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水的组成 研究物质组成研究的方法课后微练习1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71599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水的组成 研究物质组成研究的方法课后微练习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水的组成 研究物质组成研究的方法课后微练习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水的组成 研究物质组成研究的方法课后微练习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物质组成研究的方法班级_ 姓名_ 学号_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三氧化二铁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2 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A1:2 B1:8 C8:1 D2:13 用你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变化C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等于(a+b)L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4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其体积约比为12B此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气、氧气组成C在水中加一些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D电解水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5 下列大小关系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KN03 20时溶解度大于80时溶解度B水通电时,产生H2的体积大于O2的体积C加热KCl03时,使用Mn02产生氧气的量大于不使用Mn02产生氧气的量D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高于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6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比软水洗衣服的效果好 B常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C硬水的pH一定小于7 D实验室里最好用自来水配制溶液7 小强通过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通过实验所得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小强继续进行下列探究,其中不可取的是()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的数据和理论上的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水能形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气、氧气组成的。B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C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D 水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9 “家庭小实验”是指利用家庭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不能在家庭中完成的是()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蜡烛燃烧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检验石蜡的成分中含有碳元素10 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鉴别食盐和纯碱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 B C D参考答案:1 答案: D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不要指明固体是四氧化三铁,所以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色烟雾,所以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是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错误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二者体积比约为1:2,所以正确故选D2 答案: A解析: 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能支持燃烧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能燃烧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故选A3 答案: A解析: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A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而原子不变,所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变,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所以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a+b)L,故C错误;D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即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故D错误;故选A4 答案: C解析: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说法错误C纯水导电性较差,一般要加入一些电解质以增强其导电性,故C说法正确D电解水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D说法错误故选C5 答案: B解析: 分析:A利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解决B根据水的电解情况分析C依据催化剂的特点解决D利用物质溶于水是的温度变化情况解决解:A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KN0320时溶解度小于80时溶解度,故说法错误B根据水的电解情况可知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正确C依据催化剂的特点可知二氧化锰不会增加氧气的生成量,所以加热KCl03时,使用Mn02产生氧气的量等于不使用Mn02产生氧气的量,故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会变化,故错误故选B6 答案: B解析: A硬水中较多的钙、镁离子会与洗涤剂会形成浮渣而使洗涤剂的去污能力减小,因此使用硬水洗衣衣服的效果较差;故A不正确;B利用硬水中钙、镁离子对肥皂水起泡的影响,可使用肥皂水对硬水和软水进行检验;故B正确;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与水的酸碱度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硬水的pH一定小于7的说法缺少依据;故C不正确;D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使用自来水配制溶液会对所配制的溶液形成意外影响,因此一般不使用自来水配制溶液;故D不正确故选B7 答案: B解析: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做法正确,做任何试验,试验数据由误差时,都要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故A正确;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差不多,可认为实验成功”,做法错误,试验态度要养成严谨、科学,不能似是而非,故B错误;C“大胆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做法正确,有假设,才有验证,故C正确;D“查找装置是否漏气”,做法正确,氧气漏出也可能数据略大于2:1,故D正确故选B8 答案: C解析: 水的电解是一种化学变化,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氢、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分子构成氢气,氧分子构成氧气,所以水中本无氢气、氧气,氢气、氧气是水通电后新生成的物质,故A错;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B错;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D错。9 答案: B解析: 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蜡烛燃烧,此实验能在家庭中完成,故A正确;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家庭中无硝酸银,故B不能进行;C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醋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此实验能在家庭中完成,故C正确;D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玻璃片或白碗,观察是否有黑色物质生成,此实验能在家庭中完成,故D正确故选B10 答案: D解析: 解:检验自来水中含有Cl-,氯离子可用硝酸银鉴定会生成白色沉淀,生活中的用品不能完成纯碱中含有CO32-;利用碳酸根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酸不反应,可选择醋酸完成检验鸡蛋壳能溶于醋酸,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物,可以完成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氢氧化镁都能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物,因此可以除掉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