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小学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与含教学计划精写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56592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26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最新小学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与含教学计划精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2018最新小学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与含教学计划精写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2018最新小学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与含教学计划精写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最新小学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与含教学计划精写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全册教材基本要求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除法计算。3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4会运用方程、算术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5.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6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7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8让学生了解椭圆形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9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10使学生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11认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全册重点难点关键重点: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除法计算。2、会运用方程、算术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3、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1、用分数乘、除法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运用比、圆、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关键:1、注意提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3、借助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4、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5、注意让学生感悟“化曲为直” “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6、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关注中下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充分利用学生巳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3、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等活动,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自主地获取知识和经验,培养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综合性学习1、教研专题专题落实措施教 学 进 度 表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周别日期 教 学 内 容 备注一 9.1 确定位置 1二教学措施:1、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2、在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9.4-9.8 9.11确定位置 2 分数乘法 3三 9.11-9.15 -9.18分数乘法 2 解决问题 3四 9.18 -9.22解决问题 1 倒数的认识 1 整理和复习 3五 9.25 -9.29分数除法 5六 10.2-10.6国庆放假七 10.9 -10.13解决问题 3 比和比的应用 2八 10.16-10.20 -10.23比和比的应用 2 整理和复习 3九 10.23-10.27 -10.30圆的认识 3 圆的周长 2十 10.30 -11.3圆的面积 2 整理和复习 2 确定起跑线 1十一11.6 -11.10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十二11.13-11.17期中复习考试 (5 时)十三11.20-11.245 -11.27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5十四11.27 -12.1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5十五12.4 -12.8整理和复习 3 统计 2 十六12.11-12.15 -12.18合理存款 1 数学广角 2 总复习 2位 置( 一)教学内容:P2 例 1、P3 例 2,P3 做一做及练习一中第 1、2、4。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境中,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来确定物体。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重点:准确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中国神舟六号安全飞行和返回需要确定位置自然引入课题;从同学们进教室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创设问题情境;再进而从老师需要通过位置认识学生开始引出确定位置的第一种方法。二、学习新知:(一)认识位置的记法1、你们喜欢这些水果吗?(出示)想知道老师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吗?告诉你,它排在 第 1 列第 3 行 。2、谁已经找到了? 你是怎样看的?十七12.18-12.22 -12.25学习十二册有关的内容十八12.25-12.29 -12.29学习十二册有关的内容十九1.1 -1.5学习十二册有关的内容二十1.15-1.19 -1.12学习十二册有关的内容二一1.15-1.19期末复习 5二二1.22-1.26期末复习 5二三1.29-2.2期末考试小结:这个同学从()往()数出第 1 列,从()往()数出第 3行,认为()是我最喜欢的水果。3、有不同意见吗?你又是怎么看的呢?4、小结:在找位置之前,我们先要确定观察的方向。5、现在老师告诉大家,我最喜欢还有苹果, (出示) ,找对的同学跟我招招手!5、那你是怎样数第几列,怎样数第几行呢?6、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水果吗?(3-4 生回答)7、刚才,我们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确定了小动物的位置。8、学生思考、交流、验证使学生,掌握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9、同时思考第二列第三行”与“ 第三列第二行 ”中的“3”的含义有什么不同?10、如果将“第二列第三行 ”简记作(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那么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4,3)表示什么含义?(二)归纳确定位置的方法1、议一议: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在影剧场内老师们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为什么?2、在平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两个数据:一个确定列,一个确定行。三、练一练:(一)教室里的位置。1、小朋友在教室里也有自己的位置。你坐在第几列第几排呢?2、刚才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呀?