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历史下学期第4周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87613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历史下学期第4周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中历史下学期第4周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中历史下学期第4周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历史下学期第4周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1(xx课标全国,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xx天津文综,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3(xx天津文综,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4. (xx课标全国,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5(xx四川文综,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6(xx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7(xx湖南衡阳模拟)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史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8(xx广东百校模拟)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9. (xx福建泉州五校模拟)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秋七月,初税田” B“除井田,民得买卖”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10(xx湖北孝感模拟)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11(xx山东济宁模拟)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12(xx湖南岳阳模拟)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13“血缘关系本来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因而单凭自身并不会构成社会的等级关系;只有以某种社会制度为基础,它才有可能导致人际之间的等级架构。”这种“社会制度”在西周指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 C三纲五常 D井田制14观察下面漫画,其观点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有直接关联()A分封制 B宗法制C科举制D察举制1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后一段”“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血缘贵族政治完全终结B实现了政治地位的平等C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自秦以后再无分裂之争16剑桥中国秦汉史:“在公元前202年,就产生了这样的形势:在归皇帝直接控制的位于中央的14个行政单位的东面和北面的大片土地上总共建立了10国。”与材料有因果关系的是()A导致郡县制的产生,加强了中央集权B致使行省制度完善,巩固了国家统一C国家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D实施分封制,层层分封,加强地方统治二、非选择题(第17题20分,第18题16分,共36分)17(xx天津文综,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8分)(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6分)(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6分)18(xx广东清远模拟)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材料一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六记”,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看来,趋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6分)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材料二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6分)三、分权制约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设置。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分权”设置的本质区别。(2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的哪些经验教训?(2分)参考答案1C材料反映了古代儒学者,借称颂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之完美,批评现实政治,希望君主能接纳儒家学派的仁政、民本、教化的思想主张,做一个贤明的君主来统治人民,达到稳固统治之目的,这从本质说明儒学者没有看到时代的变迁,一味追求实现自己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选C项。董仲舒的汉代儒学、宋明理学都是被统治者采纳,故A项错误;B、D两项是对题干的错误阐释,排除。2D秦汉时期,军国大事“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但事先已经群臣议定过,说明皇帝决策时进行了集思广益,故选D。“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说明军国大事决定权归皇帝,并非“最终由朝臣议定”,排除A、C;材料中宰相只是起到“领衔上奏”的作用,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B。3B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种粒”“下通足窍”“且行且摇”,由此判断是播种工具耧车,故选B。A、D两项是耕作工具,排除;C项是灌溉工具,排除。4A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因果倒置,错误;农业的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项错误。5B“克己复礼”“民贵君轻”是儒家思想,“选贤举能”是墨家思想,“礼”是儒家思想,“法”是法家思想,“礼法兼用”最能体现思想领域的融合倾向,故B项正确。6C题干材料信息意思是:人不要把水作为镜子,而应当把百姓作为镜子,要求为政者要倾听百姓的呼声,以百姓的反应,检查为政的得失,体现了民本思想,因此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墨家的兼爱尚贤和道家的道法自然,A、D项错误;主权在民是近代启蒙思想主要观点,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7D西周时期,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项解读错误,故选D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划分政治等级;族权与政权合二为一,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诸侯割据混战;排除A、B、C三项。8A从材料“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可见郡县制实施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选A。地方设置郡县的做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并非秦朝最先推行,排除B;从材料信息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并非认为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排除C;秦朝之前已经存在郡县,排除D。9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的信息,故C错误,符合题意。从时间上判断,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00年)为中国春秋末期,而春秋初期私田已经出现,排除A;铁犁牛耕的发展,使得均田制开始瓦解,牛成为动力来源,农业产量提高,排除B、D。10D尽管商业环境不佳,但仍然吸引士大夫从商,新兴商人日益活跃,故选D。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后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士大夫从商受到斥责,直接反映出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与题意“从侧面反映”不符合,排除B;鲁国大夫从商受到斥责,与儒家反对商业活动无关,排除C。11C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故选C。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排除A;B、D两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排除。12C董仲舒通过兴办太学,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加强思想控制,材料中“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明显是想借助养士维护政治稳定,故选C。13B从历史角度看,血亲等级架构主要就是在西周特有的分封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故选B。题干强调的是与血缘关系互为表里的制度,排除A;与血缘关系互为表里的应该是政治制度,“三纲五常”是思想且是西汉时期的,“井田制”是经济制度,排除C、D。14B注意漫画反映的争吵内容是“姓”氏归属问题,这与宗法制有着直接的关系,故选B。与分封制、科举制和察举制无关,排除A、C、D三项。15C郡县制的重要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C。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封建社会属于等级社会,政治地位平等说法错误,排除C;D项错在“再无分裂”,汉代就出现“七国之乱”,排除。16C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公元前202年”“行政单位”“国”,由此判断是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为解决郡国权力过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选C。17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不仅,而且”提取信息做答;第二小问,立足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其“修己”“复古”的政治内涵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知天下之势”“致用”;第二小问结合当时社会学术发展状况及社会要求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二者“经世”“致用”的共同特点,概括其社会特征,强调社会责任;第二小问,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角度分析。答案(1)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3)强调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18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等信息从“为官、选官、教育以及考核”的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属于解读史料信息题,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监察皇帝”“监察政府”“反过来监督宰相”的信息从“趋势:从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角度去归结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监察机构的目的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分析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并结合所学从雅典民主政治机构来组织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中国监察是维护君主权力,而古代希腊可以从民主和政治的角度思考作答。第(4)问,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要结合当今反腐倡廉措施从“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分权制约,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重视反腐廉政制度和法律建设”等角度归纳作答。答案(1)措施:为官遵守行为规范;选官重德行志节;教育重视对官员的廉政教育;考核重德行政绩。(言之成理即可)(2)趋势:从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评价:积极:有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消极: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3)古代希腊“分权”设置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执行机构:(四)五百人议事会;司法机构:陪审法庭。本质区别:古代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古代希腊奴隶制的民主政治。(4)经验教训: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分权制约,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重视反腐廉政制度和法律建设。(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