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53162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论一、填空1、地理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学生) 、 (地理教学目的) 、 (地理课程) 、 (地理教师) 、 (地理教学方法) 、 (地理教学评价) 、 (地理教学管理) 、 (地理教学环境)八要素。2、地理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有(理论性) 、 (实践性) 、 (综合性) 、 (艺术性) 。3、从地理课程理论角度分析,地理教学形式呈现方式可以划分为(显性地理课程)和(隐形地理课程) 。4、 活动性课文的基本特征是(互补性与灵活性) 、 (开放性与参与性) 。5、地理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演绎法) 、 (经验概括法)和(实验实证法) 。6、常用的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有:(讲解) 、 (自学) 、 (引导) 、 (咨询) 。7、说课的功能有:(加强交流) 、 (提升研究) 、 (反思成长) 。 8、地理教学论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 、 (实验法) 、 (观察法) 、 (文献法) 、 (经验总结法)。9、地理教育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艺术性)。10、地理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背景分析(课标要求与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11、自学辅导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提出要求)(独立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12、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社会性)、(边缘性)、(概论性)。13、(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阐明了地理作为独立学科学习的必要性,确定了学校地理教育各个阶段应学习的地理内容和教学原则。14、地理教学设计的特征是地理性、继承性、 (创新性) 、 (实践性) 、和多样性五方面。15、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是(地理课程),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16、说课的类型有(研究性说课)、评比性说课、(示范性说课)。二、名词解释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潜课程: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3、地理课程:地理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4、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师的“教” 与学生的“学”的任务,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符合教育和认识规律的手段和方法。5、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因此,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6、地理教学设计:依据现代教学理论,确定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需要,提出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方法和步骤,并作出系统安排的过程,是一种解决地理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7、学校地理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学科课程,包括学术性地理课程和活动性地理课程。学术性地理课程还包括地理必修课和地理选修课。学校地理课程具体通过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等来实施。8、学校地理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应用编选的材料。广义: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狭义:是指地理课本,或地理教科书9、地理教学评价:具有反馈、调控、改进教学的功能,是对教学的价值判断,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10、地理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为达成地理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技术、策略、步骤及行为的总和。 (地理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教学目标、受特定教学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守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是采用符合教育和认知规律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11、地理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12、学校地理课程标准:是指导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发的,是教学领域里的法规,体现国家对地理学科教育的统一要求。13、部门地理教学论:是中学地理某一教育活动或某一范围教学内容的教学法,研究具体的地理教育活动规律与方法。根据教学法研究的内容又可分为区域地理教学法,及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法,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原则在具体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14、地理教学过程系统:是由地理课程、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反馈与评价、教学环境等多个因素构成的功能系统,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15、说课: 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地理说课是指地理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辅导手段阐述某一地理课题的教学设计,并与听者一起就地理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地理教学研究过程。 )16、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体系,通常由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以及师生互动等要素组成。17、地理教学过程系统:地理教学过程系统是由地理课程、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反馈与评价、教学环境等多个因素构成的。18、显性地理课程:又称正式地理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地理课程;是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而正式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并按照学科实施的地理课程。三、简答1、地理教学活动八要素及其作用学生: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占据地理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是教学活动中的根本要素。 (主体、中心、根本)地理教学目的:地理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是地理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设计和要求,说明了为什么要组织地理教学活动。 (基本)地理课程: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 (实质性)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是不可替代的因素。教师决定教学认识的方向、内容、途径等,并且对他的结果和质量负责。 (主导)地理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所采取的方式、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活动中较活跃的因素。 (较活跃).地理教学评价:具有反馈、调控、改进教学的功能,是对教学的价值判断,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不可缺少)地理教学管理:是地理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因素。通过管理建立起稳定的地理教学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和教师积极性,保证地理教学目的的实现。 (保障)地理教学环境:地理教学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空间或氛围中进行。 (重要但易被忽视)2、列举新课标倡导的地理教学过程模式及教学程序?(1)讨论式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提出议题小组讨论观点辨析师生评价归纳总结(2)探究式地理教学过程模式确定主题制定方案收集资料提出假设得出结论迁移运用(4)参与活动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提出问题设计活动收集资料研究课题总结评议(5)角色扮演地理教学过程模式确定问题角色分配表演讨论评价总结3、地理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 (2)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3)教材内容安排及组织形式 (4)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年龄特征(5)学校的设备条件 (6)地理教师自身的条件4、科学与课程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任何一门课程的内容,都是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的和选材原则,从这门课程所对应的那门科学研究成果中选择出来的。