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毕业论文

上传人:QQ40****828 文档编号:442931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系 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专 业 经济学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 5 月 18 日装订线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摘 要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证农村经济平稳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的举措。农民工对当今中国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然而,自 2008 年秋季以来,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冲击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导致许多企业生产、销售出现严重困难,大量农民工不得不集中返乡寻找就业和创业机会。安徽是中国四大农民工输出地之一,全省外出务工人员在 1200 万左右,界首是安徽省农民工输出较大的县级城市,每年有 30 万人在外务工,占全市人口的二分之一。这些受金融危机影响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安徽省各级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亟待破解的难题。为了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界首市各级政府在各个方面给予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扶持。但由于界首即是安徽北部经济欠发达农业市,也是农村劳动输出大市,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并非易事。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政策绩效和满意度如何,以及在现阶段农民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为此,笔者以安徽省粮食生产大市、农民工输出大市的界首市为研究对象,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及其政策认知进行调研,了解界首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现状,探讨界首返乡创业农民工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以期供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 界首市 农民工 返乡创业政策ABSTRACTWith the promotion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for business,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gainst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being a major initiative to promote farmers income. Migrant workers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in China today. However, since the fall of 2008,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riggered by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ffected the whole world, it also impact manufacturing in eastern region in China, result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many companies, with sales drop down, a lar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ed home for find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Anhu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four top output migrant workers places in China, our migrant workers are about 12 million, Jieshou is a larger county-level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each year about 300 thousand workers outside their hometown, accounting for half for half of the citys population .These problem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been the mainstream of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in Anhui Province .For they have been affected by financial crisis. to maintain the economic growth, safeguard peoples livelihood, maintaining stability. In order to encourage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business, All levels of Jieshou government will give migrant workers more supporting policies in all aspects. Jieshou is an underdeveloped agricultural city, lies in the north of Anhui province .also a rural labor output market. To tackle these job problems is not easy. Level of understanding support policies, policy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and migrant workers facing the main issues are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and research at this stage. To this end, Jieshou is an city famous for its food production and the output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n Anhui Province, we take Jies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ship and its policy awareness of migrant workers to return,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Jieshou home business migrant workers to explore the Jieshou return of venture migrant workers problems and the reason, in order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develop polici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words: Jieshou Migrant peas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and founding undertakings Policy目 录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二、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一)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 .3(二)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 .4(三)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5三、促进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8(一)强化观念以吸引回乡创业 .8(二)着力加强创业园区建设 8(三)创新企业融资体制以打破融资瓶颈 .8(四)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优质化服务 .8(五)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 .9(六)加强宣传以树立回乡创业典型 .9参考文献 10致谢语 110一、研究背景与现状(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界首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突破口,狠抓劳务输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各尽其责,为农民工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和服务,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上级扶持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可以实现农民工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互动格局;真正实现从外出打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回乡创业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的转变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为全面了解掌握界首市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笔者对全市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了解界首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现状,探讨界首返乡创业农民工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以期供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作为参考。(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按照农民工返乡的动机来划分,返乡农民工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主动返乡农民工,这类农民工一般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经验,拥有一定的资金,为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有目的、主动地返回家乡;另一种是被动返乡农民工,即因无法适应城市生活,未能找到工作或被辞退,难以承担城市生活成本,不得不被迫返乡的农民工。前一类主动返乡农民工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国内学术界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学者围绕返乡创业的现状、原因、动机、障碍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关于创业现状方面,龚黎莹、胡锻(2009)对我国农民工创业整体现状进行了分析 1;林斐(2002)则通过对安徽省百名回乡创业者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回乡创业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杨波等(2008)具体分析了重庆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特点及存在的困境 3。围绕创业的原因、动机和创业障碍,马啸涛,金美玲(2010)认为普通进城务工者在城市中就业和生存都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高额的生活成本以及欠缺的社会福利保障都排斥着农民工在城市发展和融入城市 4。随着他们增长了见识、掌握了生产技术、了解了市场行情、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并且存在较强的乡土情结和创业激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张新芝,罗锋等(2010)认为后金融危机下,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动机以个人因素居多,同时社会性因素也比较重要 5。在返乡创业政策研究方面,张明林等(2007)从农民创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提出政府要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为农民创业构建新平台 6;徐冲(2008)对比了山东、河南、江苏、湖南不同省份在促进农民工创业方面的不同政策 7。综观上述研究,目前学者研究成果基本是立足于对返乡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研究,而对于已经成为创业主力军的个人或合伙创业者研究相对较少,缺乏针对性。上述已有文1献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更多从现状进行描述解释,缺乏以地方政府政策为依托,对问题的症结进行深层次探讨。此外提出的对策建议相对抽象,可操作的具体对策、措施、办法有限。因此本文基于安徽省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相关建议,供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2二、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1、内在因素-自然环境界首市位于安徽西北部与河南省中东部交界处,地处淮北平原,经济条件十分落后。百姓生活艰苦,既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支撑产业,地少人多。改革开放前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改革开放后,该地大部分青壮年农民离开家乡,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界首最有名的再生塑料产业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从 2000 年起,再生塑料粉粹、造粒加工开始发展,经营范围遍及全国和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市场,经营方式也由简单的收购分拣发展到专业加工、塑料制品生产等,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理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2006 年,全市再生塑料完成销售收入 12 亿元,实现税收 2480 万元。2007 年实现产值 13.6 亿元,完成税收 5600 万元,2008 年上半年实现产值 9 亿元,完成税收 4045 万元。界首再生塑料深加工项目已被确定为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和阜阳市“6611”工程项目。同时界首市鸭王循环经济工业区也是界首市再生塑料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它从一家一户的传统纺绳、结网起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占地面积 350 亩、总投资 1. 2 亿多元的再生塑料加工、生产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成为国内较大的再生塑料集散地。因此不少返乡农民工返乡后以当地的循环经济为支撑进行小规模的创业。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是界首市委、市政府为呼应中部崛起,实现二次创业而实施的“一园四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园区位于界首城区东南 12 公里的田营镇陶庄湖低洼地。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田营工业区 2006 年被省发改委批准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07 年 11 月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工业区以再生铅为主导产业,现有再生铅冶炼企业 2 家,其中安徽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辖 16 个子公司,06 年签订再生铅深加工项目协议 10 个,投资额达 11.4亿元。近几年,田营工业区坚持“环保是第一生命,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加快发展步伐,工业区已达年消耗废旧电瓶 75 万吨和年产再生铅 40 万吨的水平,占 10 年全国再生铅产量 150 万吨的四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废旧电瓶回收和加工集散地。