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无损检测细则讲义-第二章.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411528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沪无损检测细则讲义-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京沪无损检测细则讲义-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京沪无损检测细则讲义-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 主办单位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协作单位 2008年5月 第二章检测工作程序 一 基桩质量检测二 路基填筑质量检测三 隧道 挡墙质量检测四 不合格项处理五 成果提交和检测报告要求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一 基桩质量检测 一 低应变法 二 声波透射法检测 三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四 钻芯法检测 五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地基处理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一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 1 概述2 检测仪器3 检测前准备4 现场检测5 资料处理6 检测报告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1 概述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检测仪器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检测前准备 1 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 见表1 监理单位签字 至少提前24小时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2 施工单位应按表2提供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3 施工单位对报检的基桩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并达到以下要求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凿掉浮浆打磨平整桩头干净干燥桩顶检测时标高应为设计标高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4 现场检测 1 检测前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0 且桩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 现场按龄期不小于14天控制 打入或静压桩应在相邻桩施工完成后进行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传感器粘结 粘结越差 粘结越厚 安装刚度越低 则可使用的上限频率越低 使传感器与桩头粘合在一起 要求越紧越好 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 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 3半径处 激振点处混凝土应密实 不得有破损 激振时激振点与混凝土接触面应点接触 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主筋的影响 通常大于10cm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测试参数 4 信号采集和筛选 5 资料处理 1 桩身完整性分析宜以时域曲线为主 辅以频域分析 并结合地质资料 施工资料和波形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当桩身波速平均值无法按上述方法确定时 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施工工艺的其它基桩工程的测试结果 并结合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实践经验综合确定 如具备条件 可制作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模型桩测定波速 也可根据钻取芯样测定波速 确定基桩检测波速时应考虑土阻力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3 桩身完整性类别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6 检测报告 报告中应涵盖以下内容 1 桩身应力波速的取值及检测时桩身混凝土龄期 2 桩身完整性描述 缺陷的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 3 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 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数 低通滤波频率 或幅频信号曲线分析的频率范围 桩底或桩身缺陷对应的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 注 波形图按1页5根桩附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法涉及的几个表格 表1 表2 施工单位填写 表3 现场检测人员填写 表5 建议在 桩径 后加 设计强度 一列 表6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二 声波透射法检测 1 概述2 检测仪器3 检测前准备4 现场检测5 资料处理6 资料处理7 检测报告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1 概述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检测仪器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声测管埋设 基桩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控制声测管埋设质量 监理单位要加强事前提醒和过程检查 检测单位要向施工单位进行事先提示 确保声测管埋设一次合格 杜绝声测管堵塞现象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声测管材质与埋设 声测管应采用金属管 内径不宜小于40mm 管壁厚不应小于2 5mm声测管应下端封闭 上端加盖 管内无异物 声测管采用绑扎方式与钢筋笼连接牢固 声测管连接应采用螺口连接或外加套筒焊接方式进行 连接处应光滑过渡 不漏水 管口应高出桩顶100mm以上 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应一致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4 现场检测前准备工作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5 现场检测 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在同一根桩的各检测剖面的检测过程中 声波发射电压和仪器设置参数应保持不变 