到傍晚把它们塞到炕洞里,点燃。炕洞里的层层叠叠的树叶洇燃起来,满屋子就弥漫起浓浓的树脂的香味,一股股暖流也在屋子里流淌,蔓延。吃完晚饭,一家人盘腿坐在暖暖的炕头,凑在昏黄的油灯下,父亲有永远抽不完的旱烟,母亲有永远做不完的活计,哥哥姐姐有永远讲不完的笑话,我也有永远看不完的书本生命中需要感激的事物很多,花鸟虫鱼,风雨雷电,亲朋好友我还要感激落叶。落叶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家的温馨与和乐,也给了我对父亲母亲永远的回忆。现在好了,我的儿子即使是见到这满阶落叶也不会想到去占据它们了,他们一直生活在温暖里,自然也不会想到这落叶居然还跟“温暖”相关。可我的父母是知道的,只是他们过早地凋落了,投入到并不温暖的大地的怀抱,做了真正的归根落叶;我也是知道的,我需要把这些告诉我的儿子,让他、他们知道,生活不只是诗情画意。不是所有的生活都富有诗意,也不是所有的诗意都可以变为真实的生活。落叶满阶,真实,富有诗意。1作者说“我跟落叶是有缘的” ,通读全篇,请你概括一下这个“缘”都体现在哪些方面?2根据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说说“落叶满阶,真实,富有诗意”句的含义。四、第一滴甘露文言源泉【阅读提示】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下面的小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12 分钟)盲人识日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选自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日喻 )参考答案:美文园地1. 名字里有一个与“叶”同音的“晔”字;喜欢有关叶的诗句;喜欢观叶花卉;“叶”能引起作者对少年生活“温暖”的回忆。2. 真实,因为落叶包含着作者浓浓的亲情和真切的感受;富有诗意,本身“落叶满阶”就来源于诗句,并且有那么多有关落叶的诗句,也包含着诗人的浓浓的感情。文言源泉译文: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询问有眼睛视力的人。有人告诉他说:“ 太阳的形状像铜盘。“盲人敲了一下铜盘,听到了铜盘的响声.有一天他听见钟声,以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亮像蜡烛。“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钟,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物的道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而人没有洞晓,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通达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从盘到钟,从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5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诗的第一句点明时间和地点,第二句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后面两句,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 、 “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慢读,读出心中愤懑之情。4 分钟。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唐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诗意:溪水桥头上,落日半挂西天,杨柳影子里迷蒙着丝丝缕缕的烟雾。凄冷的秋风吹来,不知有多少荷叶相依偎着,含恨背转过身子。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卷帙浩繁(注意“卷”的读音, “帙”的写法,2 分钟)拼音:jun zh ho f n释义: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六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时纸价腾贵,赀力不给。 ”示例:剩下的时间,他全都钻进了卷帙浩繁的书海。自己造一个句子卷帙浩繁: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又是一个违背大自然意志的故事,但,用这种类似童话的寓言形式表达出来,人们肯定就心平气和地接受了。饶有兴味地读。9 分钟。不要欺骗水果易水寒有位朋友,在冬天从不吃西瓜。他不是没钱,而是敬畏天时。他说,老天爷让你春天吃草莓、夏天吃西瓜、秋天吃苹果、冬天吃橘子,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你非要对着干秋天吃草莓,冬天吃西瓜。这就违背了天时,老天爷会不高兴的。老天爷不高兴了会怎样呢?你自己想想吧!他说得很好。他是从天时角度讲的。我想,从尊重水果的角度讲,我们也不应该这么做。水果一定要在适合它的季节才钻出土壤,人类拔苗助长,利用所谓的科学手段欺骗水果来到世界上,水果能高兴吗?当然不高兴。所以,错时而生的水果能好吃吗?虽然它也具有水果的外表,却并无内心。之所以这么说,前提是水果也有生命,也有思想。台湾生态作家刘可囊认为:如果是作为贡品的水果,跟水果讲清楚,它会保存很久而不腐烂。买香蕉则要买挂起来的那种,这才是尊重香蕉,因为香蕉只有挂起来的时候才像在母亲的怀抱里。切芋头的时候,你先警告它一下再动手,手就不会痒。刘可囊说,有的水果店放周杰伦与蔡依林的音乐,如果他开水果店,他会放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给水果听。因为他相信,这样的水果吃起来会更美味。心思如此细腻,如果你欺骗了它,后果一定很严重。反季节的水果都是被欺骗的生灵。我们可以做个合理想象寒冷的冬天,你在蔬菜大棚里种下一粒西瓜籽,然后浇水施肥,西瓜籽被唤醒了,感觉到土地在轻轻拍打自己,水滴在滋润自己,阳光在爱抚自己。哦,春天来了,自己该舒展梦想的翅膀尽情翱翔了终于有一天,西瓜长大,成熟了,被摘下瓜秧。它睁眼一看,妈呀,根本不对呀!那不是阳光,是灯光;那不是泉水,是自来水;那不是春风,是电暖风;那不是自然空气,而是被封闭在大棚里,靠排风管与外界交换的可怜的气息;最最可怕的是,外面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酷暑,而是寒冬,此刻正大雪纷飞。我被欺骗了!我怎么这么轻信啊?我好傻好天真!看着人类脸上的奸笑,西瓜目瞪口呆,痛不欲生。可惜,它已回不到过去了。很快,西瓜被切开,送到餐桌上。一颗暴怒的、无望的西瓜,它不可能蹦起来反抗,但它痛苦的因子一定会扩散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人类咀嚼的,不是西瓜生命中的蜜,不是它本应有的甜,而是它的悲伤和泪水。想想吧,一颗水果的悲伤和眼泪!你稀里哗啦吃下的,是悲伤和眼泪,能有好滋味吗?1.结合全篇,说说“不要欺骗水果”这个题目好在哪里?2.你怎么理解“一颗水果的悲伤和眼泪”?四、第一滴甘露文言源泉【阅读提示】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也非善于观察不可。人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你说呢?(12 分钟) 正午牡丹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 此正午牡丹 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其:它,指古画。房敛:花房紧收。 善求: 善于探求。 参考答案:美文园地1. 首先,用拟人手法把水果人格化了,更能引起人们对水果的同情;其次,这样的题目会让人好奇,激发人阅读的兴趣;第三,类似童话故事的形式,轻快,亲切,更能让人们接受其中的道理。2. 反季节生产的水果是被欺骗了的果实,它们被人们食用,果汁便是他们无奈与屈辱的泪水。文言源泉译文: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花下有一只猫,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公,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 怎么证明它呢?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颜色发干,这是太阳在中天时的花,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6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不过,最后一句是这首诗最棒的,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有淡淡的愁绪。3 分钟。书河上亭壁宋寇准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诗意:宽阔的河岸,稀疏的桅杆,浩淼的烟波。高高的河亭上,独自凭栏,思绪飞扬。远处的稀疏的树林,秋风萧瑟,夕阳映照这半边山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