区 别:从范围方面看:一门科学研究的范围比课程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从任务方面看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探讨未知的世界,课程的任务是将 科研成果挑选出来,传授给受教育者。从功用方面看 :作为一门科学,其功用要宽广得多;而作为一门课程,共功用狭窄得多。从方法方面看: 科学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所用方法是教法和学法。从发展历史方面看:科学发展的历史自然要比课程的发展历史远久得多。从价值观方面看 :科学在于探讨与研究,课程在于传授和学习。5、简述地理教学实践的意义?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认识体验领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可以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 可以培养学生认识、改造地理环境的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6、国外地理教育改革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1)适当增加地理课程的课时;(2)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3)突出学生发展和地理教育的需求,打破地理学科式的课程内容以体系;(4)课程标准知识要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减少教学内容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5)开展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转变传统学习方式,等等。7、简答说课、备课、上课的联系(1)说课以备课为基础,是对备课成果进行的理论提炼与反思。说课是教师对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设计进行更为系统的理性思考。(2)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使得教学目标的确定更加合理,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学会、促进学生学会提供保障;对教学程序重视,推动了备课质量的提高,并提升了上课质量。8、地理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1)保持教学过程中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起到调控作用;(2)把教材内容转变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起到桥梁作用;(3)对开发学生智能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4)使教学活动有秩序的进行,起到指示作用;(5)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起到显示作用;(6)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强化作用。9、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原则;(2)经常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直观教具的原则;(3)广泛应用乡土地理资料的原则(4)地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10、简述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特点(1)地理课程地位,设置类型多样;国际地理课程改革使课程地位在基础教育中明显提升,其特点是:地理课程一般作为必修课程;地理课程设置多样化;地理课程年限长;地理课时较多。(2)地理课程目标全面,重视能力培养;国际地理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3)课程组织以区域学习或专题学习为基本结构;(4)地理课程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是世界各国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人地关系为核心,以可持续为核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11、简述优秀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2)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3)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教材加工、语言表达、动手表达、指导实践、开展活动以及运用技术等能力)(4)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5)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素质12、地理教材的整理分析(主要从教材的发展背景分析、内部联系分析和外部的联系分析)(1)发展背景分析:包括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社会的发展变化、地理科学的新进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几个方面的分析。(2)教材的内部联系分析:主要是地理教材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先后顺序和组织形式分析。(3)教材的外部联系分析:指高中地理教材、地理教材与相关学科以及学生生 活之间的联系分析。13、怎样科学合理的安排地理课堂教学时间?(1)应把握好一堂课的整体时间分配 (2)应保证学生的时间(3)科学规划每堂课的时间分配 (4)应尽可能地增加学生专注学习时间(5)防止教学时间的遗失( a 课堂偶尔事情引起的中断 b 过渡时间过长 c 练习时间不当 ).14、什么是地理教学模式,它包括那些组成要素,具有那些特征(1)地理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2)组成要素: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 地理教学目标 地理教学程序 师生互动(3)特征:完整性特征 中介性特征 操作性特征15、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的类型以及其程序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体系,通常由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以及师生互动等要素组成。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1)讲解接受地理教学过程模式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检查反馈(2)自学辅导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提出要求独立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3)引导发现地理教学过程模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提高总结(4)咨询研究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提出课题设计活动收集资料研究课题总结评议16、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的手段。地理教学论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一般要经过选定课题、积累资料、提出假说、理论推理、实践检证、成果评价等步骤。17、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与关系(1)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2)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3)正确处理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18、地理教材的运用包括哪些方面?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1)树立“标准本位”的教材观(2)树立“一标多本”的教材观(3)树立“学生为本”的教材观(4)树立开放的教材观运用地理教材的基本策略(1)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材内容(2)依据教学逻辑,梳理教材内容(3)为了学生发展,拓展教材内容19、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地理教授法(1904)地理教学法(1919)地理教材教法(1960S)地理教学法(1970S 末)地理教育学(1980S)地理教学论(1990S)20、简述社会因素对地理课程的影响(1)社会发展:开拓了地理课程的视野,对课程提出时代性的要求。(环境观念 全球性问题) (2)经济发展:(新现象、新问题、新方法、经济全球化)(3)文化发展:(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21、中学地理教育的作用是什么?(1)是学生活动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是学生收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3)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开发,能力进一步发展;22、简述说课的内容(1)说课程标准:把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相应要求作为说课课题的指导思想,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驽地理教材和指导地理教学设计。(2)说教材内容:地理教材是地理课程的载体,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信息来源。说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材重点与难点。(3)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方法主要涉及方法选择的依据和方法的优化组合两个方面。(4)说学情学法: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情至关重要,说学情既要分析学生的整体特点,也要分析学生间的差异,切勿空泛化。