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合肥农机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QQ40****828 文档编号:442742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合肥农机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合肥农机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合肥农机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农机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 要农业是基础产业,我国近几年对农业的重视与扶持程度由诸如减免农业税及农业机械购买补贴等重大政策的出台中可见一斑。机械工业又是三大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由二者相结合所产生的农业机械市场必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必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随着国家各项有助于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的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领域不断扩大,农机市场也随之迅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带动下,合肥市农业机械市场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首先阐述了合肥市农业机械市场发展的广阔前景及有利因素,并以此为背景提出了对合肥市农机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目的及意义,详细分析了合肥市农业机械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关键词:合肥农机市场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ABSTRACTAgriculture is the basic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its importance can be shown from our countrys great attention and support to it by issuing such important policies as the reduction of agricultural tax and the farm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y.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s the pillar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The industr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machinery industry, is sure to have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is bound to face enormous competition. As a series of polici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develop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he fields of realizing this industry are expanding, promoting the market of this industry to grow more rapidly. Since the 11the Five-Year plan, 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driven by some beneficial policies to suppor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efe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rket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The thesis first elaborates the broad prospects of Hefe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rket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goal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fe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rket. The thesis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Hefe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rket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Hefe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rket Present developing situation Problems Suggestions目 录引言 .1一、合肥农机市场发展现状 .2(一)国内农机市场有利的政策环境以及合肥发展农机市场所具有的优势 .2(二)合肥市农机市场发展基本情况 .3二、合肥农机市场存在的问题 .6(一)供给方不规范行为 .6(二)农机市场参与者自身力量不足 .6(三)销售点布局和产品不合理 .6(四)购机补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7(五)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 .7(六)流通市场不够优化 .7三、关于解决合肥农机市场现存问题的一些建议 .8(一)农机产品质量把关 .8(二)市场参与者自身实力的提高 .8(三)市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 .9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0引言农业是基础产业,我国近几年对农业的重视与扶持程度表现在诸如减免农业税及农业机械购买补贴等重大政策的不断出台上。随着国家各项有助于农业机械化不断推进与发展的重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领域不断扩大,由此产生并推动的农业机械产业日益壮大。2010 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了 50%,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机械化生产方式大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转折,我国农业生产的变革进入了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新时代 1。因此,农业机械市场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空前利好背景下,必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促进整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农业机械市场既担负着为农业产业提供先进生产力的任务,又肩负推广农机新技术、新产品的历史使命,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2。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的关键时期。