(都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列,从前往后数确定第几行,用这样的方法,我们确定了自己的位置)3、小朋友都知道了自己的位置,那你前、后、左、右小朋友的位置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仔细观察,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完成练习纸)(二)P3 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同座位交流,老师讲评。学生思考:通过以上例子我们认识到:1、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有多种形式,但基本都需要几个数据?2、在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其他方法吗?请在小组内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确定位置,你能举举例子吗?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 (交流)3、反馈:反馈的过程中练习巩固。(1)火车票:(2)楼房。 根据小明住 203,确定其他三人的位置。(3)电影院。 弄清位置排列的规律。(中间出发,单号在一边,双号在一边课件演示)(4)生活中需要确定位置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飞机,汽车票上的座位号,宾馆房卡上的门牌号,还有各种棋类游戏中,棋子的位置等等。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确定位置。(三)作业:P4 第 1、2 、4 题。位 置 (二)教学内容:P5 第 3、P7 第 8,练习一中第 5、6、7。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2、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重点:准确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学习过程:1、在生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很多,比如:经纬网、区域定位、棋子的定位等,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独立的数据。如地理位置该如何确定它们的位置呢?2、学生讨论在图上如何确定位置的方法:(1)每个地名有很多,先确定这个地名的笔划四画(1)这个四划所在的页数。(2)在这个页数内规定列和排,(3)这种即有页码又有列和行的怎样记法?学生讨论,反馈,老师讲评。(4)(16-B3),这 16 表示什么?B 表示什么?3 表示什么?(5)同座位同学互相在图上指出:天文馆、少年宫、五爱城所在的区域。3、我们用页码、列、行,确定了地名所在地图的位置,从中你能归纳出确定这样地名的一般方法吗?三、生活中的位置,巩固深入。1、如在运动会开幕式上的表演,有一个 1040 人的队列,每人举一块图板,在制作“增强体质”这个标语牌时,如何发放而不乱呢?2、学生讨论、反馈、讲评不同的方法:(1)可将队列中的“增强体质”这四个字平均分成 400 份,按列、行编号。(2)可将队列中的“增强体质”这四个字平均分成 4 等分,分别标上 A、B、C 、D。再把每个等分标上列、行,记作:A (1,1) B( 2,3) C(9,10) D(6,8)等等。(3)可将队列中的“增强体质”这四个字平均分成 2 等分,分别标上 A、B,再把每个等分标上列、行,记作:A (15,8) B(20,3)等等四、巩固练习1、练习 P6TX 6、7五、作业:学了今天的知识,你能不能创造一个图形,也这样考考大家呢?课后去试一试。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内容:第 89 的例、例 2。做一做和练习二第 1、2、4。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2、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设计理念:利用直观的图例,让学生明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养成良好的审题能力教学教程:一、复习、个是多少?怎样列式?这道算式的意义是什么?、1/6+2/6+3/6= 3/10+3/10+3/10 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二、新授、教学例。电脑出示图例(1)弄清题意。(2)提问:一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2/11,人跑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3)那么求个相同分数的和还可以怎样列式比较简便?表示什么意思?(4)意义进行比较, 总结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5)怎样计算?独立想,再小组讨论。、学生板演,讲评。3、总结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整数时,只要把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4、做第 9 页“做一做”中的题目第 2 题,让学生看图列算式,使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从而进一步说明分数乘法的意义。第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讲解“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前面的例在计算这可以这样写说明:在以后的计算中一般都采用先约分、再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做练习二的第、题要求学生仔细审题,独立解答。四、小结(略)五、作业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一个数乘以分数教学内容:第 1011 页例 3、例 4,练习二中的 310 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例 3、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1/5(1) 求 3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5 小时呢?学生列式,表示什么意思?(2) 求 1/4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学生列式,表示什么意思?可让学生拿一张纸,用它表示这面墙,涂出它的 1/5。再涂出 1/5 的1/4。想:1/4 小时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 1/5 的 1/4 是多少。(3) 求 3/4 小时粉刷多少?学生列式,表示什么意思?自己涂一涂、算一算。、比较三个算式:(1)相乘的数有什么不同?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2)总结出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3)分数乘以整数和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3、归纳得出: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说明分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扩展。4、想一想: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三、教学例 41、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想,小组讨论。2、让学生结合图形说明求 3/10KM 的 2/3 是多少的计算方法3、若蜂鸟 5 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要怎样列式?谁会计算呢?4、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分子是原来的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 分母是原来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 。也可以采用先约分,再计算。 5、引导学生总结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归纳出计算法则。注意: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四、巩固练习1、P11 做一做。 2、做练习二的第 5、6、9 两题 要求学生先说说每一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再独立完成。五、小结(略)五、作业 练习二的第 3、7、10 题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教学内容:第 9 页的内容和例 5、例 6,练习三的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使学生知道在运算时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教学难点:能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设计理念: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问:在加法计算中有哪两个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在乘法计算中有哪些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板书这五种运算定律)、我们已经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不仅适用于整数,小数,还可用于分数那么乘法计算中的三个运算定律能否也适用于分数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二、自主学习、完成 P9 的复习:运用什么定律进行计算?