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带解析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71695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带解析考试范围:13 章;考试时间:6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 在答题卡上第 I 卷(客观题)满分 100 分 客观题 (39 分)一、选择题(共 30 分)1 (本题 2 分)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B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 C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 D 课桌的高度约为 2 (本题 2 分)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 乌鸦、 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D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3 (本题 2 分)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 st 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 vt 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 5s 通过的路程都是 10mD 甲、乙两车都以 10m/s 匀速运动4 (本题 2 分)火车速度为 72km/h,汽车速度为 18m/s,则( )A 火车速度大 B 汽车速度大 C 两者速度一样大 D 无法确定5 (本题 2 分)在超市,一位乘客坐着电梯上升过程时,看到另一个电梯正在向下运动。那么,你认为另一个电梯对于地面的运动 ( )A 一定是上升 B 一定是下降C 一定是静止 D 无法确定6 (本题 2 分)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 B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C 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D 固体不能传播声音7 (本题 2 分)经过实验,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的声音强度为( )A 40 dB 以下 B 40 dB70 dB C 70 dB 以上 D 90 dB8 (本题 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m/sB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医生用“B 超”检查患者身体是次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9 (本题 2 分)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根据是( )A 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 B 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C 蜜蜂翅膀振动的多少 D 蜜蜂翅膀振动的数量10 (本题 2 分)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A B C D 11 (本题 2 分)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 (本题 2 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对 O的冰 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 100的水蒸气,下列所示的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A B C D 13 (本题 2 分)下列措施中不能让湿衣服加快变干的是( )A 放到阳光下晒 B 放到通风口处 C 把衣服摊开晾 D 把衣服拧成一团14 (本题 2 分)冬天来了,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但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的变干,这种现象莒县人称为“冻干” 。下列现象与“冻干”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将生地瓜切成片晾地瓜干,湿地瓜片慢慢变干B 盆子里的水,经过段时间后消失了C 夏天,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向外冒白气D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15 (本题 2 分)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开始时两温度计示数相同。现在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浸过酒精的棉花,过一会儿,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 )A 一样 B 甲比乙大 C 乙比甲大 D 无法比较二、多选题(共 9 分,少选,漏选得 2 分,错选、多选不得分)16 (本题 3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刻度尺的零刻度磨损了就不能再使用这把刻度尺了B 测量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歪斜所致C 一位同学测量黑板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完全一样,这说明他的结果完全没有误差D 记录的测量结果只写了数字而未标明单位是无用的、错误的17 (本题 3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我们主要利用响度不同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 给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小刚向山崖喊话,经过 0.4s 听到回声,小刚与山崖间距离为 68m (声速为 340m/s)18 (本题 3 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熔化 B 凝固 C 汽化 D 凝华第 II 卷(主观题)满分 100 分 主观题 (61 分)三、简答题(共 8 分)19 (本题 4 分)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时候,如图 6-10 所示,注意听能听到“嗡嗡”的声音,整个灌水过程中声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0 (本题 4 分)炎热的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用温热毛巾擦脸也能使人感到凉爽,请说明理由。四、实验题(共 33 分)21 (本题 10 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和_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直线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 s1 上的平均速度为 v1,路程 s2 上的平均速度为 v2,路程 s3 上的平均速度为 v3那么,v1、v2、v3 的大小关系是_ (选填、=)22 (本题 13 分)微风吹过 ,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1)敲击 时,声音是由_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则发出声音的_将不同(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号(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_(能/不能) 理由:_.(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cm 和_cm 的金属管(5)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实验方案:_判断方法_.23 (本题 10 分)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 、搅棒、秒表、温度计、水。(1)图乙是 _ _ (选填“冰”或“蜡”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_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3)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_ ; (4)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_ 。