合肥市在农机市场流通领域与东部省会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又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对合肥农机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就具有了明显的现实意义。文章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合肥农机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探讨合肥农机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而具体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促进合肥农业机械市场的发展,为实现全国农机市场的繁荣并最终实现国家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提供现实动力。1一、合肥农机市场发展现状(一)国内农机市场有利的政策环境以及合肥发展农机市场所具有的优势1、农机产业的政策引导力度不断加大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还是较低,农机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都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农机行业逐渐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国农机行业快速发展,农机工业产值平均增速约达20%。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支持性政策的不断出台与落实,农业机械产品作为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产品,其作用与地位将更加突出。国家扶持对农机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产生持久的根本性拉动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支农惠农的长效稳定机制,直接驱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农机产品的市场需求全线稳健增长。各地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极大的刺激了农机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国家农业机械补贴始于 2004 年,采取定额补贴办法进行政策推行,中央财政连年大幅度增加补贴资金。据了解,2004 年至 2011 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 529.7 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1596.7 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 1672 万台(套) ,受益农户达到 1489 万户,全国农机总动力增长了 61%,农作物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水平 8 年的增幅超过了政策实施前 30 年的增幅 3。2012 年中央财政将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规模有望超过 200 亿元 4。2012 年,中央财政今年预拨安徽省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为 6.3亿元,比 2011 年同等批次增加 1 亿元,以保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2、合肥农机市场发展具备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安徽居中靠东,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毗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渤海经济圈联系密切,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以省会合肥为中心,周边 500 公里范围内有 5 亿多人口,市场容量巨大,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当前,中央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安徽和其他中部省份一样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的发展条件,国家将在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对中部地区给予倾斜。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尤其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联系更加广泛,同时又与中部、西部地区形成紧密的联系纽带,区位优势明显。安徽省也是全国知名的农业大省,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居皖之中,华东腹地,并且合肥市已经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了几期全国农机产品展示订货会,交易额都在几个亿 6,市场已颇具规模。目前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机大省,既是消费大省,拖拉机保有量居全国第二位,配套农具居全国第二位,农机经营总收入居全国第三位,农机机械总动力居全国第四位,联合收割机数量和机收面积居全国第五位和第二位。同时,安徽又是农机生产制造大省,以全柴、飞彩、长江等上市企业为代表的农机厂家在全国农机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市场份2额,江汽集团及一大批民营企业也已开始涉足农机产业,同时还有不少国外著名的生产厂家在安徽投资建厂。目前全省已形成比较健全的农机修造体系,柴油机、手扶拖拉机和中小农机的生产规模较大,生产制造水平较高,不仅能满足省内的农机发展需求,而且中小型农机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份额较大,这为合肥这一省会城市的农机发展带来一定的商机 7。“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二)合肥市农机市场发展基本情况1、合肥市农机市场状况合肥市农业机械市场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经营企业有以省农机总公司为代表的国营大公司和农机产品代理经销商所组成,大约有 60 多个网点,分散经营各类农机产品。西区在西七里塘樊洼路和二环路十里庙北,以省农机总公司、省农机研究所、海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营单位,经销批发大中型拖拉机及大中型农机具,大中拖配件、联合收割机、推土机、农用运输车和三轮农用车,个体商户主要经营小型柴油机、小手扶拖拉机、三轮车及配件等,西区年销售额在 1 个亿左右;东区在明光路和铜陵路北,以省农机总公司、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庐州农机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营单位,经销批发大中型拖拉机、大中型农机具、大中型拖拉机配件、联合收割机、发电机组、船用柴油机及配件、推土机及配件。其中小型柴油机、水泵、潜水泵、电机、手扶机及配件、三轮车及配件、粮食加工机械、油料加工机械、粮食烘干设备、植保机械、农用运输车等农机产品比较齐全,年销售额在 1.5 个亿左右。全市农机产品年销售总额在 22.5 个亿 8。2、合肥市农机发展基本情况2011 年底合肥市农业机械发展基本情况见表 1-1。从表 1-1 中可以看出,截止 2011年底,合肥农机总动力达 358 万千瓦,其中柴油机 288 万千瓦、汽油机 8.66 万千瓦、电动机 62 万千瓦、拖拉机 42.4 万台(大中型 5477 台、小拖 20.9 万多台) 、拖拉机配套农具 42.4 万部、种植业机械 76.8 万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 3.8 万台、畜牧养殖机械 3718台、渔业机械 2613 万台、林果业机械 80 台;运输机械中,农用运输车 1.7 万辆、手扶变型运输机 1.5 万辆、农用挂车 4.4 万辆。