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46177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顾,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管理者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素质。 管理者的职责不同,所需要的素质也有所侧重 但是不管是哪一个层面的管理者,他们都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管理素质: -具有强烈的管理意识、奉献精神、讲信誉、能为群体接受 -具有计划、组织、执行和创新能力 -懂政治、法律、精经济、管理,了解人文、社科和所在行业科技 学习和了解这些素质要求,并通过正规教育和实践努力培养自己具备这些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管理者的开始。,.,第四讲 管理思想的演变,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 在组织管理中,每一个管理者都是根据其对组织中的人和其他各种关系的认识来开展管理工作的。,你为什么对你的手下这么放手?,因为我认为每个员工都是比较自觉而且客观上是比较积极向上的,.,本讲内容,西方管理思想发展过程 西方主要的管理思想简介,.,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管理思想是人们对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总和,是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于管理认识的深入,管理思想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演变,并由此形成了若干类不同的管理思想。,.,思考题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管理思想的演变?,.,了解管理思想演变的重要性,管理思想是指导管理人员从事各项管理活动的路标和蓝图,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项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从过去的历史中可学习到今天管理所需要的东西,通过学习历史,融会贯通各种管理思想,可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管理学这可以把研究过去作为研究管理的入门。,.,管理思想与人类同步发展,管理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管理思想的产生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 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西方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工业革命之前,没有对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迫切需要,天主教会,-可按照教义和信徒的虔诚来 组织和管理它的财产,军队,政府机构,家庭,-可通过严格的等级纪律和权力结构 管理大批的官兵,可依据法规和军队力量来 实施其统治,可通过亲情和家法实施管理,.,工业革命之后开始系统研究,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制度的产生。 专业化协作的发展、生产基本组织的变革,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新兴的工厂制度所提出的管理问题完全不同于以前传统组织所碰到的管理问题。新制度下的管理人员不能用以前的任何一种管理办法来确保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这些前所未有的管理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理论研究开始出现。,.,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整体图像,工业革命,工厂制度,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早期研究,1.经验管理思想,2.科学管理思想,实践探索经验总结,发明热,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竞争加剧,人际关系运动,霍桑试验,工作细化单调,劳资关系紧张,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行为管理思想,运筹方法的成功运用,二次大战,如何提高运作的精细化及时性,企业发展巨型化空心化,4定量管理思想,环境变化加剧,石油危机,如何适应多变的环境,经济全球化多元化,5、权变管理思想,经济的不断发展,美丹尼尔A雷恩,孙耀君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早期研究,罗伯特.欧文 亚当.斯密 查尔斯.巴贝奇 英国农场主 古典经济学家 剑桥大学数学家 (1771-1858) (1723-1790) (1792-1871),.,1、经验管理思想,基本观点: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素质。要学会管理必须基于管理实践。 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 和明兹伯格(Henry Mintzberg),.,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 (1909-2005 ),德鲁克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植根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 “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21世纪的管理挑战1999年 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经理角色学派创始人 明兹伯格,亨利明茨伯格 (1939- ),明兹伯格 “管理不是科学”、“管理不是专业”,“管理更多时候是一种艺术”。 “管理是一种实践,它将大量的技巧(经验)和一定程度的艺术(洞察力)和一些科学(分析)结合在一起。” “所有管理的工作核心就是执行我们介绍的所有这些角色。不同管理者的风格当然会有所不同,但是差别不在于这些角色的执行是否到位,而在于管理者倾向于扮演什么角色,以及这些角色的具体执行过程。” “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事实”,管理学基础文献选读,P166-188,浙江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管理者而非MBA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2、科学管理思想,基本观点: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更重要地是要依据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活动和组织。 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官僚组织理论。,.,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管理要走向科学,劳资双方的心理革命,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这就要求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为此,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四项原则和一些管理制度。