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72857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一、选择题1. 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哪本书中所提出来的()A. 四洲志B. 英吉利小志考C. 海国图志D. 勘分西北界约记【答案】C【解析】本题以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依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民族的危难,使魏源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故选C。2. 下列人物与科技成果搭配不正确的是()A. 李四光-地质力学B. 詹天佑-联合制碱法C. 邓稼先-“两弹一星”D. 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答案】B【解析】A李四光新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 B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侯氏制碱法是侯德榜的发明,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 C邓稼先在“两弹一星”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 D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重要人物的重要科技成果掌握重要人物的重要科技成果,有利于解答本题本题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3. 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事项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 出行可以乘坐火车B. 用电报和亲友联系C. 可以看到无声电影D. 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侯德榜研制出纯碱的史实。近代以来,西方的先进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通讯工具(如电报)、电影技术传入中国,所以ABC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制出纯碱,所以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4. 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铁路干线是()A. 唐胥铁路B. 淞沪铁路C. 京张铁路D. 胶济铁路【答案】C【解析】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全长约200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京张铁路的准确识记能力。5. 中国19021904年翻译西方书籍统计简表 类型数量比重哲学社会科学327种61%自然科学112种21%应用科学56种11%杂录38种7%由统计简表可知,这一阶段的翻译著作A. 侧重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技术B. 重点关注中国未来政治发展C. 全面宣传实业救国经济思想D. 深刻反思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自然科学、应用科学”都是属于科技方面的,比重在明显的减少,“哲学、社会科学”都是人文科学,而“哲学、社会科学”的比重是在明显的增加,所以,从表中可以看出,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中国的命运和前途。故选B。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我国近代教育随之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有误的是()A.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B.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C. 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D. 侯德榜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侯德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不是教育家,他研制的“侯氏制碱法”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故选D 本题以中国近代教育为切入点,考查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 本题以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7.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它设立于()A. 洋务运动期间B. 戊戌变法期间C. 辛亥革命期间D. 新文化运动期间【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京师大学堂的准确识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在北京创立的,属于戊戌变法“新政”内容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被保留下来,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下列说法中和北京大学历史相符合的有( ) 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成果之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大学演变历史的相关内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戊戌变法中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的,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百日维新失败后被保留下来,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在继承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近代科学文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故的说法都和北京大学历史相符合。故选D。9. 近代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A. 唐胥铁路B. 松沪铁路C. 京广铁路D. 京张铁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詹天佑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负责京张铁路的修建,经过努力,到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完成的铁路。由此可知选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 在我州独山大河口有一个地层断裂留下的世界级标准地质侧面,它将地质演化、运动的历史清晰地展现。这进一步印证了地质力学理论的科学性,请问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是()A. 李四光B. 侯德榜C. 钱学森D. 冯如【答案】A【解析】李四光,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 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李四光成就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李四光和地质力学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11. 使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彻底寿终正寝,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是在()A. 1898年B. 1904年C. 1905年D. 1912年【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式教育开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京师大学堂开办以后,科举制仍然存在,大学堂的学生只有考取科举才能,取得做官资格,每到科举试期,学生纷纷请假赴考,这样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才,洋务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成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所以ABD不正确,故选C。12. 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反映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后被定为新中国国歌的是()A. 东方红B. 松花江上C. 义勇军进行曲D. 天路【答案】C【解析】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反映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1949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被定为国歌。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义勇军进行曲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国歌的相关史实13. 在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人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此路应是A. 京张铁路B. 唐胥铁路C. 京汉铁路D. 京浦铁路【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京张铁路的准确识记能力。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09年”可以判断,本题目与京张铁路有关。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全长约200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故选A项。14. 严复被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他的主要成就是A. 编成海国图志B. 创办大生纱厂C. 译著天演论D. 修建京张铁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家的成就,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的作者是魏源,排除A;大生纱厂的创办者是张謇,排除B;修建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排除D。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故选C。15. 为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而著有海国图志一书的是A. 李鸿章B. 左宗棠C. 魏源D. 林则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思想家魏源的主张。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明确地提出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这是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科技知识的著作,在当时堪称是中国人编著的介绍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故选C。二、读图说史题16. 学习历史有多种方式,某实验初中八年级(六)班的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四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看图学史(1)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曾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请问在这场屠杀中日本侵略者屠杀了多少中国人?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什么?这次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方式二:咏诗学史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方式三:赏乐学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3)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动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请你为同学们再推荐一首抗日歌曲(写出歌曲名称)。方式四:识物学史(4)图中的标语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区全中国”。此时集结在泰州的人民解放军正在准备什么战役?领会与创新(5)除了上述四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答案】(1)30万以上,抗日战争。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转盛的转折点。(2)遵义会议,毛泽东。(3)百团大战,义勇军进行曲。(4)渡江战役。(5)上网搜索(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老红军、老战士等革命干部。)【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识记,考生能记住课本知识即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曾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屠杀了中国人30万人以上。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再重新振兴的转折点。(2)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的左倾错误思想,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本题不仅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还考查考生对历史常识的理解,考生能记住几首抗战歌曲。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是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它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抗日歌曲除了黄河大合唱以外,还有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4)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相关知识。根据图中的标语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区全中国”,可以确定这是渡江战役。(5)本题考查考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是比较开放灵活的题目。对于历史学习有启示和拓展作用。体现了新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学法指导的理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必由之路。学习历史的途径有很多,如看历史著作,看历史视频、看文学作品、听历史歌曲、看历史影视剧等。17.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骄傲自大的陈腐观念,开始放眼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你根据以下图片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 公车上书 江南制造总局新青年 武昌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1) 是谁编著了这本海国图志?他在书中阐述了怎样的主张?(2)请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填序号)图片和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3)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西方国家甚至于还产生了“中国威胁论”,请问,我们还需要向外国学习吗?针对这一问题,请谈一谈你的观点。【答案】(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3)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很多方面与西方国家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对于外国的东西,我们要“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只有以开放的态度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让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新上演等等。【解析】(1)本题考查魏源和他的主要观点。据图一可知是海国图志。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内外交困,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一些官员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这是对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的实践。 (2)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图是公车上书,发生于1895年,反映的是戊戌变法;图是江南制造总局,反映的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图是新青年杂志的封面,反映的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图是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反映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因而先后顺序为。所以对应的历史事件应是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3)本题考查认识问题的能力。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向外国学习,对于外国的东西,我们要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以开放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只有把我们国家建设的富强了,才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新上演等。三、材料解析题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材料三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1)材料一中梁启超是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的?(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的“时艰”反映了废除科举制的背景是什么“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样的思想?(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政府除了废除科举制之外的其他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教育的看法【答案】(1)兴校育才(兴办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 (2)中国社会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了挽救危机,急需培养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人才。(3)设立学部;广设新式学堂;统一规定学堂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等。(4)发展教育不能因循守旧,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制定恰当的发展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形式;等等。【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材料解析题。 (1)本小题题干中的”材料一中“说明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很显然说的意思是”变法之本-在开学校“,也就是说兴校育才(兴办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2)本小题第一小问中的”结合所学知识“就是要求联系课本知识说说废除科举制的背景。当时的背景是:中国社会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第二小问中“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的是清政府为了挽救危机,急需培养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人才。(3)本小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根据材料三概况“,要从材料中找答案,还要求语言概括。阅读材料,很容易得出设立学部、广设新式学堂、统一规定学堂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等教育改革措施。(4)本小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围绕”发展教育不能因循守旧,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发展教育要制定恰当的发展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形式“等等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