全市农业机械原值 317014.7 万元。由以上数字可以看出, 目前农机产品种类较多且主导产品相对集中,以小型机械为主。小型机具数量大,大中型机具数量少,农业型机具多,设施农业型机具少,农机化结构比例失调,农机化水平整体不高。3表 1-1 2011 年合肥市农业机械拥有量项目 单位 数量 项目 单位 数量一、农业机械总动力 千瓦 3580395 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一)柴油发动机动力 千瓦 2882515 (一)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 台 19708(二)汽油发动机动力 千瓦 86599 千瓦 251738(三)电动机动力 千瓦 611281 (二)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 台 18674(四)其他机械动力 千瓦 0 五、畜牧养殖机械 台 3718二、拖拉机及配套机械 千瓦 49449(一) 拖拉机 台 214804 六、渔业机械 台 2613千瓦 1386603 千瓦 323261、大中型拖拉机 台 5477 七、林果业机械 台 80千瓦 260545 千瓦 3542、小型拖拉机 台 209327 八、运输机械千瓦 1126058 (一)农用运输车 辆 17525(二)拖拉机配套农具 部 424272 千瓦 284905三、种植业机械 (二)手扶变型运输机 辆 15274(一) 耕整地机械 台 353269 千瓦 401509(二)种植施肥机械 台 2989 (三)农用挂车 辆 44492(三)农用排灌机械 台 305512 九、农田基本建设机械 台 983(四)田间管理机械 台 6669 千瓦 61552(五)收获机械 台 5454 (一)农业机械原值 万元 317014.7(六)收获后处理机械 台 94584 (二)农业机械净值 万元 206631.8资料来源:安徽农机化网 资料统计 http:/www.ahnjh.gov.cn.3、合肥农机市场需求状况2011 年合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 8000 元 9。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劳动观念的转变,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会更加强烈。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的逐年减少导致劳动成本上涨,农业生产对机械化作业的依赖性将大大增强,农民对农机的需求、购买的热情会越来越高。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机节本、增产、增效的功能优势为实现农业生产效益增长提供了可能。2011 年,合肥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农机热”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持续下去,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将日益兴旺。4在调查中同时发现,目前合肥市农机市场中小型多功能复合式机械市场需求旺盛,以小麦为主的种植、收获、耕作机械基本上供不应求,特别是小型机械和耕整机,农机企业订单充足,但存货紧缺。手扶拖拉机、小型柴油机和农用运输车辆等产品也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形势,小型多功能复合式机械需求量大,以手扶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机、犁、旋耕机等为代表的机具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10。此外,目前合肥农机市场中部分企业的经营观念正逐渐发生变化。农机经销企业在经历了市场经济激烈的冲击之后,一部分成长起来的企业开始变得理性,进行规范化经营,关注技术的创新和保护,关注市场秩序的规范,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些积极的变化将为合肥农机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5二、合肥农机市场存在的问题(一)供给方不规范行为根据市农机局的调查,部分厂方人员和农机经销单位员工在宣传产品的时候,为获得更多的利益,没有实事求是地营销产品,存在宣传上欺诈、误导用户的不良情况,部分单位存在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地方级农机销售机构擅自改价、涨价或以变相涨价的方式销售补贴机具,擅自降低补贴机具配置,欺骗农民的现象也屡禁不止。有些农机销售机构利用农民信息来源渠道少而难的特征,以多种方式欺骗农民,有的甚至通过偷换零件、翻新机具等方式谋取暴利 11。特别是由于市场在销售旺季竞争激烈,流通市场中存在许多供应商竞相压价销售,引发恶性竞价,甚至有一小部分经营主滥用他人商标,仿制他人包装,忽视品牌,忽视质量,以次充好,制假造假,不仅严重损害了正规经营主体和消费者的应得利益,还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的运行秩序和公平正义。这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将严重影响农机市场的稳定和农机市场的发展。(二)农机市场参与者自身力量不足合肥市场上的农机经销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小、实力弱,自我发展能力差,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行业龙头的拉动和支撑。因缺乏大局观念,往往只追求短期利益,进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非常有限。尤其是农机经营者中专业技术人员不多,特别是乡镇的农机销售人员,很多几乎都是未经过培训的农机盲,对假冒伪劣的农机产品并无鉴别能力,实际的销售业务水平也较为低下。而农机维修人员则大多没经过正规培训,并且由于经营规模小,大部分农机销售和维修点很难达到农机行业经营的必备条件,售后服务不及时,售后服务质量差,服务意识淡薄,售后服务体系没有得到建立,实体维修网点很少,多数还是采用售后上门的三包服务。甚至许多农机推广中心和销售点将农机销售出去就不再重视售后服务,致使农机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维修,即使农机本身出现质量问题,供给方也拒不承担责任,很容易导致购买者对农机推广部门产生不信任感。而由于农机购买者普遍存在的示范性特征,必然将损失大量潜在的客户,无形中阻碍了市场容量的扩大和市场的发展。农机个人购买者绝大多数是农民,由于受到知识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买方力量以及购买数量、实际购买力还是相对有限。反过来也制约了农机机具生产销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三)销售点布局和产品不合理合肥许多地区农机营销点数量众多,但由于地域存在差异,市场及需求也存在很大不同,这就造成了市场分配的不合理,某些地域密集程度过甚,局部市场容量有限而竞争无法拉动,或者是有些地区农用机械营销点过于分散,市场范围过大,导致营销手段6无法实现。并且许多农机营销点产品品牌杂乱,不能够具备统一性和专业性,很多农机企业过分依赖于经销商,产销断层,造成结构不合理 12 。另外,目前合肥地区农机营销特别是整机经营没有门坎,谁都可以开公司卖农机,农机市场中的经销商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容易造成市场秩序和管理的混乱。(四)购机补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虽然市政府对本地区农机购置实施了一定的补贴政策,但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补贴政策未实施到位、相关部门不合理挪用购机补贴款的情况。由于对不正之风的打击力度仍然不够,尤其是在市辖镇县部门,部分工作人员依然变相收取利益,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农机销售市场的公平正义和长远健康的发展。(五)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农机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农机零配件质量差,这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甚至危及到了人身安全。