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提高练习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71603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提高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提高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提高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始农耕生活提高练习一、选择题1. 科学的建筑设计、舒适的居住条件是人类一贯的追求,下图是为适应当地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而设计的房屋,它的建造者是( )。 A. 元谋人B. 河姆渡人C. 半坡人D. 北京人2. 半坡氏族聚落居民不可能做到的是()A. 住干栏式房屋B. 吃上香喷喷的粟米C. 养了一只小狗D. 使用陶器3. 考古挖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半坡遗址的考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种农作物的国家( )A. 粟B. 水稻C. 白菜D. 芥菜4. 建筑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下列几幅图片中具有中国最早木构建筑,并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 B. C. D. 5.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是( )A. 北京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6.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 饲养猪狗家畜B. 种植粟等农作物C. 住干栏式房屋D. 住半地穴式房屋7. 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应到( )A. 西安半坡B. 北京C. 浙江余姚D. 云南元谋8. 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遗存稻谷 人面鱼纹彩陶盆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1依据下面两幅图,完成问题 (1)上述两幅房屋图片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住房? (2)你能说出图1、图2的建筑各有什么好处吗? (3)有了房屋,说明人们过着定居生活,你知道他们能够定居的根本原因是什吗?(4)此时的人类已走出洞穴,盖房定居,这有什么重大意义?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1)材料一两幅图片中的农作物分别可以在哪个原始居民的遗址中看到?(2)材料一中农作物种子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3)材料二说明人类的住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举一例说明。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半地穴式房屋的建筑者是半坡人。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少雨,房屋多半地穴式,故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建筑的是半地穴式房屋;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多雨,干栏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元谋人和北京人不会建造房屋。故选C。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还饲养猪、狗等家畜,已经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会制作彩陶。 住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今天陕西西安的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粟,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故选A。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河姆渡人已较熟练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等建筑构件技术,梁柱间已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与晚期木构大致相同,木构件上刻有双圆、直线、斜线、植物茎叶等装饰图案。综上所述,故选B。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黄河流域”。结合教材所学得知,半坡原始部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他们以种植粟为主,还会种植蔬菜。排除ABC,故选D。6.【答案】C【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熟练掌握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种植粟等粮食作物,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他们还饲养猪狗等动物,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故ABD正确。而住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遗址的居民,故C错。C符合题意,故选C。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杭地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的居民已经大量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因此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制作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所以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关的是 ,浮选D。二、材料分析题1【答案】(1)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2)图l:保暖、抵御风雨;图2:上面住人,下面养牧畜,通风防潮。(意思对即可)(3)原始农耕的出现和发展。(4)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根据图1判断,这是半穴式房屋,半穴式房屋是地穴建筑,是半坡原始居民的住房。根据图2判断,这是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住房。 (2)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的有关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北方,冬天寒冷干燥,夏天闷热高温,半穴式房屋是地穴建筑冬暖夏凉,因此图l的好处是:保暖、抵御风雨;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南方,地势低洼,气候炎热潮湿,因此河姆渡原始居民用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再架设横梁,铺上木板或竹板,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用梯子上下,这样的结构既通风又防潮。因此图2的好处是:上面住人,下面养牧畜,通风防潮。(3)本题考查人们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人们不需要到处寻找食物,可以在原始农业发展的地方稳定下来,过上了定居生活。因此人们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发展促使人们过定居生活。(4)本题考查人类已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意义。盖房定居使人们能够稳定居住,改善了生存环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对自然的依赖,提高生活质量,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2【答案】(1)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2)说明当时我国已出现了原始农业或种植业。(3)人类由穴居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如: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故图一可以在半坡遗址看到;图二可以在河姆渡遗址看到。(2)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农耕的出现。结合教材所学得知,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可以得出,农作物种子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我国已出现了原始农业或种植业。(3)本题主要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住所。结合材料二的信息,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可以得出,人类由穴居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地穴式建筑,有利于防风保暖;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有利于通风防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