说学法,具体要具体说清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两个问题。(5)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主要是指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要逐点解释教学思路设计的依据,依据的解释要联系教法、学法、教学手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方面加以说明。23、简述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1)课程的内容理念“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理念。(2)课程的建设理念“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建设理念。必修、选修、地方、校本、综合实践活动(3)课程的学习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理念。(4)课程的技术理念“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技术理念。(5)课程的评价理念“重视反映学生发展情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是是高中地理课程的评价理念。24、我国大陆地理教材有什么特点?(1)人教版地理教材的特点渗透研究性学习、创设教学的空间、联系生活的体验、注重内容的应用、文图互补的形式(2)湘教版地理教材的特点突出人地关系、重视信息技术、符合学生心理、体现国际视野(3)鲁教版地理教材的特点体现面向全体、紧扣发展主线、做到三个有利25、中国版地理教材的特点探究的呈现方式、鲜活的学习内容、多样的课程资源、丰富的图表类型。26、简述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课程的内容理念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2)课程的学习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3)课程的建设理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必修、选修、地方、校本、综合实践活动(4)课程的技术理念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5)课程的评价理念重视反映学生发展情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27、简述讲授法的特点及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特点:信息量大;灵活性大,适应性强;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缺乏学生直接实践和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有时会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的存在。基本要求:认真备课;教学语言要准确;充分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讲授的内容宜具体形象,联系旧知;讲授过程中要结合板书与直观教具四、论述题1、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怎样进行讨论预设什么问题可供讨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设计讨论问题的内容。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按照“ 最近发展区” ,在学生认知盲点、疑点、模糊点和发散点寻求突破怎样表达讨论的问题。对讨论问题的表达要明确、具体,要利于学生准确把握讨论问题的关键预设什么样的讨论程序。课堂教学讨论的基本程序:展开问题情景,提出讨论问题;学习自主探究,形成观点雏形;组内交流研讨,教师广泛参与;小组代表发言,组间相互评价、完善;教师评价,实现师生共进,切记只有问题、只有形式,没有结论的讨论。2、分析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在结构上的差异差异表现:地理教学大纲由教学目的、课程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试与评估、教学设备和设施六部分组成;地理课程标准有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措施四部分构成。差异分析:课程设计从经验设计变为理性:理性表现在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的明确表达,也反映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设计上。课程内容从学科本位变为学生发展本位。地理教学大纲强调的重点是学科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是按照学科逻辑所划分的知识类型,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出来,表现出学科本位的观念;地理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表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从刚性“ 要求” 变为弹性 “建议”。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求的语言表述偏重商量式的语言3、论述如何开展地理探究性学习。(1)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其经常处于探究的冲动之中;(2)探究要有问题空间,探究的开展主要是问题的设计。问题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设计,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的提问;(3)教师设计问题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考虑:内容上,教师设计问题 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太难太简单都没有探究的意义;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的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和因果性问题;(4)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5)探究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合作交流;(6)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教师的目的就是增加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形成探究的思考方式,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4、地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地理教学方法:主要是对地理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的操作性的指导,与地理教育学有各自的功用和价值。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体系,通常由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以及师生互动等要素组成。区别:(1)地理教学模式是地理教学方法论中的理论性部分,常被人称为“小型教学理论” 。 (2)地理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策略体系。(3)教学模式是一个广义化了的教学过程,它往往可以用于各种科学的许多不同课题的教学,一种教学方法则用于一个具体地理课题。联系:(1)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对教学方法研究的深化和提高。 (2)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是旨在研究已有的,或尚待开发的地理教学过程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和实践的基础 。(3)习惯上把教学模式视为“宏观方法” ,而把具体的地理教学方法视为“微观方法” 。(仅供参考)5、论述地理课程的含义,类型及划分依据与影响因素含义: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过程,通常来说,他具体包括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类型及划分依据:(1)显性地理课程与隐性地理课程,以课程的表现形式为依据;(2)必修地理课程与选修地理课程,从地理课程实施来区分;(3)分科地理课程与综合地理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区分;(4)国家地理课程、地方地理课程与校本地理课程,从课程的管理主体来区分。影响因素:教育实践表明,课程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地理课程发展是“三因素”综合制约的结果。“社会、学生、地理科学知识”(一).社会因素对地理课程的影响(1)社会发展开拓了地理课程的视野,对课程提出时代性的要求(环境观念 全球性问题) (2)经济发展 (新现象、新问题、新方法 经济全球化)(3)文化发展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二)学生因素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地理课程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设置的。必须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1)影响地理课程类型的设置必修、活动、选修(2)影响地理课程目标的设计统一和衔接(3)影响地理课程内容的编制逻辑顺序(三)现代地理科学对地理课程的影响现代地理科学的两个发展趋势并存过程、实验、微观 全球、宏观、综合地理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中学地理课程的知识教育目标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应当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地理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而且要了解这些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其应.