2、外在因素-金融危机2008 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界首市的工业企业就是其中之一。从另一方面来看界首作为内陆城市资金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使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界首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大部分外销,但金融危机以来市场总需求下降,中小企业的销售业绩受到影响,同时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农副产品的价格也大幅度提高导致中小企业成本上涨,其次新的劳动法的出台使人工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在大环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也更3加困难 8。界首市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重中之重,金融危机以来农产品价格下降,优势产品出口受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加大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困难。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前,界首市企业中已有一批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但数量并不多;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之后,沿海地区企业订单减少,经济不景气,一些企业出现暂停歇业或倒闭,导致一大批农民工收入减少,甚至下岗、失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外出,部分农民工掌握了技术和大量的资金,同时面对在城市中日渐窘迫的处境,家乡就业机会日渐增多和日渐崛起的循环经济产业,农民工意识到:自己可以回乡就业或创业,这样不仅可以维持生计还可以兼顾家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而随着本地的经济发展,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劳动力的渴求造成了拉力,吸引大批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就业或创业 9。根据界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数据,截至 2011 年底,界首市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人数在千人左右,兴办的企业总数为 800 家左右,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这些企业所属行业分别为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塑料再生循环业,以及绳网和废旧金属再回收等,行业分布广,部分行业已经达到一定的技术和规模。例如访谈中采访的昔日靠“捡破烂”闯天下的朱桂贤,他就任董事长的华鑫铅业集团公司已经领跑业界。界首市田营镇的华鑫铅业规模庞大,为 16 家中小型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的大型集团,投资规模达到数亿元,年利税达到两亿元左右,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的格局,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该集团 2007 年成为再生铅锭国家标准制定单位,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62 亿元,如今已经占据了全国再生铅市场的70。(二)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笔者对界首市 30 多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访谈记录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界首市返乡创业农民工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创业意愿明显不足从调查结果来看,跟南方轰轰烈烈的返乡农民工创业潮相比,被调查样本的创业意愿明显不足,大多数返乡农民对创业持谨慎和观望态度。在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愿望调查和访谈中有 29 人表示条件成熟时愿意选择“回家创业” 。当问到他们是否愿意现在选择创业时,没有人表示愿意。原因是村庄前期创业人员由于竞争压力大和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经营状况并不是很好。例如访谈中一位李姓青年一直持观望态度 ,他自从 2008 年金融危机回乡以来,一直在了解界首市市委市政府对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态度和出来的政策,他说道“政府的政策以及资金难以筹措才是我创业最关心的” 。42、创业项目的选择仍以小规模为主从创业项目的选择方面,创业项目的选择以小型零售行业为主。有些创业者选择迎合当地工业发展的进行创业,如进行废旧电瓶或塑料的收集,但是创业项目的选择以小家庭为单位,很少出现几家集体或合伙创业的情况。这与南方返乡农民工创业有很大的不同,从南方成功的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选择来看,他们大多选择和务工有关的行业创业,或者是利用外出务工所带来的市场和技术优势,或者利用当地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进行农业深加工项目,项目创业多采用几家合伙方式联合创业,既解决了项目开办初期资金不足的难题,也便于形成规模,扩大市场影响。以上创业不同模式的选择说明返乡农民工创业尚需引导。 3、创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且没有受到相应的技能培训从创业的 12 户来看,创业人员整体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8 年,相当于初中毕业的水平。从接受技能培训情况来看,除了 2 名在外出务工期间接受过焊工的培训外,其他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性质的安全、技能和就业或者创业项目的培训。从其他地区培训的经验来看,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对自身的专业的职业技能发展有很大影响。4、创业中存在的资金和税费负担问题创业初期融资困难,农民工返乡创业,特别是创办规模型企业能不能成功,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能不能融到资金。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所出现的资金困难问题,小规模的一般都是通过向亲友借贷,很多人不愿意去贷款,认为贷款一是手续麻烦,二是要去求人办事,三是利息过重而会增加投资风险。一些地方领导在在思想观念上认为能够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都是在外赚了大钱的人,所以对农民创业融资支持不足,不能有效帮助解决农民创业资金不足的困难。综合上述特征以及我们所做的农民工访谈可得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尽管农民工普遍有两种出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第一种是自己运用在外打工所学的技术或知识返乡创业,第二种是努力提升自己,或改换职业,继续在外寻找新的工作。然而多数的农民工选择后者,只有小部分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其中既有自身不敢放手大干的因素,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太少,或者遇到一些自身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创业成功。所以,本文旨在以界首市返乡创业农民工为例,作为安徽北部较大的农业市,界首市农民工在返乡创业方面有哪些原因?政府有何措施?如何鼓励返乡农民工积极创业?农民工自身以及政府该如何去做,以带动界首市的经济加速发展?这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三)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尽管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的返乡农民工选择了创业并且有所成就,但从整体来看,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尚未形成规模。