(1)让学生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2)每一题各运用了哪一个运算定律?明确:整数乘法每一个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自学例 4 (1)让学生观察已知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能使运算简便一些?(2)提问:这道题你想用什么运算定律?3、学生试算:、 板演、讲评、订正:二、自学例 5、例 6、 独立练习例 5、例 6、 说出各题分别运用了什么定律?3、小组交流:互批互改、订正。4、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5、归纳得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观察题目的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去做。三、巩固练习、做第0 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对每一题都要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做练习三的第题 教师对有困难的个别同学进行辅导、做练习三的第题四 小结(略)五 作业 练习四的第、题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练习教学内容:分数乘法计算的练习 教学目标:1、将分数乘以整数和整数乘以分数计算法则都统一成分数乘以分数 的计算法则。2、使学生掌握在做分数乘法时,可以直接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与另 一个数的分母进行约分。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作业的习惯。教学重点:把分数乘法的几种情况都统一起到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中。设计理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加强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 说出下列乘法算式的意义325 321/8 2/31/8 、 计算 P7 第 5 题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二、基本练习、出示三道题目2/5 5/16 2/516 162/5 、分析每道题的类型分数 分数 分数 整数 整数分数 启发:分数乘以整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讨论得出: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的假分数。所以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的相乘,因此,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只要记住一条,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作分母。 5、说明:具体计算时,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的分数 ,直接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不要把整数化成公母是的分数。二、独立练习:1、补充练习说明: 计算时, 也可以不把相乘的两个数改写成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数的分母进行约分。2、练习:在小组互批互改 三、巩固练习、做学案P12 第 1 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说一说为什么错了,应怎样计算。、做学案P12 第 2 题注意:文字题的单位、做学案P13 的第 3 题。观察:从这些题中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不为 0 的数,乘以比 1 小的数,积小于第一个因数。乘以比 1 大的数,积大于第一个因数。四、作业完成学案分数乘法(一)中余下的练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练习教学内容:分数乘法计算的练习 教学目标:1、将分数乘以整数和整数乘以分数计算法则都统一成分数乘以分数 的计算法则。2、使学生掌握在做分数乘法时,可以直接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与另 一个数的分母进行约分。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作业的习惯。教学重点:把分数乘法的几种情况都统一起到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中。设计理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加强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 说出下列乘法算式的意义325 321/8 2/31/8 、 计算 P7 第 5 题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二、基本练习、出示三道题目2/5 5/16 2/516 162/5 、分析每道题的类型分数 分数 分数 整数 整数分数 启发:分数乘以整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讨论得出: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的假分数。所以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的相乘,因此,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只要记住一条,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作分母。 5、说明:具体计算时,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的分数 ,直接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不要把整数化成公母是的分数。二、独立练习:1、补充练习说明: 计算时, 也可以不把相乘的两个数改写成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数的分母进行约分。2、练习: 在小组互批互改 三、巩固练习、做学案P12 第 1 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说一说为什么错了,应怎样计算。、做学案P12 第 2 题注意:文字题的单位、做学案P13 的第 3 题。观察:从这些题中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不为 0 的数,乘以比 1 小的数,积小于第一个因数。乘以比 1 大的数,积大于第一个因数。四、作业完成学案分数乘法(一)中余下的练习。解决问题 :分数乘法应用题 1教学内容:P14 例 1 及练习四第 1-6。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找单位“” 。教学难点:依题意画出线段图。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1、列式并计算:(1) /的/是多少?(2) /吨的/是多少吨?(3) 100 千克的 4/5 是多少千克?(4) 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二、 自主探究:1、出示题目:2、解答这题的关键是什么?你试分析一下这道题。 (谁是单位“”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2500 平方米的 2/5”是什么意思?)3、教师板演画线段图,学生模仿。2500 平方米?平方米4、依图再次分析此题,主要是让学生弄清解答思路掌握分析方法。(求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求?怎么求?)5、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板书:252/5 计算、订正。6、小结: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的面积,实际就是求 25平方米的 2/5 是多少平方米?三、 看书提问题:四、 练习:1、P14 做一做: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2、修路队修一条米的路,已经修了这条路的,已经修了多少米?3、钢厂去年产钢万吨,今年比去年增产/,今年增产多少万吨?) 谁是单位“1”?) “今年比去年增产/”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求什么?你是怎样分析的?(学生独立画图完成) 列式/(万吨)答(略)4、小结:今年比去年增产/,就是把去年钢产量看作单位“” ,增产的相当于去年的/,也就是求去年的/是多少万吨?