用,还要了解地理科学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详细版本)简述影响地理课程发展的因素(1)社会因素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社会发展开拓了地理课程的视野,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方面都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导致了传统意识观念的变革;社会发展除了对地理课程具有传统意义的需求之外,还有时代性的要求;社会发展要求设计新的地理课程时,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加强分析综合的力度,加大理解问题的深度,侧重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部门地理与区域地理的结合。经济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理论、新现象、新趋势,将极大丰富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对地理课程的深化并与社会经济的实际结合提出了挑战。经济发展中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创新意识的能力;经济全球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空间概念,改变以往区域经济自成体系的封闭状态,使得地理课程的有关内容必须作相应的改革和补充。文化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文化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区域文化景观的变化和差异方面,进而体现于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文明。物质文化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往往表现为直接性和动态性的内容;制度文化使得地理课程的设置应从此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和积极的社会态度;精神文化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改造自然界,逐步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行为准则。在地理课程中应从此角度强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并把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2)学生因素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地理课程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设置的,地理课程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学生因素的制约。学生地理认知的发展有赖于地理课程的指引,地理课程的设计也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差异以及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需求。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差异对地理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影响地理课类型的设置。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影响地理课程目标设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影响地理课程内容的编制。(3)现代地理科学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地理科学知识与地理课程内容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人类长期积累的极其丰富的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课程的重要源泉。地理课程知识的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内容与结构的改变均有重要的影响。社会需求是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进步也为地理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使地理科学研究水平日益提高,并促进现代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和条件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6、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的职业素质(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 教育机智.(3)职业道德素养忠诚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7、新课程倡导的四种地理教学过程模式的教学模式以及评价(1)讨论式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教学程序:提出议题。组内讨论。观点辨析。师生评价。归纳总结。评价:讨论式教学模式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适应于科学观点的树立、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形成,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入分析思考,以及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但这种教学模式较费时间,掌握知识的效率也不如探究式和讲授式。(2)探究式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教学程序:确定主题。制定方案。收集资料。提出假设。得出结论。迁移运用。评价:探究式教学过程模式适应性广泛,可以用于各种教学内容。在准确把握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提倡在实施地理课程新标准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模式扔保持着明确的教学目标、预先确定的教学任务,以及需要通过教学过程解决的知识与技能问题的优点。区别是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不是教师的讲解,而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和师生的共同探究,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防止“照本宣科” ,但是探究式教学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活动,而且探究过程中也需要教师插入必要的讲解,这是需要在课前设计时充分考虑的。(3)参与活动教学过程模式教学程序:提出课题。设计活动。收集资料。研究课题。总结评论。评价: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使学生从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过渡到学会学习,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模式的应用对教师的要求高,难度大,也费时间,所以教师教学水平不够,课时不足,外部条件不具备时不宜采用。(4)角色扮演教学过程模式教学程序:确定问题。角色分配。表演。讨论和评价表演。总结。评价:角色扮演教学模式,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学习,不只是客观地表达一种观点,而是以一个特定身份表现观点、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有助于提高个人认知水平,发现自己的才能,发展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表现能力。它适宜于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但这种方式费时较多,自由度较大,应适当开展,并有充分准备,不宜大量开展。8、如何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1)树立“标准本位”的教材观。地理教材在客观上与标准存在一定差距,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真正的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新课程的教材观要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 ,旨在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2)树立“一标多本”的教材观。 “一标多本”即一个标准,多套教材。在地理教材分析运用中,应注意吸收不同教材的优点,尽可能的使教材资源利用效果最大化,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打下基础。(3)树立“学生为本”的教材观。新课程地理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创造天性。教材中运用活动教材的形式设计了许多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题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探索思考,理解地理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4)树立开放的教材观。树立开放的教材观就是要求在运用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将鲜活的地理事项及时引入地理教学,更替教材中过时的地理事实资料,使地理教学过程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发展的动态的地理空间。9、试论述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一、地理知识内容的广泛性(一)地理知识内容的广泛性1、中学地理基础知识是一个范围宏大,内容广阔的系统。2、中学地理知识内容的广泛性给中学地理教学带来的影响。(1)应该广泛联系实际(2)开阔学生的视野(3)促进知识的迁移(4)推动教学改革(二)地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1、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又是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2、地图能够全面的反应地理知识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二、地理事物及其认识方法的综合性(一)地理事物的的综合性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行成一个统一整体。