当声测管出现堵管情况时 按P18页规定执行当声测管堵管长度超过斜测范围时 管间距1m时 底部堵管高度不应超过85cm 管间距2 5m时 底部堵管高度不应超过210cm 否则施工单位应先在堵管附近钻孔再报检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6 资料处理 1 声学参数的计算和波形记录 仪器自动记录 计算 2 判定依据声速临界值判据声速低限值判据波幅判据PSD判据 辅助判据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桩身完整性判定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7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涵盖主要内容 1 受检桩每个检测剖面声速 深度曲线 波幅 深度曲线 并将相应判据临界值所对应的标志线绘制于同一个坐标系 2 当采用主频值或PSD值进行辅助分析判定时 绘制主频 深度曲线或PSD曲线 3 桩身缺陷位置及程度分析 4 每个检测剖面有代表性的正常测点和异常测点的实测波形曲线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5 曲线图应包含内容 工程名称 桩号 设计桩长 桩径 设计强度浇注日期 检测日期 完整性评价剖面编号 管间距 声学参数曲线注 曲线图按1页1根桩附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声波法涉及的几个表格 表1 表2 施工单位填写 表4 现场检测人员填写 表5表6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与声波法对比试验 1 试验目的和意义2 试验桩的选择3 数据采集与资料整理分析4 对比分析试验报告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按照超声波检测基桩总数的1 进行低应变检测 原则上基桩长度不超过65米 通过对比低应变反射波法 瞬态激振时域频域分析法 和超声透射法两种无损检测方法对于灌注桩尤其是长大桩的成桩质量的检测效果 以探索较长基桩采用低应变检测的准确性 1 试验目的和意义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试验桩的选择 1 数量 对比试验桩数量按声波透射法检测数量的1 2 类型 着重选择声测检测的缺陷桩 兼顾完整桩 使得对比试验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深部 浅部缺陷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数据采集与资料整理分析 1 测试方法 针对长大桩的特点 合理选择激振设备 激振方式 合理仪器参数设置 2 分析方法 合理分析 处理 准确 真实反映基桩质量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4 对比分析试验报告 对比分析试验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对比试验目的与依据 b 对比试验桩区域内主要工程地质特性和试验桩参数说明 c 对比试验方法和实施方案 主要说明各种激振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设置特点 d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各种采集系统效果的分析对比 各种激发信号特性分析 适宜性分析 数据分析解释评定方法 e 结论与建议 不同地质条件下适宜长大基桩的最佳的采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 f 附件 对比分析试验曲线数据 现场照片 各种激振设备等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三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1 概述2 检测仪器设备3 检测前准备4 现场检测5 资料分析处理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1 概述 根据铁路工程检测技术新规程的要求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检测仪器设备 1 压力测量装置2 沉降测量装置3 加载装置4 反力装置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检测前准备 1 锚桩的设计施工2 桩头处理3 现场设备安装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4 现场检测 1 试验加卸载规定 加载应分级进行 采用逐级等量加载 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 10 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应分级进行 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 逐级等量卸载 加 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 连续 无冲击 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 10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试验步骤 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 15 30 45 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 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 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 1mm 并连续出现两次 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 按1 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且每级荷载的维持时间的不得少于2 0小时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 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卸载时 每级荷载维持1h 按第15 30 60min测读顶沉降量后 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卸载至零后 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 维持时间为3h 测读时间为第15 30min 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终止加载条件 某级荷载作用下 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某级荷载作用下 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当工程桩作锚桩时 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当荷载 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 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 80mm 在特殊情况下 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5 资料分析处理 1 绘制竖向荷载 沉降曲线 Q S 沉降 时间对数曲线 S lgt 