五、计算题(共 20 分,24 题 8 分、25 题 12 分,要求有文字表达,公式完整)24 (本题 8 分)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25 (本题 12 分)一艘静止的捕鱼船在海上利用声呐装置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射超声波 6 s 后,收到返回的超声波,求鱼群当时离渔船多远?若当超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 3 m/s 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 1 500 m/s)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A、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在 50s 左右此估测符合实际;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大约 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比新铅笔的长度还要小此估测不符合实际;C、一般纸张的厚度在 75m 左右,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在80m=0.08mm 左右 此估测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m 以上,课桌的高度不超过身高的一半,一般在 0.8m 以下此估测不符合实际故选 A故答案为:A【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考查了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B【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老鹰是静止的,故 A 正确;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和老鹰的位置都发生变化,所以乌鸦和老鹰都是运动的,B 错误,D 正确;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它们相对静止,故 C正确,选 B。3C【解析】A、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 ,所以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故 A 项错误;B、 D 项,由图可知,两车速度不变,都始终以 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故小车并不是由静止开始运动,故 B 项错误,D 项错误;C 项,速度都为 ,则运动 5s,通过路程均为 10m,故 C 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4A【解析】凭题中的数据大小,无法比较火车和汽车的速度大小,可以先统一单位,再由数据判断,火车的速度为 ,因 ,所以火车的速度大。故选 A。点睛:重点是单位的换算,牢记两个常用速度单位换算的关系,在题目中经常用到,注意熟练掌握。5D【解析】解答:从题意中可以得出乘客坐着的电梯以地面为参照物是上升的,看到另一个电梯正在下降,说明另一个电梯相对于乘客做着的电梯为参照物是向下运动的,故另一个电梯相对于地面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下降的。故 ABC 都不正确故 D 正确.6B【解析】A. 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故 A 错误; 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就不会产生声音,故 C 错误; BD、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不能传播,故 CD 错误。故选:B.点睛:(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当温度变化后声音的传播速度也发生变化;(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7C【解析】【详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0dB 的声音最微弱,人耳听不见;为了保护听力,3040dB 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 的声音会干扰谈如果声音超过 90dB,就会影响听力,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故 C 选项符合题意8B【解析】【详解】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 错误;B.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起到减小噪声传播的作用。故 B 正确;C. 医院的 B 超是利用超声波探查人体内部信息的。故 C 错误;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减弱噪声有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3)波长极短的超声波可用来进行医疗检查;(4)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9A【解析】【详解】带蜜飞时翅膀振动得比不带蜜时振动的频率更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蜜时要低;因振动频率不同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养蜂人可以根据音调进行分辨。故选 A.【点睛】蜜蜂的翅膀在扇 动时振动快慢不同,音调就会不同,翅膀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10B【解析】一切都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把发声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正确。二胡发声时按住琴弦,琴弦不振动,声音就停止了,故正确。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的快慢不同,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但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或传播条件,故错误。月球是真空环境,宇航员听不见对方的“大声说话” ,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正确。综上所述,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故 B 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B。11C【解析】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 A 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 B 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 C 正确;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接触,故 D 错误故选 C12A【解析】冰是 晶体.1 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0,所以对 0的冰持续加热,此时冰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所以从图象上看,开始一段时间温度温度保持 0不变。当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吸热升温,当温度达到 100时,水开始沸腾,此时温度又会保持不变。点睛: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就是吸热但温度不变并且要知道 1 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0,水的沸点是 100同时要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13D【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A、放到阳光下晒,使得液体温度的升高,湿衣服加快变干,故不符合题意; B、放到通风口处,使得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湿衣服加快变干,故不符合题意;C、把衣服摊开晾,使得液体表面积增大,湿衣服加快变干,故不符合题意;D. 把衣服拧成一团,不能让湿衣服加快变干,故符合题意。14D【解析】【详解】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A. 将生地瓜切成片晾地瓜干,湿地瓜片慢慢变干,地瓜中的水分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B. 盆子里的水,经过段时间后消失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C. 