2、地理环境在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变化。(二)对地理事物认识方法的综合性1、找出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充分认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2、从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认识和总结地理事物和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分析综合方法1、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2、抓住各要素之间的主要矛盾3、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的运用三、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和运用比较法认识地理事物的重要性(一)地理事物的区域性1、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2、不同区域的地理地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二)运用比较法认识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和差异性1、准确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规律2、从人类活动的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规律3、通过比较和归类找出地理事物的差异性(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差异性和运用比较法1、充分发挥图像媒体、电教媒体和计算机媒体的功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2、按照科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归类 10、论述地理说课的内容和要求1、说课的理解所谓说课,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面对同行或评委,系统的说出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科研活动。说课是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2、说课的内容.说课则主要是体现备课的思维过程,重点是不仅要解决什么,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说清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理论依据,说课的重点在于说理。(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3.说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4.说教材处理(二)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选择及其依据 2.说教学手段及其依据(三)说学法指导(四)说教学程序1.说教学思路设计及其依据 2.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3.说板书设计及其依据 三、优化说课的基本要求1.完整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2.理论性分析和实际操作设计相统一3.要兼顾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统一11、地理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地理教师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分析和合理运用地理教材。请你从整体和具体两方面对地理教材进行简要分析。(一)地理教材的整体分析(1)地理教材的发展背景地理教材的时代背景 a.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b.社会的发展变化地理科学的新进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2)地理教材的外部联系分析与以往地理知识的联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科际联系)(3)地理教材的内部联系分析指教材各组成部分的先后顺序与组织形式。这种顺序和形式是在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并依照一定的逻辑联系所形成的。如并列关系、主从关系、因果关系、层次关系、递进关系等。内部联系分析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明了章节之间或专题之间的联系。(二)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1)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知识与技能 ”是其他教学目标的基本载体明确教学知识点划分教学因子(通常为教材框题)分析教学因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方式(2)地理教材的能力结构分析“过程与方法 ”主要针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认知能力 地理感知、记忆、阅读能力,地图运用能力等地理核心能力 提出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a.地理观察、实验、调查,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b.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收集、整理、分析并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c.研究能力 提出问题、设计探究方案、解决问题 实践、表达、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科学的态度、地理审美的情趣关心地理国情、爱国爱家全球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价值、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4)地理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每章节、每课题、课时都有重点;重点不全等于难点;同一难点对不同学生而言,难度也可能是不同的;难度也跟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关联。(5)地理教材的表述结构分析叙述性课文分析 “说理”是叙述性课文的主要特点活动性课文分析 活动性课文是新教材的一个突出亮点12、论述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一)地理学基础各门专业学科都是各学科教学论建立和发展的“土壤” 。地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现代公必备的地理素养。没有地理学这门学科,也就不存在地理教学论了,因而地理科学是地理教学论必然的理论基础。地理教学活动涉及的首要问题,即地理教学目的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论研究的最实质性的要素,学校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只能是来自地理科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很关键的两个要素地理教师和教学方法,也都打上了很深的地理科学的“烙印” 。(二)教育学基础教育学为地理教学论奠定基础,是地理教学论的理论支柱。教育学(教学论)的理论框架结构,是建立地理教学论的重要参照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为地理教学论所借鉴和应用。(三)心理学基础学生是地理教学现象的核心因素,如何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地理的个别能力差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保持求知欲、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等,都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地理教学目标体系和地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制订都必须依据心理学的智力理论所提供的参考框架。地理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以及教学方法运用是否符合心理学规律,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营造舒适方便、轻松愉快、学习气氛浓厚的教学环境,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教学反馈激励机智来促进地理教学活动的优质高效,这也必须从心理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四)行为学基础行为科学研究个体行为,对人的行为进行微观的考察和研究。人类学习的实质,是一种个体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知识、能力和经验的文化活动。 学生的地理学习,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系列行为过程中习得的结果。学生的地理学习既有个体行为特征,也有群体行为特征。(五)系统学基础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六)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理论和技术对地理课程设计与地理教学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是视听教学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与技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技术等,更是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变抽象为生动直观,对提高地理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