,许多人认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泰勒认为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雇主和雇员双方互相协作,才会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时间研究,动作研究,例外管理,标准化,程序化,计件制,管理职业化,科学管理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费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泰勒的四项科学管理原则,.,创建科学的方法,找10-15个不同的人(最好来自国内各个部门各个企业),这些人对所要分析的工作具有特殊的专长,研究其中每个人在完成所要调查的工作时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或动作确切顺序,以及他所使用的工具,用秒表测算工人做这些基本动作时每一步所需要的时间。进而确定选择用做快速度完成这项工作时其动作的组成部分,消除一切虚假的、慢的和无用的动作,在消除一切不必要的动作后,把最快的动作和最合适的工具形成一个序列,然后,就用这种包含了一序列最快和最合适动作的新方法取代以前使用了15年的落后的方法。这种最先进的方法就成了标准,在一段时间内,把这种最先进的方法作为标准。老师首先要掌握它,然后再传授给企业里的每个工人,直到又一系列更快更好地动作取代它为止,.,现代管理之父法约尔,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法约尔的卓越贡献在于对管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3项革命性内容: 第一,提出了管理的普遍性原则。 第二,提出了适合于人类的一切组织的管理职能论,它不仅适合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宗教组织等。 第三,在学院和大学开设管理课程的思想,主要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亨利法约尔 (18411925),.,组织理论之父韦伯,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古典管理理论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的理论大师之一,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等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官僚组织结构理论”,或称“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这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马克斯韦伯 (1864-1920),.,韦伯理想的官僚组织的主要特征,确定员工应如何行为的书面规则和标准操作程序系统,官僚行政组织应具备的条件,公平公正地奖励员工的筛选和评价系统,清楚而确定的任务和角色关系,清楚而确定的职权等级,.,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研究重点:如何提高效率,泰勒注重于工人劳动效率和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标准化和例外管理等。 法约尔着眼于管理效率的提高管理的五大职能和管理十四条原则。 韦伯注重组织整体效率提高官僚组织,主张用科学代替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 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和基本管理原则。 提出了从技术上而言效率最高的组织结构形式。,管理专业化、职业化,主张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分离。 主张进行专门的管理专业教育。 主张管理工作应该职业化。,.,3、行为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认为: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其劳动生产率受到社会的、心理的和群体的因素的影响。 代表人物:梅约社会人观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麦克雷戈X理论和Y理论,.,行为科学的创始人梅约,“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和生物人,而人更主要的是社会人”。个人的态度对行为方式起着特殊的决定性作用。人有着一种固有的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并形成新目标的内在动力,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的目标,人工作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 企业中除了存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 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 “管理者应该以激励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 组织员工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实现组织的高效益。 ”,主要著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 -1949),.,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具体到管理领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仅成为行为科学的一个理论基石,而且也是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人的需要的金字塔,除了低层次的基础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而外,还有高层次的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它推动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基于经济人假定的依靠物质刺激进行管理的X理论,相继被自我实现人假定的依据满足较高级需要的超越性需要进行管理的Y理论与Z理论所取代 。,亚伯拉罕马斯洛 (1908-1970),.,人性假设理论创始人-麦格雷戈,19481954年,麦格雷戈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的管理观点和对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其后,他在1960年11月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一文,提出了“X理论Y理论”。 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观点叫做X理论。 X模式假定人性丑恶,人们基本上厌恶工作,对工作没有热诚,如非必要就会加以逃避。人类只喜欢享乐,凡事得过且过,尽量逃避责任。 Y理论假定人性本善,认为一般人在本质上并不厌恶工作,只要循循善诱,雇员便会热诚工作,在没有严密的监管下,也会努力完成生产任务。而且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仅愿意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感。,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19061964),.,行为管理思想的特点,行为管理思想的特点在于改变了人们对管理的思考方法,它把人看作是宝贵的资源. 强调从人的作用、需求、动机、相互关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研究其对管理活动及其结果的影响. 研究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好人的工作、协调人的目标、激励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4、定量管理思想,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运用,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度得把握 只有致力于定量化 才能真正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管理科学,作业管理,定量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把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率,.,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唯一的管理学家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 (1916-2001),西蒙在管理学方面所研究的主要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 西蒙在管理学上的第一个贡献是提出了管理的决策职能。