根据市质检部门组织开展的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表明,在农机生产领域农机零配件的合格率一直都在 60%至 70%之间徘徊,事实上,流通领域农机零配件质量问题更为严重。有数据表明,合肥市与全国统计数据情况大体保持一致,小麦联合收割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足 20h,只及国外同类产品的 1/3 至 1/2,同时故障发生的部位较多 13。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意识不足,不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所致;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是消费者鉴别能力不强,产品信息不灵,对产品的质量与性能都不够了解,对产品之间的比较也难以实现,并且维权意识不够,法律意识不强,缺乏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监督意识,这也制约了购买者对产品售后的维权行为,另外,农民的实际购买力还是较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购买选择上受价格的影响较大,往往会贪图便宜;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缺乏对农机生产厂家的规范、监督与处罚,而对广大的消费者则缺乏适时有效的农机和维权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和帮助。(六)流通市场不够优化当前合肥市的农机市场特别是流通领域为合肥市农机事业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的力度相比,与广大农民对农机化的渴求以及对农机服务质量、水平的要求相比还相距甚远。整个农机流通领域集中度明显偏低,缺乏有实力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并且企业经营理念、现代流通意识淡薄,大部分农机流通企业仍维持传统的经营模式,连锁、配送、转卖、4S 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缓慢 14。现代营销模式不受重视,从而导致经济效益难以由流通模式的升级而得到提升。7三、关于解决合肥农机市场现存问题的一些建议今后 5 至 10 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机市场的发展面临很好的机遇。在此,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制约合肥市农业机械市场发展的问题,提出如下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改进建议。(一)农机产品质量把关首先合肥区域内的农机产品制造商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相关产品的标准要求进行专业化、安全化、质量化生产,合肥市政府要加大力度,对本地出产和外地流入即将进入合肥市农机市场的农机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的地区性产品检验合格标准和完善的检验操作流程,对每种申请产品进行审核,加强对财政补贴农机具的质量监管,监督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将质量好、信誉高和高效、节能、环保的农机新产品推介给农民,通过规范农机化生产市场来进一步促进农机市场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当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时,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机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具坑农害农的行为,相关执法部门要经常性、不定期地对农机市场中的生产经销企业进行操作规范和产品质量的检查,积极开展财政补贴农机具产品质量的抽查工作。工商、质检、公安、物价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提高执法能力和力度,重点对农机专业市场以及乡村农机集散地和农机经营场所进行经常性的集中审查、整治,严厉打击“三无”农机产品和拒不执行国家强制标准、偷工减料、使用旧件拼装的农机产品,查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农机零配件,以此进一步加强对农机市场的监督管理。还可以针对供应商建立规范的经营档案,明示违规生产或销售的处罚措施与严重后果,真正做到监管与执法相统一、全面推进,由此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着力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机市场的平稳秩序。另外要特别注意全面加强执法作风建设,各级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执法行为规范,遵循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原则,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执法能力,促进廉洁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同时要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网络,鼓励舆论监督,及时处理重大、突发的农机质量事故和集中投诉事件,确保农机具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的提升。并依据投诉监督网络信息的集中反馈,建立诚信经营和黑名单管理体制,把信誉差、服务水平跟不上的农机经营企业作为重点,加大监管和查处整治的力度,形成市场参与者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制度,树立行业自律模式,加强市场规范性。(二)市场参与者自身实力的提高2012 年,大型农业机械仍将向更大马力段延伸。总体看来,2012 年动力机械、收获8机械市场仍将高位运行,总体表现在大型需求放缓,小型快速发展 15。今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范围相对稳定、略有增加,共补贴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等 11 大类 34 个小类 99 个品目机具,新增 6 个特色品目,取消了一个市场需求较少的品目 16,由于市场需求与政策的不断变化,农机生产企业必须抓住用户的需求意识和市场走向,积极研发与推广能够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新产品。注重信息化竞争,抢占市场先机,利用市场营销信息化管理,动态地把握机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谋求市场的竞争优势,推行现代化的营销方式,发展农机连锁经营,以建立现代供应链管理为主线,积极推进行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升级市场流通模式。由于合肥市现多采取产销分离的经营模式,经销商可以考虑与生产厂商合力进行产品产销一体化建设,改变产销关系,形成固定系统,发展联合销售,批发供给,以市场变动决定价格变动,既可以改变经销商资金力度不到位的劣势,也可反过来通过经销商销售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及时有效的反馈用户购买使用产品的第一手资料,协助厂家进行产品种类及技术、性能、质量的一系列改进与提升,以达到扩大生产商收益的作用。通过双方互补不足,提高农机市场供应方整体综合实力以扩大市场竞争力,获得双赢,促进市场繁荣。同时必须大力建设和完善销售服务体系, 要让客户以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产品与服务,以此价值为中心,来构建农机销售的新模式。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要确定企业售后服务目标,那就是以较低的费用获得让顾客满意的效果和保障,减少或杜绝索赔。只有提供充分的使用保障,才能获得用户的认可,在消费者间获得好的口碑。