需要时可绘制其它辅助分析曲线 2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 对于陡降型Q S曲线 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根据沉降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 取S 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某级荷载作用下 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且经24小时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 取前一级荷载值 对于缓变型Q S曲线 可根据沉降量确定 宜取s 40mm对应的荷载值 当桩长大于40m时 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 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 可取s 0 05D D为桩端直径 对应的荷载值 3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 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 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 时 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 时 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 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 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 对桩数为3根或3根以下的柱下承台 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少于3根时 应取低值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4 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 四 钻芯法检测 1 概述2 仪器设备3 现场操作4 芯样试件制作与抗压试验5 数据分析与判定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1 概述 1 对桩身混凝土质量有疑问时进行验证性检测 或声测管堵塞无法进行声波检测时进行补充检测 2 桩底沉渣是否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要求 3 桩底持力层的岩土性状 强度 和厚度是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4 测定桩长是否与施工记录桩长一致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仪器设备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宜采用液压操纵的钻机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现场操作 1 钻芯孔数和钻孔位置桩径小于1 2m的钻1孔 桩径为1 2 1 6m的钻2孔 桩径大于1 6m的钻3孔 当钻芯孔为一个时 宜在距桩中心10 15cm的位置开孔 当钻芯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 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0 15 0 25D内均匀对称布置 对桩底持力层的钻探 每桩受检桩不应少于一孔 且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钻机操作3 钻芯技术操作4 现场记录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4 芯样试件制作与抗压试验 1 芯样截取当桩长小于10m时 每孔截取2组芯样 当桩长为10 30m时 每孔截取3组 当桩长大于30m时 不少于4组 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m 下部芯样位置距桩底不大于1倍桩径或1m 中间芯样宜等间距截取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缺陷位置能取样时 应截取一组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 当同一基桩的钻芯孔数大于一个 其中一孔在某深度存在缺陷时 应在其他孔的该深度处截取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芯样制作 芯样的加工和制作应按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 2004 进行 高径比 1 1 100mm 铁路工程规程要求浸泡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芯样试件抗压 按现行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 T50081 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抗压强度试验后 当发现芯样试件平均直径小于2倍试件内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 且强度值异常时 则该试件的强度值无效 不参与统计平均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5 数据分析与判定 1 完整性判定 缺陷 按表2 4执行 2 强度评定组内 每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一组三块试件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确定 整桩 抗压强度代表值为该桩不同深度位置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最小值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成桩质量评价应按单桩进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判定该受检桩不满足设计要求 完整性 抗压强度 桩长 桩底沉渣厚度 岩土性状 强度 或厚度4 钻芯孔偏出桩外时 仅对钻取芯样部分进行评价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五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1 概述2 检测仪器设备3 检测前准备4 现场检测5 资料分析处理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1 概述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是模拟地基处理桩和桩间土实际受力状态的一种试验方法 是在一定面积的刚性承压板上加荷测定地基处理桩和地基土的共同变形 以确定复合地基的临塑荷载 极限荷载 为评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提供依据 可分为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检测仪器设备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设备包括刚性承压板 加卸荷装置 