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53388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3)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1)结合时代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注重探究学习,能够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概括和阐释。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祖国而奋斗的人生理想。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历史意义难点:如何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三、教法学法:教法:情境创设法表格比较分析法谈话引导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本专题的主要内容1、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2、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3、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多媒体显示课题,并向学生阐明这一课的课标要求。1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并比较二者区别。2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3认识到三民主义是 20 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新课讲授】(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多媒体显示合作探究 1: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与它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试结合教材和材料思考:三民主义为什么会在 20 世纪初的中国应运而生?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64 页相关内容,并思考教师补充的材料。多媒体显示(补充的材料)材料一:1895 年1898 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材料二:从时局图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材料三: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思考,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材料四:“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 ,1894 年 6 月材料五:“革命为惟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孙中山,1903 年 12 月 13 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从旁指导,待学生思考回答完之后,教师总结:多媒体显示.1、历史背景 政治因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 经济、阶级因素: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3) 思想因素: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4)孙中山个人的努力:思想的转变:由改良转向革命。成立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学习、考察西方社会政治,丰富民主革命思想2、三民主义的提出:1905 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问):三民主义与十六字纲领是一种什么关系?三民主义的内容各是什么?该如何评价?3、三民主义的内容多媒体显示列表分析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比较三民主义16 字纲领 内容(实质) 地位(内在联系)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以暴力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反封建)前 提(夺取政权)民权创立民国(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反帝制)核 心(建立政权)民生平均地权(社会革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资本主义土地纲领)补充和发展(巩固政权)(结合学习思考来理解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的核心)4、评价:性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积极性:(P65)(1)是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2)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3)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4)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斗争的旗帜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根源: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老师发问: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6566 页的相关部分并归纳总结即可,并通过孙中山为实践三民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结果,从而过渡到下一目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多媒体显示5、三民主义的实践1、 1905 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2、指导辛亥革命、指导辛亥革命 ,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结结 果果: 失败而告终。失败而告终。教训:资产阶级革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教训:资产阶级革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二)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多媒体显示1、背景:(1) 、客观 A 十月革命鼓舞 B 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2) 、主观 A 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B 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精神(根本因素)2、提出: 国民党一大 1924、1 广州 3、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学生阅读教师补充的史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增加了哪些内容,新在何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完成下面的表格多媒体显示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族主义 反满族贵族专制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主义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内内容容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结合图表分析: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新”在反帝;民权主义“新”在强调民权的普遍性,和反帝反封建相结合;民生主义“新”更加关注农民和工人4、评价A、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B、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知识拓展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第一次:1894 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 ,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第二次: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最伟大的转变)B、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知识拓展】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但为何两党又会最终分道扬镳?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存在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区别存在的原因:因为两党的革命纲领有原则的区别;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根本的不同。【知识拓展】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毛泽东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多媒体显示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答:新三民主义为三 大 政 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三 大 政 策为新三民主义核心、政策原则;新三民主义是民主革命纲领、奋斗目标、统战的政治基础, 三 大 政 策是民主革命的方法、手段。它同共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练一练例: 孙中山在 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例: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小结】: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萌萌 发: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提提 出:出: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实实 践:践: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挫挫 折:折:旧三民主义指导下革命活动相继失败发发 展:展: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再再 实践:实践:国民大革命再再 挫折:挫折:大革命的失败(问):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到底何去何从?是不是有更好的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呢?(“存问题”教学,承上启下引发思考,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