特别是农业机械具有作业季节性强、周期短、作业强度高、作业流动性大的特点,用户往往要求在作业期内最大限度地保障机器的正常作业,这就要求企业要对用户购买的产品做出保证、保障和补偿的承诺。即企业对产品功能、效用、可靠性的承诺,如在保修期内如果发生故障,可以免费维修和更换产品零部件等,以使购买者及时地获得专业维修服务和所需配件,以免耽误农时。这里,一定的补偿可以是在保障期无偿获得修理、更换的服务,以及在未获得保障时向厂方索赔。另外,农机产品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性操作,而许多农民购买农机后,在使用中往往缺乏技术指导,从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由于使用操作不当也使得售后质量问题增多。供应商要及时依据需求者的要求,建立相对高效完善的售后技术服务体系,通过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提高服务及时性和降低维修成本来发展农业机械服务和技术使用维护等多种经营,如农机维修班、培训站、示范园等,以帮助农民进行产品售后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同时做好销售、三包服务和技术帮扶,这样就使售前、中、后都贯穿起来,并做到有机结合,使得产品效用得到最大发挥。农民真正收益,享受农机便利,反过来不仅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扩大市场需求,同时也通过企业以用户为上帝,以信誉为根基,以优惠价格为重点的经营理念,达到强化产品质量和服务,协调供求双方利益关系的目的,从整体上促进合肥农机市场健康长久的发展 17。市场参与者也要提高自身懂法守法的意识,严格约束自己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9和要求进行生产及销售活动,严把质量关。同时也要注意加强销售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市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合肥市政府在金融政策、经营场所、进出口许可证、配额、相关资质等方面应当对于市场主体予以相应的支持,促进行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整个农机市场的繁荣。同时应当拿出一定资金来支持农机市场信息监测系统,要及时地组织开展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工作,通过跟踪考核,得以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农机具的有效度、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故障间隔时间、作业时间生产率、作业量和单位面积燃油消耗量等可靠性状况,为农业机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科学地指导行业发展,科学地研究制定农机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做到合理地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合肥市政府要抓住“十二五”这一关键时期,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为保障,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功能,以确保合肥农业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以实现合肥农机市场的大发展。同时,市政府一定要严肃对待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的纪律性问题,要严格杜绝类似挪用国家补贴款项或利用职务之便以此收受贿赂的腐败行为,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查处,加强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作风要求,不徇私舞弊,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国家补贴审查、登记、发放等工作,为维持和促进合肥农业机械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构建基础,做出表率。10结束语2012 年作为“十二五”开局的第二年,外部形势与环境都极为有利的农机市场必将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发展,这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通过以上对合肥市农业机械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寻求了一些解决的办法。有鉴于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市场的不断稳定繁荣,是提升合肥整体经济水平、社会效益和实现惠农利民政策的重点内容与目标,合肥农业机械市场也一定会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而不断发展,为国家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做出贡献。11参考文献1 白锋哲.农机化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N.农民日报,2010-12-27.2 Zhu Qizhen,Yang Huiquan.Investigations and recognition to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J.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1 ,28,(1):162-169.3 龙文军.今年首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130 亿元J.安徽农机,2011,(3):19.4 唐志.中央预拨安徽省 2012 年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 6.3 亿元N.安徽省农机局,2011-12-19.5 合肥农业概况EB/OL.合肥农业综合信息网,http:/www.hfac.gov.cn/n7216006/n8915052/n8915073/n8915133/22015842.html,2012-1-3.6 农业概况EB/OL.安徽农业信息网,http:/www.ahny.gov.cn/sites/MainSite/List_2_2097.html,2010-10-25.7 沈思琼.合肥市农机市场分析与展望J.农机市场,2006, (1):21.8 经济发展EB/OL.合肥政府网,http:/www.hefei.gov.cn/n1070/n304590/n308986/n774283/1650273.html,2011-7-21.9 赵亚玲.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特点分析J.科技信息,2010, (3):33-41. 10 陈洪玉,夏元新,袁文刚.农机维修市场如何适应当前农机化发展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0, (6):14-15.11 潘月红.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N.光明日报,2008-10-15.12 傅东兴,陈斌.目前我国农机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 (3):4-5. 13 滕宝红.市场份额拓展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23.14 许世军.农机市场的“变”与“不变”N.农机市场,2011-4-1.15 吴海华.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效益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13.16 郑海龙.2012 年安徽购机补贴出现十大新特点J.中国农机化导报,2012, (2):4-7.17 于玉琳.小型农机企业售后服务体系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4):6.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