五、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就是找准单位“”六、作业:8 第 1-5解决问题:分数乘法两步的应用题 2教学内容:P20 例 2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法。学会用两种方法来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熟练灵活地解答相应的应用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设计理念: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答:把谁看作单位“1” 、数量关系?(1)用去总吨数的 1/5。(2)计划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加工了 1/72分析数量关系(1) 修一条路,已经修好了全长的 1/9(2) 打一份稿件,已经打了 2/7(3)一件毛衣的价格比原来下降 3/10二、学习新知。出示例题:1师生共同画出线段 。重点让学生明确谁是单位“1” ,2学生尝试解答。3交流欣赏。解法(一)先求出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现在的分贝是多少?解法(二)先求出现在分贝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现在的分贝。4比较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第一种解法:用原分贝数减去降低的分贝数。第二种解法:先求出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现在的分贝是多少?这两种解法都要正确地确定单位“1” 。三、交流归纳:有什么收获?解答这类应用题时,要注意什么?四、巩固练习1、 少先队员采集标件 152 件,其中 3/4 是植物标本,其余的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2、 为庆祝校庆,五(3)班要做 180 面小旗,已经做了 5/6 还有多少没做。3、某饭店原来每天用煤气 300 立方米,现在每天比原来节约1/10,现在每天用煤气多少立方米?4、同学们参加运砖劳动,两天共运 1500 块,第一天运了 2/5,第二天运了多少块?五、质疑: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应用当注意什么?六、作业 P22-23 第 1、2、4、5解决问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3教学内容:P21 例 3 及练习五第 3、6第 10。教学目标:1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2能正确地分析应用题,掌握解题思路。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思维品质。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方法。设计理念:放手让学生自学解决,通过对题意的分析,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请同学们帮助林老师算一算,林老师家一月份的电费是 180 元,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了 ,二月份的电费是多少元?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 5人的心脏跳动的次数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青少年每分钟约跳75 次,婴儿平分钟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婴儿每分钟跳多少次?2师生共同画出线段图。3、小组讨论:你们是怎么想的?4、学生反馈:A、先求出婴儿心跳比青少年多的次数,就可以求出婴儿心跳的次数。B、把青少年心跳次数看作单位“1” ,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青少年心跳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5、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联系:都利用了乘法的意义求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区别:解题思路不同三、巩固练习。1先确定单位“1”,再列式。(1)一块小麦地去年产小麦 1500 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 ,今年产小麦多少千克?(2)某种电视机七月份的零售价是 2100 元,十月份店庆搞活动,现降价 ,现在售价多少元?2选择正确的列式。某肥皂厂九月份生产香皂 3500 箱,十月份生产的香皂比九月份多 ,十月份生产香皂多少箱?正确列式是( ) 。(1)3500 (2)3500(1 )(3)3500 35003校园里有树 40 棵,其中桃树占 ,苹果树比桃树的棵数还多 2 棵,其余的是杏树,杏树有多少棵?四、归纳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答分数应用题(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1确定单位“1”的量。2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五、课后作业 练习五 7、8、9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练习 4教学内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练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2、会正确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3、培养探索精神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难点:加强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及对比。设计理念:通过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整理、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基本练习:(一)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六年级比五年级多 1/6、 这个月比上个月节约了 2/5 、 巳修了全长的 3/7 ,还剩多少千米没修?(二)用线段图画出题意,再写出数量关系。一条公路全长 240 米,修路队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4,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1/3。 (1) 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2)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多少米?(3) 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三) 教室长 8 米,宽是 5 米,这个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教室长 8 米,宽是长的 5/8,这个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通过对这两道题的观察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5、一班位同学为灾区捐款,平均每人元,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男生捐了多少元?(有几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二、 练习画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式。、 一本科技书有 144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3/16,两天看了这本科技书的几分之几?两天看了多少页?、 学校图书馆有儿童读物 2800 本,其中艺术类占 3/10,小说类是艺术类的 3/4,小说类有多少本?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订正。三、 作业:学案练习五倒数的认识教学内容:P24 例 1 练习六第 1-4。教学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难点:理解倒数的意义。设计理念:引导观察、对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一、 创设情境:1、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P24 例 12、观察以上题目中有什么特点?结果有什么特点?3、引导看书:象这样的 3/8 与 8/3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是 1,叫什么?看书,提出疑惑:4、具备什么特点叫做互为倒数?5、你能找出一个数的倒数?同座位互相答。二、 求倒数的方法、 出示例 1:全班试做,看书对照。