量测荷载及沉降的仪器等 加 卸 荷使用的千斤顶的额定量程不应小于预计极限荷载的1 4倍 重物应一次备齐并不应小于预计极限荷载的1 2倍当使用千斤顶和重物联合加载时 其加载总能力不得低于极限荷载的1 4倍使用地锚反力装置时 地锚反力总和应大于预计极限荷载的1 5倍且每个地锚反力应基本相等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检测前准备 在基础底面设计高程处试验时 试坑底面宽度应不小于3b b为承压板直径或宽度 根据需要 试验前在坑边 试验后在承压板 0 5 1 b处采取不扰动土样进行有关试验分析 应采取措施 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承压板尺寸选定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4 现场检测 1 试验加卸载规定根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 2002 分级 最大加载量的1 10 最大加载量不宜小于设计要求值 特征值 的2倍 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 以后每半小时读记一次 当1h内沉降量小于0 1mm时 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 等量进行 每卸一级 间隔半小时 读记回弹量 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终止加载条件 沉降急剧增大 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某级荷载作用下 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0 1mm h 达不到极限荷载 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5 资料处理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二 路基填筑质量检测 一 检测标准 二 检测前准备工作 三 检测方法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一 检测标准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参照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 有砟轨道参照 新建时速300 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二 检测前准备工作 1 根据检测项目的内容及性质确定专业检测组负责人及其主要成员 2 根据国家及部有关工程检测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及项目合同要求 编制 工程检测计划 及必要的操作程序 工程检测计划包括人员组成及职责 检测方案及进度安排等 3 进行检测前仪器 设备的调试 确认设备的标定是否有效 确保仪器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4 试验记录和报告格式 1 明确被检施工标段及里程 2 明确报检的路基里程 3 明确检测频率及数量 4 明确检测项目及指标 5 检查被检路基填料的土工试验报告 明确填料名称 确定检测项目 对怀疑的土工试验报告 现场取样进行土工试验 6 按规定表格定期汇总检测结果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三 检测方法 室外试验 地基系数K30试验 变形模量Ev2试验 动态变形模量Evd试验 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试验 室内试验 含水率试验 颗粒密度试验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1 地基系数K30 1 试验仪器刚性承压板 千斤顶 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基准支架和反力装置 2 试验场地及环境条件对于水分发挥快的均粒砂 表面结硬壳 软化 或因其他原因表层扰动的土 平板载荷试验应置于扰动带以下进行 对于粗 细粒均质土 宜在压实后2 4h内进行 测试面必须是平整无坑洞的地面 对于粗粒土或混合料造成的表面凸凹不平 应铺设一层约2 3mm的干燥中砂或石膏腻子 此外 测试面必须远离震源 以保持测试精度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加载试验预先加0 01MPa荷载约30s 稳定后卸除荷载 调零 以0 04MPa的增量逐级加载 稳定标准 终止条件 当总下沉量超过规定的基准值 1 25mm 或荷载强度超过估计的现场实际最大接触压力 或达到地基的屈服点 试验即可终止 4 注意事项校准曲线的正确使用仪器安放 荷载加载的规范程度 细粒土禁止用力砸放荷载板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变形模量Ev2试验 应注意的地方 1 杠杆比 抽拉式1 1 杠杆式1 1 1 2 2 参数设置 荷载板直径等参数 3 试验的规范程度 荷载维持时间 4 仪器按规范安放对环境要求同K30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动态变形模量Evd试验4 核子射线法5 灌砂法根据填料确定适用范围 试坑尺寸 保证称重设备的精度6 灌水法采用清水 塑料袋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尽量薄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7 室内试验 1 含水率试验 烘干法 土的含水率是土在105 110 温度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水的质量与恒量后烘干土质量的比值 以百分数表示 2 颗粒密度试验 量瓶法 虹吸筒法 土的颗粒密度是土体内固体颗粒质量与颗粒体积之比值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三 隧道 挡墙质量检测 一 隧道地质雷达探测 二 挡墙地质雷达探测 三 超声回弹测试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一 隧道地质雷达探测 1 检测仪器地质雷达及其天线系列2 检测准备工作1 检测设备 照明机具工作电源要保证电量充足 保证足够的使用时间 2 雷达主机 显示器 天线 电缆等设备之间连接良好 设备工作正常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需要分段测量时 相邻测量段接头重复长度不应小于1m 4 提前准确标记测量位置里程 标记确定采用逢10打双标 每2米1单标的里程标记方式 记录标记里程与现场标记里程允许误差 具体测线位置标记如图2 8示5 布置测线位置 准备受检隧道设计衬砌厚度 其中边墙衬砌设计厚度按内轨顶面以上1 0m计 格栅 拱架设计区段及间距 围岩类型等资料 供现场数据采集参数设置和后期资料处理使用6 施工单位做好检测台架的搭设工作 排除干扰检测的障碍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现场检测工作 保证雷达天线密贴衬砌表面行进 保证天线实际检测位置与标记线位置吻合 检测天线应移动平稳 速度均匀 考虑仪器扫描速度与实测条件 天线移动速度宜为3 5km h匀速前进 现场记录要保证记录测线号 方向 标记间隔及天线类型等 随时记录现场产生电磁波干扰的物体 如电缆 铁架等 及其位置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4 数据处理及解释工作5 质量评定 严格遵照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10223 2004 J341 2004 1 