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资源.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451488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63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资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资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资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人口 资源 环境是目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 应认识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 人口是产生一系列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并充分领会 可持续发展 思想的含义和意义 第一节资源及资源的分类一 资源的概念 辞海 资源 资财的来源 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广义的资源 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狭义的资源 指自然资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对此下过这样的定义 所谓资源 特别是自然资源 是指在一定时间 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 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社会效应性 任何资源都对人类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维持 改善有极大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二是稀缺性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在量和质上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 资源是个历史的范畴 它的外延在不断拓展 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新 基本上都导致了自然资源概念外延的拓展 而新的资源的利用又为下一次技术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的进步 社会资源的外延逐步扩展 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上升 资源的定义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 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 具有某种稀缺性的 受社会条件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二 资源的分类 一 根据属性的不同 资源可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 土地资源 指地球陆地的表面部分 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 土地资源数量有限 位置固定 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财富之一 气候资源 是地球上生命赖以产生 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人类发展生产的物质和能源的保证 包括热量 降水 风等要素 水资源 指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 能够被人类利用的 补给条件好的淡水量 主要包括湖泊淡水 土壤水 大气水 冰川水和河道水等 生物资源 指生物圈中的全部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其中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是人类利用的生物资源主体 矿产资源 指经过一定地质过程形成的 贮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的固态 液态或气态物质 当它们达到工业利用的要求时 便称之为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的资源 又称为能源 海洋资源 指直接与海水有关的物质和能量 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 海水化学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 旅游资源 指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 观赏 探险猎奇 考察研究等的一切物质和现象 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的特点 有效性 有限性和无限性 多功能性 整体性 区域性 2 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以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 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人力资源 指人口中那些已经成年并具有正常劳动力的人 由一定数量的具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构成 知识技术资源 指人们可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各种现实知识技术和潜在知识技术 管理资源 指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知识 经验和能力 智力资源 指国家拥有的开发创造知识技术资源 开发利用物质资源的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 信息资源 指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的一切信息的总称 是一种非实体性 无形的资源 社会资源的特点 社会性 继承性 主体性 流动性 不均衡性 二 根据人类的利用情况 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1 可再生资源指恢复速度较快的 可连续而稳定地为人类提供各种物质和能量的资源 包括恒定存在的资源 可循环再生的资源 人类劳动创造的各种社会资源 2 不可再生资源指相对于人类自身再生产及人类经济再生产的周期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主要是各种矿产资源 人们在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时 应本着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原则 杜绝浪费和破坏行为 使有限的这类资源为人类创造最大的财富 第二节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一 社会发展与资源 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过不同的阶段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必然经历不同的发展过程 一 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人类社会的大厦是建立在各种自然资源基础之上的 没有人类长期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 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一真理亘古不变 二 社会发展对环境的依赖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和 既包括自然要素 也包括加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 环境也是一种资源 环境会影响人类生存方式 人类社会行为也会改变环境 二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人口 资源 环境是三个事关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 资源日渐枯竭和环境污染日渐加剧是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现实问题 但人口增长过快则是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 人口爆炸对社会发展的压力人是物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 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类对物质产品的消费需求 在当今世界人口爆炸的形势下 过量的人口和人类对物质消费的无限追求给未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1 人口增长对物质生产的压力人的需求可分三个层次 生存需求 享乐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 其中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若人的最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 则社会将失去稳定和秩序 人口的急剧增长 使满足人口基本需求的社会物质生产倍感紧张 2 人口过量增长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高强度 高密度开发利用 超出了其自我更新能力 最终会导致其恢复机制的衰退甚至崩溃 在过量人口的压力下 很多资源的使用都处在过度状态 而这正是导致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3 人口过量增长引起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如果缺少人力资源 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些问题 没有足够的原料资源来消化所有的人力资源 就会引起失业危机 影响社会稳定 4 人口过量增长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过多的受教育人口会降低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 降低教育的质量 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劳动力人口素质较低的国家都是一些人口数量相对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二 资源退化枯竭对社会发展的制约1 土地资源退化土地资源在人口的压力下 不仅后备资源短缺 而且处于退化之中 由于土地退化 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载畜量和粮食产量在大幅下降 严重威胁着世界粮食的安全性 2 水资源短缺由于世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 也由于环境污染使很多淡水资源被破坏而不能使用 使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缺乏情况十分严重 水资源匮乏已成为目前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生物资源破坏严重自20世纪以来 由于人类的活动 气候的变化 特别是人类对土地无止境的开发等原因 对动植物的生长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 使生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4 矿产资源的耗竭由于全球工业化速度加快 矿产资源的开采也在加速进行 矿产资源的短缺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条件 三 环境污染对人类文明的破坏1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 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 将促使地球平均气温上升 温度升高将使中纬度地区的气候更为干旱 全球海平面大幅上升 沿海大量城市将因此被淹没 2 酸雨人们通常将pH值小于5 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 如雾 露 霜等 统称为酸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形成了三大酸雨区 分别是欧洲 美国和加拿大东部 以及我国的南方 3 臭氧层遭破坏臭氧层的最重要功能是能吸收99 的高强度紫外线 对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臭氧层正遭受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氟里昂的破坏 臭氧空洞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4 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以及汽车的普及 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猛增 造成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大约有6亿多人居住在二氧化硫水平超标的城市地区 12 5亿以上的人居住在悬浮颗粒物过高的城市中 5 水体污染加剧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 