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心理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43331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心理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的心理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的心理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的心理基础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一、亚里士多德论年龄阶段与教育的关系,1,2,表4.1 亚里士多德区分的年龄阶段与教育的关系,3,二、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几种认识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他把从婴儿到少年的认知发展,区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Erikson,E. H. , 19021994 )美国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从出生到青年期末人的心理发展要经历5个阶段。 3、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Gesell, A. )的婴儿爬梯实验表明,尽管学习和实践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和早年遗传特质比起来,前者的作用是微小的。,4,Jean Piaget,5,6,二、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几种认识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他把从婴儿到少年的认知发展,区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Erikson,E. H. , 19021994 )美国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从出生到青年期末人的心理发展要经历5个阶段。 3、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Gesell, A. )的婴儿爬梯实验表明,尽管学习和实践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和早年遗传特质比起来,前者的作用是微小的。,7,ERIK ERIKSON: 1902-1994,8,9,二、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几种认识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他把从婴儿到少年的认知发展,区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Erikson,E. H. , 19021994 )美国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从出生到青年期末人的心理发展要经历5个阶段。 3、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Gesell, A. )的婴儿爬梯实验表明,尽管学习和实践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和早年遗传特质比起来,前者的作用是微小的。,10,Arnold Gesell,11,三、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1、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2、教育要依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循序渐进3、要抓住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适时施教4、教育要给学生的心理发展以积极的支持,12,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一、人格差异人格差异又称个性差异,通俗的说法是个别差异,指人格特征在个体间所形成的不同品质。1、人格的特质差异其研究主要盛行于美国和英国。特质论者认为,一种恰当的人格理论应该有可以测量的人格的单位,这种单位就是特质。人格特质是所有人共有的,但每种特质在量上因人而异,从而构成了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的差异。,13,2、人格的类型差异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 G. Jung)以本能冲动力必多(libido)趋向于内或外为标准,将人格分为内倾与外倾两种类型。日本的古川竹二以血型为标准,将人格分成A型、B型、AB型和O型。德国人斯普兰格(E. Spranger)则以人类的精神活动为标准,将人格分成理论型、经济型、艺术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等6种类型。,14,二、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2、智力差异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15,二、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2、智力差异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16,二、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2、智力差异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17,18,二、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2、智力差异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19,三、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20,第三节 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分析1、心理学界的分析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20世纪初,高尔顿、华生会合论:20世纪50年代,斯通相互作用论:现代,皮亚杰,21,2、教育学界的分析二因素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五因素论、综合因素论、二层次三因素论3、当前的分析,22,23,对影响人发展因素的几点说明:(1)各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不是等同的 ;(2)将教育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中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意味着否认或低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可取代的作用;(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几乎不存在固定的内因或外因 ;(4)内外部因素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 ;(5)在个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是使内外因发生相互作用的桥梁。,24,二、教育在人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教育主导作用的表现(1)定向(2)强化(3)加速,25,第三章 教育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一、亚里士多德论年龄阶段与教育的关系二、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几种认识 三、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一、人格差异 二、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三、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第三节 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分析二、教育在人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