衬砌背后回填密实度的主要判别特征2 钢架 钢筋位置分布的主要判别特征3 资料复查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地质雷达法的采集数据检查应为总工作量的5 检查资料与被检查资料的雷达图像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波形基本一致 异常没有明显位移 衬砌背后回填密实度和衬砌混凝土强度的检查点相对误差小于10 为合格 衬砌混凝土厚度的检测点相对误差小于15 为合格 合格的检查点数量大于总检查点数量的90 为合格 当检查资料满足不了上述要求时 检测工作量应增加至总工作量的20 仍不合格时 则整个检测工作必须重新进行 检查资料应与检测报告一并提交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二 挡墙地质雷达探测 1 检测仪器2 检测前准备确定探测位置里程 安放好刻度标尺或测绳 每1米一个标记 收集挡墙设计厚度 回填要求等资料 3 现场检测天线密贴 匀速行进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三 超声回弹测试 超声回弹法是一种综合检测并推断混凝土结构中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 测区布设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其它无损检测方法 如钢筋扫描 工程物探等参照相关规范 四 不合格项处理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后 首先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 现场操作是否存在疏漏 必要时采用不同仪器进行对比检测 如果检测结果一致 则可对检测不合格项进行确认 并在第一时间上报指挥部和监理单位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如施工单位对检测结果存在疑问 检测单位应向施工单位及现场监理了解工程施工情况 进行必要的说明 必要时建议业主会同施工 设计 监理及检测单位召开会议进行会商 对已确定的不合格项 施工单位应制定处理方案并报监理审定后实施 不合格项处理后 应及时向检测单位报请复检 直至检测合格为止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五 成果提交和检测报告要求 1 现场检测数据要求规范化 按规定格式用钢笔书写 字迹工整 清晰 准确 完整 保证所记录的信息能使已完成的检测具有追溯性 2 检测数据处理要保证科学 准确 公正 严禁任何形式的篡改 编造等弄虚作假行为 3 检测数据处理过程要保证快速 准确 不影响工程的下道工序进行 检测结果要真实可靠 检测结果须经专业负责人科学分析判定后 由项目总工 技术负责人 审核签认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4 中间结果1 对基桩 路基填筑等影响下道工序施工的检测项目 检测单位应在检测完成后24小时内将检测结果或对质量的分析判断结果按附表格式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对于重大质量问题应在6小时内将结果报送给指挥部 2 对未有时间要求的检测项目 检测单位应在检测任务完成后48小时内将结果按附表格式反馈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5 正式报告1 路基填筑质量检测各项指标应在检测完成后以中间结果形式上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2 基桩 隧道等无损检测报告应以单位 项 元 工程 如独立的1座大桥的基桩检测 1座隧道的衬砌质量检测或某标段范围内的项目检测 检测完成后 按附录格式进行组装成册出具检测报告 并按建设单位规定的时间和份数整理装订好并报送监理单位一份和送交施工单位五份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考虑京沪高速铁路的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的要求 提高无损检测报告的时效性 正式报告按照下列原则组册出具 桥梁基桩检测报告 特殊结构桥梁墩台或跨江跨河重要桥梁墩台或每个桥墩桩基超过30根的以每个桥墩为一单元进行组册出具 其它桥梁墩台以连续10个桥墩台为一单元 不足10个的按一个单元进行组册出具 隧道检测报告按每座隧道全部检测内容为一单元进行组册出具 路基CFG桩检测报告按路基长度100m或不超过100m范围 应与CFG桩检验批划分范围对应 内的检测内容为一单元进行组册出具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6 正式报告格式要求1 应在单元工程完成后的7个日历天之内给出正式书面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格式按附录中相应格式执行 未尽事宜由监理单位另行规定 报指挥部批准和公司核备 2 检测报告的内容完整 结论明确 所附检测数据保证准确 清晰 客观 检测报告内容简洁 客观 实用 方便施工和监理单位使用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3 检测报告采用统一的格式 检测报告的封面和正文统一采用A4纸 计算机打印成稿 签字人必须手签 所用计量单位及名词术语符合有关标准 法规的要求 4 检测报告中检测 报告编写 校核 授权签字人员签字 加盖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CMA章 加盖在报告的左上角 等要齐全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5 基桩检测报告编号统一采用 标段名称 施工单位第一个拼音字母缩写 单位工程名称第一拼音字母缩写 桥墩号 检测 如 TJ1 ZTSQJ BJDQ 1 10 JC 意为 土建一标 中铁十七局 施工 北京大桥 1 10号墩 检测 的基桩检测报告 6 隧道检测报告编号统一采用 标段名称 施工单位第一个拼音字母缩写 隧道名称第一拼音字母缩写 检测 如 TJ1 ZTSQJ BJSD JC 意为 土建一标 中铁十七局 施工 北京隧道 检测 的隧道检测报告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7 报告组装格式要求各检测单位在检测单元 位 项 工程检测完成后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组册 1 封面 见格式 2 目录 检测情况报告 附件等3 内容 至少要包括检测情况报告文字说明 依据 方案 方法 出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结论等 检测报告和有关原始记录或图表等 4 检测报告的格式样本见附录格式2 3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1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2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送审稿 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 2003 4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 5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 2004 6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10223 2004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结束 京沪高速铁路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