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和水质恶化 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世界主要25条大河中 只有南美的亚马逊河 亚洲的湄公河和北美的圣劳伦斯河被评为 健康 河流 拓展思考 1 如何评估人口 资源 环境三大世界性问题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在解决这三大世界性问题时 中国应承担这样的责任 3 作为个人你认为自己应有怎样的作为 你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此类教育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 原始社会时 人类臣服于大自然的淫威之下 对自然顶礼膜拜 进入农业社会后 自然成为人类的认识对象 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为和谐 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对自然认识的深化 人们错误地认为 万物皆备于我 自然只是人类改造的对象 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对大自然索取 20世纪后半叶以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 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 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 一 可持续发展 思想的提出1948年 美国奥尔多 利奥波德出版 沙乡年鉴 提出 土地伦理思想 1962年 美国卡逊出版 寂静的春天 引起人们对农药毒害环境的重视 1966年 美国鲍尔丁创立 宇宙飞船经济理论 提出用 循环经济 代替 单程式经济 1972年 罗马俱乐部发表 增长的极限 的报告 提出应限制经济发展 甚至实现 零增长 以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1974年 发表 人类处在转折点上 提出 有机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核心 的思想 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成立后 第一次提出了 没有破坏的发展 口号 是 可持续发展 思想的雏形 1980年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IUCN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WWF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表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 可持续发展 思想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强调的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把人类当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 局部的利益和全局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三对关系 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 我们共同的未来 报告中 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 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也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 公平性原则一是本代人的公平 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 二是代际之间的公平 即世代间的纵向公平 2 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基础系统 否则 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类本身也难以为继 3 共同性原则由于世界各国历史 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 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完全一样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 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则是应该共同遵守的 并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 UNFCCC 是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 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 目前 公约已拥有192个缔约国 京都议定书 英文 KyotoProtocol 又译 京都协议书 京都条约 全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 其目标是 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全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 京都议定书 第5次缔约方会议 于2009年12月7 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 商讨 京都议定书 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 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这是一次被喻为 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的会议 三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跨越三个台阶 即 2030年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 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率的零增长 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度的零增长 一 保证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1 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是人口大国 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保证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方略 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 我国人口控制目标 2005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3 3亿以内 2010年控制在14亿以内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0 9 以内 2040 2050年出现人口零增长时的人口数控制在16亿以内 2 积极提高人口质量人口质量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教育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而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人口数量的控制 因为生育率与人们的文化教育程度高低呈反向关系 身体素质方面 婴儿死亡率2005年下降到31 左右 2010年下降至30 以内 预期寿命2005年上升到72岁 2010年达到73岁 文化教育素质方面 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005年全国具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口比率达3 9 2010年达4 8 二 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动纲领我国资源基本特点 资源总量多 相对量少 我国耕地人均只有0 078公顷 仅为世界人均的32 森林面积人均为0 105公顷 只有世界人均的14 03 地表水资源人均只有2297 92立方米 仅为世界人均的20 1 我国自然资源的国际地位 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大 利用配置不甚理想 水资源是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耕地资源是平原盆地多 丘陵 山区少 东部多西部少 矿产资源由西部高原到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逐步减少 而重工业却大部分在沿海地区 特别是中部 北部沿海地带 资源开发难度大 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耕地中 中低产田占2 3左右 天然草场中 高 中 低产面积基本上各占1 3 矿产大都属贫矿 而且共生 伴生矿产资源多 矿产资源有效利用低 浪费非常严重 呆滞资源多 开发投资大 宜农荒地多处在边远地区或为盐碱地 沼泽地等 草地资源有27 属气候干旱 植被稀疏型 海洋资源中 争执 面积较大 渔业和石油勘探难以进行 水能富积区多交通不便 远离经济中心 矿产资源不少分布在地理地质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中 劳动力资源充裕 但高素质人才奇缺 我国劳动力数量巨大 但人口素质水平非常低 在总人口中 大学 指大专以上 教育的只占3 5 接受高中 含中专 教育的只占10 9 接受初中教育的占33 2 接受小学教育的占34 9 文盲人口有8507万人 占6 6 为确保21世纪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必须切实执行保护资源 提高资源再生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三大政策 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要加强保护 减少单位产值的自然资源消耗 走节约资源型发展道路是战略首选 三 保证环境的行动纲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 随着近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国的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我们必须坚持 环境保护是我国第二项基本国策 的思想 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扩大环保宣传 加强全民环境意识 严格环境执法 加大惩处力度 加大环境治理投入 发展清洁生产技术 普及清洁生产模式 实施环境保护市场取向的改革 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等 环境伦理思想 保护环境必须同时处理好三对伦理关系 即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应该遵循三条基本的伦理原则 即环境正义原则 代际平等原则和尊重自然的原则 环境正义原则 正义指的是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 环境正义有两种形式 即分配的环境正义和参与的环境正义 前者强调应当公平地分配由公共环境提供的好处 共同承担发展经济所带来的环境风险 后者要求污染环境的人或团体应当为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 而污染的受伤害者应当从污染者那里获得必要的补偿 代际平等原则 这一原则是人人平等伦理原则的延伸 权利平等是平等原则的核心要求 当代人享有生存 自由 平等 追求幸福等基本权利 同样 后代人也应该享有这些基本权利 因此 不能因为当代人的发展影响后代人的利益 尊重自然的原则 尊重自然是科学理性的升华 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命的命运是紧密相连 休戚相关的 所以 人类对自然的伤害就是对自己的伤害 对自然的不尊重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四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问题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1999年6月 胡鞍钢明确提出应把 以人为本 写进 十五 规划 因为这一提法是古代思想家提出的 在马恩全集中没有相关提法 后采用了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的提法 温家宝总理说 一个民族在危机中可比平时学到更多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 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 2003年6月 在主持召开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座谈会的总结发言中 他第一次阐述了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 以人为本 树立 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提出了 五个统筹 的新发展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发展目标 从 物的增长 转为 以人为本 实现 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 发展途径 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