对于返乡农民工而言,尽管创业环境有了极大的改5善,但与他们的现实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创业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1、资源供给约束仍然明显在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源供给约束主要集中在融资难、用地制约和人才紧缺三大方面。首要问题是融资难。虽然经过多年的打拼,返乡农民工会有一定的积蓄,但数额有限,在将资金集中用于租地建厂和设备投资后,又会面临流动资金缺乏的难题。在融资渠道上,由于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规模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低于银行贷款标准和受信用贷款抵押担保条款限制,大部分农民工难以从银行获得充足的信用贷款,因此他们一般通过私人借贷筹集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尽管当前加大了对农民工创业的小额信贷支持,但仍难满足返乡创业者的融资之渴。其次,返乡农民工创业面临用地制约。随着对工业用地政策的调整,许多地方设置了对工业企业用地的限制,通常都是优先安排大型企业投资或招商引资项目的生产用地,而农民工返乡创办的大多是小型或微型企业,往往得不到土地政策的照顾和合理安置。界首华波棉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兰明的父亲就是首批从事二手收购破烂的一位农民。谢兰明记得,父亲到广州打了一阵子工后,意识到二手收购在家乡可能会有发展,于是怀揣着这样的想法,谢兰明的父亲开始创业。但在创业初期遇到了资金短缺,没有企业用地等困难,使得企业发展初期举步维艰。2、创业素质亟需提高一般说来,文化程度越高,接受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力越强,也会越愿意接受专门的职业技能的培训。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产业不断升级,城市产业也不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 10。这些都要求务工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而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只有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又没有什么专业技能,很难适应现代的高技术要求的企业需要,在岗位供给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出现了“知识断裂” ,也加大了创业的难度,所以如何提高返乡农民工的技能仍是创业培训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从界首市十大杰出返乡创业青年中可以看到,最低学历是小学,最高学历是大专,对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创业者自身的素质关系到创业的成败。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经验、创业能力等。从创业意识来看,返乡农民工通过在城镇打工,长期浸染了城市文化,开阔了眼界,也具备了较强的创业意愿。但由于受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 “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并未彻底根除。从创业经验来看,农民工在外务工时从事的基本上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能够走上管理岗位,积累管理经验的毕竟是少数,当他们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时,这些经验还远远不能满足创业的需要。从创业能力来看,由于返乡农民工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驾驭市场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及资本运作能力不足,使得他们在项目选择方面比较盲目,企业经营成本相对较6高、市场营销方式相对落后,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创业意愿不足一方面跟农民的意识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农民工返乡的原因直接相关。创业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需要创业人在资金上、技术条件、资源、管理素质和心理等方面经过长时期的思考和准备过程。大多数南方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种主动和理性的选择,而 2008 年这次农民工的返乡主要以被动返乡为主,所以不论是从资金上、项目选择上还是都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和盲目性,所以体现为创业意愿不强。在被动返乡情况下,即使农民工勉强创业,也因为各方面准备不足,所以成功率也较低。3、创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从组织保障方面来看,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而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鼓励更是重点。但对有些地方政府而言,仅把劳务输出作为考核部门工作政绩的重要指标,对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在乡创业重视不够。从政策扶持方面来看,现有的创业扶持政策制定相对滞后。虽然一些地区制定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但尚不能完全落实到位。政府扶持力度相对不足,往往只是在创业前邀请、引进,而在创业过程中,缺少关注和支持。如农民工返乡创业税费负担偏重,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优惠政策,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几乎所有的业主都反映政府没有对返乡创业者进行税费减免;二是在当前加强监管的旗号下,工商、质监、卫生防疫、环保等部门的行政性收费项目越来越多,费比税还要多,动不动就罚款,企业税费和罚款负担太重。调查结果也表明,越是贫困落后地区“吃拿卡要”的现象就越严重。所以,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还需要从转变地方观念和作风入手。从行政服务来看,地方行政部门现有的为农民工创业的服务意识、工作效能仍需增强。虽然很多地方领导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高度重视,但部门权力化、权力利益化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不利于企业更好创业。7三、促进界首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由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所以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界首市委市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应当做也是必须做的。因此,应当根据界首市实际情况积极构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机制。(一)强化观念以吸引回乡创业县、乡两级政府要每年都对本地在外务工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他们的务工经商地点、从业行业、资产状况、发展设想、联系方式等,运用联谊会、信函、电话、登门拜访等多种方式向他们通报家乡情况,加强感情联络,对那些在外创业有一定规模,又具备在家乡发展条件的企业,县和乡镇负责人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这些人员的联系、沟通和交流。通过采取政策激励、亲情招商、创业恳谈、表彰先进等有效措施,实施在外能人“凤还巢” 工程,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建设家园。(二)着力加强创业园区建设为了能够给回乡农民工创业营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乡镇应加快创业园区建设,实现以园区为载体,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凡返乡创业人员到城镇和工业园投资办厂,可纳人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为此乡镇要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一批创业园区,集中有限的政府财力和利用民间资本“硬化”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增强县域的产业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样可以降低基础设施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整体建设水平,营造局部竞争优势。