“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的第二个贡献是建立了系统的决策理论。并提出了人有限度理性行为的命题和“令人满意的决策”的准则。“有限理性机制:其一是搜索;其二是寻求满意。”,主要论著: 管理决策新科学李柱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2年版。 管理行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定量管理思想的特点,定量管理思想的特点,时代的发展,要求管理人员改进他们的决策方法和管理方法,寻找合理分配和应用资源的更好的方法。 因此定量管理思想在管理决策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在计划和控制决策中。,力求减少决策中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来寻求最优答案; 各种可行方案均是以效益作为评判的依据; 广泛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管理手段。,.,5、权变管理思想,权变管理思想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每一种管理理论与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 权变管理思想主要包括系统理论、权变理论、过程理论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巴纳德的经理的职能、弗雷德菲德勒的让工作适应管理者、孔茨和奥唐奈合著的管理学。,.,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 巴纳德,出生于美国一个贫穷的家庭。19061909年期间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由于拿不到一项实验学科的学分,1909年未拿到学位的巴纳德离开哈佛大学,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巴纳德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还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和社会活动家。巴纳德在漫长的工作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而且还广泛地学习了社会科学各个分支。 1938年,巴纳德出版了著名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此书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之作。 1948年,巴纳德又出版了另一重要的管理学著作组织与管理。巴纳德的这些著作为建立和发展现代管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巴纳德成为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 (18861961),.,权变管理理论创始人-菲德勒,出生于191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51年移居伊利诺伊州,担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群体效能研究实验室主任,直到1969年前往华盛顿大学担任心理学与管理学教授。 他从1951年起由管理心理学和实证环境分析两方面研究领导学,70年代提出了“权变领导理论”。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要著作和论文包括一种领导效能理论(1967),让工作适应管理者(1965),权变模型领导效用的新方向(1974)。,.,过程学派代表人物孔茨,孔茨在管理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他对管理的过程和职能的研究上。 他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管理就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处身期间的人们能够在集体内一同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孔茨把管理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五项职能,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 管理过程学派的特点在于:表现为以职能为中心,建立一个持续有效的理论框架;十分重视对管理原则的建立。 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另一方面,孔茨根据管理人员的职能来分析管理理论,为管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易理解的框架。,哈罗德孔茨 (19081984),.,孔茨的管理丛林,1经营管理理论学派 主要观点: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中通过别人,并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的过程。对管理的研究采用两部分类的办法。 2.人际关系学派 主要观点: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3.群体行为学派 主要观点: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着重对人的研究,认为正式组织是一种有着自觉的精心筹划的共同目的的组织。4.合作社会系统学派 主要观点:组织是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系统。提出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效力、效率两分法、权威接受理论、经理人员三项职能。 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主要观点:组织是由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个人态度和行为会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很大影响。 6. 系统学派 主要观点:组织是一个有许多子系统形成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又是环境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 7. 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 主要观点:只要管理是合乎逻辑的过程,就可以把其过程用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和表达,也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对这个数学模型进行优解。 8. 经验或案例学派 主要观点:通过对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使人懂得在将来相应情况下如何运用方法解决管理问题。9. 权变学派 主要观点: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10决策理论学派 主要观点:管理的本质是决策。用管理人的模式替代传统的经纪人模式。决策的满意化原则。决策是一个过程。程序化、非程序化决策 11. 