夏天,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向外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D.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樟脑片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15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浸过酒精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酒精蒸发时,会从温度计上吸收热量,而使温度计的示数降低,所以包棉花的乙温度计示数甲的示数小,故选 B。16ABC【解析】【详解】A、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磨损,可以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所以 A 不正确;B、测量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歪斜所产生的不是误差,是错误,所以 B 不正确;C、误 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所以 C 不正确;D、记录的测量结果只写了数字而未标明单位是无用的、错误的,所以 D 正确17AD【解析】解答:A.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B. 我们主要利用音色不同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 B 错误;C. 给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C 错误;D. 根据公式 可知 ,小刚与山崖间距离为 sv t 340m/s 0.4s 68m,故D 正确点睛:(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发生体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3)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4)根据公式 sv t 可求距离的大小18AC【解析】【详解】汽化、熔化、升华是吸热的物态变化过程;凝固、液化和凝华是放热的物态变化过程;故选 AC。【点睛】六种物态变化中,从固态向气态方向转变的过程,需要吸热,即:熔化、汽化和升华;从气态向固态方向转变的过程需要放热,即:凝固、液化和凝华。19随着水位的上升,听到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这是因为,水位逐上升,瓶内水面上方的空气柱的长度逐渐变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逐渐加快,所以音调逐渐变高【解析】1、解决此题要知道,保温瓶里发出的声音是上方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2、解: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音调逐渐升高;所以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空气柱的发声不同来判断热水壶中的说水是否满了当往水壶里面倒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其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去分析解答20液体温度高可以加快蒸发,热水蒸发得比冷水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用温热毛巾擦脸,也能使人感到凉快【解析】用电风扇吹风时,会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会从人体吸热,所以感觉到凉爽;热毛巾擦脸时,脸上会粘上热水,热水温度较高,蒸发较快,蒸发时会人体吸热,所以会感觉凉爽。21刻度尺停表 v=s/t 变速 v3v1v2【解析】解答:(1)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2)实验的原理是 v= ;(3)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直线运动;(4)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即 v3v1v2.22振动响度 3 不能长度和直径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 20.52 封闭金属管口,轻推管子使其摆动,听管子是 否发声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解析】【详解】(1)敲击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金属管,金属管的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2)音调由声音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由表中实验数据知道,3 号管子的频率最小,事业部 3 号管子的音调最低;(3)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知道,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或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所以,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4)根据控制变量法,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再增加一根长度 20.50cm,直径为 2.0(或 2.5)cm 的金属管;(5)为了验证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不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可以封闭金属管口,轻推管子使其摆动,听管子是否发声,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判断音调的高低及实验数据分析等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音调的决定因素,并且正确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23 冰 5 2 吸收 受热物质受热不均匀 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解析】 (1)由乙图可以看出,此物质在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 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冰,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2,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 52;(2)从实验现象中可以发现,物体吸不到热,就会停止熔化,所以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3)为了使试管内物体能均匀受热,需将试管下部放入水中加热,图中将试管直接加热,受热物质受热不均匀;(4)从数据中可以发现,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而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点睛:温度计读数时,一定要认清分度值。24 (1) v 车60km/h (2)0.15h【解析】(1)从图可知该车的行驶速度为 ;(2) “南国桃园 9km”表示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路程为s=9km, 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时间: 答:(1)该车的速度是 60km/h;(2)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 0.15 小时【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读懂速度计和交通标志牌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54500m;9m【解析】由题意可知,当向鱼群发射超声波 6 s 后,收到返回的超声波,所以超声波到达鱼群的时间,以及再返回渔船的时间为:根据 得鱼群当时离渔船的距离为:;超声波到达鱼群再返回渔船的时间为 3s,鱼群以 3 m/s 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根据 得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的距离为:。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要特别注意测量鱼群的距离时,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了一个来回,所以鱼群的距离为传播路程的一半,当然也可以按时间的一半来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