(三)创新企业融资体制以打破融资瓶颈创业资金往往是农民工回乡创办企业的最大制约因素。为打破这一“瓶颈”,乡镇应该重点加快县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和县域特点的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模式,完善财政性出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管理;鼓励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组建商业担保机构和开展担保业务;鼓励工商联及其行业商会依法成立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组织。(四)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优质化服务提供优质服务是推动回乡创业之潮兴起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竭尽所能提供四项8优质服务:一是搞好信息服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市场,广泛了解和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就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扩大产品市场,以求得自身的发展。然而回乡创业人员,大部分是在乡镇甚至在农村从事创业活动的,地处偏僻,消息闭塞,信息来源渠道很少,这无疑对创业活动产生了消极影响。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应该急创业者之所急,在这些方面为他们办些实事。建议回乡创业人员较多的地方,要积极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服务机构,为回乡创业的务工人员提供有效的创业指导、创业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二是优化行政服务。对现有的企业行政审批项目进行认真清理,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外,各部门和各单位自行设置的前置审批一律取消,审批部门还要公开办事程序,简化办证条件,承诺办事时限。同时政府成立政务服务中心,变分头审批为“一条龙”服务,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加强法制服务。主动帮助企业建章立制,提供法律服务,增强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意识;四是完善管理咨询服务。由政府组建管理咨询专家组对回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优质管理咨询服务,保障企业健康成长起来。(五)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首先在农民工创业培训所需资金的投入方面,虽然目前界首市政府为激发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的积极性,采取免费培训并发放创业补贴的方式,但从长远来看,将会为政府财政造成沉重的负担。所以,为确保农民工创业培训的连贯性,可采取政府、社会力量、被培训者共同承担培训费用的办法开展培训工作,让那些有条件、有意愿、有能力接受创业教育的农民工通过培训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其次对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应遵循多层次、多形式、实用性强的原则,将市场需求与界首市实际发展需求的特点及资源开发潜力相结合,实行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互为补充,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开展经营理念、企业管理、技术创新、法律法规、市场营销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培训,重点提升农民工的综合创业能力。再次加强农民工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农民工回乡创业不是冲动之举,也绝非应急之策,而是农民工外出务工时技术、经验、理念等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的理性行为,是劳务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随着未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人数日渐规模化,因此需要一批稳定而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和教学经验,重点培养如四通职业技能学校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六)加强宣传以树立回乡创业典型目前,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回乡办企业虽然还属“崭露头角”,但毕竟潜力巨大,只要引导得当,必可成燎原之势。因此,首先要从舆论上加以引导,大力宣传这方面的先进典型。一方面,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加大对劳务输出人员回乡办企业的宣传力度,为其鸣鼓助威;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通过定期举办乡情恳谈会、老乡联谊会、茶话会等形式,增进老乡之间的友谊,加深他们对家乡的了解,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情,9并通过组织回乡办企业典型人物现身说法,进而焕发出强烈的回乡创业激情。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回乡创业的认识,吸引更多的打工人员返回故乡,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参考文献1 龚黎莹,胡锻.农民工创业问题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7,(6):20-22.2 林斐.与省长谈安徽发展J.安徽农业经济,2002,(3):148-157.3 杨波等.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求实,2008,(9):12-16.4 马啸涛等.探析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商业文化,2011,(5):98-99.5 张新芝,罗锋等.后金融危机下江西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 82-84.6 张明林等.金融危机和产业转移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J.求实,2009,(5):53-55.7 徐冲.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工资决定J.农业技术经济,2008,(1):53-57.8 巩前文,张俊庵.对湖北省农民工输出与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思考J.“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论文集,2005,(10):89-92.9 钟加勇.贫富差距源自“权力掠夺”那普大学教授陈志武谈中国改革困局与转轨路径J.商务周刊,2006,(2):62-64.10 吕连生.民工创业潮与中部地区经济崛起J.农业技术经济,2005,(5):26-29.10致谢语在此论文完成之际,回首四年的学习时光,心中充满无限感激之情。首先感谢我的老师,合肥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未良莉副教授。未良莉老师在本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未老师,在大学期间为我创造了自由的学习空间,使我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前行。在过去的几年中,未良莉老师注重实践的学术风格、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豁达大度的人生操守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为我树立了前进的榜样。在此,谨向未良莉老师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得到了界首市委市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感谢合肥师范学院的师生们,你们求实、认真、严谨的实地调查工作奠定了本论文写作的基础。感谢我的导师、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亲人、感谢所有帮助我的朋友,谢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我才能走到现在。我将会把这一份感激深深地埋在心里,带着你们的支持与关心踏上新的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