管理者工作学派 主要观点:经理扮演10种角色: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系人(2)信息方面的角色信息接受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方面的角色领导者; 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权变管理思想的特点,权变管理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它在继承以前的各种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把管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对管理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研究,希望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研究,找到各种管理原则和理论的具体适用场合。 权变管理思想是与年代以来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组织的大规模化和环境的复杂多变相适应的。,.,小结:西方管理思想图景,中心议题,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其组织,.,总结,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管理的效率与效益。 不同的管理思想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管理思想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要搞好管理,就要深刻领会各种管理思想的精华,借鉴他人的思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出独特的管理思想与方法。,.,21世纪若干管理新理论简介,.,学习型组织,1990年出版题为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在全球的竞争风潮下,人们日益发觉二十一世纪的成功关键,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成功关键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低廉的天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传统的管理系统也是被设计用来开发这些资源。然而,这样的时代离我们而去,发挥人们创造力现在已经成为管理努力的重心。”,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应包括五项要素,1、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下的意志力,透过组织共识,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个人也乐于奉献,为组织目标奋斗。 2、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团队智慧应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以做出正确的组织决策,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找出个人弱点,强化团队向心力。 3、改变心智模式(Improve Mental Models):组织的障碍,多来自于个人的旧思维,例如固执己见、本位主义,唯有透过团队学习,以及标杆学习,才能改变心智模式,有所创新。 4、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个人有意愿投入工作,专精工作技巧的专业,个人与愿景之间有种创造性的张力,正是自我超越的来源。 5、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应透过资讯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以避免见树不见林,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清楚了解因果关系。 学习是心灵的正向转换,企业如果能够顺利导入学习型组织,不只能够达致更高的组织绩效,更能够带动组织的生命力。,.,试图通过这些具体的修炼办法来提升人类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 第五项修练的核心是强调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和静止思考,并通过了解动态复杂性等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高“杠杆解”。 第五项修炼涉及个人和组织心智模式的转变,它深入到哲学的方法论层次,强调以企业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 第五项修练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大潮,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完全符合我国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的发展目标。,.,谈到学习型组织在中国的实践,不可谓不多。 在山东,莱芜炼钢厂建立了第一家学习型炼钢厂;在江苏,江苏油田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学习型油田;在上海,同济大学缔造了中国第一个学习型学院;同样在江苏,南京凤凰台饭店成为中国第一个学习型饭店; 在浙江,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成为中国第一个学习型医药集体; 在安徽,合肥江淮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学习型汽车制造企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今天,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国家高层的号召,企业、政府、事业、社团,甚至包括街道社区和村民小组,各类组织都争先恐后地把“学习”付诸实践,蔚为壮观。,.,企业再造理论,“二百多年来,人们创造企业一直是根据亚当.斯密的杰出发现:工业劳动应分解成最简单、最基本的操作。而在我们正在进入的后工业时代,创造企业所根据的思想是将上述最简单、最基本的操作重新练成协调一致的业务流程。”,企业再造-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企业再造流程的基本作法,企业再造是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心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1.确认顾客的核心需求: 核心需求是指顾客购买产品真正的出发点,不只是产品所直接提供的用途,还包含了消费心理层面的需求。如购买名牌包的人绝大部份不是因缺包用,而是喜欢牌子背后象征的尊贵奢华。 2.决定改造的关键流程: 透过上述分析后,对照组织目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便能理清公司产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著力点,发掘需要进行改造关键流程。 3.拟定流程改造的学习对象和目标: 不限于相同产业,跨产业也可。 4.重新设计流程: 新流程的价值在于适用性与创造力,即便个人决策责任归属明确,企业流程再造时,仍强调众人参与群体决策,脑力激荡,如此不仅能集思广益,也能更易激发创新观点。 5.改变思维,塑造新文化: 设计完善后,仍要加以推广和深植才能回收成效。想要员工改变,就要先改变僵化的思考模式,如管理者通过演说鼓励、安排训练课程、定期举办读书会,刺激员工的学习意愿,塑造新的组织文化。,.,企业再造理论的“企业再造”就是“流程再造”,其实施方法: 以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其他生产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求为目标,在人本管理、顾客至上、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的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使产品质量和规模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获得发展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