、 说出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5、1 的倒数各是多少?0 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归纳出求倒数的方法:三、 看书、练习:1、P24 做一做:35 的倒数怎么样求?2、练习六第 1-2:同座位互相说。3、判断:(1) 0 的倒数是 0。 (2)得数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 1。 (4)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 1。4、老师报一个数,你们说出这个数的倒数。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倒数的意义,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难点:弄清谁占谁的百分之几。练习过程:一、倒数:1、0 的倒数是 0。 2、得数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 1。 4、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 1。弄清: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两个数可以是 0.25 与4,0.125 与 8 等。二、应用题的练习(一)先说出下面各是的单位“1” 、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1、一个水果店运一批水果 2400 千克,两次正好运了这批水果的 ,还剩有多少千克?2、六年级一班有男生 23 人,女生 22 人,全班学生占六年级学生总数的 。六年级其他班级共有学生多少人?3、甲、乙两车同时从 A 地开往 B 地,甲车每小时行 33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的是甲车的 , 两车开出 4 小时相距多少千米?4、打字员打一部书稿 180 页,两天共打了这部书稿的 ,平均每天打了多少页?5、一根长绳 10 米,第一次截去它的 ,第二次截去 米,还剩多少米?(二)归纳、小结。1、对比这些题型相同与不同的地方。2、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三、独立练习1、甲、乙二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相对走出,甲每小时行 4 千米,乙每小时比甲多行了 千米,2 小时后两人共走了多少千米?2、李明家九月份用水 18 吨,十月份用的水是九月份的 ,九月份和十月份一共用水多少吨?3、张华家六月份 40 吨,七月份用水吨数比六月份节约 ,七月份用水多少吨?4、张华家六月份用水 40 吨,李军家的用水吨数超过张华家 ,李军家六月份用水多少吨?同座位互帮互助。展示学生的练习,订正、讲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P26-27 及练习七。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倾听、提高等。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法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的应用。设计理念:通过对这个单元知识的梳理、归纳,培养学生整理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过程:一、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口算:、 说出 4/510 104/5 的意义:、 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完成 P26 第 1 题:说一说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二、 整理归纳如下内容 举例 意义 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 4/510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分数104/52/74/5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三、 复习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P26 第 2 题:独立完成,同座互改。、 说说哪些题目可以用简便方法?根据什么?四、 求一个数的倒数及应用题、 完成 P26 第 6 题:说说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完成 P26 第 5 题:关键句是哪句?把谁看作单位“1”?五、 练习:完成练习七第 1-3六、 作业:P27 第 4-7 题。第二单元 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内容:P28 例、练习八第 1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考方法。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设计理念:通过线段图,联系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再通过举例,比较得出,分数除以整数通常要转化成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来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根据乘法算式 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谁能根据这三道算式说说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二、引导探究、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导入:我们学过了整数除法,知道了整数除法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看电脑:出示图,质疑:每盒水果重 100 克,3 盒有多重?列式(3)怎样能改编成除法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事情,每道题里各是已知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说说分数除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它的意义是什么?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怎样?、小结除法意义,生齐读。、做一做 P28 练习,说说下列算式的意义1/38 2/56 6/72、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导入:这些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我们了解了,那么它们是怎样计算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的第二个内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出示例 2,生读题(3)让学生动手操作:(4)画图说明:把 4/5 平均分成 2 份,请学生到图上等分。把 4/5 平均分成 2 份,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师:从图上看出 4/52 就是把 4 个 1/5 平均分成 2 份,那么每份是几个 1/5?是多少?想一想:4/52 怎样算会得到 2/5?根据生回答,师板书观察:说说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算?把 4/5 平均分成份,求每段是多少,还可以怎么算? 能不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算法来算?(生讨论)引导观察:从除法算式演变为乘法算式时什么变了,为什么变了?从这里看出,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想一想,如果把 4/5 平均分成 3 份,该怎么计算?(生讨论)得出:不能用第一种方法,分子除不够。师指出:只有当分数的分子是整数的倍数时,采可以用这种方法计算;如果分数的分子不是整数的倍数,就不好这样算。因此,这种方法没有普遍性。通常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这个整数是指所有的整数吗,为什么?生齐读计算方法。三、单项训练1/251/21/5 2/342/38/98/91/5 3/83/81/3、p31 做一做 1四、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通常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五、课作:练习八 、2、一个数除以分数(一)教学内容:P30 例 3、练习八 2-5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对不同算法的观察、分析、评议,了解这些计算方法的特点,即利用己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知。 ,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采取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乐于与别人交流、与别人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